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统编版(部编版) 人教版 苏教版
  •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像陶渊明高呼“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入邪”那样,发出“”的激越之音。
    (2)、《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的句子是“”。
    (3)、古诗词中的“狼猴”意象并非诗人信手而用,大都寄寓了某种情怀。比如杜甫的《登高》中“”借狼啼营造悲苦凄清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借狼啼表达凄凉之情。
    (4)、《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了一幅安定祥和的田园生活图画,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也有类似农村环境的描写。
    (5)、《琵琶行》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暂歇”的过程,紧接着诗人用“”的佳句描绘了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早发竹下①

    【宋】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此诗写于诗人徽州任内。②吹:通“炊”。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先点明出发时的情景,穿好晨装,跨马出行, “破小寒”点出出行之早,写“散疲顽”暗含赶路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 B、颈联的“当树直”描写从村落升起的炊烟呈笔直之状,暗示无风,还使人联想到炊烟下庄户人家生活的安宁,其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不同。 C、尾联“正在有情无思间”承上“迎客”而来,写出动听的鸟鸣让诗人心驰神醉,鸟儿们是真的有情还是出于无意,他恍恍惚惚难以分清了。 D、全诗有情有景,情与景会,诗人不仅把沿途景物的外貌特征准确地描摹出来了,而且还把自己观景时的愉悦心情融入到了景物之中。
    (2)、本诗颔联景物的描写非常巧妙,请简要赏析。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杀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鼠痰。江州刺史檀道济往侯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 “潜也何敢望贤? 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成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注],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吏谕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贪酒具,于半道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二儿弁蓝寒既至欣然便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曾,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逢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遨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饯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赏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辞,便语容:“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侯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三径之资:隐居生活的资本。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渊明有脚A疾B使C一门生D二儿异E篮舆F既至'G欣然H便共Ⅰ饮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解归”与“天下归心” (《短歌行》) 两句“归”字的含义相同。 B、“潜也何敢望贤”与“西北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两句中“望”的含义不同。 C、“延之临去”与“别君去兮何时还”(《梦游夭姥吟留别》) 两句中“去”字的含义相同。 D、“元嘉”与白居易《琵琶行》小序开头“元和十年”中的“元和”均为皇帝的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少有高志,博学多识,搜写文章,卓尔不群。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创作的《五柳先生传》是他的真实写照。 B、陶渊明双亲年老,家里贫穷,无奈之中担任了州祭酒,但不能胜任职务。此后,朝廷和地方多次征召,他辞不就职。 C、陶渊明躬耕自给,贫病交加。㯛道济用贤者应在政治清明时入世之理劝导他,并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让檓道济离开。 D、陶渊明清高自赏,率性洒脱。王弘想结交,却请不来他,只好经由庞通之设宴邀请。颜延之留给他的钱,他全部送到酒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江州刺史楼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②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5)、陶渊明为什么不愿做官?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是门前一条河 (节选)

    刘澍德

    散会了,苏震九急匆匆向家里走。他步迈得大,手甩得高,到了门口,腾地跳进堂屋 , 脚步还没放稳,就大喊一声:

    “奶奶! ”

    奶奶霍地全身一哆嗦,就像凭空听见一声炸雷那样。她正蹲在灶台角落里,闭起眼睛等候着水涨饭熟。她睁开老眼,知道什么事也没发生,就说:

    “你这造孽的小子!看,奶奶的魂险些让你吓走啦!”她做出生气的样子,眼睛怒视着震九。写完了,不由呵呵地笑起来。孙子像打架得胜的小公鸡,插着两条胳膊,眼睛闪光,精神抖擞地站在面前:

    “奶奶,我们要在门前给你造出一条河! ”

    “嗯,又来哄人啦,哄人啦!挖河?在山半腰?好简单!”奶奶闭上眼,连连摇头。

    “不消一个月,你出门看看,一条比你念叨的那条还要大的河,就要在你面前淌过去! ”

    奶奶六十八岁了。她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一个也没落,除了鬓角抹起一点白霜,脸上多起几条寿纹以外,时间对她似乎并没产生什么影响。听见孙子把修河说得这么神气活现、轻而易举,她很麻利地站起来,指着孙子说:

    “你们如果造出一条河,奶奶饭不吃,一口气把它喝干! ”

    “奶奶啊,宁吃过头饭,奖说过头话。人家要泡七八千亩田啦!喝干!喝干倒不用,只希望你老人家不要再想念那个老家就行啦! ”

    震九喜欢新村,他跟许多青年人一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喜悦和信心,勇敢地去迎接,勇敢地去创造。为了修水库,让他搬到露天去住都行,何况新居又是这样好呢!新盖的北房,楼上楼下,都是红松到顶,比起下营的老屋好多了。拿外景来说,屋后靠着山,门前有远山,四周围鋊豁亮亮,不像老家那样,山像影壁似的横在屋前,走出大门害怕碰到鼻子。可是尽管你说好,奶奶硬是要挑眼,因为门前缺少那条河。

    奶奶挑眼并不错,这个小坝子,地势很高,种田靠天雨,战菲靠井水。奶奶从记事直到六十八岁,全是活在河边上。修水库迁移,她不埋怨,因为那是为了大家好。但是选了这样的地方建新村,她可大有意见。她是个讲究实际的人,如果对于生产和生活全不方便,凭你环境再好,住宅再考究,她也不会高兴的。但是,她的不满,一直闷在心里。可有时候,媳妇孙子不在家,自己到井上来打水时,就忍不住发火了。 “山上无树不算山,家边无水不算家! ”她更觉得老家好,更加想念那条小河了。

    吃过早饭,奶奶正在收拾屋子,忽然听见外面人喊马叫牛哞哞,声势比赶州街还热闹几倍。出门一看,原来是开沟修河的大军来到了。全社的男女老少,流水一般.胡着新村汇来。人马到齐之后,分成两个大队:一队劈山,队挖河。一声炮响,全休开工。小坝子里立刻沸腾了:人声、车声、挖土声、打钻声、伐木声,混成一片。

