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龙门中学、客路中学两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2025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 浙江省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1月联考试卷
-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湖州、丽水、衢州三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一模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狗秋千架 (节选)
莫 言
有一匹全身皆白、只黑了两只前爪的白狗,垂头丧气地从故乡小河上那座颓败的石桥上走过来时,我正在桥头下的石阶上捧着清清的河水洗脸。农历七月末,低洼的高密东北乡燠热难挨,我从县城通往乡镇的公共汽车里钻出来,汗水已浸透衣服,脖子和脸上落满了黄黄的尘土。①洗完脖子和脸,我站起来,用未婚妻赠送的手绢揩着脸和颈。时间已过午,太阳略偏西,一阵阵东南风吹过来,让一条越走越大的白狗毛儿耸起,尾巴轻摇。它近了,我看到了它的两个黑爪子。
那条黑爪子白狗走到桥头,停住脚,回头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两只浑浊的狗眼。狗眼里的神色遥远荒凉,含有一种模糊的暗示,这遥远荒凉的暗示唤起我内心深处一种迷蒙的感受。
求学离开家乡后,父母亲也搬迁到外省我哥哥处居住,故乡无亲人,我也就不再回来。暑假时,我心里总觉不安,终于下了决心,回来了。
白狗又回头望褐色的土路,又仰脸看我,狗眼依然浑浊。我看着它那两个黑爪子,惊讶地要回忆点什么时`,它却缩进鲜红的舌头,对着我叫了两声,尾巴耷拉进腿间,伸出舌头,一下一下地舐着水。
它似乎在等人,显出一副喝水并非因为口渴的消闲样子。这时,狗卷起尾巴,抬起脸,冷冷地瞅我一眼,一步步走上桥头去,小跑步开路,从路边的高粱地里,领出一个背着大捆高粱叶子的人来。
远远地看着一大捆高粱叶子蹒跚地移过来,心里为之沉重。我很清楚暑天里钻进密不透风的高粱地里打叶子的滋味。我为自己轻松地叹了一口气。渐渐地看清了驮着高粱叶子弯曲着走过来的人。蓝褂子,黑裤子,乌脚杆子黄胶鞋,要不是垂着的发,我是不大可能看出她是个女人的。她一步步挪着,终于上了桥。
走到我面前时,它又瞥着我,用那双遥远的狗眼。狗眼里那种模糊的暗示在一瞬间变得异常清晰,它那两只黑爪子一下子撕破了我心头的迷雾,让我马上想到她。
②十几年前,她婷婷如一枝花,双目皎皎如星。
“暖。”我喊了一声。
她用左眼盯着我看,眼白上布满血丝,看起来很恶。
“暖,小姑。”我注解性地又喊了一声。
我今年二十九,她小我两岁,分别十年,变化很大,要不是秋千架上的失误给她留下的残疾,我不会敢认她。
“小姑,”我发窘地说,“你不认识我了吗?”
我称暖为小姑是从小惯成的叫法,并无一点儿血缘骨肉的情分在内。
“小姑,难道你真的不认识我了吗?”说完这句话,我马上谴责了自己的迟钝。她的脸上,早已是凄凉的景色了。汗水依然浸洇着,将一绺干枯的头发粘到腮边。黝黑的脸上透出灰白来。左眼里有明亮的水光闪烁。右边没有眼,没有泪,深深凹进去的眼眶里,栽着一排乱纷纷的黑睫毛。我的心拳拳着,实在不忍看那凹陷,便故意把目光散了。她左腮上的肌肉联动着眼眶的睫毛和眶上的眉毛,微微地抽搐着,造成了一种凄凉古怪的表情……
十几年前的那个晚上,我跑到你家对你说: “小姑,打秋千的人都散了,走,我们去打个痛快。”你打了一个呵欠,说:“那就去吧。”白狗跟在我们身后,③秋千架,默立在月光下,阴森森,像个鬼门关。架后不远是场院沟,沟里生着绵亘不断的刺槐树丛,尖尖又坚硬的刺针上,挑着青灰色的月亮。
你把白狗叫过来,你说:“白狗,让你也恣悠恣悠。”
我站在踏板上,一下一下用力,我们渐渐升高,月光动荡如水,耳边习习生风,我有点儿头晕。你咯咯地笑着,白狗呜呜地叫着,终于悠平了横梁。我眼前交替出现田野和河流,房屋和坟丘,凉风拂面来,凉风拂面去。我低头看着你的眼睛,问:“小姑,好不好?”
你说: “好,上了天啦。”
绳子断了。我落在秋千架下,你和白狗飞到刺槐丛中去,一根槐针扎进了你的右眼。白狗从树丛中钻出来,在秋千架下醉酒般地转着圈,秋千把它晃晕了……
“这些年……过得还不错吧?”我嗫嚅着。
我看到她也许是因为生理补偿或是因为努力劳作而变得极大的左眼里,突然射出了冷冰冰的光线,刺得我浑身不自在。
“怎么会错呢? 有饭吃,有衣穿 有男人,有孩子,除了缺一只眼,什么都不缺,这不就是‘不错’吗?”她很泼地说着。
我一时语塞了,想了半天,竟说:“我留在母校任教了,据说,就要提我为讲师了……我很想家,不但想家乡的人,还想家乡的小河、石桥、田野、田野里的红高粱、清新的空气、婉转的鸟啼……趁着放暑假,我就回来啦。”
“有什么好想的,这破地方。想这破桥? 高粱地里像蒸笼一样,快把人蒸熟了。”她说着,沿着慢坡走下桥,弯下腰去洗脸洗脖子。
“我嫁给了王家哑巴,你知道吗?”
“你不说我不知道。”
“知道不知道的,没有大景色了。”她平平地说。
“小姑,真想不到成了这样……”
“④这就是命,人的命,天管定,胡思乱想不中用。”她款款地从桥下上来,站在草捆前说,“行行好吧,帮我把草掀到肩上。”
我心里立刻热得不行,勇敢地说:“我帮你背回去吧!”
