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龙门中学、客路中学两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2025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 浙江省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1月联考试卷
-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湖州、丽水、衢州三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一模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贤之为政之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者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 , 此谓进贤。然后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
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贤者之长官也,夜寝夙兴,收敛关市、山林、泽粱之利,以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
故古圣王以审以尚贤使能为政,而取法于天。虽天亦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节选自《墨子·尚贤中》)
材料二: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节选自《墨子·兼爱》)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由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是以A民皆B劝其赏C畏其罚D相率而为E贤者F以贤者众G而不肖者寡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乎”为介词,相当于“于”,与《五石之瓠》中“何不虑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的“乎”用法相同。 B、“党”,意为“偏袒、偏私”,与《孟子》中“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的“党”意义不同。 C、“焉”,表反问,意为“哪里,怎么”,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陪邻”的“焉”意义相同。 D、恶,意为“何,怎么”,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非恶其声而然也”的“恶”意义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圣人尊贤而任能,对于选拔上来的贤人则给予高官富贵,对于无能之人则免去其职位,由此,竞相为贤之风日起。 B、贤者治理城邑的时候早出晚归,翻耕种植,栽种果木,收聚豆菜等,使得民众能够拥有足够的食物。 C、墨子在论证上追求语言浅显、逻辑严谨和结构清晰,表达观点时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 D、材料二第二段从反面立意,指出如果大家将心比心、以己度人,做到互相爱护,就能消除乱象,使天下大治。(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
②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
(5)、墨子在《尚贤》中对“贤者”的行为作了具体阐释,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七根火柴
王愿坚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光滑地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有几粒冰雹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撮撮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却又碰上了这倒霉的暴雨,耽误了半个晚上。
他咒骂着这鬼天气,从树丛里钻出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一阵凉风吹得他冷不丁地连打了几个寒战。他这才发现衣服已经完全湿透了。
“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他使劲绞着衣服,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到。他也知道这是妄想——不但是现在,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可是他仍然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袋里。突然,他的手触到了一点黏黏的东西。他心里一喜,连忙蹲下身,把裤袋翻过来。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一小撮青稞面粉;面粉被雨水一泡,成了稀糊了。他小心地把这些稀糊刮下来,居然有鸡蛋那么大的一团。他吝惜地捏着这块面团,一会儿捏成长形,一会儿又捏成圆的,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昨天早晨我没有发现它!”已经是一昼夜没有吃东西了,这会儿看见了可吃的东西,更觉得饿得难以忍受。他正要把它送到嘴边,蓦地听见了一声低低的叫声:“同志!——”
这声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他略略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着那声音走去。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他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像一块黑毡糊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答答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无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合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那个同志吃力地睁开眼睛,习惯地挣扎了一下,似乎想坐起来,但却没有动得了。
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这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那同志抬起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抬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的手停在半空,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儿,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这一刹那,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那人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中、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着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哦噬——”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其余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又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时间、天气,也陈述了卢进勇行程耽误的原因,推动了情节发展。 B、“一会儿捏成长形,一会儿又捏成圆的”表现了卢进勇过分爱惜面团,可见艰难之中食物的珍贵。 C、“卢进勇的手停在半空”说明他认同无名战士的话,食物对一个垂死之人已没有用处了。 D、“他的眼睛模糊了”说明此时卢进勇悲痛难忍,这与后文“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并不矛盾。(2)、关于文中卢进勇赶上后卫部队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进勇走得特别快不是因为小腿伤口好转了,而是因为受无名战士的精神鼓舞,无畏向前。 B、天黑时追上了后卫部队一面说明他走得很快,只一天就追上了;另一面说明他没有落下太远。 C、篝火、谈笑、野菜描绘了一幅风雨后的安适画面,是为了烘托卢进勇转交火柴时的沉痛心情。 D、小说结尾部分在情节上与前文相呼应,如"他追上了后卫部队",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严谨。(3)、小说中有两处数火柴的情节,卢进勇和无名战士在数数时的心理有何异同?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概括。(6分)(4)、有评论家认为,本文作者借鉴了雕塑和抒情诗的创作艺术,使小说人物有雕塑的分明线条,也使主题有抒情诗的深远意境。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断;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闹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璞,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因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使“国学”真正发扬光大。
(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殷周之际,中华传统文化由“神本”转向“人本”,人道主义思潮从而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构建“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秉持“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儒、道两家在“人本”的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一,也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主张内圣外王,有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B、法、阴阳、名三家灭绝的原因是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的思想。 C、所谓“国学”是以儒道为根基,儒道互补,后来又加上中国化的佛教,构成了三足鼎立的“国学”。 D、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并不顺利,经历了从被孤立到逐渐与儒、道融合的漫长时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讲究“内圣外王之道”,道家追求“顺任自然之性”,但二者人生态度与主张看似不同实则完全一致。 B、在生命与理想不可兼得之时,儒家的杀身成仁之举,显然比不上道家的免祸全生更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C、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和而不同”和“冲气以为和”。 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是诸子百家思想的源头,也规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符合“道家”思想的一项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D、兵贵胜,不贵久。(4)、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5)、为何诸子百家中只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请结合材料,阐述其原因。 -
4、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②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身处价值多元的社会,读了上述材料,你对“青春”有何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普工作我们能做什么?
