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浙教版 华师大版
  • 1、平阳是“中国马蹄笋之乡”,平阳的马蹄笋高纤维、低脂肪,富含1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茶山杨梅”是我国四大精品杨梅之一,产于瓯海区茶山街道,有“红盘绿蒂”之美誉。
    (1)、马蹄笋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马蹄笋和茶山的杨梅在口感上有一定差异,这一性状上的差异是由决定。
    (3)、果农为了繁殖大量的杨梅树,又不改变杨梅的品质,常采用扦插的方法,关于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4)、杨梅为雌雄异株植物,4月份开花,花粉多而轻.以下四种种植方案中结果率最高的是        。(●表示雌株。表示雄株,箭头表示该地区4月份风向)
    A、 B、 C、 D、
  • 2、如图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A 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形成B。在此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的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B通过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写结构名称)。
  • 3、在观察到燕子、麻雀、喜鹊、啄木鸟等鸟类的筑巢行为后,某科学小组得出了“鸟类有筑巢行为”这一结论。这一过程中,主要用到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  (   )
    A、分析 B、类比 C、归纳 D、比较
  • 4、下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蝗虫的幼虫与成虫差异不大,发育过程中没有蛹期 B、图丙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①②两部分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图丁中胎儿通过④⑤从母体不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D、四图中的甲、乙、丙中的生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 5、下图是常见的四种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的个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噬菌体可寄生其中 B、水果保存不当常会发霉长“毛”,这是由②引起的 C、③是多细胞真菌,用根吸收水和无机盐,部分可以食用 D、④是单细胞真菌,生活中常被用于酿酒和发酵面包
  • 6、如果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或包含关系,则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A

    细菌

    真菌

    微生物

    B

    子叶

    种子

    C

    卵生

    胎生

    有性生殖

    D

    雌蕊

    雄蕊

    花蕊

    A、A B、B C、C D、D
  • 7、龙眼鸡是昆虫中的颜值担当,其繁殖、生长发育与蝗虫相似。下列有关龙眼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有性繁殖 B、受精发育: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生长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D、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 8、因出现肿瘤被切除子宫的妇女和做过双侧输卵管结扎手术的育龄妇女,将表现出(    )
    A、因出现肿瘤被切除子宫的妇女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不消退 B、因出现肿瘤被切除子宫的妇女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 C、做过双侧输卵管结扎手术的育龄妇女无自然妊娠能力,第二性征不消退 D、做过双侧输卵管结扎手术的育龄妇女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宫,从而不能发育成胎儿
  • 9、生物体内有很多“桥梁”结构承担着运输的功能,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人体和植物体内的有关物质运输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中的物质主要通过血管运输 B、脐带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 C、③主要是有机物,依靠导管运输 D、④主要是水和无机盐,依靠筛管运输
  • 10、单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有精致而复杂的结构。用图甲所示的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视野如图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从培养液表层吸一滴液体,因为草履虫呼吸需要氧气 B、盖上盖玻片,应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运动 C、实验中使用棉纤维主要是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草履虫的身体呈圆筒形,前端较圆,后端较尖
  • 11、经过“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之后,近期又迎来了网络新名词“香死你”。这些词语看似很滑稽幽默,但都是农产品商贩以及消费者对农产品价格的一种最完美的评价。下列有关上述词中提到的四种植物(大豆、生姜、大蒜、香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它们都含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D、它们都含有上皮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
  • 12、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    )
    A、细胞成熟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分裂
  •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①鳞片叶 ②草履虫  ③血液④软骨⑤细菌  ⑥番茄果肉  ⑦血管

    A、②③ B、①⑦ C、④⑤ D、①⑥
  • 14、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克隆技术 B、试管婴儿 C、酵母菌出芽 D、孢子繁殖
  • 15、美国某公司科学家提出采用克隆技术复活猛犸象的方案,大致流程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克隆属于(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克隆猛犸象与A猛犸象性状一样,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3)、复活猛犸象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以下观点为支持的是____。  (可多选)
    A、为复活其他已灭绝的物种积累经验 B、猛犸象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C、灭绝的猛犸象不适应现在的地球环境 D、应用猛犸象独特的基因解决一些问题
  • 16、相关数据显示,早产(指妊娠28周之前未足月生产)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大原因。为了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科学家们做了如下模拟实验:选取八只早产的羔羊胎儿,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为期4周的培育,结果所有羊羔均发育良好且顺利“出生”。

    (1)、该装置中的聚乙烯薄膜袋模拟的是母羊的
    (2)、依据图中信息, “外置设备”还需为羊羔的发育提供
    (3)、胶管A、B的一端都连接着羊羔胎儿,其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如图箭头所示。相比B胶管,A胶管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加的物质是
  • 17、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小科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的食醋调节料液。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酵母菌也能进行发酵作用,乳酸菌与酵母菌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在于
    (2)、在制作泡菜前要洗净泡菜坛的目的是
    (3)、设置食醋的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18、景天三七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宁心安神的功效。为探究不同茎段部位对景天三七扦插繁殖的影响,兴趣小组按如下步骤开展了实验:

    ①取生长旺盛,粗细一致,长度相同且无病虫害的若干景天三七枝条;

    ②截取枝条的上部茎段、中部茎段和下部茎段各1根,分为三组进行切割处理;

    ③对处理完成的三组茎段进行扦插,数月后统计各组的存活率。

    (1)、实验步骤②中对茎段的切割处理方式如图甲所示,其中方式(填字母)更有利于提高扦插繁殖的成功率。

    (2)、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过程存在缺陷,请指出并加以改进
    (3)、改进后,小组同学重新进行扦插实验,统计结果如图乙所示。依据实验结果,景天三七的扦插繁殖应选择更合理。
  • 19、小科为了研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空盒子里装入土;

    ②在甲、乙区域的土壤上洒上水,使其湿润;

    ③在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均匀的各撒上20粒干燥、同品种的玉米种子;

    ④用黑纸板把乙、丁盖上,放在20℃左右的环境中。一周后拿掉黑纸板,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见下表。

    区域

    种子发芽数(粒)

    19

    18

    1

    1

    (1)、实验中所用到的玉米种子除不处于休眠期的同品种的活种子外,还应相同的是
    (2)、小科设计甲和乙两个实验区域,基于的假设是
    (3)、对比甲和丙的玉米种子的萌发数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要使储藏的种子不发芽,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
  • 20、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I: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纤维细胞,其增殖代数(即细胞能正常分裂最多次数)结果如表所示: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4

    实验II: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等不同物种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Ⅲ: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多次分裂。

    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实验I:细胞分裂能力的强弱与生物体的年龄有关,且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
    (2)、实验II: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一般来说,寿命越的物种体细胞分裂次数越多。
    (3)、实验Ⅲ:细胞结构中的起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