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当进入实验室看到如图图标时,应该A、戴好护目镜 B、戴好手套 C、戴好口罩 D、戴好防毒面具
-
2、下列生活事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木条燃烧 C、玻璃破碎 D、衣服晾干
-
3、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为了充分发挥药效,减少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合理使用药物 B、遵从医生和药师的要求 C、不用阅读药物说明书 D、在正确的时间以适当的剂量和方式用药
-
4、某学习小组利用锈蚀严重的废铜屑(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原料回收铜,分别采用题图的两种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资料2:回收铜的两种实验方案。
(1)、方案一中步骤Ⅱ是利用了CO的性(填“氧化”或“还原”),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将其回收后再与碳粉作用,又可以生成CO,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方案二中步骤Ⅲ、IV、V都涉及到的操作名称是 , 该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3)、方案二中步骤IV加入过量铁粉的主要目的是 , 步骤IV中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分别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少古籍中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1)、《汉书•地理志》记载:“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这里的“石”就是煤。煤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主要含KNO3的天然矿物)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则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易经》记载“泽中有火”,这描述的就是甲烷气体在水面上的起火现象。写出甲烷的化学式 。(4)、《三国志》记载:“扬汤止沸,不如去薪”。“去薪”灭火的原理是 。(5)、苏轼《石炭》中记载:“投泥泼水愈光明”,即在高温条件下炭与灼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体现了炭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
6、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B、探究铁的锈蚀是否需要水蒸气
C、探究氧气含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D、比较水和澄清石灰水吸收CO2的效果
-
7、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液体
C、气体验满
D、倾倒液体
-
8、将金属X放入硫酸铜溶液中,X表面析出红色固体;若放入硝酸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判断,Mg、Cu、X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Mg>X>Cu B、X>Mg>Cu C、Mg>Cu>X D、Cu>Mg>X
-
9、92号、95号汽油区别在于异辛烷(C8H18)含量不同,关于异辛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分子构成 B、含有26个原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9
-
10、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蒸发滤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蒸发皿 B、酒精灯 C、玻璃棒 D、试管
-
11、“含铁酱油”、“高钙奶”、“富硒茶”,这里的“铁、钙、硒”指的是A、元素 B、金属 C、原子 D、单质
-
12、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成为全世界的文化瑰宝。下列春节庆祝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剪窗花 B、挂灯笼 C、舞狮子 D、放烟火
-
13、
以废铜屑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以废铜屑制备硫酸铜,途径有两种。
途径Ⅰ:Cu+2H2SO4(浓)CuSO4+SO2↑+2H2O
途径Ⅱ:CuCuOCuSO4
(1)转化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2)转化①、②、③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为(选填序号)。
(3)实际生产选择途径Ⅱ制备硫酸铜,途径Ⅱ优于途径Ⅰ的原因是 , (从绿色化学和原料利用率两个角度解释)。
步骤二:以硫酸铜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实验过程如下。
(4)“沉淀”时应将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其原因是。
(5)检验产品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填化学式)溶液,无现象,则产品已洗净。
(6)碱式碳酸铜加热到220℃会分解为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取碱式碳酸铜固体充分加热,将生成气体依次用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充分吸收。实验测得浓硫酸增重0.36g,碱石灰增重0.88g。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
-
14、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2)、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用双氧水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15、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1)、由空气得到X和氧气的过程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其中X的化学式为。(2)、工业上控制温度使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氮气,剩下的是色的液态氧。据此事实可推断沸点:液氮液氧(选填“高于”或“低于”)。
-
16、材料科学在利用太阳能上大显身手。最近,一种利用石英热捕捉器(
)捕获太阳能的新方法,可使温度达到1000℃以上,从而有可能在玻璃、钢铁、水泥和陶瓷等工业生产中取代化石燃料。回答相关问题:
(1)、玻璃、钢铁、水泥和陶瓷中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这些无机非金属材料与石英均含有的元素为氧和。(2)、该捕获太阳能取代化石燃料的新方法,目前其主要的2点优势为______(选填编号)。A、应用更环保 B、技术更成熟 C、资源更丰富 -
17、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B、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体积比为2:1 C、转化③为置换反应 D、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
18、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aCl中的
加水溶解,通入适量
B
鉴别酒精和水
观察颜色
C
除去中少量CaO
高温煅烧
D
鉴别溶液和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溶液
A、A B、B C、C D、D -
19、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为CuSO4+Ca(OH)2=X↓+Ca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uSO4可用于游泳池消毒 B、Ca(OH)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X为Cu(OH)2 D、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
-
20、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C、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 D、磷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