亿万大众的科学素质提升了,科学的土壤才会肥沃,奇思妙想的种子才会从这些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养分破土而出。虽然它们并不一定都能长成科技创新的大树,但正是这些大大小小、功能多样的小植株,与大树构成了和谐的生态系统。没有它们,科技创新的参天大树只能孤苦伶仃地长在荒漠之中。培育肥沃的土壤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因此科普工作不会一蹴而就而需终身展开。尽管漫长艰苦,但每位参与者都能分享因为土壤不断改良而带来的科技硕果。
人们渴望有影响的科普作品。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如同五颜六色的颜料,不同的科普工作者会从中选取自己心仪的一种或几种,绘成风格奇异的图画,呈现在公众面前。公众只看见了画作呈现出来的震撼人心,却忽略了颜料是基础、想象力是核心、努力尝试绘画才是画作呈现的关键。要从社会需求出发,通过科普作品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公众的科学想象力鼓励并帮助愿意尝试的人创作出“名画”。
为培养科学的种子,我们应积极创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尤其是公众对科学的热情。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应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尤其是公众对科学的热情。 B、我们应积极创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 C、我们应积极丰富多彩地创办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尤其是公众对科学的热情。 D、我们应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是“名画”。请联系上下文指出比喻的本体、相似性及表达效果。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螺拥有一双对光敏感但分辨率极低的眼睛,什么都看不清楚。相比用眼睛这个词来称呼它这一视觉器官,其实叫它“光感受器”更合适。如果有一只鱼从它面前游过,估计它的眼睛就只能看到一个黑影划过。不过这点视力足够它用了。只要它感受到外面的光影发生了变化,就会把头缩进壳内。人家压根不需要逃跑,只需在觉察到危险的时候龟缩。
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横线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B、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 C、火车特有的气息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 D、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创作要关注时代、有针对性。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 ”。(3)、王绩《野望》中“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2)、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典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廉颇自比,表示希望能为朝廷效力)(3)、《登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 B、余嘉其能行古道 其皆出于此乎 C、郯子之徒 巫师乐师百工之人 D、登高而招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后跟 C、师不必贤于弟子 贤:超过 D、而神明自得 神明:天地神灵的总称(3)、下列就选文理解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段第三段运用大量的排比和比喻,说明学习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B、作者通过反复比喻,说明学习对人的改变是有决定意义的。 C、作者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有知识、有道德的人,是善于借助外物,即学习的结果。 D、从手法看,选文第二、三段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比喻论证。(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驽马十驾”的“驾”是指马走一天的行程。 B、“青青子衿”的“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 C、“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是青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 D、“势拔五岳掩赤诚”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衡山,南岳恒山。(5)、下列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翻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都注意省察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上也没有过失了。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翻译:虽然又经过烈日曝晒,不再挺直了,是輮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翻译: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兴起来了。
(6)、第④段用十个比喻告诉我们学习需要的方法和态度,请按顺序用三个词语概括。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哦,香雪
铁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这条线正式营运了,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她们又在这一分钟里增添了新的内容,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姑娘们喜爱的发卡、香皂,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问。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香雪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认清了,放在一个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攥住了扶手。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这时车身忽然悸动,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着:“凤娇!我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香雪。
