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刷油漆可以防止铁栏杆生锈 B、利用缓慢氧化原理将厨余垃圾制成花肥 C、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D、向鱼缸中通入空气增大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 2、食在广东,名不虚传,以下过程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烤制脆皮烧鹅 B、粉浆蒸制肠粉 C、捶打牛肉 D、蒸制又烧包
  • 3、 人类的呼吸离不开氧气,获得氧气的途径有很多。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4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混合物的质量为70.4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__2H2O+O2)。

    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4、 在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继续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将教材上的【实验10-13】进行了改动。如图所示是小郡和小梅两位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梅同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小郡和小梅两位同学实验后的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倾倒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现象,同学们对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2)、【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溶质成分是Na2SO4NaClNa2CO3

    猜想Ⅱ:溶质成分是Na2SO4、NaCl

    猜想Ⅲ:溶质成分是Na2SO4NaClNaOHNa2CO3

    猜想Ⅳ:溶质成分是

    (3)、【实验探究】

    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两种方案的相关内容。

    A.小郡设计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猜想Ⅲ成立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B.小梅设计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Ⅲ成立

    ②取①中试管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认为小郡的实验结论不准确,你认为理由是

    (4)、小梅实验步骤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填基本反应类型)。
    (5)、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梅的实验结论也不准确,请你在小梅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再补充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6)、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梅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步骤②中的无色酚酞溶液替换为下列____(填字母)操作,也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
    A、滴加FeCl3溶液 B、滴加Al2(SO4)3溶液 C、通入CO2 D、滴加Ba(OH)2溶液
  • 5、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必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可以选用(填上图的大写字母)作为发生装置,若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H2 , 所选装置正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是(填上图的小写字母)。
    (2)、实验室配制NaCl溶液。

    ①把1.0gNaCl固体溶解于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

    ②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下图所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填写仪器名称)。

    ③若所配制的NaCl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NaCl固体本身不纯                    B.量水时仰视读数    

    C.向烧杯中倒水溶解时部分水洒出        D.装瓶时部分溶液洒出

  • 6、 利用化学知识可以从废旧电器的某些部件中回收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

    (1)、操作Ⅰ、Ⅱ都为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溶液乙中一定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操作Ⅰ前稀硫酸已足量,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稀硫酸已足量:(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空间站在轨实验,到嫦娥六号月背采样,我国在航天领域不断崛起和迅猛发展,彰显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大实力。航天科技的进步,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Ⅰ.生命保障:空间站内,用特种活性炭除去气体中的异味和微量有害物质,为航天员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由棉、羊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层结构舱外航天服,保障航天员舱外活动的安全。

    Ⅱ.动力系统:部分运载火箭装载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二者接触即可发生反应:C2H8N2+2N2O4=3N2+4H2O+2CO2 , 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将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Ⅲ.新型材料: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与空气产生剧烈摩擦,表面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返回舱外层的复合材料涂层能在高温时保护舱体,并防止过多的热量传递到返回舱内部,确保舱内航天员和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

    (1)、空间站内的气体净化过程中,利用了活性炭的
    (2)、舱外航天服的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3)、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反应的过程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依据返回舱外层复合材料的作用,推测其具有的性质是
  • 8、 氢气作为能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氢气无毒,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甲烷的两倍或同质量汽油的三倍,氢能源的优点有(写一点)。写出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 9、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比如农业上通常用(写化学式)改良酸性土壤;医疗上通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高地棉花洼地稻,不知身住在它乡。”稻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为
    (2)、《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上述制取过程未涉及的实验过程是____(填字母)。
    A、溶解 B、蒸发 C、结晶 D、升华
    (3)、《梦溪笔谈》中描述了一种液体化石燃料:“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烟”指的是炭黑,古人用它作的画可以保存至今,原因是
  • 11、 除杂和检验是实际生活、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和鉴别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aCl2固体中少量的CaCO3固体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鉴别碳粉和CuO粉末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D

    鉴别CO2N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12、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固体中混有少量的乙固体,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固体 B、t1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溶液的质量是70g C、t3时,分别将50g的甲、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少于丙 D、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 13、 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所示装置和操作图中,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   )
    A、 B、 C、 D、
  • 14、 下列有关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C、食品厂的过期糕点可重新加工再销售 D、服用保健品可以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 15、 酸、碱、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酸、碱、盐及其用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生产中用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 B、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C、生活中用氢氧化钠除铁锈 D、医疗上用大理石作补钙剂
  • 16、 金属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B、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铝 C、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 D、为减缓轮船钢铁外壳的锈蚀速率,通常在轮船外壳表面涂防锈漆
  • 17、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们应提升防灾避险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在煤炉边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O中毒 B、厨房天然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D、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应该使用水基型灭火器
  • 18、 小郡在学完“碳和碳的氧化物”后,对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属于碳单质,C60 , 属于碳的化合物 B、CO2和CO都属于有机物 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D、C和CO都可用于冶炼金属
  • 19、 天宫空间站的电能来源于氮化镓太阳能电池。氮化镓电池中的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B、镓原子的质量为69.72 C、图中x=1 D、镓原子的中子数是31
  • 20、 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拥有巨大潜力的CuFeS2可由以下化学反应制得:CuCl2+FeCl2+2(NH4)2S=CuFeS2+4X , 则可推测X是(   )
    A、NH3 B、(NH4)2S C、NH4Cl D、(NH4)2SO4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