    奶奶教眼前发生的事情弄得眼花缭乱,一直站在那里发愣。第二天,天一亮就吃了早饭。在做饭时,奶奶一顿煮了一天的饭,今日,她要参加挖河,才故意这样干的。看见奶奶要出工,儿子劝,媳妇也劝,奶奶无论如何也不放下锄头。她说,她一定要和大家一同挖好这条河。看见奶奶来到了工地,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向她表示欢迎。大家像早已熟识似的,问她迁到新村以后的生活情况。好说好笨的郭老奶也来向她逗父说: “挖出这条河,就不消再回下营去看了。”奶奶虽然劳动了一辈子,但在这样的大场合,同这么多人一起干这样一件大事情,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

    奶奶虽然年近七十,干活的劲头并不比小辈人差。人家挖几方,她也挖几方。这倒不是为了挣工分,而是怕给下营人丢脸。她一边挖土,一边拿眼睛瞄着河道的来龙去脉,估量河水是不是绕到新村的门前。

    开沟和䢌河的工程,按原定日期完成了。直到放水那天,奶奶才知道,开出来的河水,是从水库杂的,现在门前这条河,还是从前门前那条河,它像个老朋友,不辞翻山越岭、道路崎岖的辛苦,又来和真心热爱它的人们相会了。

    从放水起,奶奶在门前一直站到现在。水在奔流,人在欢呼,她乐得心都哆嗦起来了。哪个自然观赏家能够像她这么真诚,这么专注,对于面前景物这样倾心的爱呐! 有了这条大沟和这条河水,新村这个坝子,好像忽然亮起来了,美起来了,显得更有生气了。 “人呐,真真是了不起啊!”她大声对自己说着, “只要劲头一来,捋捋袖子伸出手,山也可以移动,水也可以搬家……同是门前一条河,可是这条草河,比从前下营的那一条;大不相同了。”

    她走下河坎,蹲下身子,从河里捧起一捧水,低头尝一下,清清的水又凉又甜——是草河里的水啊!

    水从手指缝一下便漏完了。她重新又捧了一捧,低下头去,一口气把它喝完。她觉得遍体清凉,好像又年轻了。

    小河汹汹涌涌地向北面流去,唱着歌子奔入烟波浩荡的长湖。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们如果造出一条河,奶奶饭不吃,一口气把它喝干”,展现了奶奶对孙子经常哄骗自己的不满和对修河一事的质疑。 B、无论是对于新村的面貌还是即将开始的修河一事,苏㸕九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展现了青年一代积极投身新生活的风貌。 C、新村虽然居住环境、住宅都很好,但奶奶认为生产和生活方面却没有老家方便,所以搬入新村后一直闷闷不乐。 D、奶奶看见男女老少一同开沟修河的场景,不禁受到感染,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修河队伍中来,可见她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一个也没落……”,小说中对奶奶身体状况的描写,为后文她和年轻人一样投入到修河劳动中作了铺垫。 B、“人声、车声、挖土声、打钻声、伐木声,混成一片”用声音的混杂交汇简洁生动地展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C、小说借助奶奶的独白来展现其思想的转变,有大功告成的兴奋、得偿所愿的幸福,也有对民众力量的赞叹。 D、小说结尾写奶奶品尝又凉又甜的河水时,写到“一口气把它喝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奶奶对新河建成的激动心情。
    (3)、小说中的两处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小说以“同是门前一条河”为题,有怎样的含意?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 “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早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英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杂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 “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强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休,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 “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站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休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 “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在农村、农业、农民上多下“绣花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城市和农村在吸引人的力度上,显然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好,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羡起来,这就需要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才能够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而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换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新农业,通过不断做优做强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的刀度,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够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骨干和由城里打工返乡创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看到只有不断地自我革新,不断地自我进步,才能够掌握时代的主动权,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角”,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要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依靠“新”的思维,新的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摘编自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中新网2019年12月2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乡下人的“土气”,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谍生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B、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在乡村,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 C、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D、在“熟悉”的社会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信任成为规矩,规矩在乡土社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现代化绕不过去农村,因为农村几乎跟每一个人都有关联,农村也会为现代化提供滋养。 B、随着现代化建设,乡村的社会基本秩序已经纳入国家的基层政权建设,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C、乡村环境类化起来,乡村就会更具魅力,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D、只有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发展,农业转型需要政府引领、科技投入和人才支撑。
    (3)、下列选项中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安土重迁,落叶归根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材料三的五个段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请简要说明。
    (5)、材料一结尾说“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一观点在材料二中有哪些体现? 请简要分析。
  • 6、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军团既有如潘展乐、郑钦文等健儿创造历史突破,也有巩立姣、石智勇等老将遗憾未能蝉联冠军。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会见奥运中国体育代表团时说:“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要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是红色的季节,现在的院子正是这种色彩。远处看,柿子树和枫树的叶子着了红妆,柿子树的叶片本就厚实,这时红得像浸过红颜料的布头,裹着黄柿子,露出一脸的憨厚;枫树,正庆幸他们一年中最露脸的时刻,不管是元宝枫还是鸡爪枫,都尽力伸展开他们的尖叶,鲜红欲滴。走近看, , 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用它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它的蔓却出耀眼的红光,一时墙头便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刚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

