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统编版(部编版) 人教版 苏教版
  •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但是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补救。正如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所说“”。
    (2)、李华借助最新人工智能Chat-sora ,制作出了一个主题鲜明、场景丰富的短视频,这让同学们惊叹不已。在《荀子˙劝学》中的“ ,  ”就说明了“善于利用外物”的重要性。
    (3)、小刚五一假期登泰山,观赏了泰山日出时天边云彩奇异变化的壮美景象。他拍摄了照片,想发朋友圈,可选用姚鼐《登泰山记》中的“”作为泰山日出风景图片的文案。
    (4)、鱼雁传书,寄托了古人对跨越时空遥寄相思的浪漫,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就用“”表达了即使鱼雁也无法传递音讯的愁苦。
  • 2、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陈子昂(唐)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

    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以“忽闻”表达了意想不到的惊叹,用“天上将”盛赞了将军的神武智勇,为下文写他再次驰骋疆场作铺垫。 B、三、四句紧承诗歌第二句,以“始返”和“还向”相呼应,简洁流畅地记述了将军的西征北战,表达了对英雄的怜惜。 C、末二句借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寇立功,封定远侯的事例,肯定将军虽出身书生,但一定会建立名垂青史的伟大功业。 D、全诗运用描写、想象、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段,热烈颂扬了将军的爱国精神。气势激昂雄健,体现出蒸蒸日上的初唐气象。
    (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百寮皆终日谈论苦空 , 未尝以军国典章为意。及侯景率兵向阙,尚书郎以下多不解乘马狼狈步走死者相继于道路。梁武帝及简文卒被侯景幽逼而死。孝元帝在于江陵,为万纽于谨所围,帝犹讲《老子》不辍,百寮皆戎服以听。俄而城陷,君臣俱被囚絷。庾信亦叹其如此,及作《哀江南赋》,乃云:‘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节选自《贞观政要·慎所好》,有删改)

    材料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 , 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赐彩百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 , 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萤火,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小事尚尔,况其大事乎?”魏征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

    (选自《贞观政要·慎言语》,有删改)

    材料

    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上疏谏曰: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

    (选自《贞观政要·论慎终》,有删改)

    [注]①苦空:佛教语,谓人世间一切皆空,凡事俱空。②万纽于谨:北宋名将。③枢机:比喻事物的关键。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尚书郎A以下B多C不解D乘马E狼狈F步走G死者H相继I于道路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文中指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庙号。文中的孝元帝、隋炀帝、梁武帝都是以庙号相称。 B、“君举必书,言存左史”的“举”与《孔雀东南飞》的“莫令事不举”的“举”意义用法不相同。 C、“凡在众庶”的“庶”指“众民、百姓”,与《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意义用法不相同。 D、文中“况是万乘之主”“岂不以居万乘之尊”两句中的“万乘”,都是指“帝王、帝位”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认为,君主的喜好会对群臣百姓产生影响。梁武帝父子崇尚浮华,一心喜好佛教、道教,臣下也纷纷效仿,最终被侯景幽逼而死,国家破败,就是典型的例子。 B、给事中杜正伦就“慎言语”议题,给唐太宗举隋炀帝捉萤火虫的例子,意在劝谏唐太宗,不要随意言语,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唐太宗悦纳其观点并对他大加赏赐。 C、魏征认为如果君主言行有所亏失,就像古人所说的日食和月食那样,人人都能看见。他这样说的目的是劝诫唐太宗,作为位居四海之尊的人君,更要谨言慎行。 D、魏征认为很多开国的帝王天子,在国家安定后违背初心,往往不能做到善始善终。《论语》也说,知道并不难,难的是做出来,做出来也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善始善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犹讲《老子》不辍,百僚皆戎服以听,俄而城陷,君臣俱被囚絷。

    ②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

    (5)、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请结合三则文本简要分析他从历史兴替中汲取了哪些为君治国的智慧。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怀揣羊羔的老人

    李娟

    太阳完全沉下群山,天色却仍然明亮、清晰。我们出去散步,沿着河岸走了两公里后,四周景物才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便开始往回走。

    河谷对岸森林密布。河水清澈、宽阔,冰凉刺骨的水汽一阵阵扑面而来。在天边悬了整整一天的白色月亮,已转为金黄色,向群山深处沉去。

    这时,有小羊羔撕心裂肺的咩叫声远远传了过来,凄惨又似乎极不情愿。我们循声音爬上河岸边高高的岩石,走进一片深深的草甸。这里有一片沼泽,我们小心地绕着走。

    前面远远走来一个老人,近了,这才弄清声音的出处原来在她怀里。怪不得小羊的叫声这么别扭,原来它被抱得极其难受。那个老太太像抱小孩子一样抱人家,把它竖起来,一手搂着它的小肚皮,另一只手托着它的小屁股。小羊惨叫连连,不舒服极了,一个劲儿地挣扎。于是这个老太太就换了姿势,把羊扛到背后,像背包袱一样反背着人家,一只手绕在肩头攥着两只小前蹄,一只手反到背后攥着另外一对后蹄。这下她自己倒轻松了好多,可怜那羊羔更痛苦了,于是叫得也越发不满。

    “怎么了?这是——”

    她乐呵呵地:“这个嘛,它的妈妈嘛,找不到了嘛,看——它哭呢!”