“不敢用!”说着,她在草捆前跪下,把背棍放在肩头,说,“起吧。”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从白狗多次“遥远荒凉”“模糊的暗示”的眼神中,渐渐揭开心头的迷雾,认出眼前被生活折磨得面目全非的暖。 B、文章的重要意象是秋千架,它代表∫欢笑与纯真,也是命运偶然性的象征,秋千架的断裂终结了“我”与暖的年少时光。 C、白狗是重要线索,是串起整个故事的关键,它“缩进鲜红的舌头,对着我叫了两声”唤醒了“我”的回忆,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D、文章在“我”回乡的经历和对往事的回忆中变换展开,在交织着现实与回忆的叙写中深入关于命运的思考,丰富了故事的内涵。(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拿着未婚妻赠送的手绢在河水里洗过脸的体面矜持的“我”与下文面目漆黑、辛劳疲惫的暖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人生无常之感。( B、句子②中,少女时代的暖“婷婷如一枝花” “双目皎皎如星”,与下文“她用左眼盯着我看”形成对比,更写出暖如今凄凉古怪的惨状。 C、句子③中,秋千架“阴森森,像个鬼门关”和“尖尖又坚硬的刺针上,挑着青灰色的月亮”等描写,暗示暖的光明美好生活将被刺破。 D、句子④中,暖的话既暗含对“我”曾经的失误的埋怨,也展现出她对悲剧命运的反抗和斗争,体现了暖孤傲、倔强又自卑的性格特点。(3)、文中多次写到白狗看“我”的眼神,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和《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一样,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进行叙述,这样既有主人公的视角,又有“我”回忆过往的旁观者视角。请对本文的叙事视角及其表达效果进行分析。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设想一下,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想从科学理论中得到什么?” 当然,进行准确预测的能力是其中一点。就像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这个理论得到认可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做出了准确的而别的理论没能做出的预测。1919年日全食的观测结果验证了这一点。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理论的另一个特性是解释相关数据的能力。具体地说,如果你根据某个理论预测了某个数据或观察结果,那么你就可以说这个理论解释了这个数据或观察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解释是某种追溯预言。在20世纪早期,科学家发现水星的运行轨道有些奇怪。此时爱因斯坦还没有发表相对论。如果相对论在关于水星轨道的观察结果出现之前就出现,那么这个理论就可以用来预测水星轨道的奇特情况,因为相对论可以解释这些特殊的数据
实际上,我们希望从科学理论中得到准确的预测和解释,但是,只有这些特点是不是就足够了? 我们是否需要理论反映现实事物的情况? 正是这个命题把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区分开来。对于工具主义者来说,一个适当的理论可以给出预测和解释,至于这个理论是否反映或模拟现实世界,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考量。而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事情恰恰相反,一个合理的理论必须不仅可以给出预测和解释,而且要反映现实事物的真实情况。
在这里,让我们用托勒密天文学体系来理解工具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区别。托勒密体系由克罗狄斯·托勒密在公元150年左右提出。它是以地球为宇宙中心,太阳、其他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的地心说理论。托勒密使用了周转圆这套数学算法来预测和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相关天体的位置。托勒密并非周转圆算法的发明者,但与前人相比,他拓展了这个算法的使用范围。一个以地球为中心的复杂的宇宙模型,如果没有周转圆 (或类似的东西),就无法准确预测和解释行星的运行。
对于一个生活在公元150年左右的工具主义者来说,“其他行星是否真的沿周转圆运行”这个问题一点儿也不重要。托勒密的理论准确地损言和解释‘丿相天数据,这丿定唯一的重点。但与之相反,对于一个现实主义者来说,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尽管托勒密的理论做出了准确预言和解释,但现实主义者仍然要求这个理论能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m以,如果兵他行星没有沿周转圆巡行,也就是说,如果周转圆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托勒密的理论就不能被接受。
一个人对某个科学领域的理论秉持现实主义态度,而对其他领域的理论秉持工具主义态度,这也是非常常见的。举个例子,几乎我认识的每个人都对我们现在这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模型秉持现实主义态度。然而,他们中有很多人则对现代量子理论秉持工具主义态度。
也有人可能分别用工具主义态度和现实主义态度来同时接受两个相互竞争的理论。举个例子,哥白尼体系 (一种日心说理论) 于16世纪50年代发布,到了16世纪末期,在欧洲的大学里,同时教授托勒密体系和哥白尼体系的情况一点儿都不少见。在望远镜发明(大约在1600年) 之前,人们有很好的理由来相信地球确实是宇宙的中心。因此,人们通常对托勒密体系秉持现实主义态度。而哥白尼体系并没有被认为是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但却被当作一个便于预言和解释的理论而被接受和广泛应用。总之,在1550年到1600年间,托勒密体系和哥白尼体系和平共存。然而,随着望远镜的发明,以及表明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观点是错误的证据被发现以后,这个相对和平的共存状态发生了巨大改变。
总结一下,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人们对待理论的怂恿。工具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一致认为,一个适当的理论必须能准确预测和解释相关数据。但是,现实主义者同时认力,一个适当的理论必须能描绘或塑造事物的真实情况。最后,混合了工具主义态度和现实主义态度的情况,或者对某个理论持现实主义态度而对其他理论持工具主义态度的情况,并不万盾,也并不少见。
(摘编自理查德·德威特《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孙天译)
材料二:我们今天以一种兴奋和感激的心情来纪念这样一个人,他比任何人对于西方摆脱教会和经院哲学统治的枷锁所做出的贡献都要大。
诚然,希腊古典时期就有一些学者确信地球不是世界的自然中心,但是这种对宇宙的认知不能在古代得到真正的承认。亚里士多德和希腊天文学家依旧坚守地球中心的概念,当时很少有人提出质疑。
要想令人信服地阐述太阳中心概念的优越性,必须具有难得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直觉,也要掌握当时不易获得的天文事实。哥白尼的伟大成就不仅为现代天文学铺平道路,也让人们的宇宙观产生了关键性的改变。一旦认识到地球并非世界的中心,而只是其中一颗较小的行星,那么以人类为中心的错觉也就如过眼云烟了。可以说,哥白尼以其工作和伟大的人格,教导人们要谦逊。
没有一个民族可为他们中出了这样一个人而骄傲。因为民族自豪感何其脆弱,面对哥白尼这样一个内心独立的人,难以用它来加以解释。