    :松柏、翠竹、没来得及落叶的杨柳和地上绿绿的草坪做了秋的深色背景;也有许多中间的过渡,马褂木因为硕大的叶片特别像古人穿的马褂而得名,这时呈现出深褐色;而白蜡树则刚刚染上一点淡淡的黄;更有那玉兰,白绒纸的花苞,已经准备好了来年春天的绽放;地上的落叶,因时间的先后分出了水分的干湿和颜色的浓淡。一串红叶单挂在一色青灰的墙上,就像暗夜里的灯笼;一片鲜红的新叶被风吹到枯叶堆上,像正要去点燃它的火苗。阳光从未落的绿叶上反映着粼粼的光,突然来去的秋风,落叶扬起又落下。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如果将文中加点的“喷”“舞”换成“发”“挂”,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下列选项中的冒号与文中第二自然段的冒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遇见谁摔倒了,他去扶;遇见石头挡路了,他下车也要把石头挪开:他就是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B、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C、同学们:今年七月,恰值我们中学毕业20周年,有人建议搞个同学聚会。 D、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表达的意思相似并成

    为后世儒生修身养德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写剑阁的险要,告诫人们警惕战乱。
    (3)、好的文章“言近旨远”,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4)、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一句,吐露真情,表明诗人心中的无限愤懑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足见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
  •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山居寄同志

    杜荀鹤

    茅斋深僻绝轮蹄,门径缘莎细接溪。

    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

    风生谷口猿相叫,月照松头鹤并栖。

    不是无端过时日,拟从窗下蹑云梯

    【注】①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曾数次进京应考,不第还山;后于晚唐大顺年间得中进士。②云梯:高山石路,喻仕进之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山居住所非常偏僻,远离尘嚣,少有车马经过,门口的莎草小径与溪水相接。 B、颔联描写垂钓的石台,招待宾客的茶灶,真实再现了诗人富有雅趣的日常生活。 C、以“绝轮蹄”写归隐之心,但又说“茶灶待宾”,表现出彷徨无奈的矛盾心理。 D、描绘风起时猿猴互相呼唤的情境与月下鹤栖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谐。
    (2)、有人评价此诗“有陶诗表,无陶诗骨”,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武陵蛮寇临沅,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马援请行,帝愍其老,未许,援曰:“臣尚能披甲上马。”遂遣授率中郎将马武、耿舒等将四万余人,征五溪。援谓友人杜愔曰:“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及援讨武陵蛮,军次下隽,有两道可入:从壶头则路近而水险,从充则涂夷而运远。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壶头。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耿舒与兄好畤侯弇书曰:前舒上书当先击充粮虽难运而兵马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壶头竟不得进,大众怫郁行死,诚可痛惜!今果疾疫,皆如舒言。”弇得书奏之,帝乃使梁松乘驿责问援,因代监军。会援卒,松因是构陷援。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绶。

    谒者南阳宗均监援军。援既卒,军士疫死者太半,蛮亦饥困。均乃与诸将议曰:“今道远士病,不可以战,欲权承制降之,何如?”诸将皆伏地莫敢应。乃矫制调伏波司马吕种守沅陵长,命种奉诏书入虏营,告以恩信,因勒兵随其后。蛮夷震怖,冬十月,共斩其大帅而降。于是均入贼营,散其众,遣归本郡,为置长吏而还,群蛮遂平。均未至,先自劾矫制之罪。上嘉其功,迎,赐以金帛,令过家上冢。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光武之于功臣,恩至渥也,位以崇,身以安,名以不损,而独于马援寡恩焉,抑援自取之乎?尽力以佐人取天下,而卒逢罪谴者,或忌其强,或恶其不孙,而援非也,为光武所厌而已矣。老氏非知道者,而身世之际有见焉。其言曰:“功成名遂身退。”盖亦察于阴阳屈伸之数以善进退之言也。平陇下蜀,北御匈奴,南定交趾,援未可以已乎?武溪之乱,帝愍其老而不听其请往,援固请而行。天下已定,功名已著,全体肤以报亲,安禄位以戴君,奚必马革裹尸而后为愉快哉!光武于是而知其不自贵也;不自贵者,明主之所厌也。夫亦曰:苟非贪俘获之利,何为老于戎马而不知戒乎?老而无厌,役人之甲兵以逞其志,诚足厌也。故身死名辱,家世几为不保,违四时衰亡之数,拂寒暑进退之经,好战乐杀而忘其正命,是谓“逆天之道”。老氏之言,岂欺我哉?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马援贪功取厌》)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前舒A上书当B先击充C粮D虽难运而E兵马得F用G军人数万H争欲先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为,认为,与《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中的“以为”意思相同。 B、行,副词,将要,与《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中的“行”用法不同。 C、矫,假托,诈称,与成语“矫枉过正”中的“矫”意思不同。 D、南,名词作状语,与《赤壁赋》“东望武昌”中的“东”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蛮人攻打临沅,李嵩、马成征讨未能取胜,马援一再请行,终于得到允许,于是他率领马武、耿舒等人前往征讨。 B、宗均担任马援军队的监军,军中病疫严重,他命吕种奉诏书招降蛮人,怕对方假意投降,又亲入敌营,遣散其部众,平定了蛮人之乱。 C、马援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却身死名辱。王夫之认为,马援没能在“功成名遂”后及时身退,让皇帝觉得他不“自贵”。 D、王夫之认为,做人做事应当遵循阴阳屈伸之数,不违背规律,明晓世间的进退之道,以免给自己甚至家族招来祸端。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武陵蛮寇临沅,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

    ②全体肤以报亲,安禄位以戴君,奚必马革裹尸而后为愉快哉!

