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药板蓝根中某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有关该成分的说法错误是A、1个分子中有19个原子 B、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
2、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倡塑料制品就地焚烧,减少环境压力 B、废弃塑料瓶属于有害垃圾,不可回收 C、推广可重复使用、易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 D、“白色污染”指的是白色塑料造成的污染
-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2:1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4、误食亚硝酸钠可能会引起中毒。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 B、 C、 D、
-
5、碳的单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不属于碳的单质用途的是A、制铅笔芯 B、冰箱除味 C、消防灭火 D、冶炼金属
-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易溶于水 C、可用作火箭燃料 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很剧烈
-
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
加热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取少量固体药品 D、
闻气体气味
-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胆矾研碎 B、火药爆炸 C、饭菜变馊 D、蜡烛燃烧
-
9、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26.5g该样品,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溶液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分析并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10、
酸、碱、盐是例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某化学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1)实验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二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结合生成H2O。
(3)写出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实验四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后,探究小组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4)猜想一:氯化钠;
猜想二:氯化钠和。
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钡。
【实验过程】
(5)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不成立
【拓展与延伸】
(6)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的过程。
-
11、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飞速发展,航天科技涉及很多气体制备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与实验室、工业制气体密切相关。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各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
(3)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5)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王露将制取的气体通入H装置中,能观察到H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从(选填“a”或“b”)通入装置H的。若用该装置吸收CO2时,试剂X最好选用。
(二)工业制取气体
(6)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不同。
(三)太空制取气体
(7)电解水更适合在太空中制氧气的原因之一是水可以循环使用,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12、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能力。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P点表示的含义是。(2)、t1℃时,将丙溶液由N点转化到M点的方法是。(3)、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4)、t2℃时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5)、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3、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热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2)、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不允许通过。《用化学用语表示)(4)、石墨烯、金刚石和C60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都由碳元素组成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物理性质相似
-
14、
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前沿科技、生产生活社会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Ⅰ.中华传统文化
(1)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黑火药爆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3C+SK2S+3CO2↑+↑。(2)兵马俑彩绘中发现了绝美的“中国紫”。“中国紫”主要成分是硅酸铜钡(BaCuSi2O6),其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Ⅱ.中国前沿科技
(3)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入驻“天宫”。宇航服内活性炭用于处理呼吸产生的废气。说明活性炭具有性。Ⅲ.生产生活社会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①妈妈买了一件丝绸衬衣,但不知真假。你可通过。方法帮她鉴别。
②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能源汽车成为传统燃油汽车的热门替代品。以下不属于新能源的是(填字母序号)。
A.生物质能 B.汽油 C.风能
-
15、端午节历史悠久,古人将意蕴丰富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落笔成文,藏于诗词佳作之中。(1)、“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
①“角黍”即粽子,常以糯米为主料,同时可加入红枣、绿豆、瘦肉等馅料。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②一些地区亦有端午食咸鸭蛋的习俗,咸鸭蛋中含有丰富的钙、铁等元素。人体缺铁会导致(填标号)。
A.贫血 B.骨质疏松 C.甲状腺肿大 D.佝偻病
(2)、“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赛龙舟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龙头为龙舟之首,一般以柳木雕刻而成。①“雕刻柳木”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为保障安全,舟上人员须穿救生衣。救生衣浮力材料常用聚乙烯泡沫塑料,该材料属于(填标号)。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天然材料
(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①悬菖蒲可驱虫。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能闻到菖蒲独特气味的原因是。
②洒雄黄酒可灭菌。雄黄中含有砷元素(As),如图是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其化合物之一砷化钾,化学式为。
-
16、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1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B
验证铁与银的金属活动性
稀盐酸
C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适量水,搅拌,测量温度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煮沸,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18、氯气和氨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物质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D、甲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
19、类价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硫元素的类价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处物质的排放会形成酸雨 B、d处物质的水溶液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c处物质的化学式为H2SO3 D、a处物质类别是碱
-
20、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代谢产物褪黑素有调节精神节律、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可有效治疗失眠。下列有关色氨酸说法正确的是A、色氨酸由3种元素组成 B、1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色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色氨酸由27个原子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