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兴趣小组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制作简易制氧机。

    活动1:认识家用制氧机

    某品牌制氧机通过A、B两种制氧剂产生O2 , 其中A剂为白色颗粒(过碳酸钠),B剂为黑色粉末MnO2

    资料:过碳酸钠溶于水后生成H2O2和碳酸钠Na2CO3H2O2MnO2的作用下产生O2

    (1)B剂的作用是________。

    (2)该品牌制氧机的制氧说明(部分)见下表。由表分析,若突发缺氧性疾病急需快速大量供氧,在呼叫救护的同时用该制氧机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________。


    A剂

    B剂

    平均供氧量(毫升/分钟)

    供氧时间(分钟)

    配方一

    1袋

    1袋

    320

    15

    配方二

    2袋

    1袋

    500

    25

    配方三

    3袋

    2袋

    1000

    15

    活动2:制作简易制氧机

    兴趣小组用注射器、塑料瓶、吸管等用品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制氧机,并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和MnO2 , 实践制氧。

    (3)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如果要供给正常健康人连续吸氧15分钟,大约需要8gO2。计算用该简易制氧机制取8gO2 , 需要H2O2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 2、天然气(主要成分CH4)经预处理后与水蒸气反应制氢,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制氢技术之一,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CH4重整”:800℃、2.0MPa时,CH4和水蒸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O和H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研究发现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和压强对反应中CH4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由图可得结论(写一条即可)。

    (3)、“CO变换”:在一定条件下,CO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2H2 , 则参加反应的CO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
    (4)、“洗涤分离”:洗涤塔内,混合气体从底部通入,而水从塔顶进行喷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5)、“变压吸附”:吸附分离后的其他气体中仍有一定量的CO2 , 可用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2]吸收进行“碳捕捉”,该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

    “生火有道”,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展开探究。

    【实验探究】根据图1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已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所用试剂和用品均足量)。

    资料:①白磷着火点40 , 棉花着火点150

    ②白磷燃烧的产物对人体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遇水或澄清石灰水均能发生反应。

    【步骤与现象】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1.将U型管放在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中,关闭K2、打开K1 , 通入O2

    一段时间后,裹入白磷的棉花开始燃烧,普通棉花无明显变化。

    白磷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2.步骤1燃烧过程中,关闭K1、打开K2 , 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推入锥形瓶中。

    C中生成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U型管右侧燃着的棉花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评价与反思】

    (2)B中石灰水的作用有

    【拓展延伸】

    (3)小组同学认为还需要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才能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选用下列用品设计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可选用的实验用品:大小和形状相似的大理石块、小煤块和小木块,坩埚钳,酒精灯,火柴。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 4、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的密闭装置探究铜在空气中加热的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装置内O2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时,铜片表面逐渐变黑 B、停止加热后,气球会逐渐变瘪 C、100s时,装置内N2体积分数为85% D、100~200s,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 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 B、证明石蜡含有氧元素 C、探究CO2与水反应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6、《本草纲目》记载古法酿酒:“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烧酒”中有乙醇C2H5OH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味极浓烈”,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因为乙醇分子在运动 B、“蒸令气上……其清如水”与实验室蒸馏操作原理相同 C、“用浓酒和糟入甑”,酿酒过程中包含了物质的缓慢氧化 D、“烧酒”中的乙醇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生成CO和水
  • 7、220℃,一种含硫化合物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只涉及一种非金属单质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C、反应后,氧原子的个数减少了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保持不变
  • 8、劳动创美好,实践促成长。下列实践活动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具有导电性

    B

    用氢气填充食品袋防腐

    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用生石灰制作发热包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D

    用粘土制作臭氧(O3)分子模型

    臭氧是空气质量监测的污染物之一

    A、A B、B C、C D、D
  • 9、含氟牙膏有助于预防龋齿,下图是某含氟牙膏的部分标签,完成下面小题:

    成分:水、甘油、碳酸钙、氟化钠……

    使用方法:早晚刷牙使用,避免吞咽

    净重:60g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氟元素:Fu B、2个钠原子:Na2 C、碳酸根离子:CO32 D、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H21+O
    (2)、甘油C3H8O3具有润滑作用。关于甘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由14个原子构成 D、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化学资源。兴趣小组用思维导图梳理了对水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 10、我国“嫦娥6号”实现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经分析月背土壤样品中铝氧化物和钙氧化物含量较高。如图是铝、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B、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O C、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0 D、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 11、为促进“绿色繁荣、城美人和”的美丽深圳全面建成,下列做法不相符的是
    A、直接丢弃,露天焚烧垃圾 B、植树造林,营造绿水青山 C、保护水源,防治水体污染 D、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 12、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处理方式最合理的是
    A、随地填埋 B、露天堆放 C、焚烧取暖 D、分类处理
  • 13、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由长征二号F遥火箭发射,与神舟十七号会师太空。长征二号F遥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飞船进入太空后,主要依靠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供电。完成下面小题。
    (1)、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N2O4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__2CO2+4H2O+3M , 则M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 D、N2O
    (2)、镓、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砷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5 C、镓的中子数为31 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 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15、工业上用12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吨?
    (1)、该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是吨;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3)、列式计算生产的生铁质量(需有完整解答过程)。
  • 16、