    (5)、请简要概述光武帝为何对马援“寡恩”,并结合材料一谈谈相关的事实依据。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黄河

    周立波

    二十一日,部队陆续到了黄河边上。这就是历代诗人最爱歌颂的黄河,这就是音乐家冼星海同志在《黄河大合唱》里谱出了澎湃之声的黄河。

    万道灿烂的阳光之下,黄河里面的无数冰雪的团块射出明亮的反光。这些冰雪的大块,浮泛在黄浊的水浪里,迅急地奔流。它们互相冲击着,发出嚓嚓的声音。

    等待渡河的时候,我到镇上去找开水喝,和老百姓聊天。他们说,原先这里的房子要多些。日本兵几次打到了河东,毁了这里好多民房。依靠八路军英勇的守卫,日本兵从来没有渡过河来。我们和日本兵只隔一条水,但是陕甘宁边区始终是一块干净的土地,从来没有被日寇践踏。今天正在渡河东去的王震将军的部队里,就有好多保卫黄河的英雄。

    我们挨次下了船。每船水手十一人,船一解缆,水手使劲地荡桨,大声地呼喊。那是一种粗犷的吼声,声音那么大,竟至超越了风声和波浪冲激船头的声音。到了中流,船不停地起落,并且一直往下流。水手们使尽力量摇桨,使尽一切力量呼吼。这是人和自然斗争的雄伟的场面。河风吹着,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水手们只穿着单衣,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

    到了河东的沙滩上,王首道同志站在那里遥望着河西,有一刻钟之久不肯走开。我们已经离开陕甘宁边区了。王震同志还没有过来。他正在西岸指挥队伍,分拨船只。

    我们沿着黄河走了十里路,才转入东边的山路。在河边看见的第一间房子的砖墙上,写着“时刻准备反扫荡,坚决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我记起了早晨在螅蜊峪看见有一堵墙上写着:“展开赵占魁运动,发展手工业”。隔一条黄河,一边是生产运动,一边是对敌斗争。

    在河边。我们碰见了两个农民。他们都穿着蓝布棉衣和白布棉裤,头上挽着干净的白毛巾。其中一位提着一个大型手榴弹,另外一位腰间插着一支土造的手枪。这是民兵。提着大手榴弹的小伙子,仔细打量了我们的制服和武器,小声地对同伴说:“咱们的人。”我们要他们带路,他们十分高兴地走在前面,并且告诉我们,这里是临南县界。这里的民兵都会使用地雷,每个村庄的大路和小路都挖了雷坑。敌人一出来,地雷就埋好。我们经过的村庄,果然到处有雷坑。民兵送了我们十来里路,我们怕走得远了,耽误了他们自己的事情,请他们回去。但不料他们回去以后,我们碰到了一点麻烦。

    我们经过一个名叫马塔的山村时,突然被一群孩子包围了。他们手执红缨枪,不让我们走,索看路条。我们说:“咱们是八路军,从河西来的,没有带路条。”一个为首的孩子说:“你们是八路军,咱们欢迎,可是八路军也得有路条。”我们又告诉他:“你们的民兵哥儿还送了我们一程,刚走。”他说:“咱不管,只要路条看一看。”我们被阻拦着,幸亏村里出来一个人,问什么事,知道我们是从河西来的八路军以后,他叫孩子们赶快让开路,让我们前进。

    一路上,我们赞赏着村民组织的严密,有着这样的人民组织的地方,敌人是不容易逞凶的。

    我们走了五十五里路,到了临南县府所在地刘家会。县政府把镇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让给我们住。晚上,睡在炕上,我们谈起了今天在黄河岸上发生的一件事情——

    张米贵是一大队的战士,参加八路军已经有七年。他母亲听说儿子要经过家门,就拄着一根拐杖,来到黄河边上,等了三天,真就看见儿子了。她只是流眼泪,说不出话来。张米贵抱着枪伴着她坐了一会儿,要她好好地保重,并且说,自己会很快地回家。最后,他站起来说:“打日本兵,打那些反动派,是大事。娘,你回去吧。”于是,他赶快走开,怕她看见自己的眼睛。

    就是这样,他别了母亲,赶上队伍,把一切经过报告了班长。从家门经过,他没有回家。

    (节选自《南下记》)

    文本二:

    小品文很小,人家或以为它只配供人消遣,不能载道。我则以为除供人消遣外,还须载道,其寿命才能长久。不过道也有一个分别。假如我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未免太艰深了。小品文所载之道,应该是众人易于明白的道理。世间有不少长篇大论,因其太长太大,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有工夫去读它。又因其说理复杂曲折,也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能读得懂。很好的小品文,就形式说,第一个原则,当为短小。近来,常见一些小品文,其开张白往往占一两百字,太不经济。不过经济之极,也足以使小品文丧失其文章之“文”。小品文毕竟是“文”章。虽极短小,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一句抽象之道理,可以写三两句具体之说明,正面说了,还可以说反面。总而言之,小品虽经济,然而是“文”章。

    (节选自周谷城《泛说小品文》)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开头写水浪奔流、阳光灿烂、冰雪团块明亮,这些景物烘托了作者看到黄河的激动心情,表现出对取得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心。 B、“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但船上的水手们“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通过对比生动地表现出水手们奋力划船时的艰难。 C、提大手榴弹的民兵说:“咱们的人。”这简短而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显示出充分的信任,反映了八路军与农民的亲密关系。 D、文本一以“黄河”为题目,一方面是因为故事确实发生在黄河边,另一方面是把黄河作为一种象征,寄寓刚毅、勇敢的民族精神。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音乐作品,文本一提到它,旨在引出渡河时人和自然斗争的雄伟场面。 B、陕甘宁边区是以陕北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文本一写王首道遥望河西,透露出思念党中央、保卫党中央、不甘心放弃根据地的心理。 C、张米贵是一名普通战士,为了抗战,他从家门口经过都没有回家,文本一记述他,是要表现这位战士超出其他士兵的家国情怀。 D、周谷城在文本二中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等抽象艰深的句子为例,来说明小品文不应该晦涩而应该明白易懂,很有说服力。
    (3)、文本一的环境描写非常出色,对表达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周谷城认为优秀的小品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特点对文本一作简要赏析。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学会挑选食物,是对抗植物毒素的有效做法。在肯尼亚马萨伊马拉草原上,我们总能看到长颈鹿在悠然地嚼着金合欢的叶子。只要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因为,如果只吃一棵金合欢树的叶子,很容易引起中毒。因为金合欢会“通风报信”。

