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的伟大作品是(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毕业歌》 D、《早安中国》
-
2、近代以来,下列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能体现出自由平等新风尚的是( )A、见长辈要跪拜 B、称呼“老爷”“大人” C、女子缠足 D、行鞠躬、握手礼
-
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对应的时间应该是( )A、解放战争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第一次国共合作后 D、抗战胜利后
-
4、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 B、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 C、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 D、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
-
5、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就中国前途和命运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谈判。毛泽东在谈判期间开展了广泛的统战工作和社交活动,用行动昭告世人,中国共产党人是真诚谋求和平的。这场“谈判”的地点是(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重庆
-
6、1937年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刊出了《日军杀人盈万》的新闻报道。这一报道揭露的暴行是( )A、皖南事变 B、火烧圆明园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
7、“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发起爱国救亡运动。这场运动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
8、中国人民历经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
9、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指的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 D、西柏坡会议
-
10、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A、金田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
11、陈独秀等人领导了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倡导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科学 D、实业教国
-
12、1920年春,北京大学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如果用民国纪年法,这一事件发生在( )A、民国六年 B、民国八年 C、民国九年 D、民国十年
-
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规定的实际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彻底翻了身 B、确立了君主立宪的主张 C、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14、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为此,他们进行的实践活动( )A、加速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B、有利于救亡图存的社会进步 C、促进了共产思想的传播 D、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
15、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时,有一个国家没有参与,后来该国为获得与列强在中国均等的贸易机会提出了( )A、“门户开放”政策 B、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C、在大沽炮台驻军 D、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
16、他为维护王朝统治,主张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业:他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建议设立新疆行省。“他”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曾国藩
-
17、下图两个纲领性文件各自提出了鲜明的主张,但在当时的中国都未能实现。未能实现的原因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主张学习西方 C、脱离社会实际 D、倡导人人平等
-
18、下列不属于中英《南京条约》内容的是(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增开天津为商埠 ④赔款白银4.5亿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9、汉字和中医都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鲁骨上锲刻的文字。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材料二 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三 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地位?依据“它”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历史结论?(2)、材料二中“书同文”,规定统一使用的文字是什么?这一举措有何意义?(3)、什么时期以后,书法逐渐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兰亭集序》被称为什么?其作者被后人誉为什么?(4)、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他被后世称为什么?战国时期和与“他”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名医是谁?在医学领域分别作出什么贡献?(5)、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20、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中A、B、C分别为三国中的哪三国?它们各自是由谁建立的?(2)、分别写出D、E战场进行的战役名称。这两次战役的意义各是什么?(3)、当时台湾被称作什么?加强了大陆与台湾联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