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中学2025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试卷日期:2025-04-11 考试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15分)

  • 1. 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2.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uO中的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B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煅烧

    C

    鉴别硬铝片和铝片

    相互刻画,观察划痕

    D

    鉴别NaOH溶液与Na2CO3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 3.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化学语言,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H2:1个氢分子 B、Ca2+: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2O:2个氧元素 D、  :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
  • 4. 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青蒿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90:11:40 D、青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 5. 化学方程式,也成为化学反应方程式,反映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是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P+5O2__2P2O5 B、Na2CO3+ Ca(OH)2=NaOH+CaCO3 C、CaCO3+2HCl=CaCl2+2H2O+CO2 D、4Fe+3O2__2Fe2O3
  • 6. 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发酵粉焙制糕点

    NaHCO3能产生CO2

    B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C

    用石灰砂浆抹墙

    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D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 7.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是某同学建立的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
    A、空气组成模型 B、化学反应模型 C、物质的分类模型 D、原子结构模型
  • 8. 对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原料易得性看,前者易得,后者不易得 B、从操作简便性看:前者操作繁琐,后者操作简便 C、从变化的本质看: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D、从消耗的能源看:前者要消耗能量,后者不要消耗能量
  • 9. 金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仅需一步就可将硫化氢转化成氢气,转化过程中主要物质间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H2↑+S B、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增多,但质量不变 C、该反应中Au原子会不断被消耗 D、该方法有望促进氢能源的利用和发展
  • 10.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会减小 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12g碳和16g氧气反应,可生成28g二氧化碳

二、非选择题(30分)

  • 11. “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1)、写出次氯酸钠中阴离子符号。工业上可用氯气(Cl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取NaClO,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一】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过氧化氢消毒剂,发现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生成的气体为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 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O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MnO2的作用,作催化剂;

    猜想二: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作反应物。

    【实验二】

    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加入药品前经注射器甲注入10 mL水,观察到注射器乙活塞向右移动10 mL,(忽略大气压、摩擦等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下同)

    向锥形瓶中加入20 mL84消毒液,再按上图装置将25 mL H2O2溶液平均分5次经注射器甲注入锥形瓶中,待注射器乙活塞不再向右移动后,记录每次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误差),数据见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H2O2溶液/mL

    5

    5

    5

    5

    5

    注射器乙中气体的总体积/mL

    35

    70

    85

    a

    95

    表中的数据a=

    (3)、【实验结论】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选填“猜想一”或“猜想二”)是正确的,其依据是

    (4)、【拓展反思】

    生活中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与“84 消毒液”混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 H2O+X↑,则X的化学式为

  • 12. 三峡炼锌遗址群中发现了大量炼锌罐(图1)。图2是对炼锌罐炼锌工艺流程的复原推测:将炉甘石(ZnCO3)和煤装入炼锌罐,泥封后上炉煅烧成锌,冷却、毁罐、取锌。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除炉甘石外,常见的锌矿石还有闪锌矿(ZnS),ZnS在化合物中所属类别为
    (2)、装料前,将炉甘石和煤敲碎过筛并混合均匀,其目的是。封口时在冷凝盖上保留排气孔的作用是
    (3)、将炼锌罐泥封上炉后,用木炭煅烧,反应区温度达到904℃时,生成锌和CO2 , 其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时锌的状态为
    (4)、蒸馏时反应区的温度将达到℃以上,蒸馏的目的是
    (5)、冷凝区的锌冷却至常温后才能取出,否则可能会导致
  • 13. 研究小组开展“空气质量检测”实践活动。

    活动一  查阅“空气质量”报告

    手机显示某时刻的“空气质量”如图1。

    (1)、报告中部分化学符号不规范,其中“NO2”应书写为 , 该物质的名称是
    (2)、写出生活中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3)、活动二  设计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为准确测定空气中水(湿度)、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指标,甲同学设计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流程如图2。

    “极细滤网”用于测定的质量。

    (4)、测定二氧化碳的含量时,用含有氧化钙的混合物作吸收剂。乙同学提出图2流程中可将二氧化碳的测定置于水的测定之前。你认为乙同学的设计,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测定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活动三  使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使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测定某校园A、B、C、D四个位置(如图3)的空气质量。测得位置A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指标较高。

    导致位置A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指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降低该指标的措施是(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