(摘编自爱因斯坦《在哥白尼逝世41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目前为止,相对论既符合工具主义者预言的要求,也符合现实主义者实证的要求。 B、生活在公元150年的工具主义者确信:其他行星都以地球为宇宙中心,沿周转圆运行。 C、作为相互竞争的理论,托勒密体系和哥白尼体系在16世纪的欧洲能相对和平地共存。 D、虽然希腊古典时期就有学者确信地球不是世界的中心,但缺少科学器械帮助他们观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托勒密能使用周转圆算法来预测和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天体位置,可见他不仅是个天文学家,而且在数学领域也很擅长。 B、只要周转圆不被证明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托勒密体系的预言和解释再准确,现实主义者也不会接受这个理论。 C、一个人可以分别用工具主义态度和现实主义态度来接受两个相互竞争的理论,如一个人可以同时接受地心说和日心说。 D、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等天文学家都坚持地球中心论,但最后都被证明是错误的,所以托勒密体系并非科学理论。(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工具主义态度”的一项是 ( )A、牛顿初次发表重力方程式时,对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做出很好的预测,但对重力是否真实存在保持沉默。 B、通过望远镜得到的不断更新的证据,人们越发意识并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观点可能真的是宇宙构建的方式。 C、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重力是真实存在的,不仅接受了重力加速度,而且用它来解释生活中观察到的很多现象。 D、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下对重力作出新的解释,与我们多数人从小到大所理解的牛顿的重力观点并不相同。(4)、作为科学史论著,材料一是如何阐述人们的世界观受科学发展影响而改变的过程的? 请根据材料分析。(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哥白尼的工作及成就,两者态度有何不同? 为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
3、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论及“文字下乡”时提到,“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教授们的孩子日常并不在田野里跑惯,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蚱蜢的保护色因之易于生效。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着字,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由此可知,环境既培养了人的能力,也限制了人的认知。
以上材料对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有没有遇到过下面这些情况?每月月初,你信心十足地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但到月末时,却沮丧地发现你不知道怎样才能完成?你一直很希望做好某件事,可不知道为什么总也开始不了?我们往往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但事实上,____①____。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但是不同的精力状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体力劳动的时代,劳动时间和效率几乎成正比;而在脑力劳动的时代,精力代替时间成为了更重要的资源。
精力管理金字塔可以分为四种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精力,依次是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这意味着身体不好的时候,心情也不好;____②____,做判断容易失误;强大的思维能力背后,往往是坚定的意志力。____③____,我们做事才能“全情投入”。了解了精力金字塔后,当我们重新看待很多人说的“状态不好”,就明白这实际上意味着很多东西。比如,脑力活动者的疲倦是思维疲倦,对他们来说,需要的不是体力休息,而是精力补充,他们应当散步、读书、听音乐、看电影,以这样的方式“换个脑子”。
(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小丽呀,明天是教师节,我们送老师一张自己绘制的漂亮贺卡吧。 B、老校长说:“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踔厉奋发,不负韶华!” C、我们要照顾好各自学校的“小菜园”,劳动基地不能虚有其表啊。 D、有了我们这位小皓歌手,你想听歌太容易了,要多少,就有多少。(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两黑土一两油,插根筷子能发芽。”一直以来,人们都这样描述黑土地的肥沃,称其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的黑土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调出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可以说,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黑土区__①____;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黑土地责任重大。可是,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加上风蚀、水蚀等侵害影响,导致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下降,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保护黑土地,____②____。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近年来,我国围绕黑土地保护利用为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等,统筹推进土壤侵蚀防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层培育。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让依法保护黑土地的观念____③____、深入人心。过去,不少地方对于黑土地的保护意识不强也导致私挖滥采黑土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要形成全民保护意识,保护黑土地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每个人的责任。一方面要形成对盗挖、滥采和非法买卖等破坏黑土地行为人人喊打的氛围;另一方面更要让尽心呵护、科学使用黑土地的人获得相应的回报,推动黑土地保护蔚然成风。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徐孺子祠堂
黄庭坚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①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②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注】①生刍一束:郭泰母丧,徐孺子往吊,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人不知其意,泰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生刍,新采的草。②黄堂:太守办事的厅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题,“乔木”写出了祠堂周边的环境,直接刻画出徐孺子的形象。 B、第二句使用问句,使语气起伏,叙事之中也写出了诗人来祠祭奠的心情。 C、五六句中“白屋”“黄堂”两相对照,引人思考,在议论之中抒发感慨。 D、本诗融景情议于一炉,有对历史的评说,又含现实的寓托,得老杜遗韵。(2)、吊古咏怀诗通常借对古人古迹之题咏而“自吐胸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邵伯闸①
