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已知:在650℃时,CuSO4分解为CuO与一种气体,在1400℃时,CuO受热发生如下反应,4CuO__2Cu2O+O2 , 现将16g CuSO4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段时间CuSO4完全分解。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7.6g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剩余固体用足量CO还原,可产生3.3g CO2 C、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8:13 D、剩余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1%
  •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发生和收集装置可以选择(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可用B或F装置制备二氧化碳,相对B装置,F装置的优点是。收集CO2最好选用(填字母)装置,不选E装置的理由是
    (4)、利用B装置制备气体时,要将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口伸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
  • 3、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铜铁”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火能熟水”,写出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基本实验中的操作,该操作(填“能”或“不能”)去除茶水的色素。
    (4)、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4、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锌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是
    A、侯德榜 B、张青莲 C、徐寿 D、闵恩泽
  • 5、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是
    A、拉瓦锡 B、闵恩泽 C、张青莲 D、徐寿
  • 6、由我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拥抱春天   播种绿色”活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乘坐公交出行 B、加高烟囱排污 C、使用清洁能源 D、垃圾分类回收
  • 7、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的试验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

    目的

    A.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探究石蜡中含有碳、氢元素

    C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D.证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A、A B、B C、C D、D
  •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C、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 10、将10g碳与氧化铜的混合物高温灼烧片刻,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8g,请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写出必要步骤)
  • 11、

    某校化学探究小组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发现生成的白色固体物质中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为了探究其淡黄色固体物质是什么,小组成员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

    [提出问题] 淡黄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通过查阅资料,记录了常见含镁元素的固体物质的颜色:

    物 质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 2

    颜 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1)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产物中一定没有氯化镁,理由是

    [提出猜想]

    (2)淡黄色的固体可能是(填化学式) 。

    [实验探究]

    (Ⅰ)制备氮气:按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氮气 (关闭a、b、c,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待白磷不再燃烧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a、b,水由A流入B,待停止流动后,使用打气筒进行充气至 A中的水进入B的同时打开c,继续充气,收集一瓶氮气。)

    (Ⅱ) 验证镁与氮气的反应: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燃着的镁条伸入收集的氮气的集气瓶中。

    淡黄色固体是氮化镁。

    [实验结论]

    (4)猜想是正确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与氧气反应 .还与氮气反应,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

    (5)实验探究(Ⅰ) 中,B中玻璃管上套一个气球的目的是 , 白磷不再燃烧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a、b,水由A流入B,待停止流动后,B中水位大约在(填数字) 刻度处。

    (6)实验探究 (Ⅱ) 活动让我们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你的认识是

  • 12、已知A~F六种物质分别是由C、H、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其中A不稳定易分解生成B 和C 两种氧化物; B与E、C与F组成元素相同,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的化学式是 , B的一种用途是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 ,B→C:
  •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选用下列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
    (3)、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管口要试管底。
    (4)、回收高锰酸钾制氧气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高锰酸钾与锰酸钾都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 进行的操作步骤是:溶解、   洗涤、干燥。
  • 14、单晶硅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在半导体产业(如制造集成电路芯片) 和光伏发电两大产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单晶硅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备注:石英砂中的杂质不与碳反应,粗硅中的主要成分是硅,硅的化学式为 Si)。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2)、步骤③中必须隔绝空气,原因是
    (3)、副产品CO直接排放会对空气 可以回收利用,写出CO的一种用途
  • 15、氮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原子序数是7。氮是空气中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十分广泛,在生物体内亦有极大作用,是组成氨基酸(如甘氨酸NH2CH2COOH) 的基本元素之一,
    (1)、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2)、150g甘氨酸NH2CH2COOH中碳元素的质量是克。
    (3)、氮的氧化物有①N2O、②NO、③NO2、④N2O3、⑤NO3等五种, 这五种氮的氧化物中, 按氮元素的化合价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按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从低到高的顺序是(填一号) 。
    (4)、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加热固体亚硝酸铵NH4NO2的分解来产生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小明在化学实验室里发现下列药品:①蒸馏水、②高锰酸钾、③过氧化氢溶液、④镁条、⑤氧化铁、⑥氨水、⑦氧气、⑧红磷。请回答:
    (1)、属于金属单质的是、填序号) ,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 。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氧化铁的化学式是
    (3)、打开氨水试剂瓶盖,便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4)、可将600L氧气压缩到5L的钢瓶中,这是因为(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 17、已知反应2A + 3B = 2C + 4D, 该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2: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也是32 B、若生成C与D的质量共 150g, 则消耗A的质量是 60g C、若B与C的质量比是12:11, 则A与D的质量比是8: 9 D、将50gA与50gB混合充分反应后, B有剩余
  • 18、下列图像与描述相符的是

    A、MnO2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硫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固体
  • 19、如图是某密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有氧化物生成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2 C、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D、该反应前后所有原子的种类与数目都没有发生变化
  • 20、下列实验方案或设计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CO和N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

    区别H2O和H2O2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

    C

    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的碳粉

    高温灼烧

    D

    除去 O2中少量的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