    我们心想:明明是你把人家弄哭的。

    一到冬天,我们店里卖得最快的东西居然是奶瓶上的橡胶奶嘴,几乎每天都在出售。可大桥附近就那么两三个小村子,百十户人家。真奇怪。为此我妈还自作聪明地得出了两个结论:一、这个地方的计划生育没抓落实;二、这里的婴孩普遍牙齿长得早。

    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些人买奶嘴是为了回家喂小羊羔吃奶。

    冬羔不像春羔那么易成活。冬天很冷,不能跟着牧羊在室外活动,非常弱,因此很大程度上得靠人工喂养。已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得预备一些纸箱子给将要出生的羊羔垫窝。常有人打发孩子到我家商店要纸箱子。谁家冬羔产得多,推开他家的门,一眼就看到炕边墙根一排纸箱,每只箱子各探出一颗小脑袋。

    小羊羔真是可爱的小东西。它有人一样美丽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若是小山羊的话,额头上还会有一抹刘海儿。它的嘴巴粉红而柔软,身子软软的、暖暖的,谁都愿意搂它在怀里,好好地亲一亲。我们这里有的年轻姑娘在冬天里串门子,就会搂上自家的一只小羊羔,就像城里的女孩上街搂宠物狗一样,一身温柔干净的气息,用孩子一样喜悦新奇的小嗓门轻轻交谈。小羊羔们就软软地、乖巧地各自趴在主人香喷喷的臂弯里,互相张望。

    看了那情景,记忆里的整个冬天都只剩下了微笑。

    有的夜里,正围着桌子吃饭呢,这时门口厚厚的棉布门帘一拱一拱的,像是有人要进来。问:“是谁?”却又不回答。走过去掀开门帘一看,没人,脚下却有动静——一只银灰色小羊羔从我妈脚边顺着墙根快快地一扭一扭跑了进来,一路跑到火炉边,晃晃身子,抖落身上的雪屑,再熟门熟路地进了我家厨房,把案板架下的白菜扒拉出来,细嚼慢咽。你无法恨它,尽管白菜只剩最后一棵了。

    于是只好帮它撕几片叶子由着它吃,一直等到主人找上门来为止。

    有时候出门,在雪窝里捡到一只,颤颤巍巍地蜷着。于是把羊带回家,到时候自有人找上门来要回去。

    漫长冬天里只要是有关小羊羔的细节,真是又温暖又清晰。

    我们家也养过一只羊。只可惜当时我不在家,等回来时,它已经长得老大了,也就不那么好玩了。但我想它小时候一定特别可爱,否则我妈也不会把它惯成这样——它居然不吃草!只吃麦粒和玉米。①你听说过有不吃草的羊吗?

    我妈说:“幸好不是个人,否则更难对付。”

    那羊被圈在我家小店后面的窗台下。平时静悄悄的,一听到店里有动静了,就撕心裂肺地惨叫,还把两条前腿搭在窗台上,嘴巴贴在玻璃上做出哀怨的神情。弄得来我家买东西的顾客都以为我们怎么虐待它了呢,纷纷指责:“你们就给它一点吃的嘛!”

    顾客一走,它又立刻安静了,从窗台上跳下去。乖乖地卧在自己的小棚里。我妈打开窗户,指着它的鼻子说:“你!你!”然后在其无辜的注视下,无奈地往它堆满了青草的小食盆儿里再添两把苞谷豆儿。

    在夏牧场,我们漫山遍野地走,经常与转场的驼队共行一程。②这些浩浩荡荡的队伍,载着大大小小的家当,前前后后跟随着羊群,一路上尘土荡天。

    ③那些人,他们这样流动的生活似乎比居于百年老宅更为安定。他们平静坦然地行进在路途中,怀揣初生的羊羔。④于是母羊便紧随鞍前马后,冲着自己的孩子着急地咩叫不停。它是整支队伍里最不安最生气的成员。尽管如此,这样的场景仍是一幅完整的家的画面。

    初生的小羊羔和初生的婴儿常常被一同放进彩漆摇篮里,挂在骆驼一侧。当骆驼走过身边,随手掀起摇篮上搭着的小毛毯,就有两颗小脑袋一起探出来。

    还有一个怀抱羊羔的老人,她看起来快要死了,但怀中的羊羔却又小又弱,犹是初生。

    她衣衫破损,神情安静。脚下一摊血淋淋的痕迹。

    她站在河边。河水轰鸣,冰雪初融。春天就要到了。

    我一直在想,游牧地区的一只小羊羔一定会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运吧?会有着更为丰富、喜悦的生命内容。至少我所知道的羊,于牧人而言,不仅作为食物而存在,更是为了“不孤独”而存在似的。还有那些善良的,那些有希望的,那些温和的,那些正忍耐着的……我所能感觉到这一切与羊羔有关的美德,以我无法说出的方式汇聚成海,浸渍山野,无处不在。我不相信这样的生活也能被改变,我不敢想象这样的生活方式有一天会消失。

    (选自李娟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描绘了游牧地区奇异壮美的自然风光,营造了静谧温馨的环境氛围,为下文人物出场作铺垫,奠定文章感情基调。 B、文章构思十分巧妙,以“怀揣羊羔的老人”为线索贯穿全文,刻画了两位“怀揣小羊羔”的老人形象,虽着墨不同,但都表现了老人对小生命的珍视,充满艺术张力。 C、“我”妈得出的“两个结论”,在结构上制造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两个“假结论”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形成反差,突出当地人们对小羊羔的关心与呵护。 D、在描写银灰色小羊羔时,侧重描写小羊羔跑进屋子、吃食的动作,表现了它的可爱以及“我”家对它的热情“款待”,还运用心理描写展现“我”对它的包容乃至喜欢。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用反问句写家养的羊不吃草,表现了母亲的善良和对小羊羔的宠溺,加强了语气和情感。 B、句子②,生动地描摹出牧区人们转场的浩大声势和状态,表达作者对牧区地域情感的认同与眷恋。 C、句子③,表现了牧区人民坚守劳作传统,逐水逐草而居,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勇敢和智慧。 D、句子④,运用拟人手法,“着急地”“最不安最生气”将母羊人格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羊的责怪。
    (3)、画波浪线的段落,其文字极富表现力,请从遣词用字、句式特点、标点符号、艺术手法等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写出语言鉴赏札记要点。
    (4)、作者李娟在她的作品《羊道》中曾说过“羊羔新鲜、蓬勃的生之喜悦,总是浓黏、温柔地安慰着所有受苦的心和寂寞的心”。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这样,在长期连续的变异过程中,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差异趋于增大,并成为同一属内不同物种间较大的特征差异。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这样,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了。每一纲中凡是属于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它更能产生新的优势类型,其结果必然是每一个大的种群在规模上更趋于增大,同时性状分异也就更大。由于地球上的生存空间有限,不可能允许所有的种群都扩大规模,其结果就是优势类型在竞争中打败了较不占优势的类型。这使大类群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性状分异更趋明显,并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物种的绝灭;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仅有极少数大纲在竞争中自始至终占据着优势,而其中所有的生物类型都可以排列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次一级生物群。用特创论的观点完全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自然系统下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划归大小不等的类群这一重大事实。

