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产大飞机C919发动机涡轮叶片需要用到稀有金属铼。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铼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B、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g D、铼原子的中子数为75
  • 2、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K B、Cu C、Mg D、Ag
  • 3、“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外卖、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C、增高烟囱排放工厂中产生的废气 D、将农田中的水稻秸秆就地焚烧
  • 4、

    食品脱氧剂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其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脱氧剂中通常会加入一定量的硅藻土,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同时疏松配料,使铁粉更易于与氧气接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脱氧剂展开如下探究。

    任务一   验证“食品脱氧剂”中含有铁粉、活性炭

    (1)【进行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步骤1:用剪刀剪开脱氧剂,倒在白纸上,观察颜色,用磁铁去充分吸引

    脱氧剂中含有铁粉

    步骤2:取步骤1中剩下的黑色固体少许,放在坩埚中,坩埚上面盖一片内壁沾有石灰水的玻璃片,用电炉灼烧

    黑色粉末燃烧,石灰水变浑浊

    脱氧剂中含有活性炭粉

    【交流反思】

    (2)请写步骤2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二   测定脱氧剂中铁粉的含量

    兴趣小组欲测定脱氧剂中铁粉的含量,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测定,已知氢气的密度为0.0899 g/L。

    【进行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脱氧剂置于烧瓶中,并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慢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

    ③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氢气的体积,从而计算出铁粉的含量。

    【分析交流】

    (3)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对实验进行分析,认为进行实验时会有较大误差,其可能的原因是

    【调整方案】

    (4)称取脱氧剂样品2.80g,置于烧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显示反应后总质量减少0.04g,计算该脱氧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

    任务三   活性炭和氯化钠的用量对脱氧效果的影响

    【进行实验】室温下,利用5g铁粉和10滴水,改变活性炭和氯化钠的用量(见表),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图3所示。

    编号

    铁粉/g

    活性炭/g

    氯化钠/g

    1

    5

    0

    1

    2

    5

    0.75

    0

    3

    5

    0.75

    1

    4

    5

    1.5

    1

    5

    5

    a

    2

    (5)a=

    (6)欲证明活性炭的量对脱氧效果的影响,需要做的一组实验是

    (7)结合图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通过此次项目式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好化学知识,用好化学知识,能真正认识世界。

  • 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的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使用装置B制取氢气,此装置的优点是 , 若用装置F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4)、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
    (5)、某同学用下图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检验,若将甲中产生的气体通入试剂X中,若试剂X是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乙中一直未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 若装置丙中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CaCl2溶液       ③NaOH浓溶液       ④饱和NaHCO3溶液

  • 6、以某菱镁矿石(主要成分是MgCO3 , 含少量MnCO3、SiO2)制取MgSO4·7H2O,流程如下:

    已知:硫酸镁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浓缩结晶,可得到不同的晶体:

    温度/℃

    -3.9~1.8

    1.8~48.2

    48.2~67.5

    67.5~200

    析出晶体

    MgSO4·12H2O

    MgSO4·7H2O

    MgSO4·6H2O

    MgSO4·H2O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Mg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转化”时主要反应是NaClO+MnSO4+H2O=MnO2↓+NaCl+H2SO4 , 氯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变化情况是(选填“升高”或“降低”)。
    (3)、“操作Ⅰ”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降温结晶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填选项编号)。

    A.-3.9~1.8℃       B.1.8~48.2℃       C.48.2~67.5℃       D.67.5~200℃

    若降温结晶的温度高于应控制范围,得到的产品中镁元素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76%。

    (4)、无水硫酸镁是低钠盐的一种成分。将产品加热脱水制取无水硫酸镁,发现高于900℃时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分数大于20%,可能的原因是
  • 7、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灰氢是以化石能源为原料生产的氢气。用这种方法生产氢气,会耗费大量的化石能源,并且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绿氢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生产的氢气。

    科研人员将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然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他们用聚四氟乙烯薄膜把海水和电解装置隔开,这层膜就像冲锋衣一样防水,但是透气,海水蒸发时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透过它向电解装置内部扩散,而杂质仍然留在海水中。水蒸气遇到水凝胶后,又会凝结成纯净的液态水。随着氢气和氧气的释放和导出,纯净的液态水逐渐减少,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海水蒸发时产生的水蒸气继续向电解装置内部输送,使电解水过程持续发生。

    (1)、写出一种化石能源: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以上信息可知水由组成。
    (3)、聚四氟乙烯属于(选填“金属”或“有机合成”)材料。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聚四氟乙烯薄膜起到过滤的作用 C、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的氢气是绿氢 D、随着反应的进行,海水一侧的压强小于电解装置内的压强
  • 8、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

    实验中在(填“A”或“B”)区域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

    实验一: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

    实验二:若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白膜的主要成分(填物质名称)。

    实验三:将实验一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填字母)。

    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

  • 9、作图法是化学常用的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下图进行分析。

    (1)、t1℃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到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图2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甲烧杯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②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中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图2中M点的含义:

    (2)、t3℃时,将等质量的KNO3、KCl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KNO3(填“<”、“>”或“=”)KCl。
    (3)、图3为在一个盛有60℃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水槽中放着一只乒乓球,乒乓球处于漂浮状态。若温度降低到20℃,乒乓球仍处于漂浮状态(不计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A、硝酸钾的溶解度 B、乒乓球露出液面的体积 C、乒乓球所受到的浮力 D、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10、“碳达峰”“碳中和”理念提出,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2)、利用废气中的CO2制取甲醇(CH3OH)能实现碳减排(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CO2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3)、“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大力植树造林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 C、开发氢能,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 ,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4)、“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理念。请你写出一条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措施:
  • 11、化学用语是一种信息丰富、国际通用且比较简明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元素
    (2)、2个氟原子
    (3)、5个铵根离子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5)、NO2中“2”的含义
  • 12、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将生石灰加入到足量的水中 B、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中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3的稀盐酸 D、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13、化学观念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B、能量观: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能量变化 C、守恒观:8g硫和10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8g二氧化硫 D、变化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
  • 14、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雨水:一般雨水的pH=7 B、大雪:雪与水均由水分子构成,只是分子间间距不同 C、芒种:适合谷类作物种植,生活中常用NaCl溶液来选种 D、大暑:天气炎热,水中的鱼冒出水面是由于氧气溶解度降低
  • 15、武鸣盛产沃柑,沃柑缺少钾元素会导致树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分析下列化肥的组成,属于钾肥的是
    A、KCl B、NH4Cl C、NaNO3 D、Ca3PO42
  • 16、如图为铯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铯离子符号Cs B、铯元素位在第五周期 C、铯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55 D、铯原子和氢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 1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 C、用稀盐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D、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的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 18、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 C、盐酸 D、液氧
  • 19、溶液在生活、生产、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铁水 B、蒸馏水 C、75%酒精 D、新鲜豆浆
  • 20、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洗刷试管 B、倾倒液体 C、取用固体粉末 D、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