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以金(Au)纳米粒子和二氧化钛(TiO2)作催化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没有增减 B、参加反应的氢气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3:22 C、反应前后金和二氧化钛的质量及性质均不变 D、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 2、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B、四种物质均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C、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3、生产自来水的一般过程中不包含的净水方法是
    A、沉降 B、过滤 C、蒸馏 D、消毒
  • 4、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砷化镓(GaAs)太阳电池阵,其中Ga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砷化镓属于金属材料 B、砷化镓电池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C、GaAs中镓离子的符号为Ga3- D、Ga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
  • 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木材燃烧 C、钢铁生锈 D、食物腐烂
  • 6、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指标物质的是
    A、可吸入颗粒物 B、臭氧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 7、利用工业废液(主要含NaHS以及少量Na2S和Mg、Ca、Fe的化合物)制备重要化工原料硫酸钠的流程图如下。

       

    已知:Ⅰ、粗品硫酸钠含少量H2SO4、MgSO4、CaSO4、FeSO4等杂质。

    Ⅱ、在溶液里,微溶物发生复分解反应可转化为不溶物。

    Ⅲ、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表。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

    阴离子

    阳离子

    SO42-

    CO32-

    Na+

    Ca2+

    微溶

    不溶

    Mg2+

    微溶

    Fe2+

    不溶

    (1)、操作①名称是
    (2)、“反应器1、2”内均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3)、泥渣的成分有MgCO3等。
    (4)、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5)、“反应器1”中NaHS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H2S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8、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2)、实验室常用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氧气能用G装置收集是因为氧气溶于水。
    (3)、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F装置中应盛装的试剂为
    (4)、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实验室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为了便于连接尾气处理装置,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氯气应选择的装置为(填装置序号)。
  • 9、CO2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图是CO2与某种单质反应转化为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丙为有机化合物 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 C、物质乙的微粒图示为“ D、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3:1
  • 10、乙醇俗称酒精,广泛用于工业、医疗和日常生活中。
    (1)、医用酒精消毒时,能闻到特殊气味,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2)、计算23g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11、

    同学们完成部分酸、碱化学性质实验后,开启了认识物质之旅。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如图1,将分液漏斗中的水全部加入试管后,立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此时观察到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由此小明得出“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的结论,你是否同意小明的结论并写出你的理由

    探究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如图2,同学们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在B、C、D试管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填字母序号),写出能产生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③为了验证C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并进行了如图实验: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步骤Ⅱ中所加试剂(填字母序号)。

    A.酚酞溶液             B氯化铁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碳酸钠溶液

    探究三:氢氧化钠的应用

    (3)实验室中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气体是(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

    吸收上述所选气体,一般不用氢氧化钙溶液,主要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不同。

  • 12、根据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图中C装置收集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让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A、b、a、c B、a、b、c C、a、c、b
  • 13、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2)、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3)、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 14、竖炉炼铁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赤铁矿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还原反应室中发生的两个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2O3+3H2__2Fe+3H2O和
    (3)、催化室中发生反应之一为CH4+X催化剂__2CO+2H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15、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能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的现象是
    (2)、实验二能体现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
  • 16、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中常用的研究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U形管中预先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c、d两支试管容积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U形管的a管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B、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 C、试管d中的气体先收集满 D、U形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用稀盐酸清洗铁夹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并进行保护性的实验。

    a.将清洗过的铁夹进行“发蓝”处理,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其主要成分与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b.验证反应后溶液中显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17、化学在生活、生产中和推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次氯酸钠(NaClO)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用于家庭日常清洁。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古代画家用墨绘制的画能保持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单质碳具有的化学性质。
    (3)、航天服中有废气处理系统,能使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进行净化,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 18、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两种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3)、氢元素与氖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不同。
  • 1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氧原子
    (2)、2个亚铁离子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2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水和双氧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C

    鉴别空气和氧气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D

    检验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