    金合欢含有特殊的化学武器——单宁。在通常情况下,树叶中的单宁含量并不高,毕竟合成单宁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长颈鹿在啃食树叶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这些乙烯被金合欢感应到,接着金合欢就会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过量的单宁会影响到长颈鹿的消化系统,降低它们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所以,聪明的长颈鹿自然会找新的地方进餐了。

    说到挑选食物,还有一个出名的例子,那就是在澳大利亚的桉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个动物就是树袋熊(考拉)。桉树叶子是考拉的主要食物,但是并非只要是棵桉树,考拉都会吃。在澳大利亚分布着约 300 种桉树,但是考拉仅仅热衷于吃其中的三种桉树的叶子,分别是小帽桉、细叶桉和赤桉。这种现象其实也发生在大熊猫身上,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挑嘴的大熊猫就只愿意吃冷箭竹,像毛竹、麻竹这样的竹子根本就不入它们的法眼。

    考拉如此挑选食物是有原因的。桉树可以说是将化学防御这件事玩到极致的植物之一。中国南方大片的桉树林根本不需要喷洒农药控制虫害,因为几乎没有动物能够解除桉树的防御武器。桉树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桉叶油,桉叶油的主要成分桉叶素有着特别的刺激性气味。虽然稀释过后的桉叶油也可以作为香精添加到人类的食品当中,但在高剂量下,桉叶油仍然有毒。对于食草动物而言,桉树叶是种“只可远观”的能源宝库。相对来说,作为考拉食物的三种桉树中的桉叶油含量远不如柠檬桉、蓝马里桉、辐射桉、丰桉这些应用于精油生产的桉树。

    但是,桉树毕竟是桉树,即便是桉叶油含量稍低,但是终归有中毒风险的。为了应对这种高毒性低热量的食物,考拉的应对策略就是少吃多消化。一只成年考拉每天最多会吃下约400克的桉树叶,这仅仅是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吃下的蔬菜总量,但这却是一只考拉一整天的能量来源。

    考拉会细嚼慢咽,尽可能地避免快速摄入大量的毒素。所以考拉的进餐时间通常约为 4-6小时,而吃饭快的人可能一天的进餐时间加起来只有十几分钟。考拉吃下去的桉树叶,进入胃肠道之后,其中活跃的微生物不仅能将叶片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考拉可以吸收的营养,更可以分解其中的毒素,避免中毒。而考拉的这种做法显然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节能”,毕竟所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依赖于这半斤八两的桉树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考拉总是懒洋洋的样子,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能量进行剧烈运动,只能选择慢吞吞地生活。

    要说到解毒能力,马铃薯甲虫必然是能数得着的狠角色。1824年,科学家首次在美国落基山脉东坡发现了这种甲虫,谁也没想到这种生活在野生杂草刺萼龙葵上的小小甲虫,最终变成了人类农业生产的“噩梦”。1855年,就在被首次发现的30年后,人们发现马铃薯甲虫开始啃食美国科罗拉多州马铃薯,并且它们的胃口出奇的好,所有的马铃薯叶片都是它们嘴巴里的美味,如果叶子被啃食得过于干净,它们还会去啃食马铃薯块茎。所到之处如风卷残云。因为最早的危害发生在科罗拉多,所以这种虫子也被称为“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目前,马铃薯甲虫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的主要马铃薯产区,成为农田一霸。

    对于绝大多数动物来说,马铃薯的茎叶绝对不是什么好食物,因为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说这些物质可以让动物闻风丧胆一点都不为过。首先,龙葵素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中毒反应。胆碱酯酶被抑制失活后,乙酰胆碱大量累积,以致胆碱能神经兴奋增强,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中毒症状。再者,龙葵素还能与生物膜上的甾醇类物质结合,导致生物膜穿孔,引起膜结构破裂。当龙葵素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就会随着血液循环破坏胃肠道、肝脏等体内脏器的细胞结构。高剂量的龙葵素由于其表面活性作用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

    所以人吃下含有龙葵素多的食物时,轻则出现口腔和喉咙刺痒的症状,严重者表现为体温升高和反复呕吐而致失水、瞳孔散大、呼吸困难、昏迷、抽搐,如果剂量更高则会因为呼吸系统麻痹而死亡。

    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马铃薯甲虫体内拥有高效的解毒体系。在马铃薯甲虫体内活跃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这类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这个清除的过程,就像在垃圾焚烧厂焚烧垃圾一样清除有害物质,毕竟燃烧通常也是氧气与有机物剧烈反应的过程,只不过在生物体内这种垃圾处理过程会温和很多。至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就像是点火系统,让马铃薯甲虫拥有了可以熊熊燃烧的抗毒小宇宙。

    更重要的是,马铃薯甲虫对多种农药都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到今天人类手中的大多数农药已经无法对抗来势汹汹的甲虫大军。拟除虫菊醋类农药是用量最多的农药之一,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农药几乎已经变成了饮料。就连新型的Bt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类农药在对付马铃薯甲虫的时候也显现出了颓势。

    (摘编自史军《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风报信”在文中指金合欢在感受到大量乙烯后,就会主动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 B、“只可远观”在文中指食草动物因桉叶油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一般不敢食用桉树叶。 C、“节能”在文中指考拉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以减少食用桉树叶的数量。 D、“噩梦”在文中指马铃薯甲虫因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和抗药能力强对农业影响很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中含有的单宁一旦进入动物的消化系统,就会降低动物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B、考拉采用少吃多消化的进食方式,成功地稀释分解了桉树叶中含有的有毒成分,避免中毒。 C、马铃薯的茎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这种物质能够保护它不被大多数动物啃食。 D、马铃薯甲虫体内的解毒体系,能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长颈鹿、树袋熊等动物采用挑选食物的方式来对抗植物毒素,都能通过稀释毒素来降低中毒的风险。 B、桉树能分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桉叶素来抵御动物的侵害,很多动物都难以解除桉树的这一防御武器。 C、龙葵素既能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中毒症状,也能引起生物膜结构破裂。 D、马铃薯甲虫对各种农药具有强大的农药适应能力,即使新型的Bt蛋白类农药也难以将它彻底杀灭。
    (4)、科普文和科学论文一样,同样讲求严密的逻辑性,这篇文章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动物世界的解毒办法究竟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13、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难,敢于犯颜直谏;王安石不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杜牧总结秦朝覆亡教训,意在针砭时弊;苏洵探究六国破灭缘由,旨在警示当朝。

