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岩石,主要成分包括石英()、正长石()、云母[]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属于纯净物 B、正长石属于氧化物 C、石英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云母由24个原子构成
-
2、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造成质量明显增加的是A、浓硫酸 B、浓盐酸 C、食盐水 D、氢氧化钠
-
3、近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高能量密度的硫化物固态电池,其电解质材料含锂、硫、磷等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离子的符号为 B、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固态电解质材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磷的原子序数为15,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
4、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物质,这些物质的酸碱性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同影响。当我们不小心被黄蜂蜇伤后,因黄蜂的毒液呈碱性,会使我们感到疼痛。为了减轻疼痛,我们可以涂抹一些酸性物质来中和毒液。以下物质中,适合用来涂抹缓解黄蜂蜇伤疼痛的是A、食盐水(pH为7) B、白醋(pH为2~3) C、牙膏(pH为8~9) D、小苏打水(pH为8~10)
-
5、中国古代炼丹术对化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炼丹过程中,炼丹家们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规律。以下关于炼丹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合理的是A、用丹砂(主要成分HgS)炼制水银,是因为HgS受热易分解,生成Hg和S,这是物理变化 B、古人在炼丹时常用到硝石(主要成分),硝石受热后分解能产生二氧化碳 C、炼丹过程中发现金属铜能与某些物质反应变成“药金”(主要成分是铜锌合金),“药金”的硬度比纯铜大 D、炼丹家们通过加热某些矿石和木炭混合物制得金属,是因为矿石中的金属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生成金属单质
-
6、合理施用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下列物质可用作复合肥的是A、 B、 C、 D、
-
7、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氢能源公交车,减少化石燃料污染 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降低处理成本 C、露天焚烧秸秆,减少垃圾堆积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
8、下列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混合制取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检查气密性
B、加大理石
C、收集
D、检验是否集满
-
9、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肯定,也标志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请完成下面小题。(1)、春节期间有很多传统习俗。下列习俗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写春联 B、贴窗花 C、放鞭炮 D、包饺子(2)、春节期间,我们到处都能闻到肉香、炸年货的香味等。用分子观点解释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3)、春节时,人们会准备各种美食。下列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红烧肉 B、饺子皮 C、年糕 D、炒青菜
-
10、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某化学小组对甲烷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乙:CO、H2O。丙:NH3、CO2、H2O。丁:CO2、CO、H2O。
(1)甲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将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通入下列装置。
(2)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 通入甲烷燃烧的产物 B. 加热 (3)装置A、B的顺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颠倒。
(4)实验中观察到装置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装置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C中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实验结束,对相关装置进行称量(忽略空气成分对实验的干扰),装置A增重3.6g,装置B增重2.2g,那么燃烧的甲烷质量为________g。
[反思与交流]
(6)实验中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
(7)有同学提出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
-
11、某同学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仪器①的名称为。(2)、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实验前需。(3)、欲使稀盐酸与石灰石接触,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此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利用装置D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a、c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湿润棉花,b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干燥棉花。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棉花不变色,a、c处棉花变红,且c处棉花先变红,说明CO2的物理性质是 , 化学性质是。(5)、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D中b处棉花也变红,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种),请写出对应的改进措施。(6)、图2是一台简易制氧机,M瓶中装有“茶垢净”(遇到热水后会产生氧气)、二氧化锰和水,氧气可从N瓶盖子上的出气孔排出,供人呼吸。M瓶的导管伸人N瓶水中的目的是。
-
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无人机已被广泛用于拍摄、农田监测、快递运输等。制造无人机需要使用铝合金,主要利用了其密度小、的性质;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x=。(2)、用铜丝绕成的锥形螺旋罩如图2,将其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随着铜丝罩的竖直下移,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越来越小,最终完全熄灭。