    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但是假如说每一物种却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话,那就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如何构成了自然界的一条法则。

    许多其他的事实,据我看也可用这一理论予以解释。下述现象似乎十分奇怪: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高地上的鹅很少或根本不游泳,但却具有蹼状脚;一种像鸫的鸟却能潜水并取食水生昆虫;一种海燕具有适合海雀生活的习性和构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每一个物种总是力求扩大其个体数目,而且自然选择总是要求缓慢变异的后代去努力适应那些自然界中未被占据或尚未占尽的地盘。根据这种观点,那么上述的那些事实,不仅是不足为怪的,甚至是意料之中的。

    (节选自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舒德干等译)

    材料

    以现代的进化思维来看,始祖鸟是一种过渡型动物,其化石是长羽毛的恐龙向鸟类转变的过渡型。但在始祖鸟生活的年代,它并不是什么过渡型或者半成品,它是一种对环境适应得很好的生物。对人类设计者来说,相对于我们对鸟类模样的预期,始祖鸟看上去像一种不完善的鸟,因为我们对鸟类的期望是由今天的鸟类决定的。在始祖鸟自己的年代,它是其生态系统里一个非常完善的竞争者。

    近年来一系列的科学发现展现了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之间的过渡,填补了进化故事中的空白,长着羽毛的恐龙就是这类发现之一。转换的精确瞬间几乎不可能找到,但在很多情况下,找到更加广泛的中间类型是有可能的——只要坚持不懈,再加一点巧妙策略。

    很多年里,进化科学家因为找不到鱼和陆生动物(例如蜥蜴、鳄鱼和短吻鳄)之间的过渡型而感到沮丧,一直到他们开始思考:这样一种动物应当住在沼泽或湿地里,并且它应当生活在3.75亿年前。当人们发现了一片化石沼泽时,他们去看了,这片化石沼泽由地质板块运动带到北方,到达如今的加拿大东部。尼尔·苏宾就是这样发现了奇妙的提塔利克鱼的,它有着介于鳍和腿之间的过渡特征。在我们的讨论背景下,可以说提塔利克鱼有着半成品的腿,但从这种生物自身的角度来说,根本没有半成品这回事。它所拥有的是某种能够让它爬上陆地、逃避捕食者,也许还能更好地观察潜在猎物的东西。

    这个发现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作为科学家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的普通人,我们要的是预测,想要建立让我们对未来作出预测的理论,这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祖先中间的那些不操心预测未来的人,毫无疑问很快就在竞争中败给那些能预测季节变化、猎物群迁徙、食用植物生长的人。科学家预测能发现提塔利克鱼这样的动物,然后他们真的发现了。

    无论是半成品翅膀,还是半成品的足,它们都适应得很好,足以应付其后代在今天飞翔、行走和游泳的需求。每种特征在自己的年代里都必须运作得足够好。它们都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足够好。

    (摘编自比尔·奈尔《无可否认:进化是什么》,王艳红译)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阐述了“变异”会使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同一属内不同物种间的特征差异增大,新的变种必将取代旧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 B、第二段“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句话概述了自然选择“遗传与变异”的法则:遗传具有稳定性,变异具有缓慢性。 C、第三段运用了归纳推理方法来说明遗传的稳定性让一些生物保留着原有的身体构造或生活习性,而缓慢的变异让它们逐渐有了新的习性或技能。 D、材料一用大量科学考察得来的事实阐述自然选择变异的一般原理,全文逻辑严密,理论性强,表现了自然科学论著的典型特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指出,所有物种所获得的变异均能得到稳定遗传,这使它们在生存竞争中更占优势。 B、材料一提到,在物种后代变异过程中,因为种群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性状分异也就越大。 C、材料二认为,始祖鸟是一种过渡型动物,它拥有“半成品翅膀”,是一种不完善的鸟类。 D、材料二强调,提塔利克鱼化石的发现,证实了鱼与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型物种确实存在。
    (3)、下列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短脖子的长颈鹿由于缺少食物被淘汰,而长脖子的长颈鹿能获得较丰富的食物,   逐渐进化为现在的长颈鹿。 B、生长于金沙江河谷的极小种群物种云南梧桐,为破解干热河谷绿化问题提供了有用之方,有效参与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循环。 C、有些蝴蝶的翅膀颜色和图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以适应不同季节和环境下的捕食和繁殖需求。 D、在德塞塔群岛有一种无翅甲虫,因翅膀发育得不完全很少飞翔,而不会被海风吹到海里淹死,所以得到最好的生存机会。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
    (5)、材料二是科普文章,请结合全文简析其“科学性”和“普及性”。
  •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人自古有为自己取号的雅习,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辛弃疾号“稼轩”,吴趼人号“我佛山人”,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想为自己取一个什么样的号,以展现青春魅力、纪念家乡生活、表现个人志趣或寄托家国情怀?