    古代优秀的士人,尊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信条。在其位,则积极建言献策,以期有补于世用;不在其位,仍能心系朝堂,时时牵挂国事,以各种方式表白心迹。

    而北大教授戴锦华也认为,知识分子与知识多少无关,而是一种社会担当。

    作为时代青年,你从以上材料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批评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禽兽”理论,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在反驳中所使用的方法是①      , 即将墨家的兼爱理论归结为“无父”或“禽兽”的错误结论,从而证明兼爱是不成立的。这里孟子运用的是一个隐藏了结论的三段论推理,而且把小前提前置了,还原一下这个三段论就是:

    无父(无君)是禽兽,

    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

    所以,墨家的兼爱是一种禽兽理论。

    那么孟子的这个推断成立吗?当然不成立,因为这个小前提本身就是不真实的。为什么说小前提不真实呢?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这个小前提是如何得出的,便应该清楚了。墨家的兼爱强调无差别,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没有人、己、亲、疏的区别;而儒家的仁爱则强调有差别,②     。孟子因此认定墨家的兼爱是无父,以三段论推理形式可作如下分析:

    (                            ),

    (                            ),

    因此,墨家的兼爱是“无父”。

    这个推论在结构上没有问题,但是它的大前提换一种表达就是:对待父亲与对待他人有差别就是“有父”。这显然是儒家的观点。孟子批评墨家“兼爱是无父”的观点,却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而非从共识出发,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孟子的整个推论也就不能成立。

    墨家和儒家之间,互相批评、相互指责,从而构成了彼此之间长期的思想论争。其实,墨家和儒家,在“爱”的思想上,一个从外到内,一个从内到外,③      , 将有可能产生出更加合理而全面的思想。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参照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三段论推理结构,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处补充完整孟子另一个推断的三段论推理分析。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微型小说大都篇幅短小,但要求结构完整,有____之感。一部作品的开头和中段精彩,如果结尾贫弱,就成了____,令人扼腕。人人皆知的莫泊桑的《项链》的结尾,就有着____的艺术效果。当那个为图一时虚荣,弄丢了项链而付出10年劳苦的玛蒂尔德,听到项链的主人说:“哎哟,我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500法郎……”读者无须沿着故事再往下联想,只要掉过头来回味整个故事,去体会可怜的玛蒂尔德种种偿还债务的艰辛,而对每一个细节的回味都会加深对故事结尾的深入感受。这样,小说在最后一刻把读者放到故事和思想的核心中去,读者才能感到意蕴无穷,余味不已。虽然不是所有好的小说都必定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但长着一个令人____的尾巴的小说,必定是一篇好小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气呵成    画蛇添足    引人入胜    叹为观止 B、一挥而就    狗尾续貂    引人入胜    拍案叫绝 C、一气呵成    狗尾续貂    发人深省    拍案叫绝 D、一挥而就    画蛇添足    发人深省    叹为观止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请根据语段内容,补写下面三段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所以《项链》是一篇好小说。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了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2)、《春江花月夜》中的“”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思妇内心极度的痛苦。
    (3)、《将进酒》中的“”两句,表现出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
  •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雪夜小饮赠梦得

    白居易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 , 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注】①梦得:刘禹锡的字。②遗老:指年老历练之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题目内容丰富,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赠诗的对象。 B、“同为”拉近了与友人的距离,即便是萧条的雪天,与友人对饮也舒适惬意。 C、“呼作散仙”顶真手法的使用,语气贯通,强调了诗人想要飞升成仙的梦想。 D、尾句化用“沧海桑田”的典故,展现了诗人看淡宦海沉浮、世事变化的阅历。
    (2)、有人说,这首诗的主调是闲适惬意、乐观豁达,其中也流露出人生失意之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女子必自择丝麻 , 良工必自择完材,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乖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

    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

    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

    文本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B、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C、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D、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丝麻,丝指蚕丝,是绸缎的原料;麻指麻类植物的茎皮纤维,可制绳索、织布。 B、左右,左边和右边,意思是“身旁,身边”,代指在身边侍候的人,有时指近臣。 C、百姓,这个词语有“庶民,平民”和“百官”等义项,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个。 D、孟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出在上位的人,地位越高就越担心有灾患,这就为后文不要失政的论述提供了依据。 B、“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在提醒君子进行统治的时候千万不要苛刻,而要本着宽容、与人为善的原则处理事务,这两句颇有哲理意义,已成名句。 C、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无论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用正确道理进行教化、忠诚而有信义,都是在上位者应该做到的,这样才会有良好的政局。 D、《孟子》善用譬喻推出结论,文章思路清晰,气势磅礴,对听者有很强的震撼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

    ②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5)、孟子长于说理,尤其善用排比句,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子分析。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荣军鞋铺

    石钟山

    老兵姓吴,一只脚是跛的。吴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那只跛脚就是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纪念。

    那一年,军营正门口,马路对面,多了一个修鞋铺,起名“荣军鞋铺”,吴老兵便成了这家鞋铺的主人。店内店外就他一个人,戴着一副花镜,低着头,有一缕花白的头发从额头滑下来,认真又执着地修理堆在眼前的鞋。

    鞋大都是对面军营里的军官送来的,那些年部队上只有军官才发皮鞋,4年一双,军官们对鞋都很仔细。有时鞋刚发下来,为了防止鞋底磨损,都来他这里钉掌儿。钉了掌儿的皮鞋,穿在脚上,走起路来不仅有声有色,后背也挺得格外直。