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悄悄塞在女学生座位下面。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台儿沟在哪儿?香雪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台儿沟的姐妹们。香雪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从未有过的骄傲。她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迎面,那静止的队伍也流动起来了。同时,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 , 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有删改)
文本二
三月香雪
铁凝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写过一篇名叫《哦,香雪》的短篇小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一个关于女孩子和火车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叫香雪。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在山区农村有过短暂的生活。还记得那是一个晚秋,我从京原线(北京一太原)出发,乘火车在京冀交界处的一个小村下了车,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贫瘠的土地和多而无用的石头禁锢了这里的百姓和他们的日子,他们不知道四周那奇妙俊美的大山是多么诱人,也不知道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这里无法播种小麦,白面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于是就有了北京人乘一百公里火车,携带挂面到这里换鸡的奇特交易:一斤挂面等于一只肥鸡!这小村的生活无疑是拮据寒酸的,滞重封闭的,求变的热望似乎不在年老的一代身上,而是在那些女孩子的眼神里、行动上。
我在一个晚上发现房东的女儿和几个女伴梳洗打扮、更换衣裳。她们是去看火车,去看每晚七点钟在村口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这一分钟就是香雪们一天里最宝贵的文化生活。
三十五年过去了,香雪的深山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景区。从前的香雪们早就不像等待恋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为家庭旅馆的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懂得价值……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文本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表明在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中,她们的心情是复杂的。 B、文本一中,“迎候远方的贵宾”“接受检阅”表明台儿沟姑娘将自己摆在卑微渺小的位置,体现出谦卑、好客的心态。 C、通过文本二,读者可以了解铁凝的小说《哦,香雪》的创作背景,也可以得知小说人物“香雪”存在人物原型。 D、文本二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深山”的变化:既有物质生活方面,也有人物精神面貌方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2)、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铁轨铺进深山,火车为台儿沟带来了外面世界的信息,山里人接触到了更多的现代文明,产生了对山外世界的憧憬。 B、姑娘们总是用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丝巾和尼龙袜,而香雪则渴望换个自动铅笔盒,道出香雪渴求文化知识的进取心理。 C、小说以开来的“停留一分钟”的火车起笔,写出这列火车“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全文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曲折多变。 D、文末群山“被感动得战栗”意蕴丰富,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3)、文本一以“哦,香雪!香雪!”反复呼告结尾,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铁凝的作品执着于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讴歌,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被写进党代会的报告。
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在我们大中小学都“消失”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不见了。二十大报告中劳动教育的回归,就是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现在社会上的教育焦虑,如担心孩子上职业学校等问题,根源在于对劳动的价值、劳动者的态度出现了认知偏差。
(摘编自朱永新《二十大报告中,有这些关于教育的新提法新要求》)
材料二: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劳动教育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无处不在,这在古诗词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古诗词是几千年来历经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有音韵之美,还因为它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任。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数量,1-6年级共编排了112首古诗词,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使孩子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呢?
