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家用燃料的变迁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我国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柴草、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发展历程。探究小组开展相关项目式活动。
    (1)、任务一:认识燃烧条件顺风吹火: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
    (2)、任务二:调控燃烧燃料燃烧的效率备受人们关注,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写出1点即可)
    (3)、任务三:利用燃烧探究物质的组成

    小组同学利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纯净的乙醇燃烧产物,实验装置及图像如图所示。结合图中曲线,得知乙醇中含有碳、氢元素的证据是(要提及理论依据)

    (4)、任务四:燃料多样化        甲醇(CH3OH)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出路之一。探究小组对甲醇展开了探究,过程如下:

    ①过程②中,用铜基或贵金属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不变,请写出过程②的化学方程式:

    ②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③过程③是利用水和甲醇的不同将它们分离。

  • 2、【科普阅读】我国已成功实现在空间站中氧气和水等物质的“自产自销”。通过收集航天员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水汽,深度净化,再生为饮用水,使得空间站水资源的利用率达85%。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实现氧气和水的再生(如图),该系统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

    (1)、空间站中,实现氧气和水再生所需的电能来自(写能源名称)。
    (2)、实验室选用固体纯净物制取较纯净氧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若收集的气体不纯净的原因(写出1条即可)。
    (3)、图中空间站内利用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甲烷是化石燃料之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化石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会引起环境问题,所以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效应增强。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③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

  • 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后,突发奇想,欲探究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于是利用如图所示来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及所得实验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首先注入瓶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B、若将饱和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所得曲线完全相同 C、对比曲线中bc段和de段,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曲线中ac段压强先增大后减小,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先变多后变少
  • 4、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分离铁屑和氧化铜粉末

    用吸铁石吸取

    B

    除去CO2中的CO气体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鉴别食盐和白糖

    取少许物质分别品尝

    D

    验证CO2气体能与水反应

    将湿润的石蕊纸花放入CO2气体中

    A、A B、B C、C D、D
  • 5、“碳中和”,我们一直在行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产物是实现“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二氧化碳在Cu和ZrO2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实现如下图转化(Zr表示锆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rO2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C、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3:22
  • 6、异烟肼(C6H7N3O)是治疗肺结核药物的有效成分。下列有关异烟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分析:异烟肼属于氧化物 B、从定量上分析:异烟肼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72:7:42 C、从宏观上分析:异烟肼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从微观上分析:异烟肼是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7、五育并举,劳动先行,劳动成就梦想。下列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钻石切割玻璃

    钻石的硬度比较大

    B

    制作水果沙拉,切开的苹果表面变色

    切开的苹果表面发生了缓慢氧化

    C

    用不同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发光不同

    属于物理变化

    D

    用加碘食盐来调味

    此处的“碘是指碘单质

    A、A B、B C、C D、D
  • 8、实验是化学的学科特色,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经过净化得到的水是纯净物,可直接饮用 B、甲图中活性炭吸附异味和色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乙图中对比①和②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丙图对比试管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空气
  • 9、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4个磷原子:4P B、构成氯化钠的微粒:Na+Cl C、硫酸铝:AlSO4 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O21
  • 10、近期《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简称“总体规划”)公示圆满收官,提出“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和美宜居幸福家园”是深圳2035年的城市愿景,对深圳的生态环境,城市发展规模,公共服务,城市风貌和文化,交通体系,城市安全等六大板块进行了重点解读。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做法不利于“深圳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B、工厂直接将澄清,透明的废水排入海洋 C、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D、研发新技术如潮汐能,缓解城市用电紧张问题
    (2)、地铁的铁轨采用的是锰钢的材料,锰钢是指含有锰、铁、碳等的混合物,关于锰和铁的相关信息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B、锰原子的中子数为30 C、锰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D、铁原子不稳定,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铁离子
    (3)、“城市安全”也是深圳市市民的心愿,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为防止天然气泄漏,应将报警器安装在炉具的下方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冬季天气寒冷用煤炉取暖时要开窗通风,防止CO中毒 D、医用酒精不小心洒出并在桌面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 11、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化学为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表为航天器所用的燃料和助燃剂。

    燃料

    煤油

    液氢

    偏二甲肼(液态,有毒)

    铝冰燃料(固态)

    助燃剂

    液氧

    液氧

    四氧化二氮(有毒)