    荣军鞋铺的窗子上立了块纸壳,纸壳上标明了钉鞋掌的价格,后掌儿两角,前掌儿七角。春夏秋冬,吴老兵把鞋摊摆在门外,身上系了条黑色围裙,低着头、弓着身子,一丝不苟地钉鞋掌。

    午休或傍晚,是荣军鞋铺最热闹的时候,三三两两的军人从军营大门里走出来,轻车熟路地来到吴老兵的鞋铺,把鞋放下,亲切地叫一声:“吴师傅,鞋放这了。”这时,吴老兵会半仰起头,交代一句:“把名字写好。”

    凡是来过荣军鞋铺的人都知道,吴师傅有个习惯,总会让来人用纸条把钉鞋人的名字写上,放在鞋窠里,这样不会拿乱。

    从大院出来的军官们,有时放下鞋并不急着走,而是立在鞋摊前和吴老兵聊一会儿。久了,便知道修鞋的吴师傅是名老兵,而且参过战。聊到兴致处,吴老兵会说几句当年去朝鲜参战的事,他话不多,三言两语后总是适时打住。军官们把吴老兵的故事连缀起来,慢慢地把吴老兵的经历铺展开来——吴老兵叫吴先发,是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参加过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脚就是在第四次战役中受的伤。回国后,他在锅炉厂上班,退休了,就搞起这个鞋摊。

    青年军官们连缀起吴老兵的经历后都啧着嘴,眼神里多了崇敬。再称呼吴师傅时,有的叫班长,有的叫老兵,也有人仍称吴师傅。

    吴老兵总是在每晚军营响起音乐时收摊。不用问,此时是九点四十,他知道,再过二十分钟,军营的熄灯号就该吹响了。他把摆在门口的工具,还没来得及修的鞋拿到鞋铺里,用一把铁锁把门锁了,推起立在一旁的自行车,跛着脚上车,影子便遁到了暗夜里。有一天吴老兵来到鞋铺门前,像往常一样开门、搬出工具,却猛然发现了异样,抬眼向对面的军营望去,军营安静得出奇。一夜之间,军营里的军人开拔了。那阵子,电视、收音机里天天播放的都是南部战事(对越反击战)。

    吴老兵有个收音机,就放在摊位前,他不仅把音量调到最大,还要竖起耳朵来倾听。手里的活儿已经干完了,他并不收摊,仍旧坐在那儿,跟前只有收音机陪伴着他。日子忽悠一下,三个月过去了。他在一天早晨来到鞋摊前,军营突然又热闹起来,又听到了熟悉的军号,还有士兵列队走过的声音。

    吴老兵的脸色又活泛起来。这时,军营里有两个军官直奔他的鞋摊而来,报上姓名,他很快在那一排修好的鞋里找到属于他们的鞋,庄重地递过去。

    接下来的日子,又有一些军官陆续来取自己的鞋。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从前,他却发现还有十双鞋没人认领。他从鞋窠里把纸条掏出来,姓名清晰,他找了一块比较大的纸壳,依次把这些人的名字写上,立在摊位显眼的地方,希望鞋的主人早点来把它们取走。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那十双鞋仍没人来认领。一天,团长来了,站在纸壳前依次把那些名字看了,叹了口气,说:“吴师傅,他们都成了烈士。”说完弯下身子把纸壳反转过来。团长他认识,当营长时就到他这儿来钉鞋。他死死盯着团长的脸,虽然已有预感,但还是觉得有些突然。团长又看了眼玻璃窗后那十双摆放整齐的鞋,说:“鞋就放这儿吧,权当留个念想。”

    团长走了,他的目光久久收不回来。

    从此,每天打开鞋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擦拭那十双鞋,然后把它们又庄重地摆到原处,像展览橱窗。更多时候,他的眼睛先是盯着那没人认领的鞋,随后,眼神定在某一处。

    偶然的一天,有两个军官在鞋摊前说起要去南方某省新建的烈士陵园参加纪念仪式……后来军官走了,他的心也不在了,眼神飘飘地定在天边的某一个地方。

    后来,儿子成了他的徒弟。鞋摊前一老一少,叮叮当当的钉鞋声,像二重奏。儿子三十几岁,胡茬儿硬硬地扎在脸上的样子,很硬朗,但修鞋的动作却很温柔,这是父亲要求的。

    又过了些时日,鞋摊前突然少了父亲。

    南方某省的烈士陵园来了一个老人,背着包袱,不时停下来,从鞋窠里拿出纸条在碑上查对着名字,终于对上一个,他把鞋摆放在烈士墓前,冲着那墓说:李大生排长,鞋给你送来了。穿上鞋,脚不冷。

    十双鞋,他找了三处墓地,终于都找到了它们的主人,一双双摆好,敬礼。两个月后,他又回到鞋摊前,儿子修鞋的手艺已经很熟练了,他能腾出空来发呆了。他经常抬起眼,望着远处的天际,一望就是半晌,嘴里一遍遍唠叨着:把鞋穿好……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老兵在军营正门口对面开鞋铺,“认真又执着地修理堆在眼前的鞋”,表现吴老兵的军人情结。 B、军官们将刚发的皮鞋交给吴老兵钉上鞋掌,表现军人对鞋子的爱惜,体现军人的勤俭节约作风。 C、吴师傅让修鞋人用纸条写上名字放在鞋窠里的习惯,既体现人物性格特点,也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 D、吴老兵修鞋的时候就竖起耳朵来倾听收音机,忙完了活,仍然坐着听,这说明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简要介绍吴老兵,既写出了吴老兵身体特征和人生经历,确立了其大致形象,也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吴老兵听到军营的音乐就收摊,“跛脚上车”“遁到暗夜里”,写出了他的凄惨孤独。 C、小说通过设置“团长”这个人物,来揭开“那十双鞋仍没人来认领”的谜底,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D、小说借助“吴老兵修鞋”这一核心事件,巧妙地将其过去与现在一系列经历串联起来,使结构浑然一体,主题鲜明且意蕴丰富。
    (3)、小说开头简介了吴老兵的经历,却又在后文让“青年军官们连缀起吴老兵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小说中三处画线语句描写了吴老兵的神态,它们各有不同的含意,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有的逻辑推理,目的只有一个,即找出事物的真相。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因为真相往往是难以捉摸的。但不探寻真相是荒谬的,那种真相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同样是荒谬的,它否定了我们所有的努力,使真相沦落为妄想。