    请写一篇文章,叙述你的体验经历或体现你的认识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屈原自从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形象的鲜明,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使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而在诗歌的语言中,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①  , “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无人过问, ② 。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地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 ③  , 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3)、请将下面的内容(含标点符号)抄写在答题卷的方框内,要求准确规范、整洁美观。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夜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来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嘴里得叨念着“呛呛呛,七呛七……”;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衫;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要么装一回记者拍照,只剩下加了速的倒退,退着举起“相机”。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动了我自己。

    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1)、下列各句划横线处的引号,与文中划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他在1961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C、这里离前沿有三里路,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房子组成“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长了许多野草。 D、凤娇照例跑到第三节车厢去找她的“北京话” , 香雪系紧头上的紫红色围巾,把臂弯里的篮子换了换手,也顺着车身不停地跑着。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正着、侧着各一阵走。”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1)、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2)、元嘉草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你的同学小刚不重视学习上的积累,你可以引用《劝学》中以走路为喻的名言进行劝诫:“。”
  •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材料二: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节选自苏轼《与苏辙书》)

    材料三: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宋)苏轼

    三月四日,游白水山佛迹岩。沐浴于汤泉,晞发于悬瀑之下,浩歌而归。……归卧既觉,闻儿子过诵渊明《归田园居》诗六首,乃悉次其。始余在广陵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今复为此,要当尽和乃已。

    其三

    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

    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

    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

    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注】①俦:类。②癯:干瘦。③黾勉:勉励。④此组诗写于苏轼被贬广东惠州时。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前后A和其诗B凡百C数十篇D至其E得意F自谓G不甚愧H渊明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表顺承关系,与《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而”用法不同。 B、贻,遗留、留下,与韩愈《师说》“作《师说》以贻之”中的“贻”词义不同。 C、所以,……的原因,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词义不同。 D、韵,气质、情致,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中的“韵”词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柳先生喜好读书,但不会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重在精神的享受,领会到书中要旨就欣然忘食。 B、五柳先生喜欢喝酒,到别人家喝酒,一定要尽兴,喝醉了不打招呼就回家,可见他率真放达,不拘小节。 C、陶渊明临终前说,年轻时生活穷苦,东西经常被偷,虽然勤勉,但直到去世仍不能改变穷苦的家庭状况。 D、苏轼从白水山佛迹岩游玩归来后,听到儿子苏过诵读陶渊明《归田园居》,于是写下《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

    (5)、苏轼为什么写了众多追和陶渊明的诗歌?
    (6)、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诗前半部分反映诗人勤恳不懈、躬耕劳动的生活,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B、苏诗首联写诗人刚刚沐浴的感受:一方面觉得身体轻快,另一方面感到头发稀少,年老体衰。 C、苏诗颔联既是实写,也是化用了《论语》“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典故,意蕴丰富。 D、苏诗尾联写诗人在沐浴后的归途中和父老谈话的情景,诗人表示,一定不敢违背和父老的约定。
    (7)、《归园田居(其三)》如何体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絮因风起

    何领舸

    雪下得越来越大,叔父问我们:“这漫天白雪像什么呢?”兄长伸手接飘落的雪花,片刻向空中撤去:“撒盐空中差可拟。”我晃晃脑袋,看见庭中枯柳,想起它繁茂时柳絮满天飞的场景,吟诵:“未若柳絮因风起。”叔父和兄长几人都拍手称绝。这一场大雪连续几日,不曾断绝。

    几度春秋过去,咏雪已是多年之前,我也已到了谈论婚嫁的年纪。叔父想为我牵线王家,我属意风流潇洒、风采过人的王徽之,可是最终,叔父却将我许配给了王凝之。婚后我不免有些失望,王家如此多有才之人,为何我的夫君却偏偏是个信鬼神的庸人。

    等到孙恩反叛,叛军兵临会稽城下,夫君身为会稽内史,却不设防备,我几次劝他兴兵抵御,他只顾踏罡步斗,拜神起乩,迷信鬼神助阵,最终会稽陷落。叛军杀了我的丈夫和子女,却念我有慷慨赴死的勇气,放过了我和我的外孙,并将我们送回会稽城内。从此我便写诗著文,平静安稳地度日。

    又是一个寒冽的雪天。我卧躺在房内的软榻上,沉沉睡去。醒来,却已身处异乡,陌生的街道,行人奇怪的装束,都让我感到惶恐。周围有吆喝声,还有穿行的人拉的“马车”。

    我不知道该去往何处,直到后背被拍了一下,是一个姑娘,她穿着我未曾见过的裙子,扎着陌生的发髻。

    “姑娘,你从哪儿来,怎么这一身装扮?”

    “我是陈郡人,这里是?”

    “陈郡?姑娘你是生病了吗?陈郡在南北朝时就没有了。”

    “我唤作谢道韫,是陈郡谢氏之女。”

    “东晋才女谢道韫?!可是东晋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现在是民国了。”

    “东晋?民国是什么?”我极力压下心里的惊骇,尚算冷静地开口。

    “容我稍后跟你解释。”

    我跟着她回了家,她告诉我她唤刘清扬,是个快毕业的女学生。千年已过,原来国真的破了,晋朝不复存在了。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我再次叹出晚年时所写的那首诗。

    我的对面是一群青年,他们竖着耳朵听我的故事。我已不再像刚开始来到这边那样无措,还算自如地交流着。

    他们尊称我为先生。

    随后,青年们散了,说是明日再来看望我,我学着现在的方式,朝他们挥了挥手,示意明日再见。我不知这是来到这里的第几日,只是守着白天黑夜,看时光匆匆过去。

    “先生,今日可还好?”

    我朝她笑:“一切都好。”

    “他们没有太吵闹吧?”

    “没有,正好陪我聊天解闷了。”

    “那便好,他们听说了我家来了东晋的大才女谢道韫,都很激动呢!”

    后世将我所生活的时代称之为东晋。我神情有些恍惚,晋朝南辽后,竟只存在了短短百年,不由得感慨万千。

    “先生,先生?吃饭了!”思绪被拉回,我跟着她一起来到饭桌前,那里坐着几个女学生,她们激烈地讨论着,拿着纸沙沙地记录着什么。

    我安静地坐下来,听她们讨论,言语中是我听不懂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封建。

    “先生,在你的朝代,若有妄想侵国土者,你当如何?”

    “道韫虽是一介女流,却也想上阵杀敌,击退那些入侵者,守护我的国家!”

    “对!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们也要做冲锋在先的战士,誓死守护我们的国土!”