徐则臣
老夏提醒,前面就是邵伯古镇和邵伯闸。房屋和村镇陆续出现在河两岸。大大小小的码头多起来。南方的建筑恍恍惚惚地倒映在水里,看不清的行人和动物也在水里走动,仿佛运河里另有一个人间。按照计划,他们得在邵伯镇上置办一下给养,备足了再去等候过问。
河道悠长,拐个弯,果然看见遥远处一片辽阔的水面。那片大水上密密麻麻停着无数只船。
小波罗②知道遇到了传说中的状况,从椅子上站起来,很是兴奋。邵伯闸是运河上的重镇,要害所在,南来北往的船只都经过这里。只是大清国地势南低北高,此地水位南北落差明显,邵伯闸只能采用三门两室的方式分级提水,让船只通行。三道闸门,两个闸室,提起,放下,再提起,再放下,如此反复。闸室又小,一次进不下多少条船,两边的船只积压得就很多。淡季当天通航还有可能,漕运和水运旺季,或者赶上天旱水位上不来,憋个十天半月都不在话下。积压这么多船,一想到接下来漫长的等待,大家都着急。小波罗不急,既然等待是经行运河的必由之路,为什么不好好感受一下这个等待呢。
他们的船排在最后。如此壮观的场面小波罗从没见过。威尼斯的涡湖里船也不少,城里的河道中也穿梭着很多贡多拉,但跟这里没法比。有的平底货船一支船队就二三十条船,船头连接船尾,浩浩荡荡甩出去三四里地。船的种类也多,漕船、商船、官船、客船、一般的货船、民用的大船小船;有摇橹的、撑篱的、划桨的、张帆的,还有两艘蒸汽动力的小火轮。船的长相也各不相同,有的龙骨高得像个笑话;有的船底平如盘碟,两斤重的鱼甩个尾巴,水花也能溅到船里;还有雕梁画栋的短途游船,就算堆在船闸前等候,船主也要履行承诺,丝竹管弦嘈嘈切切还在演奏,这也成了一景,引得四周船上等待的人伸长脑袋围观;也有威严的船、不知道舱房里待着的是达官还是巨贾,或者是显赫人家的小姐、亲眷,总之所有门窗都紧闭,窗帘也遮住,外人窥不见其中的细节,连船上伺候人的丫头小厮也极少见到走动,整条船沉默得像一座建在水上的房屋。
小波罗要把整个停泊的场面拍下来,上上下下,前后左右,拍个遍。等他忙活完,拍照的激情耗得差不多,天也黄昏了。水面上升起连绵的炊烟,整个邵伯闸笼罩在晚饭的香气里。
晚饭后,前方有人喊,动了动了。过半个时辰,他们前面的船才开始缓慢地移动。别人动他们也得跟着动,可刚往前挪了不足三丈,又停下来。视野里的其他船也都停下。闸前重新成了一片泊船的大码头。老夏跟小波罗说,困了就可以睡了,下一次再往前挪,恐怕得半夜了。
第二天醒来,小波罗又爬上桅杆,他为他们的船被淹没在前后浩荡的大军中大加赞叹。“太壮观了!”他说,全维罗纳人只有他一个人如此幸运,见证了中国运河的强大。不是全维罗纳人,而是全意大利人,全欧洲人。
太阳在东方,雾气继续从水面上升起。距闸室还很远,水面就开始收缩,仿如一个漏斗。挤挤挨挨的船慢慢排成两列往前挪。可做的事反反复复做过了几遍,岸也上了三次,到第三天上午,小波罗的好奇和耐心终于用尽,他第四次上岸。从一条船跳到另外一条船上,直到攀上堤岸。上了岸,小波罗突然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船闸竟能慢成这样。
河堤上长满矮小的旱芦苇、青草和很多种野花。一条路被无数双脚光亮地踩出来。他们往远处走,越走越高,最高处是三道闸门和两个闸室。在第一道闸门之前,他们看见了一头伏卧的大铁牛,通体散发着钢铁的幽亮黑光。
继续往前走,站到最高处,整个船闸的构造一目了然,三门两室尽收眼底。当时正赶上一支运砖瓦的船队准备过闸。该船队有船十八艘,漫长的一支队伍。进船闸之前,先解散船队,第一道闸门提起后,一艘接一艘进入第一个闸室。闸门嵌在两个大石墩子之间。几十个人力光着膀子推动绞盘,油亮的汗珠在绷紧的脊背上滚动,阳光照过来,每个人的身体都在闪闪发光。闸门缓缓地提升起来。一支船队就占满了整个闸室的一边。全进来后,每艘船靠着闸室墙壁,首尾各有一根粗大的缆绳,把船拴牢在墙壁上一个个方框里的铁钩子上,固定的同时,第一道闸门放下,第二道闸门开启。第二个闸室的高水位注入进来,第一闸室水位升高,把船一点点抬起。等第一闸室的水位和第二闸室持平,船驶出闸室,重新进入了运河,然后船队再次进发。当它们驶出第二闸室,开启的闸门又关上。而身后,新的一拨船只已经进入了第一闸室。如此反复。与此同时,南下的船只也循同样程序,与北上的船只相向而行。在闸门升降之间,在闸室注水、水位持平、船只行驶之间,只有闸门前指挥员的令旗在挥动,只有推动绞盘的汉子们齐声的号子在响。运河上的航船得以上下通行。
小波罗咂嘴摇头,感叹不已:自然的伟力不可抗拒,不过是因为没有及时遇到科学合理的人类智慧。如果没有邵伯闸,他将永远不可能坐船沿运河北上,因为没有船闸有效地调节控制水位,运河只会从高至低一泻千里,成为一条无法北上的单向行驶的河流。在世界任何的别一处,他都没见过这般智慧的水利工程。他对打旗语的年轻人竖起大拇指,大叫“Great”。
(节选自《北上》,有删改)
【注】①邵伯闸是京杭大运河在江苏省内的一座船闸。②小波罗是意大利人,原名“保罗·迪马克”,忠实的运河爱好者,因仰慕马可·波罗,且深受《马可·波罗游记》影响,自称“小波罗”。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描写邵伯镇的环境,突出了水乡的特点,“仿佛运河里另有一个人间”表现了运河重镇的活力和热闹。 B、“不是全维罗纳人,而是全意大利人,全欧洲人”,语意层层递进,体现了小波罗目睹盛况的激动之情。 C、铁牛是中国古代的镇水神物之一,闸门前散发“幽亮黑光”的大铁牛为邵伯闸增添了历史人文气息。 D、小波罗“好奇和耐心终于用尽”,心理变化推动着情节发展,最后的“感叹不已”使情节突转,走向高潮。(2)、下列对邵伯闸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了汉子们推动绞盘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之美,为后文小波罗情感的抒发蓄势。 B、小说前后两次介绍了邵伯闸三门两室分级提水的工作方式,详略不同,目的在于强调邵伯闸设计的巧妙。 C、小说叙述了运砖瓦的船队进闸出闸的过程,结构紧凑,环环相扣,与前半部分舒缓的叙事形成反差。 D、小说采用纪实手法,介绍了邵伯闸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3)、本文在记邵伯闸时,花费了不少笔墨写停泊等待的船只,对此你如何理解?(4)、本文记的是中国大运河上的船闸,却主要选取意大利人“小波罗”的视角来展开叙述,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琴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古典乐器。“和雅”“清淡”是古琴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古琴的深远意境。陶渊明诗“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白居易诗“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都生动地表现了古琴高雅淡泊的审美境界。
“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东汉班固)在儒家思想中,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以清微淡远、平和雅正为意趣的古琴,被推为音乐中的典范。儒家认为琴乐能洗涤心灵,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蚀内心。唐代薛易简在其所著《琴诀》中论述说:“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此琴之善者也。”由此可见古琴美学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紧密关系。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逍遥无为;道家音乐最理想、最崇高的境界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庄子将音乐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三类,认为“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提倡音乐应追求自然之趣。传统的古琴制作采用的是丝弦,声音很小,但夜深人静之时,却能弹出真正的天籁之音。琴声细腻、微妙,绕梁不绝,令人思绪无限。弹奏者在弹拨古琴时会陷入沉思、冥想,心灵在琴声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与万物合和,进入“弦外之境”。由此可见古琴美学思想中所渗透的道家哲学。