    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所谓本体真相,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某个事物被认定是本体真相,那么它必然存在于某处。桌上有一盏灯,这是本体真相,因为它确实是在那里,而不是幻象。逻辑真相是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自动呈现出来的真相。肯定一个命题意味着已判断它为真,反之亦然。一个命题如果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那么它就为真。例如一个命题说一艘船泊在码头上,如果这里确实有一艘船,确实有一个码头,而这艘船确实泊在码头上,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判断一个真命题的过程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将大脑中的观念(主观事实)与相应事物的真实状态(客观事实)联结起来。上例中,如果那个命题所说的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则命题就是假的。

    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对真相的确认都要去检查别人认定或推测所得的真相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依据,即确认真相就是要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里我们所要关注的焦点是事物的客观情况。如果不能判断一个命题如“狗在车库里”的真假,那么仅仅在大脑中思考狗、车库或者其他相关概念是无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得亲自到车库去看看。从这一点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为什么我们说本体真相更为基础。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客观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

    当人们撒谎时,他很清楚现实世界中真相是什么,而在表述时却有意欺瞒篡改,他知道“A是B”,但他说出来的却是“A不是B”,逻辑真相反映的就是命题内容符合客观事实,即符合论。另一理论——融贯说,则从属于符合论,“融贯说”指如果一个命题与某个已经得到证明的理论或思想学说一致(相融贯),那它就是真的。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例,如果说某个关于物质世界的特殊命题是真的,那是因为它与相对论是一致的。使这个命题逻辑上正确的正是相对论本身,因为相对论被认为是真实地反映了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理论,它与真实的物质世界是相符合的。由此可以看出,融贯说如果想成立,必须依靠符合论,因为符合论更为基础。

    我们应该注意到,依据融贯说得出来的结论可能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它所依赖的基础并非客观事实,而是某种理论或思想学说。而任何理论或者思想学说都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已经过时,与现实世界并不相符。

    (摘编自D·Q·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真相》,赵明燕译)

    材料二:

    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必须以看到它的本质、揭示它的真相为前提,即人的思想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但是,人们揭示了事物的真相,并不等于对事物获得了真理性认识。揭示了真相,我们的认识仍处在对事物现象的感知阶段,并没有上升到理性阶段,还不能证明我们已经获得了真理性认识。

    其实,搞清楚事物的真相,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客观世界中,真相与假象是常常混淆着的,以至于人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真假难分;在实际生活中,甚至可能出现真假颠倒的情况;有的时候,真相与假象常常是并存着的情况——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更增加了人们分辨真假的难度。在对人本身的认识上,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很难,这主要因为人性极端复杂多变。正如一个西方谚语说:“人是什么?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揭示事物的真相有难度,除了自然原因之外,还有社会原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一些人认为是利害相关的问题上,把问题的真相宣示出来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人们为了揭示事物的真相,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或者刁难,有时,还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哥白尼提出日心说,遭到了当时罗马教廷的强烈反对,认为这一理论违背了圣经的教义。哥白尼坚持自己的观点,被判处火刑,不过,科学已经证明,真理是在哥白尼这一边。可见,在寻找真理的这一步中,即为了充分地揭示出事物的真相,必须要拿出勇气,甚至还要有一种个人牺牲精神。

    虽然揭示真相是有难度的,但是真相毕竟会被揭示。真相之所以必然会被揭示,是因为人们通过揭示事物的真相,进而认识真理。这个过程中,认识主体即人的素质起决定作用。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真实的自我。所谓真实的自我就是能够勇于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本来面目。只有那些勇于正视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揭示真实的客观世界,才能够真正把握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我们还应该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勇于说真话,把揭示真相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

    (摘编自宋惠昌《求真的哲学:真相与真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物的真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找出某个事物的真相是个艰巨的任务。 B、融贯说属于符合论,以符合论为基础,融贯说如果要成立,必须依靠符合论。 C、“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说明人性极端复杂,要看清人的真面目难度很大。 D、人作为揭示真相、认识真理的主体,既要勇于正视自我,又要怀着纯真的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一艘船泊在码头上”这一命题是假的,那说明现实中只有一个空空的码头存在,而没有一艘船停泊在那里。 B、本体真相反映事物的客观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本体真相比逻辑真相更可靠。 C、现实生活中揭示真相常会遇到阻碍,甚至要付出惨痛代价,但只有勇敢地揭示真相,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真理性认识。 D、虽然揭示真相有难度,但终会被揭示,因为我们把揭示事物的真相看作是理所当然的,需要通过揭示真相来认识真理。
    (3)、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作为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在一天内的变化很小,而《两小儿辩日》中,一孩童却认为太阳初升时离地球近而正午时离地球远。 B、杨贵妃很美吗?在唐朝时期的审美观下,人们认为杨贵妃很美,但是在当代人的审美观下,我们也许不再认为她是美的。 C、叶尾壁虎有着枯叶一样的条纹和叶状的尾巴,能够将自己完美地融入周围环境中,乍看上去就像一片在秋风中枯萎的树叶。 D、在许多人眼中,“新闻”一度成为“事实”的同义代名词,然而实际上,“虚假新闻”一直困扰着我们。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两则材料认为了解真相是困难的原因。
    (5)、阅读下面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的情节,简要分析这一情节印证了上述材料中的哪些观点。

    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