首先,学习古诗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我国古代有许多赞美劳动的诗词,这些古代的诗人们对劳动给予了很高的褒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一诗千载流传,它描写具体生动,字字振聋发聩,对后人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它警示我们,一粒米,一口粥,都是通过艰辛的劳动得来的,千万不要浪费粮食。
其次,学习古诗词能对学生热爱劳动以及热爱劳动人民进行积极的情感熏陶。从古至今,劳动养育了一批批中国人,我们通过读古诗词了解当时的劳动现状,让孩子们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我国最早记载劳动的是《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八个字便生动概括了我国远古渔猎时代劳动人民的狩猎场面。他们砍竹、接竹,制作弹弓,捕猎禽兽,通过紧张的劳动获取食物。《诗经》中的《伐檀》,也是一首关于劳动的不朽诗篇。“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写出了奴隶伐檀造车的劳动场景,同时也痛斥了奴隶主的不稼不穑,坐享其成的恶行。《七月》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也描写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这是一幅场面热烈的农耕图。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一首《炉火照天地》,诗中是这样描写冶炼场景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将冶炼的场景描述得大气磅礴,荡气回肠,令人振奋,也表现出李太白对劳动人民深深的赞美。陶渊明在《归田园居》中这样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可以看出诗人的劳作之趣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最后,汲取古诗词中的养分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的习惯。宋代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描述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人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夏日农村的劳动场景: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陶陶。一个“学”字,道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读来意趣横生,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让孩子们从古人的生活中感到劳动光荣,体验人对生活的能动创造;感到劳动有趣,去发现大自然对人的贡献;感到劳动快乐,在劳动中发现自我的才能。
希望通过阅读古诗词唤醒孩子对自然、对劳动的热爱之情,让孩子们的双手变得灵巧,智慧得到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摘编自万佳《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都“消失”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被遗漏了。 B、党的二十大重提劳动教育,是对过去学校以及社会上人们忽视劳动教育的一次重大纠偏。 C、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意在让学生受到劳动教育,进而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D、李绅《悯农》一诗堪称劳动教育的经典教材,它使我们懂得尊重劳动、感恩农民、珍惜粮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被写进党代会报告,可见我们党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 B、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热爱劳动,因此加强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题中之义。 C、我国古代有许多吟咏劳动的诗歌,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些诗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D、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读职业学校的这种教育焦虑,其实是对劳动价值和劳动者的态度出现了认知偏差。(3)、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
12、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国藩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罗振宇说:“什么叫做事的人?不是置身事外,指点江山,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放进去。”《旧唐书·元行冲传》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庆山说:“若能置身事外,才不会画地为牢。”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明确,不能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手环和微信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刷步数”,每天达到一定的步行量,似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己的有氧训练。但是手机里显示的一天累计走了一万步并不等于运动了一万步。我们在微信朋友圈晒的步数大多是手机记录的步数,通常来自手机、手环上的内置传感器。只要手机或手环的位置变了、重心动了, 甲 , 这样的步数是有欺骗性的步数,不是真正有效步数。只追求步数不一定能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任何促进健康的有氧运动,对强度都有要求,步行也不例外。健步走想要走出健康,强度是关键因素之一。①一般来说,要不间断行走至少30分钟以上,对健身才更有效。②因此,步行和其他运动一样,重要的是足够保证的强度和运动时间,这样才可以达到健身效果。