嵇康《琴赋》把古琴推崇为最适宜君子修身养性的器物,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确是如此。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雅正平和,无过亦无不及。弹奏之人在古朴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琴声之中,由躁入静,进而物我两忘。古琴所追求的高雅淡泊境界,是操琴者平和闲适的内心与清静的外部环境合而为一之后“心物相合、心琴合一”的一种艺术境界,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
中国古琴音乐是一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它以独特的美学趣味,引人无限向往和追求。在人心易于浮躁的今时,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本真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魏育林《〈听琴经〉释义》)
材料二:
“琴者,禁也”,是儒家古琴美学的主流思想。
“琴者,心也”,是道家古琴文化的主要命题。
中国古琴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由“器”逐步归结到“道”的文化路途上,堪为大道流行的最佳载体。“琴并不简单地是一门乐器而已,而是某种文化之‘道’的转换策略”。古琴出现功能上的历史位移。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中,黛玉道:“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黛玉这番话集中体现了古琴文化内涵之一的正统琴道——儒家的“乐教”思想,蕴涵了以乐成教的人文精神,以音乐的教化作用实现人生意义与人格完善的终极目标。
黛玉所称之古琴言“禁”,始自东汉桓谭的《新论·琴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后被《白虎通》加以发展、深化,演变为教化、修身和正心的传统琴道,且由于儒家在中国古琴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成为古琴美学的主流思想之一。在古代,琴被称为“圣人”之作,“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强调古琴的礼乐思想和修身之用这些经世致用的功能成为儒家古琴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如果格外注重音乐与其外部关系的研究,将之视为音乐的创作之本而忽视其艺术审美价值,就必然导致重德轻艺,就会使音乐异化,沦为实现功利目的的工具。汉代《白虎通》以后,琴人、琴论大多言琴必禁,且范围不断演变扩大。儒家“琴之言禁”的命题,正是以突出古琴的非艺术功能为目的,于音乐审美中划出诸多禁区,“禁”逐渐成为束缚古琴艺术发展的桎梏,并形成古琴美学中的非美倾向。古琴从战国时家喻户晓的民间乐器到明清时知音者稀的变化,“禁”在其中起到极大的消极作用。
《红楼梦》中黛玉谈琴除强调儒家“中和之道”、君子之质的人格完善,又深得其邃地描述了道家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人格修炼。“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天地清和”、“风清月朗”,“心不外想,气血和平”,可谓“与神合灵,与道合妙”(八十六回),如《庄周梦蝶》,“与天地俱化,与太虚同体”。古人抚琴,追求的是“操高山流水之音于曲中,得松风夜月之趣于指下”,林木扶苏,清风入弦,“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四言十八首赠史秀才入军》),从而产生心凝形释、包容天地、与万化冥合的心灵体验和空间感受。“琴者,心也”“独得其心而知其深也”“舒缓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清人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诠释的琴乐演奏与审美物证中的二十四个命题——二十四况,即为儒道互补,兼容并蓄,承前代众琴家之长,共同化育为自成一家的“淡和”的精神气象。“发乎情,止乎礼”,入世与出世,道德风范与艺术品格,古琴为儒道两家“琴道”的二元弥合构筑起更为和谐的支点,完成了物质与精神、心理与生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高度整合,以近于完美的“和谐”的存在,超越了一切时空和因果,走向艺术、人生的永恒与不朽。
(摘编自祁冰《古韵幽兰——古琴的文化内涵与<红楼梦>中黛玉琴心之探微》
材料三:
黛玉道:“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还有一层,又要指法好,取音好。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方好。”宝玉道:“我们学着顽,若这么讲究起来,那就难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文中陶渊明与白居易的诗都生动地表现了古琴高雅淡泊的审美境界。 B、古琴以清微淡远、平和雅正为意趣,因此被推为音乐中的典范。唐代薛易简在其所著《琴诀》中的言论很好诠释了这一点。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提倡音乐应追求自然之趣,推崇自然天成的“天籁”,“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 D、古琴追求高雅淡泊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才能达到人琴合一、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嵇康提出“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对古琴的作用有高度的认同,作者也认为古琴的平和能让人回归内心本真。 B、古琴作为“圣人之器”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但是“禁”在一定程度上对古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消极作用。 C、《红楼梦》中黛玉谈琴既体现了儒家“音乐教化”的思想,又契合了道家“追求自然”,“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思想。 D、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为儒道两家“琴道”的二元融合构筑起支点,对儒道两家思想影响深远。(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儒家思想对古琴影响的一项是( )A、昔伏羲氏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汉]蔡邕《琴操》) B、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左传·昭公元年》) C、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东汉]桓谭《新论·琴道》) 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西汉]《乐记》)(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5)、材料三“黛玉论琴”体现了哪些琴学主张?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
9、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网络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那么,这是否会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通过向AI提问来开展深度学习。以下是小刚同学向AI提出问题后,AI给出的答案。
在这个世界上,劳动是最古老而又永恒的旋律。它如同大地的脉搏,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晨曦初露还是夕阳西下,劳动的身影总是A存在于每一个地方 , 它是我们生活的基石,是我们梦想的摇篮。