    “没错!我们要唤醒所有女性,为我们的革命事业增添一份力量!”

    “我们明天去召集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

    “先生,你随我们一起吗?”

    “我与你们一道。”我眼里迸发出光芒。

    孙恩入侵会稽之时,我无法阻止,眼睁睁看着叛军攻入域内烧杀抢掠,生灵涂炭,山河破碎。这一次,我想看看这些姑娘们将如何。

    黑夜很快过去。天微微亮时,我就跟着她们来到学校。里面已经密密麻麻站了很多人,有学生,有老师。有些在写横幅,有些在分发宣传纸张。太阳正东之时,便是游行之时,街上都是学生们震聋发聩的声音:“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抵制日货”……我跟在他们的后面,感受这我未曾见过的万众一心。

    纷纷扬扬被撤下的纸张,如同那一天柳絮般飘扬的雪,因风而起,随风而落,它们终将会洒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注:本文改编自《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七十一则《咏雪》,原载《微型小说月报》2023.7.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晃晃脑袋”吟诵出佳句。“晃晃”二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沉思的神态,才思敏捷的主人公形象也跃然纸上。 B、“我”被叛军送回会稽城,从此写诗著文,心如死灰,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直到遇见“五四”青年后才重拾生活热情。 C、知道晋朝不复存在,“我”再次叹出“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此时的“我”遭受家国破灭和独处异世的双重打击。 D、一个虚构的穿越故事,勾连两段不同的历史。将同一人物置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谱写两种命运迥异的人生,令人深思。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总共写了三场“雪”,但作用各有不同。第一场塑造主人公才女的形象,第二场为人物的穿越情节提供背景,第三场是如雪般飞舞的纸片,升华主题。 B、文中女青年大多无名无姓,与历史中的“我”对比鲜明。这组人物群像,突出了在“五四”的时代洪流中,青年女性能追求理想,投身革命,实现报国之志。 C、文章没有详写爱国游行的起因、准备与结果,只是抓住几处典型细节着墨,突出青年学子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热情,构思精当,是一篇风格典型的诗化小说。 D、文中语言明快典雅,白话文中夹杂文言词汇,如“我属意风流潇洒……”中的“属意”“我唤作谢道韫”的“唤”,既突出人物形象,又增强文章历史韵味。
    (3)、小说以“柳絮因风起”为题,有什么含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谢道韫是东晋著名才女,文章以她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作用?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若我们分析一个农村社会组织,在一般人民,文字的用处是很有限的。在天天见面的团体中,知识的传递,言语自然比文字为简便而切实。人口流动率低,因地域上的膈膜而利用文字来传递消息的需要当然亦少,所以信札在农村是不常见的。社会不在激变之中,在时间上所发生需要记忆的事非但少而且需要记着的时间亦短,需借文字帮忙之处因之不多。若是“文盲”比“不文盲”的人在生活上并不吃亏时,当然不愿费本钱来“治盲”了。

    我并不是说在乡村中文字没有用处,只是普通人民用着文字的地方很少。一乡的领袖则需要较深的文字知识,因为他是一乡的顾问,有重要的信札须由他代笔。以前的私塾制度是在这种社会需要之下发生的。那些贵族性质的“西席”式私塾是专门造就成一乡的领袖,所以在学的时期较长,那平民性质的“开门聚徒”式私塾,年限随学生自己决定,平时若工作忙碌尽可随意不去上学,识几个字就算了。

    到民国二年私塾被学校代替了,在这个时期,教育制度并没有标准化,小学教员可以独出心裁来决定教材。江村的小学就由一位做过“西席”又受过“师范”训练的乡绅主持。他和我追述他当时的教材说:“我觉得一个小学毕业生一定得会应付社会上普通文字的需要,至少要会打算盘,会写红白份子,会记账,会写条子。所以我到小学三四年级就专门教他们这些实用的事。”

    到民国十七年,江村的小学教员换了位新式师范的毕业生。一个在新式师范毕业的人,连自己都不会算账,不会写份子,这是无可讳饰的,因为这些东西是“本地”社会组织中的东西。我初到这里这些都不通,也是一项一项做小学生般学着。一个新式师范毕业生,大概不见得肯再做小学生来向乡人学习了,他用着标准化的课本来教授。有一次我在航船上和一个小学毕业的乡人坐在一起,他曾说:“那书上说的什么自由平等……”,在他看来只是多几个不切实用,也不了解的新名词罢了。

    不但教材上发生了脱节,在教法上也发生了“格格不入”的地方。在私塾制度中是一个一个学生去上学,去背书的,是个别的教育法,所以一个学生若是有几天不上学,回来不会发生“脱课”,只是慢一些罢了。新式的学校是集合教育法,先生把“课堂”当作实体,而且当作连续的实体,他不管课堂里的学生在那里变迁,今天上了第一课,明天是第二课,学期始末的校历也是听着上边的训令,一切标准化。可惜的是社会组织本身没有标准化,一方面标准化,结果是“配不上去”。

    江村一带乡村的日历是这样:阳历2月到3月是新年,忙着做客人。3月到5月是空闲的,5月到6月是蚕忙,6月到7月是田忙。7月到9月除了一期秋蚕都是空的。9月到10月是收稻,11月到年底是春花(麦、豆、菜之类)。儿童满了10岁就要跟到田里学习,蚕忙时也须帮着采叶看蚕。在这种情形下若是要趁他们比较空闲的时候来读书,应当在1月到5月,7月到9月。但事实上一面蚕忙、田忙,一面却也“学忙”,等田忙忙过了,学校也放暑假了。秋蚕来了,稻要割了,学校里先生却在一课一课地上书,等春花收好,学校又关门了。

    这种“配不上”的结果,在学校方面是缺席太多。在学生方面只要晚了一星期课,又没法去补,谁都追不上去,上课当然没有乐趣。在过渡时代,那位老先生和我说:“我知道这种情形,所以总是忙着和他们补课。”其实是在维持个别教育法。但是在标准化、集体化的现代之教育,或是“明日之教育”之下,乡村的儿童,永远是不能获得他们需要的文字知识。