很多人是从早到晚都佩戴运动手环或者计步工具的,然后记录步数的时候也一起记录,这就导致了生活步数和运动步数并没有分开。根据一些研究, 乙 , 只有2000步左右是比较有效的运动,这个运动量实在是太小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甲:
乙:
(2)、下列句子中的“刷”和文段中“刷步数”中的“刷”,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维修栅栏、粉刷墙面、栽树种草,大家齐心协力,使得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B、第三代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刷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 C、集中刷错题是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定期的归纳总结,能将弱项变成强项。 D、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洗刷了中国一百多年的耻辱。(3)、文中画横线的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修改。可改变语序,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①句,应改为:。
②句,应改为:。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心教书接力守护
深山傍晚,崎岖小路,中年人拉着男孩缓行下山,边走边给他讲外面的世界……这是20多年前江西于都县仙下乡龙溪小学放学后的一幕。
当时,龙溪小学是一座建在海拔800多米山崖上的“云端小学”,上学、放学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每天放学后,护送学生下山回家成了语文老师方李长的日常。
方老师日日年年的护送为学生朱森林树起了精神标杆,“成为他”像一颗不经意撒落在朱森林心头的种子,生根发芽。
2011年,朱森林上大学,选择就读师范专业,毕业后回到了龙溪小学。两年后,方老师退休了。“孩子是村里的希望,我们的责任就是守护孩子们成长。”退休前,方李长的一句叮嘱烙在了朱森林心黑。
“回到山里教书,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朱森林说。
接力守护,越来越多的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回来了,他们捐款捐物,建设龙溪小学。原来的龙溪小学条件艰苦,仅有两栋砖瓦平房,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所以山下的老师都不愿意来。
如今,“云端小学”接上了“地气”。水泥路直通校门口;寒冬腊月,热水供应不间断;网络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A、推进各项事业发展,需要始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舍得下“绣花”功夫。 B、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 C、僧怀素号称草圣,他用过的笔堆积如山,埋在地下,人称笔冢,那是何等豪奢。 D、近年来,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丰收的概念已从“端稳饭碗”向“鼓起钱袋”延伸。(2)、文中加点的词是对方李长老师的三种不同的称呼,请分析文章这样写的原因。方李长:。
方老师:。
他:。
-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泰伯》中“”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其原因是“”。(2)、《红楼梦》中《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一诗的“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两句表达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两句颇为相似。(3)、李白在《览镜书怀》中写道:“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这类览镜生发感慨的古代诗词中还有很多,如“ , ”。
-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望夫石①
唐·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望夫台②
宋·苏轼
山头孤石远亭亭,江转船回石似屏。
可怜千古长如昨,船去船来自不停。
浩浩长江赴沧海,纷纷过客似浮萍。
谁能坐待山月出,照见寒影空伶俜。
【注】①刘禹锡在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政治上备遭打击和迫害,长流边州,作下此诗。②本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年)冬,此前诗人回四川眉山葬母,守丧甫毕,便在朝廷的催促下与苏辙、苏洵经长江南行返京。作者曾在《望夫台》题下自注:“在忠州南数十里。”《郡国志》载:“昔人往楚,累岁不还,其妻登山望之,久乃化为石。”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诗首句“夫”字叠用形成顶针,意转声连,点出女子化石的原因,次句“苦相思”三字,表现出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B、刘诗三、四句“几千载”和“初望”看似矛盾,实则尽情入理,“已是”和“只似”呼应,把“望”的深意再加深一层。 C、苏诗二、三联写千百年来望夫石前船去船来,众多沿江而下的过客就如浮萍一般,“长江”“过客”和望夫台形成对比,别出心裁。 D、苏诗前三联并未刻画望夫形象,只在尾联“月”来见证她的形影相吊的孤独,和张若虚的“捣衣砧上拂还来”有异曲同工之妙。(2)、两首诗同借望夫石的传说来寄寓深情,请结合诗人经历简要分析两首诗寄托的情感有何异同。 -
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闵子骞为费宰,问政于孔子。子曰:“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子骞曰:“敢问古之为政?”孔子曰:“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以德法为衔勒,以百官为辔,以刑罚为策,以万民为马,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失。善御马者,正衔勒,齐辔策,均马力,和马心。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善御民者,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是以天地德之,而兆民怀之。夫天地之所德,兆民之所怀,其政美,其民而众称之。今人言五帝三王者,其盛无偶,威察若存,其故何也?其法盛,其德厚,故思其德,必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于天,上帝俱歆,用永厥世,而丰其年。
