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元朝规定: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这体现了行省制度(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使地方官员丧失权力 C、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D、不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
2、下面是某朝代的都城平面示意图。该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3、不论以魏为正统也好,或以蜀为正统也好,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D、民族隔阂完全消失
-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著名诗人陆游提到的“大散关”曾经是下列哪两个政权分界线的一部分( )A、北宋和辽 B、北宋和金 C、南宋和辽 D、南宋和金
-
5、“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
6、王安石变法期间,仅河东路9州26县就治淤1.8万余顷,使大量荒地变成良田;全国水利工程数量大大增加,灌溉民田3600多万亩。这表明王安石变法( )A、促进了北宋农业的发展 B、改变了北宋的积弱局面 C、扭转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D、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
7、宋朝文臣武将的权力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的漫画反映出宋朝采取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崇文抑武 C、分解相权 D、文化专制
-
8、历史故事会上,一组同学讲述了某位历史人物的三个典故:“扳倒井”“衮龙桥”“杯酒释兵权”。他们还可讲述的关于这位人物的典故是( )A、黄袍加身 B、澶渊之盟 C、靖康之耻 D、岳母刺字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废了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取消了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考试。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科举制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进入仕途的弊端。
材料三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毅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牵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遮言》
材料四 载元初年(690年),她亲自主持考试,各地精英云集洛阳殿上,考生有上万人之多,连续考了几天,这次考试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晋时期实行怎样的选官制度,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结合所学,隋文帝认为什么是选拔人才的标准?他统治期间以什么方式进行人才选拔?(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科举制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并结合所学,分析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4)、材料三中提到的皇帝开创了怎样的盛世局面?他在位期间做出了什么有利于科举制发展的举措?(5)、材料四中的“她”指的是谁?“这次让人印象深刻的考试”有何不同之处?(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科举有何影响?(写出三点即可) -
10、“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鉴于此,唐太宗( )A、整顿吏治 B、戒奢从简 C、虚心纳谏 D、知人善任
-
11、唐太宗在位23年间,任用宰相共28人,除高祖时的旧臣6人外,他亲自任命的22人出身各异,有一半甚至来自庶族寒门。唐太宗的做法( )A、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B、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D、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
12、青岛市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正在准备一部校园话剧,以下是话剧的剧本大纲。据此判断,该话剧的主角是( )
第一幕
至尊红颜
第二幕
大明宫词
第三幕
一代女皇
第四幕
无字碑歌
A、隋文帝 B、武则天 C、唐高宗 D、唐肃宗 -
13、《贞观政委》记载:“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 )A、重视人民力量 B、注重选贤任能 C、注意整顿吏治 D、重视生产发展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的政治家们又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
材料二 下表为欧洲共同体发展历程简表。
时间
事件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3年
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洲共同体
1981年
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
1986年
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洲共同体
(1)、据材料一,分析“欧洲的政治家们又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欧洲(西欧)国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的主要外部因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共同体是由哪三个组织合并而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各国为实现“新的欧洲统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3)、二战中,日本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可是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二战后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日本于何时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4)、综上所述,分析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结合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
15、1935年,罗斯福签署的《社会保障法》缓解了经济大危机的冲击;1942年,英国发布的《贝弗里奇报告》建议让每一个英国人“从摇篮到坟墓”都能享受到有效的社会保障。据此可知,社会保障制度( )A、是应对经济危机的唯一措施 B、是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C、以限制法西斯扩张为目的 D、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16、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国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随即减少对美国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国钢铁出口。材料证实了( )A、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B、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C、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D、日本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
17、美国通过国家干预手段基本解决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但到20世纪70年代再次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这说明( )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影响深远 B、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仍然存在 C、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违背经济规律 D、美国逐渐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
18、随着欧元的使用,欧盟的普通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一种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反映了( )A、欧元加强了欧盟民众的认同感 B、欧洲一体化成为时代主题 C、欧元成为欧洲国家身份的象征 D、欧洲政治一体化不断深入
-
19、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即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欧洲人“绝对迫切需要”的是(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C、加入北约 D、消除战争积怨,走向联合
-
20、下列书籍可以用来探究的共同历史问题是( )A、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B、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C、西方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D、科学文化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