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乌尔纳姆法典》问世早于《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大部分损坏,只剩残片:而《汉谟拉比法典》仅正文就保存下来了282条,因而使我们第一次完整地了解了古代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法律整体发展运作情况。材料旨在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A、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B、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C、可以使我们清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D、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下图浮雕中,纳尔迈高坐九级台阶上的殿堂,上方有保护他的女神,身后是随从,前方是牛、羊、俘虏等战利品。据此推知,当时的埃及(       )

           纳尔迈权标头浮雕拓印

    (注:纳尔迈是公元前31世纪埃及的统治者,权标头是一种武器的顶端部分。)

    A、初步具备国家形态 B、对外征战无往不胜 C、建立完善官僚系统 D、农业生产备受重视
  • 3、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随之而来的是殖民者侵略的脚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租地农场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摘自《历史学习新视野》

    材料二   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这一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部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在使用劳动力上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使“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二中“不自愿地移居”这种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3)、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是哪两个国家?依据材料三,如何评价早期的殖民掠夺?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摘编自教育部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查士丁尼在法典中把君权同神权结合起来,第一个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宣传皇帝直接得到“天惠”来统治人民,使君权神圣化。《罗马民法大全》成为后世欧洲各国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础,其中的公法对后世影响不大,私法则对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起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古代罗马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这部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的《十二铜表法》的地位和内容。该法律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法律的制定有什么历史意义?
  •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荣升。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材料二   法兰克王国为直接加强与军事将领的联系,运用了一部分没收叛乱贵族的土地和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那些到前线作战的将领们、统治边远省份和镇压部落反叛的官员们……他们必须履行新规定的义务。

    ——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之所以伟大”在政治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主要是指什么人?
    (2)、材料二反映了法兰克王国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必须履行新规定的义务”具体是指什么?
    (3)、概括材料三中的改革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转型有何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影响文明发展和文化创造的多种因素中,有许多学者将地理与环境的作用排在了首位,比较著名的有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孟德斯鸠等人……这种片面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科学技术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地理与环境、气候在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越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这种作用就越大。

    ——叶锋、唐彩霞编著《中西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

    关于人类文明,从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提取如下观点:“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文明的类型”“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进步”。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并用世界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 7、下图中反映的贸易方式是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图中“中程”对应的方框里应填入的内容是(     )

    A、黑人奴隶 B、黄金 C、 D、机械制品
  • 8、15--16世纪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下列关于地理大发现说法正确的是(     )
    A、造船技术进步,开始使用蒸汽动力 B、达·伽马的船队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了印度 C、麦哲伦船队为自己发现美洲新大陆而欢呼雀跃 D、欧洲贸易中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 9、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人物在地质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但他走进人们的视野却是从《蒙娜丽莎》开始的,他是(     )
    A、亚里士多德 B、但丁 C、莎士比亚 D、达·芬奇
  • 10、农奴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兴起;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上述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封君封臣制的确立与完善 C、中世纪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封建庄园的兴起与瓦解
  • 11、“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西欧法兰克王国采邑制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     )
    A、都仿效了他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B、都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C、都改变了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 D、都主要是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 12、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以下选项均属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
    A、《掷铁饼者》、空中花园 B、帕特农神庙、泰姬陵 C、《荷马史诗》、儒略历 D、《天方夜谭》大竞技场
  • 13、陈毅1963年访问埃及时写诗赞扬到:“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艺术光垂戮千载,雄哉伟哉古文明”。陈毅赞扬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帕特农神庙 C、万神庙 D、金字塔
  • 14、

    中世纪的欧洲,在传承中发展,在岁月中蜕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见帝国之兴衰】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东、中、西法兰克王国原本同属于哪一国家?它与法兰克王国的关系是什么?

    【析庄园之文明】

    材料二   庄园是中世纪时期西欧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典型的庄园一般是一村一庄,但是也有一些大的庄园可以包括几个村庄。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一个庄园的图解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中世纪西欧庄园”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维护“庄园”统治秩序的机构是什么?

    【观城市之新貌】

    材料三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摘编自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西欧城市通过哪些方式实现这一目的?

    【评教育之新风】

    材料四   12世纪,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需求迫切,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学生在完成文法、修辞等基础课后,学习法律、医学等专业课。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

    (4)依据材料四,指出大学问世的原因。归纳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之处。(两点即可)

    【悟西欧之发展】

    (5)学有所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态度。谈谈你从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最初的中心。到14世纪,它在银行业和贸易方面居于欧洲领先地位。活跃的商业和城市创造业为意大利城市提供了财富来支持新的文化活动。同时,与一些外国学者的接触,尤其是与拜占庭学者的接触,有利于希腊罗马风格的复兴。最后,处在相互竞争中的意大利城市国家对政府和外交的注意促使知识分子和政治领袖开始强调世界文化。

    ——[美]皮持·N.斯特恩斯等著,赵轶峰等译《全球文明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最初的中心的原因。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三的作者分别是谁?材料二中三部作品共同体现的核心思想潮流是什么?

    材料三   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

    ——[德]鲍尔生著,滕大春等译《德国教育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 16、

    在六七世纪的亚洲大陆上,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 两国对比】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处在奴隶社会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造成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7世纪时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面临怎样的危机。为了应对危机,阿拉伯解决的途径是什么?

    【探究二 日本改革】

    名称

    ①(从646年开始)

    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政治

    中央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②;设二官八省制

    地方

    设国、郡、里三级

    (2)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进行补充。

    【探究三 阿拉伯文化】

    有同学在学习了阿拉伯帝国后做了以下总结:

    (3)结合所学说说该图片反映了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上起到怎样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7世纪时的“日本和阿拉伯翻开了他们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真正的才能。

    ——如图人物的言论

    材料三:如图漫画。

    (1)材料一中的“源头”指古代欧洲的哪一个城邦国家?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执政期间国家民主政治有了怎样的发展?

    (3)材料三漫画中哪一内容与事实不符合?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一民主政治的评价。

  • 18、7世纪前,日本贵族兼并土地,争战不休,并将兼并的土地出租。再加上征伐新罗,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社会上出现了“老者啃草根而死于道垂,幼者含乳以母子共死”的惨状,人民开始了反抗,于是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改革。材料表明日本改革是为了( )
    A、推翻幕府统治 B、防止贵族争战 C、加强君主专制 D、缓和社会矛盾
  • 19、如表为14﹣16世纪欧洲大学学科。这些学科设置(     )

    文学、历史、文法、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地理学、天文学、力学、音乐

    A、深受封建制度的影响 B、反映了社会发展要求 C、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D、与基督神学密切相关
  • 20、城市的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在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工商业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其中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随着市民阶级在经济、政治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段材料介绍的是(     )
    A、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B、西欧城市兴起的条件 C、西欧城市兴起的目的 D、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