(选自《孔子家语·执辔》,有删节)
乙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故世之奸臣则不然,所恶,则能得之其主而罪之;所爱,则能得之其主而赏之;今人主非使赏罚之威利出于已也,听其臣而行其赏罚,则一国之人皆畏其臣而易其君,归其臣而去其君矣。此人主失刑德之患也。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故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此简公失德而田常用之也,故简公见弑。子罕谓宋君曰:“夫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故宋君见劫。田常徒用德而简公弑,子罕徒用刑而宋君劫。故今世为人臣者兼刑德而用之,则是世主之危甚于简公、宋君也。故劫杀拥蔽之,主非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则未尝有也。
(选自《韩非子·二柄》,有删节)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以德A以法B夫C德法者D御民E之F具G犹御马H之有I衔勒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均齐民力”和《老子四章》中“是以圣人欲不欲”的“以”用法不同。 B、丰,使……丰收,与《大学之道》“先齐其家”中“齐”的用法相同。 C、归,追求,与《论语·颜渊》中“天下归仁焉”的“归”意思相同。 D、当,掌管,与《墨子》中“当察乱何自起”的“当”意思不相同。(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以“御车马”比喻治理国家,把德法看作统御人民的工具,语言简洁明了,使自己的治国思想浅显易懂。 B、孔子认为,古代五帝、三王他们善于御民,所以他们的盛德无人能比,他们的威严和明察好像至今还存在。 C、韩非子认为,臣子掌握刑罚大权,操纵君主,就会导致整个臣民都畏惧奸臣而轻视君主,归附臣下而背离君主。 D、韩非子注重事理的推导和因果的总结,多用“故”“则”“之所以”等词语连接前后文,论述严谨和有条理。(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四章》)
②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5)、比较甲、乙两则材料,分析孔子和韩非子在对待德、刑问题上的差异。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乞丐
【英】毛姆
我在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市中心广场周边的街道上闲逛,不时瞥一眼那些精巧的庭院。最后,在环绕广场的拱廊里阴凉处坐下来,要了一杯酒。
太阳把无情的烈焰抛洒在广场上,耷拉着的椰子树沾满尘土,巨大的兀鹰不安地栖息其上,有时会突然降落地面,叼起几片残渣,扇动笨重的翅膀,飞上教堂的塔顶。我已经给完所有的零钱,只能对那些纠缠不清的乞丐频频摇头。他们不给你片刻的安宁,报童硬要把那些湿漉漉的报纸卖给我,乞丐们苦苦哀求指望能得到点施舍……但是他们随时留意着那个肥胖的警察,他会拿着皮带突然冲过来,照着他们的头或后背狠狠地抽上一鞭子。
突然,我被一个乞丐吸引住了,他的头发和胡子红得耀眼,胡子乱蓬蓬的,衣服破烂不堪,勉强遮体。他的腿和裸露的胳膊瘦得只剩下皮和骨头。在饥饿的人群里他显然最为可怜。他大约40岁,是唯一不开口说话的乞丐,甚至连手都不伸出来,只是凝视着你,让人感到极其不自在。如果有人给他一个硬币,他会向前一小步,伸出爪子一样的手,拿过硬币,也不说一声谢谢,就木然地走开。
他站在我面前,和他站在其他桌子前的时间一样长,用悲凉的目光看着我。我还从来没见过如此失魂落魄的人,他的外貌有种让人恐惧的东西,神志看上去也不是很健全。我没有什么好给他的,为了不让他白等,我摇了摇头。过了一段时间,他走开了。
傍晚时,凉风再次把我诱惑到了广场上。不久,大量的人群从四周的街道拥入广场,黑色的兀鹰尖叫着从人们的头顶飞过,一旦发现有什么东西可以啄食,它们就会猛然坠落地面,再从人们的脚下急急忙忙地跑开,我又看到了那个红发怪人,他没有在我的桌前停留。我估计他还记得早晨没能从我这里获取分文,觉得再这么做没有用。我在想他是不是个水手,一个英国人或者美国人,从船上开了小差,逐渐堕落到目前这种令人同情的状况。他不见了。
夜里醒时,不知道为什么,他衣衫褴褛的形象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觉得我曾经见过他,但是我无法确定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我度过的第二天和第一天完全一样。但我在守候红发乞丐的到来,当他站在我邻近的桌子旁边时,我仔细观察着他。现在我非常确信在哪里见过他,甚至认识他。我不好意思上前招呼他。我为不能把他对上号而恼火,就像你在努力回想一个人的名字,那名字分明已经在你的舌尖上,却又一下子溜走了。这一天就这么慢慢地过去了。
新的一天又到来了。他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广场上,一声不吭。他站在一张桌子跟前,离我两张桌子远,无声地恳求着。这时,我看见了那个警察,他偷偷绕过来,用皮带照着红发乞丐响亮地抽了一下,乞丐的身子一缩,但他既不抗议,也没有表露出任何憎恨;他似乎已对这种鞭打的刺痛习以为常,他缓缓移动的身躯悄然融入降临到广场的暮色之中。然而这残酷的一鞭却抽醒了我的记忆,我突然想起来了。
他肯定也认出了我,因为这20年来我的外貌变化不大,这就是他从第一天早晨以后,就再也没有在我桌前停留的缘故。我认识他已经有20年了。那时候我在罗马过冬,每晚都去一个餐馆用餐。餐馆的常客多是一小群来自美国和英国的艺术院校学生。我们经常在那里无休无止地争辩着与文学和艺术有关的话题,他那时还是个大男孩,不会超过22岁;蓝眼睛、直鼻梁、红头发,长得很讨人喜欢。我记得他说曾在美国水果公司工作过,因为想成为一名作家,他放弃了那份工作。由于他过于傲慢,他在我们中间不怎么受欢迎。他觉得我们是一群可怜虫,并对此直言不讳,他不给我们看他的作品,因为我们的赞誉对他来说毫无价值,对我们的批评他则报以嗤之以鼻的态度。他极其自负,为了成为一名作家,他放弃了一切。他那么自信,而这种自信也让他的一些朋友受到感染。
我回想起当时他那种意气风发、精力充沛、对未来充满信心以及目中无人的样子。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但是我确信这就是他,我起身去广场寻找他。我对比着过去和现在的他,琢磨是什么让他变成现在这种样子,我怎么也想不到他会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成百上千的年轻人带着奢望投身艰难的艺术行业,但他们中的大部分最终接受了自己的平庸,并在生活中找到一处落脚之地,好让自己不被饿死,这太可怕了。我问自己能帮他些什么。我绕着广场走着,天色越来越暗,我担心自己错过了他。我经过教堂时看见了坐在台阶上的他。我走到他跟前。