①铜丝在空气中受热,表面变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表面变黑的铜丝下移过程中遇到酒精蒸气,又会变成光亮的红色,这说明酒精蒸气具有(选填“氧化”或“还原”性。
③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热量很快散失,从而使酒精灯火焰熄灭,所以将铜丝绕成锥形螺旋罩的目的是。
(3)、“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酒中含有乙醇(C2H6O),交通警察执法时让开车者对着便携式酒精检查仪吹气,便携式酒精检查仪内部发生反应的原理为2K2Cr2O7(橙色)+3C2H6O+8H2SO4=2Cr2(SO4)3(蓝绿色)+3C2H4O2+2K2SO4+11X。①该反应中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②便携式酒精检查仪中的铬元素(Cr)在检查前后的质量(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下同),便携式酒精检查仪在检测前后总质量。
③Cr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变化是(填由多少变到多少)。
④乙醇也是--种燃料,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
-
13、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I2+SO2+2H2O=2HI+H2SO4 B、反应II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III中生成的SO2和O2的质量比是2:1 D、反应I、II和III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
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丝和银丝分别插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B
除去硝酸钾固体中的少量氯化钠
加水溶解,降温结晶
C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氯化钙溶液,观察现象
D
鉴别金首饰是否为黄铜赝品
将其浸泡在白醋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A、A B、B C、C D、D -
15、下列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溶解粗盐
B、过滤杂质
C、蒸发结晶
D、熄灭酒精灯
-
1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药物可以帮助我们战胜疾病,但我们仍需合理用药 B、常用作包装袋的聚乙烯塑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C、儿童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应补充微量元素锌 D、维生素可作为补药长期大量服用
-
17、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家或化学史说法错误的是A、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技术 B、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D、拉瓦锡通过红磷燃烧的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
18、直接还原炼铁是非高炉炼铁方法,获得的直接还原铁(DRI)比较纯净,成分稳定。气基竖炉是其主流技术,典型工艺有Midrex,其流程如图。(1)、焦炉煤气(COG)主要成分为CH4、H2 , 还有少量的CO。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 , “重整炉”的目的是。(2)、高温条件下,“竖炉”中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为“Fe2O3→Fe3O4→FeO→Fe”。写出CO将FeO还原为Fe的化学方程式。(3)、在“竖炉”中,随着反应进行炉内温度降低,其原因为。(4)、氢碳比(即H2和CO的体积分数之比)、还原气温度对H2将Fe2O3还原为Fe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该反应最佳温度条件为。(5)、其他条件一定时,合成气的氢碳比为10%,已知通过H2还原生产的直接还原铁为560kg,若H2的密度为0.1kg/m3 , 理论上需要该种合成气的体积为m3(写出计算过程)。
-
19、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当前,主要以卤盐和硫酸盐废盐为原料制碱。(1)、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流程如图。
i、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写出其中得到的副产物NH4Cl的用途为。
ii、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的产物包括纯碱和一种气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iii、如图为NaCl、NH4Cl和NaH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
A.t1℃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B.当NH4Cl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
C.NaHCO3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Cl、NH4Cl小得多,以沉淀析出
D.t3℃时,NaHC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25
(2)、我国化工冶金行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盐硫酸钠,利用CO2和硫酸钠能够制“碱”,其主要流程如图1。硫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2。i、“反应器”中温度不宜过低,其原因为。
ii、“母液”中的阳离子除H+、外,还包括。
iii、该工艺流程对实现“碳中和”的意义为。
-
20、《考工记》中记载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浸有“楝叶灰”的丝帛加入“蚌壳灰水”中,利用其生成的碱性溶液练帛的过程,兴趣小组围绕该过程展开探究。(1)、梳理碱性溶液的制取流程,如图所示
i、蚌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 , 经过煅烧获得蚌壳灰,其成分为。
ii、楝叶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 , 操作I的名称为。
iii、蚌壳灰水与楝叶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查阅资料】K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酸先与反应,再与反应。
【作出猜想】猜想I::猜想II:含有KOH和Ca(OH)2:猜想III:含有KOH和K2CO3;猜想IV:含有KOH、Ca(OH)2和K2CO3。其中猜想(填序号)无需进行实验探究即可确定为不正确。
【方案设计】
方案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取碱性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
猜想II不正确
2
取碱性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有气泡产生
猜想III正确
【讨论交流】在得到“猜想II不正确”的结论时,有同学采用其他方案。该方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