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春秋时期,齐之管仲、鲍叔牙,晋之狐偃、先轸,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孙叔敖等,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这些做法( )A、维护了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 B、巩固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D、导致了周天子权威的衰落
-
2、战国时代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文学、游谈、军功、游侠成为官吏选拔的四大途径,君主对任命官吏亦多酬以禄米或赐以金银。各国还形成了对官僚监督、考核与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上计”。这些史实可以说明当时A、世族世官制的形成 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C、监察制度的理性化 D、政治设计的制度化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成为世界上石油消费量最多的国家。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OPEC的阿拉伯成员国对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出口禁运。同年,尼克松废除了一贯以来实行的石油进口定额限制,美国政府同意放宽美国石油公司在中国及其近海水域的业务限制。另外,基辛格倡导通过谈判和协商来维护石油市场的稳定,最终成功说服了沙特承诺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定价,在出口石油时以美元作为唯一的结算货币。美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开发利用页岩油和页岩气的政策,这些政策让页岩油气开发商获得了低成本融资,1976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东部页岩气的开发。2007年以后,美国的页岩油气产量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并引发了美国的“页岩革命”,最终帮助美国重新成为油气出口国。
——摘编自赵玥《基辛格和石油》
材料二 中国石油发展历程
年份
重大历史事件
1950
燃料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业会议,确定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1959
玉门油矿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形成了著名的“玉门风格”
1960
在大庆开展石油会战,三年后,中国石油可以基本自给,后勘探开发了胜利、辽河油田
1978
原油年产量突破1亿吨,缓和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
1985
我国首个对外合作油田——埕北油田——投产,由中日两国合作开发
2013
石油净进口约2.8亿吨,石油消费4.98亿吨
2016
倡导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提出以协商谈判解决争议
2021
我国首艘智能深水钻井平台“深蓝探索”在南海开钻
——摘编自王树勇《中国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石油政策调整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与中国石油发展的相同之处。 -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比一下英国革命时期的社会分裂,区别就很清楚:英国革命是纵向地把社会分开,因此无论哪个阵营获胜,原有的社会结构都会保留下来。法国革命是横向地把社会切割开,因此如果王权和贵族这个阵营胜利,那么原有的社会结构会被保留,革命等于没有发生,可是如果第三等级胜利了,那么整个社会就都被颠覆了,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社会。
——钱乘旦《西方那一片土》
材料二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第五款规定“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第八条中规定:美国商民“雇觅跟随、买办……均属事所必需,例所不禁,应各听其便,所有工价若干,……中国地方官勿庸经理”。同时《五口通商章程》第一条、第十条都有相关规定,“依条约规定,中国政府答允外国人不干涉外国人雇佣中国人的事。”同时,根据“一体均沾”的最惠国待遇,其他国家的商人也获得这项权利。至此,买办脱离清政府的限制,近代意义上的买办登上历史舞台。
——程蕾《中国近代社会群体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原有的社会结构都会保留”和法国“一个全新的社会”这两种说法的历史依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出现变动的原因。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遗产是指建筑群与机器、工场和工厂、矿山与处理提炼、能源、交通等具有历史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遗址。它起源于1950年代英国的“工业考古”。1975年,欧美等国开始关注工业遗产的保护。1995年以来,工业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下表所示为截至2010年世界工业遗产的统计情况。
世界工业遗产各洲产业分布表
采矿业
制造业
交通运输业
农副业
建筑业
水利环境公共设施
总计
欧洲
12
9
9
1
—
4
35
北美洲
1
2
—
—
—
1
4
南美洲
4
—
—
1
—
—
—
亚洲
1
—
2
—
—
2
5
大洋洲
—
—
—
—
—
1
小计
18
11
11
2
1
7
50
根据上表,自拟一个有关“工业遗址”的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开皇五年(585年):“时民间多妄称老、小以免赋役,山东承北齐之弊政,户口租调,奸伪尤多。……主命州县, , 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远配:大功以下,皆令析籍,以防容隐。于是,记账得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余口。高颎请为输籍法,遍下诸州,帝从之,自是奸无所容矣。”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
(1)、请填写上述材料空白处的户籍管理制度,并补充一项这一时期的户籍管理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朝代的户籍管理制度。 -
7、下表所示是1999年“欧洲晴雨表”针对“欧洲认同”与“民族认同”对民众做的调查情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1999年欧盟15国民众选择民族认同与欧洲认同的比率(%)
国家
卢森堡
法国
意大利
荷兰
德国
比利时
爱尔兰
葡萄牙
西班牙
奥地利
丹麦
芬兰
希腊
英国
瑞典
平均
A
23
39
26
44
31
41
53
52
48
47
56
61
60
67
61
47
B
41
48
56
49
53
42
38
42
37
42
37
35
38
24
32
41
C
11
7
9
5
6
8
4
2
8
5
3
3
2
3
4
5
D
20
4
6
1
4
7
3
2
4
3
3
1
1
3
2
4
注:A=只是某国人;B=某国人+欧洲人;C=欧洲人+某国人;D=只是欧洲人
A、两种理念间既冲突又共存 B、各国民众缺乏欧洲认同意识 C、欧盟成员国政治界限分明 D、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矛盾尖锐 -
