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同学们用石灰石和过量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结束后,取反应后的溶液5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1)、与CaCl2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g。(2)、请计算该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
2、
面包、蛋糕之所以松软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膨松剂,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③碱石灰(NaOH和CaO混合物)可用于干燥氨气。
④氨气能与硫酸反应。
【实验一】定性检验膨松剂成分:
【猜想】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
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铁架台略去,下同),点燃酒精灯:
(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 , 说明产物中有氨气。(2)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仍有固体。结论:猜想成立。【实验二】定量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
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定该膨松剂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3)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将a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可以重复使用操作)。①点燃酒精灯 ②熄灭酒精灯 ③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④称量装置D的质量
(4)实验二中,装置E的目的是。(5)测定氨气的质量:另取a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将图2中装置C和装置D的连接顺序对调,(填“能”或“不能”)测定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6)实验中测量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8.8g,氨气质量为1.7g,则a值为。 -
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与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2)、若用氯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 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室利用F装置收集H2时,气体应从(“a”或“b”)端通入。(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制CO2 , 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CO2 , 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图:
查阅资料: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其中,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
③装置丙中所盛药品是。
-
4、溴(Br2)及其化合物可被用来作为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广西北部湾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图为利用海水(含氯化钠、溴化钠)制取溴单质的流程。(1)、工业中将海水从吹出塔顶部喷淋而下,采用喷淋的作用是。(2)、吸收塔中含溴气体与二氧化硫和雾状淡水进行反应,生成氢溴酸(HBr)和硫酸,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3)、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除水外)。(4)、向蒸馏塔中通入氯气后生成单质溴和氯化氢,发生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氯化氢用水吸收后从蒸馏塔底部排出,游离溴被蒸发出来形成溴蒸气。溴有极强烈的毒害性与腐蚀性,保存时应注意。
-
5、复合材料是运用先进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硬性优良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在航天、航空、电子、交通等领域发展迅速的重要先进材料。复合材料由基体与增强体两部分组成。常见基体材料有金属、陶瓷、树脂、玻璃。增强体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分子纤维等。
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基体,化学式为(C11H12O3)n , 具有质量轻、电绝缘性能优良、耐腐蚀、粘接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涂料、胶粘剂、建筑等领域,环氧树脂的热导率较低,不利于散热。近年我国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如图1。
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磨性好、电学和热力学性能优异等特性。研究人员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出了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并通过实验比较了该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比磨损率,其结果如图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优异的复合材料将会被广泛应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纤维(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合材料。(2)、近年我国环氧树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 , 该物质的优点是(写一个即可)。(3)、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其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为(写化学式)。(4)、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a.复合材料天然存在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b.环氧树脂受热会熔化,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c.碳纳米管与石墨的性质完全相同
-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1)、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后,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当观察到 , 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从微观角度探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图二可知,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粒子符号)。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3)、图三是碳酸钾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交点C表示的意义是。(2)、t2℃时,将50g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t3℃时,将甲溶液由B点转变为A点,可采用的方法是。(4)、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或“>”符号连接)。(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t1℃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②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③t2℃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④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溶液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
8、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图二中B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3)、画出图一中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丁元素对应的离子符号为 , 甲元素与图二中A、B粒子所属元素化学性质(填“相似”或“不相似”)。
-
9、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国智慧,其中有许多古今对比。(1)、出行——明朝末年从南昌到北京约需半年时间,如今乘坐高铁几小时便可到达,制造高铁使用的铝合金属于(选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2)、农业——古代种植农作物使用农家肥,现代常使用化肥。下列肥料:①人畜粪便、②植物沤制物、③草木灰、④尿素,其中属于化肥的是(填序号)。(3)、记录——古代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而不变色,原因是 , 如今可将信息存储在芯片上,芯片中含有的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该元素的名称是。(4)、净水——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明矾净水的原理是;如今使用高铁酸钾()不仅能净水,还能消毒,其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氢原子;(2)、铵根离子;(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4)、最简单的有机物。
-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稀盐酸加水稀释 B、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C、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固体 D、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
12、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分别向溶液通入CO2气体,观察现象
B
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是否变质
取样溶解,滴加澄清石灰水后观察现象
C
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停止后蒸发结晶
D
除去NaNO3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13、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pH<7的溶液呈酸性,所以酸性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B、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有机物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不带电的微粒不是分子就是原子 D、洗洁精除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乳化作用
-
14、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无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C、参加反应的X与Z的质量比为9:34 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
15、某同学利用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整理出如图的反应图,图中的“—”两端的物质相互能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一个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B、甲与碳反应,固体总质量减小 C、乙与碳的反应属于典型的吸热反应 D、甲可能是CuO
-
1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
B
C
D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
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A、A B、B C、C D、D -
17、已知金属R和Fe、Ag活动性强弱关系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一定有气泡产生 B、金属铁放入无色的溶液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 C、金属R放入溶液中,R可以将镁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D、金属R放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R表面会出现银白色固体
-
18、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一种溶剂可同时溶解多种溶质 C、过滤后的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纯净物 D、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
19、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之一。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
-
2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A、镁条和稀盐酸 B、大理石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生石灰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