    伍角硬币的材质由“钢芯镀铜”合金改为“钢芯镀镍”合金。某兴趣小组对硬币中的铁、铜和镍(Ni)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

    【活动性强弱】

    (1)猜想①:Ni>Fe>Cu

    猜想②:________;

    猜想③:Fe>Cu>Ni

    【验证猜想】

    (2)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把打磨过的镍片放入稀硫酸中

    有气泡产生

    镍片先打磨的原因是________,猜想________不正确。镍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显+2价的硫酸镍,写出硫酸镍的化学式________。

    (2)把镍片浸入________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①不正确,猜想②正确

    【拓展延伸】

    (3)探究实验后,小组同学又用铜片、硫酸镍溶液和________进行实验,也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应用反思】

    (4)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金属的导电性B. 金属的抗腐蚀性
    C. 金属的硬度D.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讨论交流】

    (5)实验结束,同学们积极性未减,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又做了下面的实验。向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请你帮助回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滤渣中含有两种或三种固体
    B. 滤渣中一定不含锌,一定含有铜和银
    C. 滤液中一定含ZnNO32 , 一定不含AgNO3CuNO32
    D. 滤液中一定含ZnNO32 , 可能含AgNO3CuNO32
  • 17、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2O3SiO2 , 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图,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取铝实验测定铝土矿中Al2O3的含量:

       

    (1)、通过该流程图的信息,可得出SiO2的性质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难溶于水的固体 B、能与稀硫酸反应 C、能与氧气反应
    (2)、操作Ⅱ的名称是 , 该操作中必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3)、写出AlOH3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计算该兴趣小组所选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
  • 18、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直到信息时代,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与化学材料的发展密不可分。
    (1)、“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诉说着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

    ①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在空气中加热,反复捶打,成为韧性十足的“百炼钢”,该过程中,生铁的含碳量(填“升高”或“降低”)。

    ②青铜是由铜、锡熔合制成,相比于纯铜的质地柔软,青铜的硬度(填“更大”或“不变”或“变小”,而更广泛的应用于农具和兵器的生产中。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热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科技助力文物发掘,用作测定文物年代的碳-14,衰变时核内质子数发生改变,则衰变后元素种类(填“改变”或“不变”)。

    ④发掘的某些珍贵文物可放入氮气保护箱中,是因为氮气

    (2)、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锈蚀物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无害锈是一层致密薄膜,如铜绿;有害锈含氯,可加快青铜器锈蚀。锈层成分如图所示。有害锈的主要成分CuCl中的Cu的化合价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CuCl和粉状锈均是有害锈                    B.形成铜绿的过程中有CO2H2O参与,与O2无关

    C.青铜器锈蚀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未变化       D.保护青铜器最重要的是防氯

  • 19、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1)、发展“风光储氢”(即风能、光伏、储能和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风光储氢”与燃煤发电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氢气作为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之一,它的优点是(请任写一个)。
    (2)、新能源电动汽车中广泛使用磷酸亚铁锂电池,其反应原理:LiFePO4FePO4+Li。汽车行驶时,电池将能转化为电能;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3)、关于“碳中和”,我国科学家充分发挥聪明智慧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比如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油脂: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写出该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关“碳中和”的下列观点错误的是(填字母)。

    A.大力植树造林                                          B.可以采取捕集、利用和封存CO2等措施

    C.开发氢能,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 ,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4)、2023年,我国第一口位于海底的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在珠江口盆地开钻。该“回注井”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二氧化碳注入地层后,慢慢溶解在地层水中,进而与岩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反应生成一种碳酸氢盐矿物,请写该碳酸氢盐的化学式(填化学式)。
  • 20、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请回答下列关于水的问题。
    (1)、在自来水净化中,常用明矾作混凝剂,其作用是使悬浮杂质从水中(填“吸附”“沉降”“过滤”“蒸馏”)出来。
    (2)、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性杂质,过滤时会使用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3)、如图,用净化的水探究“水的组成”。

    ①图甲实验证明氢气具有性。(选填“可燃”或“助燃”)

    ②按图乙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a、b、c管中剩余液面的高低顺序为(填序号,由高到低排列)。

    ③关于上述两个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图甲实验利用“合成”的思想证明水的组成

    B.图乙a管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的更旺

    C.两实验均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