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酸性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则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一定显酸性 D、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 2、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环境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   )
    A、H+、Na+、Cl-、NO3- B、Na+、Mg2+、Cl-、NO3- C、Cu2+、K+、SO42-、Cl- D、Ba2+、Na+、SO42-、Cl-
  • 3、下列有关海洋化学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冰被称为“未来能源”,其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 B、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不同 C、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
  • 4、某同学在常温下进行了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向20mL0.4%的NaOH溶液(预先滴入3滴酚酞试液)中逐滴滴入0.4%的稀盐酸。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溶液pH随所滴入稀盐酸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烧杯中的溶液在a点时显红色 B、在b点时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 C、在c点时溶液加入碳酸钠粉末,有气泡产生 D、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里Na+、Cl-逐渐减少
  • 5、判断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需要证据支持。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后,能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B、 C、 D、
  • 6、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A、稀盐酸、石灰石 B、水、烧碱 C、稀硫酸、铁粉 D、水、硝酸铵
  • 7、下列关于Ba(OH)2性质描述中,不属于碱的通性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能够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够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8、对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HClO;HCl;Mg(OH)2;MgCl2 B、CO2;H2CO3;CaCO3;K2CO3 C、H2O;HNO3;NH3•H2O;Na2CO3 D、SO3;NaHSO4;NaOH;Na2SO4
  • 9、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0、

    化学小组在老师带领下,对空气质量检测等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任务一】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1)氧气的制取

    如图A-E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所选择的制备并收集装置为(用序号填空),请你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2)氧气性质

    操作

    现象

    结论

    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填字母)

    a.产生大量白烟

    b.发出蓝紫色火焰

    c.生成无气味气体

    氧气具有助燃性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任务二】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使用

    某实验小组利用组装好的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如图所示)

    测定当地某日空气质量,并记录数据如表所示(1mg=1000μg):

    AQI

    PM2.5(μg/m3)

    PM10(μg/m3)

    一氧化碳(μg/m3)

    二氧化氮(μg/m3)

    二氧化硫(μg/m3)

    臭氧(μg/m3)

    55

    20

    60

    0.7

    50

    8

    6

    (3)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其范围是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分别对应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该实验小组测得当地空气质量属于国家空气质量指数标准的。请从表中选择一种污染物并说明其来源

    (4)同学们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对空气的成因、组成和保护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状况的建议(写一条)。

  • 11、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我国的多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了太空生活与试验。请分析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航天食品:在航天食品中需添加乳酸钙,可以补钙,保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这里“钙”指的是(填“原子”“元素”或“物质”)。
    (2)、出舱任务:出舱头盔的面窗两层之间充有高纯氮气,该氮气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的,分离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舱内生活:“今天的尿液,明早的咖啡”,水的净化再利用是天宫资源利用最大化的重要措施。“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超滤膜可以降低水的浑浊度,该操作名称是。超滤膜作用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过滤须考虑膜的孔径大小。某微粒的直径为0.5um,能把该微粒“超滤”出来的膜的孔径大小可能是(填标号)。

    A.13μm          B.小于0.1μm          C.大于6μm

    ②“生命吸管”的进水口是(填“a”或“b”),通过该装置(填“可以”或“不可以”)得到纯净水。

    ③水是生命之源,航天员需要通过各种节水方式来满足需求。请写出一条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12、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字母,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图2为钙原子结构示意图,x的数值为 , 其与图中(填字母)化学性质相似。

    (2)、图3是氢分子(H2)和氧分子(O2)运动的示意图。

    在A、B和C中,通过比较图(填字母),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结论。

  • 1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A、装置1改为装置2,可使氧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数据更加准确 B、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碳粉也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装置2 实验中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注射器内剩余气体体积会偏小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硬质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
  • 1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氧气的验满

    B.探究蜡烛燃烧有CO2生成

    C.比较二氧化锰与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D.检查装置气密性

    A、A B、B C、C D、D
  • 1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 B、物质分类模型 C、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
  • 16、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如:汞由汞原子构成 B、科学思维: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单质 C、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将木条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 , 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防止腐蚀管道和污染水源
  • 17、常压下:在密闭容器中水蒸气冷凝时,温度与时间的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水分子本身没发生变化 B、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C、状态③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 1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 19、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均由a、b、c三种粒子构成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c上
  • 20、“百年陈皮胜黄金”。陈皮含有香芹酮(C10H14O),关于香芹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香芹酮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香芹酮由10个碳元素、14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 C、香芹酮含有25个原子 D、香芹酮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