①清晨,当薄雾被第一缕阳光穿透,②洒在农田上时,③农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辛苦劳作。④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被拉长,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⑤每一份努力都凝结成了丰收的喜悦。走进工厂,机器的轰鸣声中夹杂着工人们忙碌的脚步声。他们身穿工装,头戴安全帽,在流水线上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将一件件产品从原材料变成精美的成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劳动者的身影同样不可或缺。无论是烈日炎炎下的清扫,还是夜幕低垂下的巡逻,亦或是风雨无阻的送递,劳动者都用辛勤劳动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物质生活。
劳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创造了物质财富,(甲)。在田野上,劳动是土地与生命的对话,是汗水与希望的交融,它让土地B充满了旺盛的生机 , 也让农人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在工厂里,劳动让冰冷的机器迸发出生命的光芒,也让工人们感受到了自己作为社会建设者的骄傲与自豪。有一些劳动(乙),实际上也能在平凡中书写伟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往往忽视了劳动的真正意义。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劳动的价值,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付出。社会中的每一份劳动都是大机器中运转着的一个齿轮,正是因为无数劳动者的共同努力,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文明才得以不断传承。
(1)、将画横线处文字转换为成语,让语言更简洁典雅,但不可改变原意。(2)、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文章最后一句将“社会中的每一份劳动”比喻成“大机器中运转着的一个齿轮”,这一喻体的选择是否贴切,请给出评价并阐述理由。(5)、根据AI的答案,你认为小刚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什么?AI的答案能否帮助小刚进行深度学习?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暑假里,小明和家人一起来到岳阳楼游玩,他纵目远眺,洞庭湖的恢弘壮丽尽收眼底,不由得让他想起杜甫《登岳阳楼》中的诗句:“ , ”。(2)、小慧近日爱上了种花,十分尽心,但她的花却不如旁边“放养”的花健康茁壮,她向母亲说起,母亲引用《种树郭橐驼传》中的文句“ , ”一举道破原因。(3)、在唐诗宋词中,常通过将红绿色彩进行搭配使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如:“ , ”。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辛弃疾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总写期思山水特色,数量词和色彩词语的运用,勾画出期思自然风光的雄奇秀逸。 B、词人借杜甫重回成都草堂的喜悦和陶渊明对斜川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自己类似的心境。 C、词人通过对比栖身一枝的老鹤与戴屋而行的蜗牛,表明自己志同老鹤,不愿为外物所累。 D、词人以酒中豪杰、诗中翘楚者自居,以主宰山水自许,凸显了其自负和狂放不羁的个性。(2)、词的下片采用拟人的手法,对“青山”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赏析其妙处。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材料二: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朔元年,陇西李广为上郡太守,尝从百骑出,卒遇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狩四年,大将军青既出塞,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前将军广并于右将军,出东道。东道回远而水草少,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公孙敖新失侯,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广不谢而起行,意甚愠怒。
前将军广与右将军食其军无导,惑失道,后大将军,不及单于战。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遇二将军。大将军使长史责问广、食其失道状,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到。广为人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士以此爱乐为用。
《资治通鉴·汉纪·飞将李广》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夜半时A胡兵B亦以为C汉有伏军D于旁E欲夜取之F胡G皆引兵而去。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谕,明白,与《唐雎不辱使命》“何至于此!寡人谕矣”的“谕”意思相同。 B、奈何,怎么办,与《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中的“奈何”意思不同。 C、怪,感到奇怪,意动用法,与现代成语“少见多怪”的“怪”用法相同。 D、谢,辞别,与《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思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通过引用古语和谚语,高度赞扬了李广将军的为人和品质,表现了他以身作则、深得人心的形象。 B、李广曾跟随百余骑兵外出,突遇数千匈奴骑兵,他巧思妙计,致使匈奴误判为大军诱饵而不敢进攻。 C、当李广迅速出击,成功射杀匈奴白马将军后归队,令士兵休息,匈奴未明其意,李广最终得以全身而退。 D、卫青决定将李广调至东路,除了受到皇帝的告诫外,还考虑到公孙敖新近失去侯爵,想给他立功的机会。(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②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5)、司马迁对李广的品德颇为赞赏,请以材料二最后一段为例,作简要概括。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这天晚上苍苍婆是紫着嘴唇回到金井的,一看她那逍遥的步态,人们就知道她犯了年轻时的老毛病了。她将空盆子当草帽一样提着,并且不时晃悠两下,像个调皮的少女。她刚进村子,就碰见了从田地归来的患有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二鲁,他们拉着手推车,车上堆着七八麻袋的土豆。大鲁肩上挎着绳子在前拉,二鲁则在车尾推车。他们的脸被泥土和汗水弄成了花脸。
大鲁二鲁见了苍苍婆,停下车来,等着一贯爱跟他们说话的苍苍婆问他们话,也顺便歇口气。
苍苍婆晃晃悠悠地走过来,她先是用手中的空盆打了一下装满了土豆的麻袋,骂:“都是你们不懂事,你们就那么俊啊,非让大鲁二鲁把你们从土里起出来,要不他们进山采浆果,能挣多少钱啊!”接着,她又用空盆打了一下大鲁的胳膊,骂:“死心眼,就知道笑!”①大鲁确实笑着,笑得就像刚从乌云中钻出来的太阳。二鲁不等苍苍婆吆喝她,就笑着主动从车尾走到苍苍婆面前,苍苍婆依旧用空盆打了一下二鲁,打在她的肚子上,也轻声骂了她一句,二鲁笑得更欢了。
苍苍婆就在大鲁二鲁的笑声中叹息着走开了。她没有回家,而是去了收浆果的地方。收浆果的人跟她已经熟了,他逗提着空盆子的苍苍婆:“你采的果子哪儿去了呀,是不是都让狐狸给偷吃了?”②苍苍婆哈哈笑了,她不无得意地用左手的食指点着自己的鼻尖说:“让这只老狐狸给吃了!”
