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
《天工开物》记载古法造纸术的流程是原料浸泡、蒸煮、抄制烘干。兴趣小组根据记载,利用回收的废纸进行“制造再生纸”跨学科实践活动,在蒸煮时加入了氢氧化钠。造纸后,为处理剩余的废液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②BaCl2溶液呈中性。
【任务一】废液成分分析
【提出猜想】推测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设计与实施】
(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稀溶液
废液中有Na2CO3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废液中有NaOH
【任务二】废液中碳酸钠含量测定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取200g废液样品放入装置A的锥形瓶中。先通入一会儿N2 , 然后称量装置C、D的质量,再向锥形瓶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继续通一会儿N2后,测得装置C、D分别增重4.2g和0.2g。
(2)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需要继续通一会儿N2 , 其原因是。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废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保留到0.1%)。
(5)如果缺少装置B,会使测定的碳酸钠含量(填“偏大”或“偏小”)。
【任务三】废液的处理
(6)为使废液中的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循环利用。需根据废液中碳酸钠的含量,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物质,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气体制取过程中,从实验员处领取了如图1所示实验仪器。(1)、仪器C的名称是。(2)、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氧气的实验应选择的仪器有(从A~H中选取,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来制取CO2 , 组装气体制取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是C、E,(从A~H中选取,填字母序号);若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CO2 , 应从端进气(填“a”或“b”)。
-
3、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钾,硫酸铜、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小组同学取10.6g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并得到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 B、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小于7.3% C、该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钾和碳酸钾组成 D、若该白色粉末中只含两种物质,则其组成最多有四种情况
-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可能是熟石灰 B、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23% C、t1℃时,相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甲=丙
-
5、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与其对应表述正确的是A、将足量锌粉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分别制取O2 C、向装有一定量MgO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 D、分别向等质量的锌、铁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
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药品质量
B、稀释浓硫酸
C、给液体加热
D、读取液体体积
-
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点燃甲烷气体之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 D、碱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
8、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氯化钙和氧化钙固体
加入适量水,过滤、蒸发结晶
B
除去CuO中的少量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9、铷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计算机通信等领域,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B、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bCl2 D、m=37
-
10、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旧金属不可回收利用 B、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严重缺钙会得甲状腺肿大 D、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延长保质期
-
11、下列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器 B、西瓜榨汁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
-
12、轻质碳酸钙是一种白色细腻粉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图1)。碳化法制备轻质碳酸钙的流程如图3。(1)、由图1可知:轻质碳酸钙在领域应用最广泛。(2)、不同温度下煅烧石灰石的烧失率随时间变化如图2,可知最佳煅烧温度和时间为℃和h。(3)、图3“消化”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应注意安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充分煅烧石灰石(杂质不反应)至反应完全,剩余固体(含杂质)质量为。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
-
13、
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该方法示意图如图所示。
(1)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会加剧。
(2)反应器1中,一定的环境及较低温度下,的化学式为。反应器1中的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时,促进生成的效果最好。
(3)反应器2中,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甲醇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镁基储氢材料(主要成分)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储氢、释氢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转化如图3:
(4)储氢过程,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方法Ⅱ,产生的质量(填“<”“=”或“>”)参加反应的中氢元素的质量。与方法Ⅰ相比,方法Ⅱ的优点是(答1条即可)。
-
14、
某气体由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猜想】一:气体中只有;二:气体中只有;三:气体中既有 , 又有。
【查阅资料】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
【实验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化学知识,设计了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根据以上设计,请完成填空:
(1)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色,石灰水 , 则猜想一正确。
(2)若无水硫酸铜 , 石灰水 , 则猜想二正确。
(3)若无水硫酸铜 , 石灰水 , 则猜想三正确。
【实验步骤】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气体;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实验结论】
(4)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确认猜想三正确。实验过程中,装置A中玻璃管的现象是;请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5)该实验开始通一会儿气体的目的是。
(6)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是。
-
15、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收集装置是(填字母,从C、D、E中选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装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时气体应从口进入(填字母)。
某校同学开展以“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4)为探究厨房中二氧化碳的来源,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分别收集燃气灶炒菜前后灶台旁的气体,组成图所示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到红墨水水柱向(选填“左”或“右”)边移动,说明炒菜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5)在封存之前要先“捕捉”,某同学设计了“捕捉”二氧化碳的流程,如图所示。
i.图中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 , 反应器中溶液采用喷雾形式的目的是。
ii.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的作用吸收。
-
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1)、中国年味:“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对联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点炮竹”网红花炮“加特林”中添加高氯酸钾作氧化剂(K为价),求出该化学式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中国科技:航母作为大型军舰,航行过程需要较强动力,提供这些动力的资源为汽油和核能,其中汽油是资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3)、中国节气:立春,是春之首,冰化雪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冰化雪消的过程属于(选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4)、中国民俗:火把节是彝族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将柴火架空的目的是。(5)、中国彩绘:兵马俑彩绘中发现了绝美的“中国紫”主要成分是硅酸铜钡;其中硅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石油)制得的中含有 , 利用液氨的低温可将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
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锂氮化合物可用于化学储氢。
(1)、煤、石油、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多的三大化石能源。(2)、写出电解水化学方程式: ,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氢气被誉为未来最理想的燃料,原因是。(4)、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与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该过程主要利用利用了与的不同。(5)、石墨烯是一种(填“单质”或“化合物”)(6)、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从微观角度解释)。 -
18、“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不是直接利用所给物质性质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二氧化碳生产碳酸饮料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B
用竹炭去除汽车内的异味
竹炭具有吸附性
C
用氮气防止食品腐烂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用石墨制造受电弓滑板
石墨的熔点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A、A B、B C、C D、D -
19、如图简易净水装置及制取蒸馏水简易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装置能得到纯净水 B、乙装置中蒸馏得到纯净水 C、乙装置中烧杯内水的作用是密封 D、甲装置位置b放的是活性炭,位置c放的是石英砂
-
2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检验氢气纯度
B.探究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C.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