“你还记得罗马吗?”我说。
他一动不动,也不回答我。他毫不在意我的存在,就像面前根本没有我这个人。他看都不看我一眼,空洞的蓝眼睛落在台阶底层那些为什么东西尖叫着争作一团的兀鹰身上,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黄色背面的纸币,塞进他手里,他看都没看它一眼,然而他的手动了一下,像爪子一样的细手指握紧纸币,搓揉着,搓成一个小纸团后把它移到拇指上,一下子弹到了空中,落到了聒噪的兀鹰中间。我下意识地转过头,就见一只兀鹰用嘴衔起它飞走了,两只尖叫着的兀鹰紧随其后。当我回过头来时,那个人已经走掉了。
我在韦拉克鲁斯又待了三天。我再也没有见到他。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发乞丐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除了他奇特的外貌,极为消瘦的身体,还有与众不同的乞讨方式,这一情节为下文的叙事张本。 B、胖警察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次要人物,他凶狠无情地用皮带抽打、驱赶中心广场上的乞丐,这写出了乞丐们悲惨恶劣的生存环境。 C、20年前意气风发的红发青年现在却以乞讨为生,被警察欺辱也懒得抗议,这种反差意在暗示懒惰是导致他落魄潦倒的主要原因。 D、“我”想帮助红发乞丐的急切心情与红发乞丐对“我”的漠视态度形成强烈对比,凸显了两人在人生追求、思维方式上的差异。(2)、文中多次写到兀鹰,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炽热的广场、耷拉着的椰子树,让人感到焦躁沉闷:而巨大兀鹰的出现,更强化了这种压抑不安的感受。 B、一群兀鹰争抢着食物,韦拉克鲁斯市中心广场上的人们为填饱肚子而劳碌奔波、四处乞讨,二者构成映衬关系。 C、兀鹰多次出现构成这篇小说的暗线,与时间这条明线在文章结尾交汇在一起,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意味深长。 D、“扇动笨重的翅膀”“尖叫着争作一团”“聒噪”等描写,既表现了兀鹰贪婪的特性,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态度。(3)、红发乞丐能接受别人的施舍,为什么把“我”给他的纸币搓成一团弹到空中?(4)、请简要分析小说的叙事艺术。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瑞,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邹赞,新疆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瑞:众所周知,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是从西方舶来的一个概念,但因其注重“在场体验”、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备受文坛瞩目。您认为非虚构写作的特征是什么?
邹赞:非虚构写作是针对虚构写作而言的称谓,其主要特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强调创作内容的真实性,文本呈现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依据,很多非虚构写作的素材直接来源于社会热点新闻。二是运用文学表达手法,这是区分非虚构写作与新闻消息、事件说明的重要标准,既然是“写作”,那就必然涉及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需要对内容真实的题材进行文学化加工,为之注入审美元素。例如,对“9·11”事件的消息报道可能只是一则新闻,但如果从文学创作角度对“9·11”事件进行深描,那就接近非虚构写作了。三是凸显创作主体的“在场”。非虚构写作格外强调叙述者的亲历体验,这种体验不仅是民族志意义上的参与,叙述者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还注重表现叙述者的情感融入,即要对文本中的人物及事件表达鲜明的情感倾向。近几年兴起的“返乡书写”或可作为例证,如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以“农村儿媳”的自叙视角,记录生活在“丰三村”“风形村”“隘口村”婆家和娘家几代人的命运故事,在微观叙事中融入对乡土社会变迁的反思,引发全国范围关于乡村问题及其未来图景的大讨论。四是边缘关注与人文情怀。非虚构写作强调对社会边缘群落的关切,让那些在主流叙述中处于无言无声状态的群体得以显影,比如丁燕的“工厂三部曲”,就是对工厂男孩、工厂女孩及其爱情故事的在场书写,让读者走近这些在宏大叙事中难觅踪迹的特定群体,展示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多样化与情感命运的跌宕起伏。
李瑞:相比虚构文学,非虚构文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相当晚近,它是在西方非虚构写作理论的影响下兴起的么?
邹赞:我认为首先要区分“非虚构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前者是文类/文体学意义上的命名,与虚构文学相对应,这种命名相当宽泛,其内部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具体类型,在当下语境中还涉及一些难以用传统文类界定的文本,或可称之为“跨文类写作”;后者凸显一种书写行为,侧重写作的过程与实践。
李瑞:最近几年,人工智能与数字人文给传统知识的生产、传播与接受带来巨大冲击,引发学界广泛讨论。ChatGPT横空出世,其强大的文本生成功能对既有写作模式乃至学术伦理造成了严峻挑战,您认为它会取代作家创作吗?它会给非虚构写作带来严峻挑战吗?
邹赞:诚然,ChatGPT相对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而言更加先进,但从根本上说依旧无法代替人类创作。ChatGPT写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语料库的丰富程度与程序指令的精确程度。但人是情感的动物,作家创作不仅是对语料的加工组合,更是一种情感交流与传递。我坚信,就算是再先进的AI技术,在情感表达上也始终无法与作家创作相提并论。
应当说,ChatGPT对传统意义上的虚构写作造成的冲击会更加严峻。但非虚构写作强调创作者的主体身份与“在场”意识,往往依赖大量的采访、观察和调研,其文本构成常常根据需要加入一些“副文本”,如创作者与受访人之间的对话、现场照片、通过查询权威档案获取的注释文献等等。相比之下,这些元素较难通过人工智能发布程序指令来达到预期效果。
李瑞:从前面的讨论可知,非虚构写作重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交流互动,那么它承载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什么?