牛桂丽正领着豆芽等着给浆果估价,她说苍苍婆:“你又偷吃都柿了?醉了吧?”
苍苍婆绷着脸说:“我采的我吃了,怎么是偷?”
苍苍婆便不再理会牛桂丽,转头问收浆果的人,哪几个坛子还空着?③那人笑着说:“苍苍婆,牙各答和山丁子都收足了,就等您的都柿呢!您看来是不缺钱用啊,全都自己享受了!”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这时候又有三个采浆果的人回来了,他们与其他的金井人一样,每天天没亮就进到深山去采摘浆果,全然忘记了其他的事情。一年一度的秋收本来像根缜密坚实的绳子,可是那些小小的浆果汇集在一起,就化成了一排锐利无比的牙齿,生生地把它给咬断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
大鲁二鲁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夏天时大鲁打了一些猪草,早已晾干了,他们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干草在他们背上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气,让他们觉得背着的不是草,而是戴着花环的小女孩。
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那个夜晚,天空悄然凝聚了一团又一团的乌云,星星和月亮全然不见了。乌.云越聚越多,夜色浓重,气温骤降,雪花就像一位端庄、美艳、率性的公主,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就乘着冬天的雪橇来了。金井人没人注意到下雪了,因为雪是在夜里来的,在森林河谷中奔波了一天的采浆果的人,都沉浸在梦乡中了。
雪越下越大,到了清晨,雪深近两尺。当金井的主妇们推开家门抱柴生火时,发现世界已改变了颜色。雪没有停的意思,仍然漫天飘舞着。女人们慌慌张张进屋喊起了丈夫,又吆喝起了孩子,他们纷纷奔到窗前,看着苍茫的大地,一个个目瞪口呆。
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大地彻底地封冻了。
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有的女人甚至扑倒在雪地上哭了起来,哭他们的土豆、白菜和红红的萝卜,好端端地就被冬天给糟践了。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他们觉得上了收浆果的人的当,纷纷走出家门,不约而同地朝卡车停放地走去。哪里还有什么卡车的影子,它早已不见了,村路上连个车辙都没留下,可见他是在雪花到来前就走了。想着卡车上那些装载着浆果的坛子,金井人恨不能戳瞎自己的眼睛。他们认定这辆卡车是魔鬼变成的。
卡车曾经停留的地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只有苍苍婆没有来到卡车平素停靠的地方。不是她没出家门,她出来了,到大鲁二鲁家去了。她站在他们的院门前,隔着白桦木栅栏,望着这户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二鲁推开屋门,她出来抱柴火了。大鲁也出来了,尽管雪仍在下,他还是拿起扫帚清理积雪了。④他们抬头眺望着远处金井的山峦,看着昨天还是花花绿绿的日历,今天就突然变成了白的,他们相视而笑了。
苍苍婆注意到,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东西。虽然离着很远,无法仔细辨别,但她知道那一定是串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野刺莓多生长在田间的高岗上,它们春天开花,夏季结果。到了秋天,它的果实就风干了,像是一粒粒火红的珠子。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绘苍苍婆贪吃都柿的醉酒状态,设置了悬念,预示着金井人将因采集浆果而陷入困境。 B、小说多次描写苍苍婆用空盆子打人的情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还突出了苍苍婆的严厉和苛刻。 C、小说对收浆果人的描写虽然不多,但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他在利用人们的贪欲来牟取利益。 D、雪花被描绘成“端庄、美艳、率性的公主”,既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也暗示了其不可预测的力量。(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中“笑”的描写,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①句中的“笑”如同乌云后的阳光,温暖而明亮,体现了大鲁的纯真与憨厚。 B、②句中的“笑”展现了苍苍婆的幽默,她以自嘲的方式回应收浆果人的逗趣。 C、③句中的“笑”是收浆果人对苍苍婆的同情与安慰,试图用调侃缓解她的失落。 D、④句中的“笑”是大鲁二鲁对自然变化的淡然接受,也是他们简单生活的反映。(3)、站在大鲁二鲁家门前,苍苍婆的内心为什么会涌起“苍凉”和“羡慕”这两种不同的情感?(4)、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掉,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摘自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材料二: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曾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30年前,库布其风沙肆虐,缺水,无电,无路,缺乏基础设施。农牧民在沙漠里靠着一点沙生植物,艰辛游牧,生活极端贫困。
这些年来,中国政府先后出台林权制度的改革政策,颁布了《防沙治沙法》。内蒙古坚持以社会化的方式推进沙漠治理,加强政策引导,实施奖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调动企业、群众等各方面力量参与荒漠化治理,实现了防沙治沙主体由国家和集体为主向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转变。
三峡能源集团通过开发本土化耐寒、耐旱、耐盐碱种质资源,挖掘沙漠植物经济价值,适度开发甘草、苁蓉、有机果蔬等种植加工业。同时,按照“宜草则草、草畜平衡、静态舍养、动态轮牧”的原则,在生态修复区适度发展牛、羊、地鷫等本土化畜禽养殖。充分利用沙漠每年3180小时日照的资源,大力发展沙漠光伏项目。通过“板上发电、板间养羊、板下种草”的方式,利用光伏板生产绿色能源,通过光伏板间草林种植防风治沙,通过光伏板下养殖羊及家禽形成的天然生物肥反哺种植,实现了良性互动。
治沙技术方面,创造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治沙技术,摸索出了系统化治沙的理念,建立了一系列世界先进的示范中心。
沙区农牧民成为库布其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一是通过出租土地,实现了从农牧民到“地主”的转变。二是通过积极参与治沙产业,实现了从农牧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三是通过参与沙漠旅游服务业,实现了从农牧民到小企业主的转变。十多万沙区农牧民实现脱贫。
如今,库布其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不仅生态资源逐步增长,区域生态明显改善,沙区经济不断发展,而且成功创建了被联合国官方认可、写入联合国决议的沙漠治理库布其模式。
(摘编自新华社《解析世界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库布其模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强调,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 B、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应坚持正确的方针,处理好收益与投入,发展与保护,利用与修复之间的矛盾。 C、库布其30年防沙治沙,由理论到实践,逐渐成就了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互动多赢格局。 D、库布其成熟先进的治沙模式获国内外高度认可,为世界防治荒漠化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对之进行优先保护,就能保证人与自然保持良好互动和持续发展。 B、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过程是持久的,倡议者承担着重要责任,但也需各国共同分担、深入合作。 C、先绿后富、绿富同兴,以协调解决生态、生存问题,这是由当时库布其沙漠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D、库布其治沙实践使万物各得其所、相互滋养、共同成长,源于其创就了平衡发展与良性循环。