    高氯酸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偏二甲肼(C2H8N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是氧化物

    b.使用偏二甲肼时应注意防止泄露

    c.偏二甲肼存放柜应张贴如图所示的标识

    d.偏二甲肼在氧气中燃烧,所产生的尾气中可能存在SO2

    (2)、铝冰燃料主要成分为铝粉(Al)和冰(H2O),与偏二甲肼相比,其优点有(写出一条即可)。
    (3)、480℃以上时,铝冰燃料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Al+3H2OΔ__Al2O3+3H2↑,若有27kgAl参与该反应,理论上生成Al2O3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4)、添加Mg粉可以加快铝冰燃料的燃烧速率,降低反应的起始温度。结合表分析,当Mg的质量分数为%时,效果最明显。

    样品序号

    Mg的质量分数/%

    燃烧起始温度/℃

    燃烧速率/(mm3•s-1)

    A

    0

    1253

    32

    B

    1

    625

    46

    C

    3

    816

    42

  •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1)、【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1(燃烧法):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到火焰呈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壁有且烧杯外壁发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2(电解法):按图进行电解水实验。在两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中,a为

    (3)、【实验结论】

    由上述两个实验都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4)、【拓展提升】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燃纯净的氢气会发生爆炸

    B. 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 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 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若电解水产生了mg氢气,则同时产生了g(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氧气。
  • 13、兴趣小组取含氯化钙杂质的氯化钠样品25g,向其中加入80g水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是g;
    (2)、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4、兴趣小组就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进行实验探究(仅用所给的药品来完成实验)。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NaOH 溶液、K2CO3溶液、Ba(NO32溶液、NaCl 溶液、酚酞溶液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做了下列几组实验,请完善下面内容: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均无明显现象,③有气泡产生,④的实验现象是

    【补充实验】实验①、②均无明显现象,小明认为这两种实验实质相同,小梅则认为这两种实验实质不同。为证明自己的猜想成立,小梅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实验结论】上述 4 组实验中能发生反应的实验是(填序号)。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

    【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红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Ba(NO32溶液显中性,且 Ba2+有毒。

    【实验 1】探究沉淀的成分。

    【提出猜想】Ⅰ. 沉淀只有BaSO4;Ⅱ. 沉淀只有BaCO3;Ⅲ. 沉淀中含有 BaSO4和 BaCO3

    【进行实验】小明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 (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 2】探究清液的成分。

    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 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 , 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 兴趣小组内的成员通过讨论分析, 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指示剂除外)。

    【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小明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一种试剂),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 15、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2)、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备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C、D 装置都可以用来收集氢气, 据此写出氢气的物理性质
    (5)、F 装置与 B 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6)、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的气体。电石(CaC2)固体与水常温下反应生成乙炔(C2H2)和氢氧化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乙炔气体的装置组合是
  • 16、

    对工厂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含硫化合物的污染。

    I..用粉煤灰(主要含 Al2O3、SiO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Al2(SO4x(OH)y】溶液,可用于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已知:SiO2是一种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固体。

          

    (1)操作 1 是
    (2)酸浸时 Al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调节 pH 约为 3.6 目的是消耗溶液中过量的酸,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Ⅱ.有毒的 H2S 气体常用脱硫液吸收和活性炭吸附氧化进行处理。

       

    (4)一种用氯化铁溶液循环脱硫工艺的物质转化如图 1 所示。图 1 中 X 物质是(填化学式)。
    (5)表面喷淋水的活性炭可用于吸收 H2S,其原理可用图 2 表示(aq 代表溶液)。其它条件不变时, 若水膜过厚,H2S 的吸收率减小的原因是
  •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图 2 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 1 的元素名称是
    (2)、Ne 元素的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它的原子具有结构;
    (3)、图 2 中元素①与元素②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金属原子容易(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因此锂、钠、钾等金属常被用作电池材料。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金属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如图 3 是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电池;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NO 和 O2 B、CO 和 N2 C、SO2和 CO2 D、PO43-SO42-
  • 18、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和天然气;
    (2)、南宁市的很多家庭已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天然气需经过除杂、添加无毒臭味剂、减压等处理后才能输送到家中,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天然气减压后体积会膨胀的原因
    (3)、天然气不仅可作燃料,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甲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备合成气(两种可燃性气体的混合物,其中一种是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现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氢能 B、核能 C、生物质能 D、太阳能
  • 19、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性。
    (2)、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填“大于”或“小于”)纯铜。
    (3)、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向 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20、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交点 P 的含义是
    (2)、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50℃时,将 50gA 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g。
    (4)、B 中混有少量 A 时,可用的方法提纯 B。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 的溶解度最小 B、20℃时,A 的饱和溶液和 C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50℃,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D、将 50℃时,A、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析出晶体的质量:A>B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