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广西大学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芯片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高纯镓。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镓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有34个电子 C、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D、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
2、二十四节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秋分吃桂花糕,桂花中含甜菜碱。下列关于甜菜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化合物 B、对人体无害,可以大量食用 C、含有一个氧分子 D、由碳、氢、氮、氧四个元素组成
-
3、科学用火,可以趋利避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不可以直接用水浇灭 B、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高压水枪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在森林中设置防火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
4、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现象描述不合理的是A、蜡烛燃烧产生火焰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熄灭蜡烛后会产生白烟 D、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会熔化
-
5、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A、火碱 B、熟石灰 C、食盐 D、醋酸
-
6、带领团队研发稀土分离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国际稀土市场上垄断地位的中国科学家是A、徐光宪 B、侯德榜 C、张青莲 D、屠呦呦
-
7、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
B、测定溶液的
C、塞紧橡胶塞
D、点燃酒精灯
-
8、“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氮肥的是A、K2SO4 B、CO(NH2)2 C、Ca3(PO4)2 D、KCl
-
9、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在以下四种矿石中,可用于冶炼铝的是A、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B、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C、赤铜矿(主要成分是) D、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
10、稀释浓硫酸时,需要佩戴好护目镜,以保护眼睛,下列图标表示护目镜的是A、
B、
C、
D、
-
11、“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出门乘坐公交车 B、使用节能灯照明 C、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D、提倡纸张双面打印
-
12、完成下列小题:(1)、实致室中有两瓶没有贴标签的红色粉末,已知是铜粉和氧化铁粉末中的各一种,小明和小刚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物质,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小明各取少量两种红色粉末,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稀硫酸,振荡,观察到A试管中的红色粉末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A试管中加入的红色粉末是(填化学式)。
②小刚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一种试剂,也成功鉴别了上述两种红色粉末。则小刚所选的试剂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水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2)、粮食生产需要科学施肥。某化肥样品可能混入了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做出判断并回答:
①将气体A通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将会变成色。
②滤液C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阴离子为。
③实验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化肥样品中,肯定混入了上述三种物质中的(写化学式):一定不存在的物质为 , 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
13、完成下列小题:(1)、按要求从氢气、氧气、氯化银、硝酸铁、二氧化硫、碳酸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烧的气体 ②导致酸雨的氧化物
③一种受热易分解的酸 ④一种易溶于水的盐
(2)、生活多姿多味—“化”说五味。①酸:酸脆爽口的醋溜黄瓜深受人们喜爱。食醋中因含有大量的阳离子(填离子符号),使食醋呈酸性。
②甜:食物的甜味主要来自糖类,葡菌糖和淀粉都属于糖类。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两者均属于(选填“无机物”、“有机物”之一);在淀粉分子中,碳、氢两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③苦:《茶经》中用“细、馨、苦”形容茶汤的色、香、味,茶香四溢主要体现微粒的基本性质是。
④辣:莱芜是“三辣”之乡,作为“三辣”之一的大蒜,在切开后会产生一种大蒜素(化学式为),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大蒜素中,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⑤咸: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选填“分子”“原子”“离子”之一)构成的。
-
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和固体
加水溶解,分别测量溶液温度变化
B
除去气体中的少量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粉末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D
检验溶液在空气中变质
取样,加入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A、A B、B C、C D、D -
15、科学家利用“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技术的推广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B、该反应前后碳、氢和氧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C、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D、该反应前后“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性质和质量未发生改变
-
16、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 B、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化学变化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D、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不变
-
17、铝的用途广泛。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铝原子质子数为13 B、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3个电子形成 D、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
18、从古至今,钢铁及其铁的化合物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1)、①《梦溪笔谈》记载南北朝时“灌钢”法:将生铁液注入熟铁中快速炼钢。生铁与钢的区别是不同。
②《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亦化为铜”(胆矾为晶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③“釜”指生铁制作的铁锅,利用铁的(选填序号之一)。
A.导热性 B.导电性 C.硬度大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某铁合金样品是生铁还是钢,他们取23g铁合金样品盛放到锥形瓶中,将100g稀硫酸分成5等份,分5次加入锥形瓶,每次待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假设铁合金样品中只含有铁、碳两种元素)。实验数据整理如表所示: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20
20
20
20
20
瓶中物质总质量
42.8
m
82.4
102.2
122.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若要用的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硫酸,所需要水的质量为g。
②表格中的m的值为。
③通过计算判断该铁合金样品是生铁还是钢。(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生铁含碳量为 , 钢含碳量为)
-
19、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请你参与一起探究。(1)、从微观实质角度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①如图甲,和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请从微粒的角度解释该反应的实质。
②如图乙,是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从溶液电导率变化角度探究酸和碱的反应小组同学根据图2进行相应实验操作,利用电导率传感器分别测定A试管和B试管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变化,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①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B中(填“有”或“无”)明显现象。
②表示A试管中溶液电导率变化的是(填“图3”或“图4”)。
③图4中电导率的变化(填“能”或“不能”)说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3)、化学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分别取一定量固体混合物A,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无色气体E(填化学式)。
②写出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③在无色滤液F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在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还无法确定的物质是(写化学式)。若要通过实验判断该成分是否存在,可取适量白色沉淀G,进行探究。请写出实验操作的步骤、现象及结论。
-
20、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1)、阳光小组同学以锌粒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氢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填写装置字母序号)。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欲利用化学方法检验反应后的剩余废液中是否含有稀硫酸,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选项序号)。
A.溶液 B.溶液 C.酚酞试液 D.石蕊试液
(2)、鹏飞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 不完全燃烧生成CO;白色无水粉末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①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猜想成立。
②该组装置中,装置C的作用是。
③从安全角度考虑,气球的作用是。
④实验结束,对相关装置进行称量(忽略空气成分对实验的干扰)反应前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
AB装置总质量
CD装置总质量
E装置中固体质量
反应前
800
600
4
反应后
807.2
604.4
3.2
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燃烧甲烷的质量为。气球中剩余未反应的CO的质量为。(计算结果精确至0.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