(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中“开展全民绿色行动”理念的一项是( )A、鼓励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减少污染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B、政府主导兴建大型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C、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绿色消费的健康生活。 D、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骑行、私家车、步行等出行方式。(4)、材料一第二段有三处引用古典文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5)、库布其的治沙实践是如何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16、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谦让”作为一种美德早已深入人心,但有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则需要更多的人勇立潮头、当仁不让。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修辞?修辞注重的是选择语言材料。( ),就是能够把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里的反映准确地表达出来。准确,富有表现力,这是我们选择语言材料最根本的考虑。
除此之外,( )。同样一件事,对家里人随便说说,或者你觉得需要向领导反映一下,汇报汇报,在这些不同的场合,就需要有一定的讲法,就是说要得体。对你的家里人和熟悉的人,很严肃,A ;跟领导,嘻嘻哈哈,“谈笑风生”,都不得体。所谓得体并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虚伪,说些B 的话,那根本谈不到得体与不得体。所谓得体,就是在这样的场合,同这样有关系的一些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
①最后要说到,修辞既是一个选择过程,②那么,只有语言对于我们知道得多,③在头脑里有丰富的积累,才有选择的余地。④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如果很贫乏,⑤总共就知道那么一点点,⑥还说得上什么选择呢?
(选自张志公《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9个字。(3)、文中最后一段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有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本语段中所说的“修辞”与“修辞手法”有区别,请你结合语段信息给“修辞”下定义。要求:不超过40字。(5)、假如你校为高三学生举办十八岁成人纪念仪式,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给本次仪式确定一个主题关键词,并按照要求写两句话:①请围绕关键词向你的老师说一句话:;②请围绕关键词向你的同学说一句话:。要求:每句话包含一种修辞手法;每句话50字以内。 -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姜夔《扬州慢》中“ , ”与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的繁盛反衬城市的荒凉衰败。(2)、《登泰山记》中,作者写登顶泰山后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用“ , ”两个比喻句,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中有温飘逸之美的特殊风韵。(3)、我国古代古诗词中常用衣服的颜色或材质来表明人物身份,如“ , ”。
-
1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清明日次弋阳
(唐)权德舆
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①长。
家人定是持新火② , 点作孤灯照洞房。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①葛溪:今江西省戈阳县。②新火:古代风俗每年清明节前一日或前二日为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至清明节重新生火,是为新火。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诗写诗人漂泊他乡,因想到故乡的葛溪上桐花在水面漂流的美景而悲叹。 B、王诗写诗人在清明节却没有花和酒,贫穷让自己的处境像一个野僧般萧瑟。 C、两首诗都写是清明节,氛围都较为消冷萧瑟,但抒发的情感却有所不同。 D、权诗借景抒发动人之情,王诗借事抒发隽永之感,有较鲜明唐宋诗之别。(2)、两首诗都提到清明节的“新火”风俗,但却借此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欣。《传》云:“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外不宁,内忧已深。古之弘大业者,或不谋于众,倾国以济一时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诚独运之明足以迈众,暂劳之弊终获永逸者可也。求之于今,可得拟议乎!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功就之日,便当因其众而即其实。今功未可期,而遗黎歼尽,万不余一。且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今运无还期,征求口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张,令殷浩、荀羡还据合肥、广陵,许昌、谯郡、梁、彭城诸军皆还保淮,为不可胜之基,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此实当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忧可计日而待。安危之机,易于反掌,考之虚实,著于目前,愿运独断之明,定之于一朝也。地浅而言深,岂不知其未易。然古人处闾阎行阵之问,尚或干时谋国,评裁者不以为讥,况厕大臣末行,岂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系,决在行之,不可复持疑后机,不定之于此,后欲悔之,亦无及也。殿下德冠宇内 , 以公室辅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当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长叹,实为殿下惜之。国家之虑深矣,常恐伍员之忧不独在昔,麋鹿之游将不止林薮而已。愿殿下暂废虚远之怀,以救倒悬之急,可谓以亡为存,转祸为福,则宗庙之庆,四海有赖矣。
(选自王羲之《与会稽王笺》)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古人耻A其君B不为尧舜C北面之道D岂不愿尊E其所事F比隆往代G况遇千载一时之运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文中指“如果不是”,与《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的“自非”意思相同。 B、区区,文中指“小小”,与《陈情表》中“区区不能废远”的“区区”意思不同。 C、须,文中指“等到”,与《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的“须”意思不同。 D、宇内,文中指“天下”,与《过秦论》中“包举宇内”的“宇内”意思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认为当时的国势内忧外患,面对这样的局势,从古至今也没有能以举国之力、一己之能而挽狂澜于既倒的人才。 B、王羲之认为千里运粮从古到今都是困难的,何况现在以东晋东南之地经营整个天下,即便是秦朝的弊政都不会超过现在。 C、王羲之自谦自己地位低微却就国家大事发言,又认为即便是平民百姓尚可筹谋国政,更不用说自己这样跻身大臣之列者。 D、书信的最后,王羲之再次对国势表示忧虑,认为伍子胥对吴国的忧虑、繁华化为丘墟的现象有可能再现于今天的东晋。(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
②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
(5)、王羲之认为会稽王的优势以及对会稽王的期望是什么?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