卸赞: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中国文学一向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作不应是躲在象牙塔内部的能指游戏,它需要以审美和艺术的方式传播积极正面的伦理道德,发挥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非虚构写作应当提供反映社会现实变迁的微观镜像。在西方,自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开始就强调文艺的摹仿功用,更不必例举后来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在中国,《诗经·国风》所奠定的现实主义文艺创作风格绵延至今。文艺必须观照现实、触摸现实、反映现实,成为展现时代风貌、管窥文化风潮的晴雨表。同时,非虚构写作常常被赋予某种反思与批判意味。这里所说的“批判”,是文化理论意义上的指称,具体而论,是指创作者充分发挥其知识分子角色,以“向下”和“倾听”的姿态,针对特定群体或者特定社会生活展开辩证分析。最后,非虚构写作的终极价值,应当有助于激发人文学的想象力。所谓“人文学的想象力”,是指我们要与时俱进更新思考问题的视角与方法,将个体的经验与困境放置到社会结构中加以整体观照,认识到个体的能动性与主体性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非虚构写作,某种意义上就是融入表演民族志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经验,通过典型个案研究及数据分析,思索并探寻特殊群体走出困境的可能。
(摘编自《李瑞、邹赞:“非虚构写作”与人文学的想象力》)
材料二:
村庄(梁庄)里的新房越来越多,一把把锁无一例外地生着锈。与此同时,人越来越少,晃动在小路、田头、屋檐下的只是一些衰弱的老人。整个村庄被房前屋后的荒草、废墟所统治,显示着它内在的荒凉、颓败与疲惫。就内部结构而言,村庄不再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或者,它的生命,如果它曾经有过的话,也已经到了老年,正在逐渐失去生命力与活力。
而城市里却拥挤着无数的农民。每年春运高峰期,火车站里肯定有梁庄打工者的身影,而那无数拼挤的身影也分别指向中国的无数个村庄。当成千上万的农民几天几宿在全国各地的火车站等待,在风雪里吹着,在广场里蜷缩着,他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幸福、渴望?焦灼、愤怒?对于那些打工者而言,一年之中仅有的几天相聚、几天轻松也是如此地艰难,对于遥远的村庄而言,那也是一年中仅有的热闹、充实、满足的时刻。
(节选自梁鸿《中国在梁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写作格外强调叙述者的亲历体验,这种体验既是民族志意义上的参与,也要求叙述者对文本中的人物及事件表达鲜明的情感倾向,注重展现叙述者的情感融入。 B、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文类或文体学范畴的界定,其内部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具体类型:后者又称“跨文类写作”,着重强调书写这一行为本身,聚焦于写作的过程与实践。 C、创作者充分发挥其知识分子角色,以“向下”和“倾听”的姿态,针对特定群体或者特定社会生活展开辩证分析,体现了非虚构写作中蕴含的反思与批判意味。 D、“人文学的想象力”是指将个体的经验与困境放置到社会结构中加以整体观照,从而认识到个体的能动性与主体性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依据,运用文学的表达手法,为文本注入审美元素,是区分非虚构写作与新闻消息、事件说明的重要标准。 B、非虚构写作强调创作者的主体身份与“在场”意识,往往依赖大量的采访、观察和调研,这些元素较难通过人工智能发布程序指令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CHATGPT对非虚构写作造成的冲击没有虚构写作严峻。 C、材料一引用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为了强调非虚构写作的社会功能之一是提供反映社会现实变迁的微观镜像。 D、非虚构写作的优秀创作者不应只停留在现实的表层,而应对社会展开更深层次的思索,展示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多样化与情感命运的跌宕起伏,探寻特殊群体走出困境的可能。(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所述“非虚构写作”的一项是( )A、英国作家狄更斯创作的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 B、新华社香港1997年报道的社会热点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 C、诞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D、明朝罗贯中创作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4)、访谈的提问都是非常有技巧的,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5)、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是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请结合材料一,对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 -
20、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驻藏战士说:“我告别霓虹和繁华,在绿色军营戍守雪城边关,我的青春有担当,我的青春不迷茫。”快递小哥说:“我告别农村与父母,在城市的街道穿梭往来,我的青春有责任,我的青春不迷茫。”青年学生说:“我走进学校与课堂,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我的青春有信仰,我的青春不迷茫。”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