8、1945年,意大利开始推行“战后重建计划(1945—1948年)、“全国协调新建设计划(1948—1950年),“1955—1964年意大利增加就业和提高国民收入的十年计划”“1966—1970年全国经济五年计划”等。这说明( )A、国家的经济活力得到了提升 B、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增强 C、意大利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得以确立
-
9、据统计,至1928年年底,苏联同欧美大公司签订了40多项技术合同;部分欧美的先进工人也发扬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到苏联帮助其工业化建设;苏联还选派一部分青年专家出国学习。据此可知苏联( )A、缓和了和西方国家的关系 B、继续推行列宁新经济政策 C、致力于工业化建设的需求 D、借助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
-
10、几百年来,欧洲都从亚洲进口大量香料、丝等产品,却很少有产品出口到亚洲。西班牙征服美洲,美洲的金,银大量输往亚洲,以换取欧洲人真正能消费的东西.中国实际上是16—18世纪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南海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表明当时( )A、欧洲商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B、中国的传统经济仍然占优势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价格革命影响传统经济关系
-
11、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下列属于玛雅文明成就的是( )A、诞生了洪水和方舟传说 B、王宫大门的标志是人首飞牛 C、采用20进制和“零”的概念 D、具有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史诗
-
12、他,被视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一个残暴的征服者。他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军中东地区,占领埃及全境,征服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帝国跨越亚欧大陆。以下关于他的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B、加强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C、促进世界各地的联系增强 D、维护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
13、1984年,乡镇企业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势头,各类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到1988年,企业个数达到1888万个,从业人数达9546万人,总收入达4232亿元,四年间乡镇企业数平均每年增长52.8%。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 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
14、“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了我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作为重要工业基地的上海不仅一个没有,反而有272家轻工、纺织企业从上海迁往内地,而且先后动员了21万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支援洛阳、西安、兰州等内地城市建设,这说明当时( )A、工业布局受国民经济调整影响 B、上海已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C、国民经济恢复已取得显著成效 D、工业化建设和布局立足于国情
-
15、在整个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日军,在战略反攻阶段,所谓的中国派遣军共计104万余人,基本部署为:华北日军32万多人、华东日军34万多人、华中日军27万多人、华南日军将近9万人。通过日军的兵力分布可以推知( )A、中日军事实加已发生逆转 B、只有持久抗战才可取胜 C、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D、中国是抗击日军主战场
-
16、参考文献是在撰写学术论文、著作等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整体的参考或借鉴,要标明引用文献的作者、文献名称、出版社和页码,参考文献分为脚注和尾注。根据下面引用的脚注推知,该论文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
参考文献
《精卫石·第一回》,《秋瑾集》,第125页。
吴贯因:《改良家族制度论》(续),《大中华杂志》第1卷第4期。
《禁早婚议》《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7~365页。
亢虎:《忠告女同胞》,《民立报》,1911年6月8日。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65页。
民国《江津县志》第11卷“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第45册,第789页。
息影庐:《自由谈·新女界杂咏》,《申报》,1912年5月1日。
觉迷:《自由谈话会》,《申报》,1913年1月13日。
《求偶》,(天津)《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A、梁启超与维新运动 B、清末民初大众传媒发展 C、民初地方志的编纂 D、清末民初婚姻习俗变革 -
17、下表所示是1873—1893年中国进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进口商品占进口总值百分比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小工具;器材;半制品;材料:燃料;等等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合计
1873
—
—
8.1%
8.1%
8.5%
83.4%
91.9%
1893
0.6%
—
7.8%
8.4%
13.0%
78.6%
91.6%
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百分比
年份
原料
半制成品
制成品
农产品(包括农林牧渔)
矿产品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制
农产品(包括农林牧渔)
1873
2.6%
*
37.4%
—
58.3%
1.7%
1873
1893
15.6%
*
28.4%
0.1%
53.4%
2.5%
1893
注:*表示不及0.05。
——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
A、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 B、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C、中国手工业制品仍具优势 D、中国经济结构半殖民地化 -
18、右图所示是康熙三十九年到乾隆五十九年(1700年—1794年)人口数量变化情况,这说明( )A、生产力出现革命性进步 B、人地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 D、美洲作物大量推广种植
-
19、据《宋史·职官志》记载,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 B、科举录取人数增加 C、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D、君主集权不断强化
-
20、韩愈提出“道统说”,其中的“道”在宋朝时被程、朱加以发挥,称之为“道”或“理”。韩愈的“性情说”也被程、朱加以发挥,“性”被发展为“天命之性”,“情”被发展为“气质之性”。这反映了唐朝时期( )A、哲学思想奠定宋学基础 B、复兴儒学成为时代主流思想 C、儒学受到了佛、道思想的影响 D、开启了宋学空谈说经的先河
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