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
1、《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这段史料记载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 )A、原因、材料 B、传承、工艺 C、时间、传播 D、地点、影响
-
2、“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他们的“动机”是( )A、树立皇帝的专制权威 B、发展思想文化 C、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D、消灭异端学说
-
3、汉光武帝刘秀被毛泽东称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三最”皇帝。下列措施与刘秀无关的是( )A、下令释放奴婢 B、“兵皆罢归家” C、合并州县 D、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
4、西汉初年,统治者之所以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统治政策。其客观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吸取秦亡教训 C、经济凋敝,国家贫穷 D、政治腐败
-
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6、一花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短小精悍的楹联里可是藏着不少古今故事。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此公”主持修建的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长城
-
7、读图:“秦王扫六合”后,采取了下列措施。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②有利于促进各地之间的交流
③有利于维护秦朝的统治 ④有利于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8、《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吠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是( )A、耜耕 B、牛耕 C、耧车 D、刀耕
-
9、“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 材料内容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青铜冶炼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10、“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下列文物能反映商朝工匠追求极致品质精神的是( )A、二里头铜鼎 B、司母戊鼎 C、利簋 D、铜冰鉴
-
11、下面是两处文化遗址中的房屋复原图,这表明两处文化遗址的原始居民都过着定居生活。促使他们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建造房屋 B、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自然环境的变化
-
12、“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出自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的重要标志是( )A、使用自然工具 B、手足分工 C、直立行走 D、会制造工具
-
13、中国古代历史辉煌灿烂,人才辈出。我校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以“人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酷,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秦二世统治时更加黑暗。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一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材料三:王羲之七岁学书,十二岁习笔法,每日临书不辍,终身练笔不止,用池中水蘸笔习字,染黑了一池水。尔后,他遍访名川大山,学习各家书法,并领悟到博采众长之后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讲求书法有己意,从此创出自家体。
——《王羲之的魏晋风度与书法境界》
材料四:小组同学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整理了如下历史人物
朝代
代表人物
远古时期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原始农耕时期
河姆渡人、半坡人、尧、舜、禹
夏商周时期
周武王、孔子、老子、墨子、商鞅、李冰、屈原、韩非子
秦汉
秦始皇、董仲舒、汉武帝、蔡伦、华佗
魏晋南北朝
曹操、刘备、司马睿、顾恺之、郦道元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以“人物”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2)、材料三中的王羲之是哪一时期的书法家,并写出他的代表作。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骨文属于语言的范畴,我们说它是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较好理解。它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毋庸置疑,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摘编自李一《甲骨文与青铜纹样再利用的教学探索》
材料二: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被后世尊为“医圣”。他医德高尚,自幼笃实好学,10岁便拜师学医,立志以医救民,当时兵祸连年、瘟疫肆虐,很多人死于非命,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在数十年救治百姓的实践中写成了《伤寒杂病论》等划时代巨著,奠定了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创造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受到历代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高度推崇。
——摘编自许敬生《中国历代医药名家文库古代卷》等
材料三:他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他创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材料四:纵观中华文明形成的整个过程,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并进的局面。距今5500年左右开始,各地区之间交流日益密切,内容包括生产技术、礼仪制度和宗教观念,出现过以彩陶扩张和玉礼器传播为标志的大范围文化整合过程;距今4500年以来,中原地区开始呈现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并率先发展的趋势;距今3800年前后,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王巍《中华文明具有三大特征》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早期汉字的发展历程。并概括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分析张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的原因。你认为“医圣”张仲景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明的特征。 -
15、邮票、地图、历史文献均是历史的主要呈现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邮票中的历史】
材料一 中国邮政2017年9月20日发行《张骞》特种邮票(如图)
【地图中的历史】
材料二
【典籍中的历史】
材料三 “丝绸之路”是因古代中国丝绸的商贸之旅而命名,这条纵横几千公里的商路在几千年间,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穿越崇山峻岭,跋山涉水,将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地;同时,还把中亚的汗血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西亚的乐器、天文学等传入中原。
——摘自(美)比尔·波特《丝绸之路》
【史料归纳历史】
材料四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成对张骞的介绍。(要求:指出人物的主要事迹及其影响)(2)、材料二是哪一著名通道的路线示意图。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在哪里,通道最远到达今天的什么地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①②③处应填写的内容补充完整。史实
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技术
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文化
①:
②:
结论
③: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
16、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大变革,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和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合乎秦国国情。变法时遵循的改革思想及变法的内容,针对当时秦国的内部形势和内部环境所制定和推行,是秦国走向强大的根本原因。但这场变法也给秦及秦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秦的灭亡。苏轼言:“故帝秦者,商君也;亡秦者,亦商君也。”
——摘编自张俊英等《商鞅变法与秦王朝之兴衰研究》
材料二: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
(1)、关于商鞅变法的影响,同学们持有以下观点:第一种,商鞅变法促使秦国走向强盛;第二种,商鞅变法存在着消极影响。你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重大改革?根据材料二,列举此次重大改革中的一项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改革的意义。(3)、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古代改革的认识。 -
17、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不能论证“民族交融逐步加强”这一论点的是( )A、胡床、胡凳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引入内地 B、《北魏帝王出御图》中帝王和大臣都穿汉服 C、南朝时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D、汉语逐渐成为北方的主要的通用语言
-
18、初步掌握各种历史载体的特征,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图示理解正确的是A、三国两晋南北朝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C、东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D、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北朝
-
19、如图是《汉代讲经图》。位于画面左中部的是一位老师,只见他盘腿坐于高台上,显然是在向学生传授儒家的经典。整个画面老师和学生围坐成“椭圆形”,气氛既和谐,又井然有序,也暗示出讲经课堂的庄严和肃穆。如图内容可以佐证的历史事件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盐铁官营、专卖
-
20、如图是1986年,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1193号大墓出土的青铜器克岙(hé)。其上所刻铭文大意为:“我大封给你土地,供你享用,命克去燕为侯。再把羌、页……划归燕国管理。”克盉(hé)铭文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刺史制度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