    (摘编自费孝通《江村通讯》)

    材料二:

    树立乡村教育自信是保持改革定力、稳步迈向中国特色现代乡村教育的必由之路。如果乡村教育不能正确认识和挖掘自己的特殊优势,不能深入锻造自身的特色,进而建立起本该有的自信,平等地参与城乡或区域间的对话,盲目地“被城市化”,势必会强化乡村教育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其实,乡村教育有独特的优势。一是资源优势。山川河流、原野大地等自然环境是乡村少年接受自然教育的优势资源;风土人情、历史遗迹等社会文化元素是乡村少年接受社会教育和文化教育的优势资源。乡村教育可以开发特色课程,培育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探索建立“自然——人文”的教育模式等,引导乡村青少年确立乡村自信和乡村教育自信。二是样态优势。当前,乡村普遍出现了小规模学校和小规模班级,“小班小校”对于乡村教育而言,具有相对于城市(镇)“大班大校”的明显优势:在教学方面,便于因材精准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在管理方面,便于精耕细作,运转灵活。“小班小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摘编自周晔《乡村教育自信的内生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指出乡村私塾时期教材不规范,后来有标准化的课本,村人才开始学到知识。 B、材料二认为乡村教育需要建立自信,认识和挖掘自身优势,没必要参照城市的做法。 C、材料二指出城镇“大班大校”样态不够灵活,与材料一“集合教育法”有相似弊端。 D、两则材料均指出乡村教育的特殊性,并就如何发展乡村教育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按时间顺序,介绍乡村学校从私塾(贵族教育)到新式学校(平民教育)的发展过程。 B、材料一从时空角度论述文字在乡村用处有限,与《乡土中国》相关内容的论述角度大体相似。 C、材料一作者深入农村,与当地人谈话、学习当地技能、了解当地年历,可见其学术态度严谨。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乡村教育,但从实质来看,由于时代不同,二者概念内涵并非完全一致。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乡村教师带领同学们在田间劳作时学习《芣苢》和《插秧歌》。 B、乡村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给缺课的学生补课,让他们能追上进度。 C、乡村教师研究统编教材,在学校创建了“人与自然”特色课程。 D、乡村教师经过调查,根据不同的农忙时期把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班。
    (4)、新式学校的教育在农村“格格不入”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
    (5)、为撰写关于“乡村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你需要与乡村学校的校长做一次访谈。请结合材料和下列表格中校长的回答,拟写三个访谈问题。

    你的提问

    校长的回答

    目前乡村教育盲目地“被城市化”,存在一定的自卑感。

    乡村教育有它独特的优势,一方面是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是样态优势。

    目前我校结合本地风土人情开发特色课程,同时,实行小规模班级教学。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最可怕的惩罚,莫过于重复干毫无意义的活!”

    材料二:

    历史学家吴晗通过抄书来掌握并熟记史料知识,他说:“我是提倡抄书的,抄书这一关很重要。抄书的方法很多;有的是为研究某个问题;有的目前虽来不及研究,有意义,就得记录下来。自己抄录的资料多了,不仅可以加强记忆,也可以从中发现问题。”

    复兴中学学生会拟举办“我看重复”的讨论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以该校学生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书写符号)和字音不可分割,因而文字(书面语)(口语)也就不可能不相符合,但是事实上文字和语言只是基本上一致,甚至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琢磨琢磨。说话的时候,除一个一个字音之外,各种特殊语调,以及脸上的表情,用来表示是肯定还是疑问,是劝告还是命令,是(  )还是悲伤抑郁,是衷心赞许还是嘲讽讥刺;写东西的时候没有这一切便利,标点符号的帮助也极其有限得很。因此,说话总是词汇不多,结构采用的比较简单甚至不完整有重复,有脱节,有补充,有填空的“呃、呃”,“这个、这个”;而①____,词汇常常广泛得多,句子常常比较复杂,前后比较连贯,废话比较少。这都是由不同的使用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语言和文字又互相作用,慢慢地会见于文字,例如“棒”“搞”“注点儿意”,②____,例如“问题”“精简”“特别是”“在什么什么情况下”。剧作家和小说作者得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且生动活泼,虽然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而一个讲故事或者做报告的人,却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也会更像一篇文章。所以一个受过文字训练的人,说起话来应该能够更细致,如果有这种需要。一个原来善于说话也就是有“口才”的人,③____。

    (1)、将下列成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A、手舞足蹈 B、兴致勃勃 C、满面春风 D、兴高采烈
    (2)、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4)、请简要概括文段的意思,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不超过60个字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2个字。
  •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论语•泰伯》里的一句话勉励广大青年:“。”前路漫漫,当今时代,青年必须勇担重任。
    (2)、儒家提倡以“仁”治国,如魏征就曾告诫君主不能靠严刑来监督百姓,不能靠威怒来震慑百姓”。
    (3)、古诗文中常以木、水对举来描摹自然图景,寄寓个人情感,如“”。
  •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虽端居室内,却能遥望远山苍云,“望”字照应题目中的登台 B、颔联中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写出了秋原的空阔。 C、颈联一方面间接表现了小台之高,一方面暗写了裴秀才居处和小台深藏林壑的幽雅超尘。 D、“好客多乘月”与《春江花月夜》中“不知乘月几人归”所抒发的“乘月”之情是一样的。
    (2)、诗歌之妙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而王莽卒移汉。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有删改)

