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NH4Cl D、KNO3
  • 2、金属材料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分割的元素。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 3、安全是第一要素,对化学品的使用要有提醒标志。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A、 B、 C、 D、
  • 4、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B、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都是黑色固体
  • 5、生命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大,但淡水资源少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用活性炭吸附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6、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量筒读数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 7、双氧水项目是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重点配套项目。安宁地区云南天安化工公司于2022年开启首批双氧水产品销运。实验室中双氧水可用于制备氧气,某兴趣小组同学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双氧水,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了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试分析并计算:

    (1)、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 8、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如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A图中任一玻璃仪器的名称和它的用途:

    (2)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乙同学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若用装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从(填“a”或“b”)通入。

    (4)实验室可用锌粒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从A~E中选,下同),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收集较纯净的氢气最好选择装置 , 用该方法收集的氢气若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分解都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5)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错误;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拓展延伸】

    (6)实验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结合图请你谈谈高锰酸钾在氯酸钾分解过程中的作用

  • 9、含有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A、液氧 B、河水 C、H2O2 D、MnO2
  • 10、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下列对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利用液氮和液氧的密度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 B、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光的化学性质,可用来制作电光源 C、空气的成分中,按质量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 D、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
  • 11、如图表示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转化②中乙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整个转化过程中共有3种氧化物 D、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减小
  • 12、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B、②、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⑤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D、①、⑤可形成X2Y型化合物
  • 13、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_____克。

    (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 14、某牙膏的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F属于____________(填“微量”或“常量”)元素。

    (2)Na2PO3F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单氟磷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 1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CaCl2

    猜想二:

    猜想三:CaCl2和Ca(OH)2

    猜想四:CaCl2、HCl和Ca(OH)2.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二是成立的。请你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或实验现象。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案一

    用玻璃棒蘸取烧杯内少量溶液,

    pH<7

    方案二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烧杯内溶液

    方案三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反思交流】

    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有CaCl2 , 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 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可选择图中的(填字母)进行组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
    (4)、图丙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
  • 17、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为红色固体,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2)、写出化学方程式:①;②
    (3)、C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8、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2)将t1℃的ABC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它们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3)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方法,

    (4)t2℃时,将20克A物质溶于50克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

  • 19、生活中的化学:

    (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2)如果某位同学胃酸过多而感到不舒服时,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氢氧化铝)治疗,请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甘肃地区水质硬度较大,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部分地区还有缺水现象,请提出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 20、用化学符号填写:
    (1)、2个铵根离子
    (2)、常见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3)、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
    (4)、可以抗癌防癌的化学元素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