    材料二: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 , 合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故秦之盛也;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其子孙A虽有至B愚不肖者足以C亡国D而天卒不忍E遽亡之F此虑之G远者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文中表示“统一”,与《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中的“一”词义不一样。 B、祚,在文中有“皇位”之义,与《陈情表》“门衰祚薄”中的“祚”词义不一样。 C、盖,在文中有“大概因为”之义,与《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的“盖”同义。 D、重足而立,文中指天下之士重叠双脚站立,形象地表示出士人对秦王暴政的恐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篇指出筹划国家大事之人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也有所提及。 B、材料一列举了秦、汉、唐等历代君主的事例,指出他们之所以灭亡,正在于他们思虑不够周全。 C、材料二中秦王、二世刚愎自用,暴虐天下,忌讳繁多,不敢竭忠尽智纠正主上。 D、材料二中比较了秦国强盛时期和衰弱时期的不同表现,阐明了秦国不察纳谏言导致亡国的道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②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5)、材料二中说“三主失道”而天下乱。请概述两则文本中使国家安定的治国之道。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夏日书简(节选)

    艾青

    我们来到这里已一个星期了。我坐在院子里给你们写信。

    我是欢喜这山地的。站在稍稍高一点的山坡向远方看:何等的旷野的壮观!无数的山互相牵连着又各自耸立着,褐色的,紫色的,浅蓝色的山!温和的,险峻的岩石,茂林,夹谷,山与山之间的窄小的平野,沿着山向上延展的梯田,零落在各处的村舍……构成了这旷野的粗壮而富丽的画幅。

    我就生活在这环境里。每天我起来很早,我起来时月亮还在我的房子里留下最后的光辉。因为白天太热,我常趁这时候写点东西。但我写的并不多上午看一点书。躺在床上看,这是最近才有的坏习惯。到午后一时左右照例是听见了敌机马达的震响声,等这声音将临近我们的上空了,而一连几天了都是27架。于是眼见它们向北碚与重庆方面消失……不久,就紧缩着心听着远方的轰炸声……

    但我却在一种始终如一的信念里,一种只有出于最高的理智和最强的情感的信念里,非常宁静地过日子于是,我在这种信念里,显得有些庸俗地自满了。

    当我戴着麦秆编的宽边的草帽,穿着草绿色的布质的褪色的军裤,和缝补了好多次的白衬衫,手上拿了根爬山用的木杖,我常常发现自己有些可笑——这些不像那由于狂热而割伤了耳朵,忘戴着草帽的凡高么?那老是用极强烈的黄色去歌赞太阳的庄稼汉?而当我走过了一片玉蜀黍的林子又走进了一片玉蜀黍的林子,闻着被太强烈的阳光所蒸晒的干土的气息我将在这里住下去。一天,人们把我最初介绍给小朋友们。我曾说:“我将要向你们学习,我要向比我年轻的一代学习,但他们经历了多少患难了啊!他们从沦陷了的家乡跑出来,尝尽了饥饿与流亡之苦……于是他们都变得很坚强。知识与能力都超过了他们的年龄所能具有的程度。

    在我没有到这里来之前,我已经看过他们里面的一个孩子的诗作,那诗作;同时,我还听说,他们竟每人都手抄了一本。

    而更可贵的是他们对于真理的拥护的热情。他们最富有热烈的探讨的兴趣。他们常常一群一群地散坐在树木或是岩石上,在谈论着他们所接触到的新的问题。我常常担忧:我的气质和我的习惯会不会妨害他们对于我的接近?但我必须努力使自己和他们生活得和洽,至少使我成为他们的可以坦白相处的朋友。

    每天黄昏时,我们散步。普式庾林我们将会多去走走,因为它离我们住的院子太近了——不改天,我还想找几个小朋友帮忙搬几块石块做凳子,这样,我们不久恐要举行夏令营了,或许我们会在一个小镇的街上出壁报,恐怕也将在茶馆里举行呢……

    六月二十九日,北碚乡间

    (原载《现代文艺》第2期,1940年11月25日出版,有删改)

    文本二:

    重庆一瞥

    朱自清

    重庆的大,我这两年才知道。从前只知重庆是一个岛,而岛似乎总大不到哪儿去的。两年前听得一个朋友谈起,重庆简直跟上海差不多;那时他确实吃了一惊。我去年七月到重庆时,住了一礼拜,跑的地方不算少,而离开的时候,重庆在我心上还是一座丈八金身,我现在还是说不出。

    从前许多人,连一些四川人在内,都说重庆热闹,我一向信为定论。然而不尽然。热闹,不错;俗气,可并不然。我在南岸一座山头上住了几天。朋友家有一个小廊子,雾中隐约着重庆市的影子。重庆市南北够狭的,东西却够长的,轮廓渐渐显了,扇上面着了颜色,而且阴天晴天差不了多少似的。一般所说的俗陋的洋房,隔了一衣带水却出落得这般素雅,傍晚的时候我跟朋友在枣子岚垭,观音岩一带散步,上上下下,一片一片的是星的海,传递着密语,像旁边没有一个人。没有人

    从昆明来,一路上想,重庆经过那么多回轰炸,可是想得到的。可是,想不到的!我坐轿子,坐公共汽车,看了不少的街,瓦砾场是有的,可是,整个的重庆市还是堂皇伟丽的!街上还是川流不息的车子和步行人,挤着挨着,街上开过几辆炮车。店里的人都起身看,沿街也聚着不少的人。这些人的眼里都充满了安慰和希望。只要有安慰和希望,曾几何时,我们的陪都不是又建设起来了吗!

    1941年3月14日作

    (原载1941年11月10日《抗战文艺》第7卷第4、5合刊)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来到重庆之后,很快被重庆的美景吸引,这美景让他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 B、艾青看到了喜欢诗歌的小朋友们经历的苦难,更看到了坚强和对于真理的拥护的热情。 C、朱自清眼中的雾重庆,是一幅扇面上淡墨轻描的山水画,雾散后画上只加了点淡色。 D、朱自清从昆明来到重庆,看到了敌机的炸痕,但没有看到行人垂头丧气的神色。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第5段,一连用了三个省略号,描绘了敌机来临时大家在不同阶段的反应 B、文本一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作者在重庆时的穿戴打扮和用具,表现了当时生活的简朴和以苦为乐的生活情趣。 C、文本二第1段把朋友以前没把重庆放在心上与到了重庆感觉重庆简直跟上海差不多进行对比,突出了重庆之大。 D、文本二第2段描绘了市内的灯光。虽然重庆经过多次轰炸,但夜晚仍给人一种安静平和的感觉。
    (3)、艾青是一位激情四溢的诗人,他的散文同样富有激情,请分别分析文本一中画线的①②处所蕴含的情感。
    (4)、同样是以抗战时重庆为题材,文本一和文本二写法明显不同,请从题目、选材和主题上比较分析。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任何事物的特点,都是由它自身的性质所决定并在比较中显示出来的。从历史的角度看,革命回忆录具有如下的特点。

    “三亲”的原则性。即革命回忆录的内容必须是撰稿人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革命史实。回忆就是回想,是再现的一种形式,只有“三亲”,杨得志同志在上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组织指挥了强渡大渡河的重要战斗,才能写出留芳史册的革命回忆录《强渡大渡河》。在“三亲”原则性这一点上,文史资料和革命回忆录是相同的(溥仪)写皇帝的生活,别人谁也写不出来。不过,它的材料是靠深入生活采访得来的,这与革命回忆录的“三亲”原则性不同。

    历史的真实性。有了“三亲”,还必须如实地加以反映。郭沫若同志在他的《北伐途次》这本回忆录的序言里说:“我这篇文章只能够采取回想录的形式,记忆比较明确的地方写得自然会详细,但也只好听其断片。我本也可以加些想象进去,写成一部小说,对于年代久远,无法忆及的人物、情节,决不虚构。我们其他的革命前辈在记录当年经历时也同样确切地反映真实,而且能从更高的思想高度去理解过去

    高度的思想性。我们的革命前辈,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不但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为了使后代知晓革命历史和接受传统教育,才进行革命回忆录的写作的,“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革命回忆录正可以帮助我们想想过去,从而增强信心和力量。

    表达的生动性。在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改朝换代,惊天动地,可歌可泣。作为革命回忆录,理所当然要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不论是写革命斗争的历程,还是缅怀革命前辈的生平事迹,描述动人的故事情节,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也自然地流露于笔端;有时,作者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便发表议论直抒胸臆,真可谓得心应手。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同志说:“有许多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很好的文学作品,而且写得有声有色,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美。”

    总之,革命回忆录以“三亲”的原则性、历史的真实性、高度的思想性、表达的生动性为特点,记述党领导的各个时期的斗争,又是研究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珍贵资料。

    (摘编自王大悟《浅谈革命回忆录的特点和写作》)

    材料二:

    我们知道,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选择,最终依靠的是一张报纸。经考证,当然后来还依靠了《大公报》等其他传播媒介。《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是这样写的:

    九月十九日,我和林彪随二师部队进驻哈达铺。在这里我们得到了一张国民党的《山西日报》,其中载有一条阎锡山的部队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部的消息。我说,陕北还有一个根据地哩!这真是天大的喜讯!

    然而,《聂荣臻回忆录》里并没有写是如何得到这张报纸的。这个谜,一直在我心里存放着,亦不知何时能破解。

    2004年夏天,《北京青年报》为纪念长征出发七十周年,连载健在红军将士访谈录,刊登的是《杨家华为遵义会议站岗》。像以往一样,我饶有兴趣地看了下去。突然

    长征中,还有一件令杨家华难忘的事。红二师进入哈达铺后,聂荣臻一放下行李,快去买些烧饼回来。”杨家华跑到一个卖烧饼的老乡处,把身上的钱全部掏出来,递给了他。杨家华清楚地记得包烧饼的报纸是《山西日报》。聂荣臻像往常一样,看得特别认真。忽然,两眼像被定住了一样。接着,他大声地对杨家华说:“小鬼,快,赶快骑马把这张报纸送给老毛,送给中央。”然后,兴奋地对林彪说:“陕北还有根据地,刘志丹,毛泽东就在哈达铺的一座关帝庙里,召集了干部大会。从此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段文字,实在是太珍贵了。它不仅破解了我心中之谜

    (摘编自尹韵公《终于找到了》)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忆录就是通过回忆以往的经历,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革命回忆录是回忆录的一种 B、革命回忆录有一定的创作原则,比如“真实性”“思想性”等,而“三亲“原则是它区别于报告文学、通讯的一大特征。 C、革命回忆录可以使后代知晓革命历史、接受传统教育,鲁迅先生的话激励我们在重温革命者历史的过程中增强信心与力量。 D、材料二在引用《聂荣臻回忆录》内容时,特意标明了它的出版社和出版时间,意在突出引用材料的准确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杨得志的《强渡大渡河》和溥仪的《我的后半生》两篇回忆录,意在证明回忆录必须遵循“三亲”的创作原则。 B、从郭沫若创作回忆录时说的“这样便会出现断片,但也只好听其断片”可知,任何革命回忆录的创作都须经得起“真实性”这一检验。 C、由材料二关于红军长征落脚点的确定过程,我们可以推知,想要证明一则革命回忆录是否具有史料价值 D、“描述动人的故事情节”“真可谓得心应手”是因为革命回忆录既讲究思想性,更讲究文学表达的生动性,以此来感染读者。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通过记一辆在延安曾经使用过的纺车,充分反映出当年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B、1959年,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3位作者创作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不久 C、《大战中的插曲》以“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场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这样具有抒情味的语言开篇。 D、1979年湖南省出版局同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办公室,联名向老同志发出《关于约请老同志撰写湖南革命回忆录的一封信》,共六百余件。
    (4)、杨家华讲述的材料为什么能成为“红军长征落脚点”研究的宝贵资料?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材料一和材料二虽然都在围绕“革命回忆录”展开内容,但它们在文体、内容、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朋友,你要飞登智慧的最高的峰顶,

    你就去冒险,刚管“明智”嘲笑你。

    近视者只看到你在高飞时离去的海岸,

    你大胆飞翔而抵达陆地,他不能看见。

    这是德国诗人席勒写的一首短诗——《智慧和明智》。读了这首短诗,正当青春年华的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