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统编版(部编版) 人教版 苏教版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 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或 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还会穿上他的老皮鞋— —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 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 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 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 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 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 坏脾气。  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耍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 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          )的,别人怎么看也 就无所谓了。他(         )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 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1)、将下列成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
    A、义正词严 心安理得 B、理直气壮 心安理得 C、义正词严 问心无愧 D、理直气壮 问心无愧
    (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有时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破折号是怎样增强语言表现力的?请简要说明。
    (3)、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署、中症中署和重症中暑四个阶段组成。②先兆中暑主 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③轻症中暑阶段会发生体温升高、发热 等症状,④如此时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⑤可达40℃至42℃左右的高热,⑥并伴有 四肢抽搐、意识障碍,⑦此时则进入了中症中暑、重症中暑阶段。⑧最严重的中暑是重症中 暑,⑨即热射病。

    轻度的中暑一般发烧38℃以上,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会出现抽风、意识 不清、各脏器的衰竭。一旦发生中暑情况,应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立即远离高温 环境,但(1)  , 适宜的温度为22℃~25℃。要迅速用凉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用冷水 擦身时,(2)  ,过冷的水可使皮肤神经末梢因突然受到冷刺激后,造成血管收缩而不易 于散热,且过于寒冷的刺激还可能导致患者虚脱。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 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歌中的“云”,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唐诗宋词中含有“云”的诗句很多,如: ”。
    (2)、在“荷香清韵”诗会上,小刚准备改编含有“芙蓉”的诗词来串烧歌曲,他可以引用 古人的名句“  。”
    (3)、习近平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指出,国家的前 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中国当代青年必须承担的重任,他引用《论语》中“  ,  ”两句勉励中国当代青年。
  •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解连环 ·孤雁

    张炎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 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 转。暮雨相呼,怕基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①张炎:早年为贵族公子,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父死家散,浪迹天涯。②因循:沿用旧习不改,此处指孤雁因为离群而耽搁。③谩:同“漫”,徒然。长门:汉武帝时陈皇 后被弃置幽居的冷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境界暗淡、空阔、寂寥,把雁置于空旷中,反衬雁之“孤”“小”,且为全词定下了低沉的基调。 B、从“自顾影”到“相思一点”,描绘出孤雁自怜、迟疑的神态和离群失伴、无法成字的境况。 C、借“残毡拥雪”“锦筝弹怨”两个典故中被幽囚的苏武和被废黜的陈皇后表达对雁群的怨恨。 D、全词注重描写孤雁内心情感的变化,由“怅”到“怨”,由“怨”到“呼”,再到 “怕”,于自然流转之中包含着起伏跌宕。
    (2)、“以小见大”就是“随拈一事而诸事皆在其中”,古诗词中常常运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世 事变幻,时代兴衰。请结合本词简要赏析。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投岸;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 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 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 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 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去私》)

    材料二:

    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 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 故公私有分。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人臣去公 义行私心。故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行也。至夫难必死,尽智竭力,为法为之。故先王明赏以劝之,严刑以之。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刑赏不察则民无功而求得有罪而幸免则兵弱主卑。故先王贤佐尽力竭智。故曰: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先王知之矣。

    (节选自《韩非子 ·饰邪》)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刑赏A 不察B 则民C 无功D 而求E 得 F 有罪G 而幸免H 则兵弱I 主卑。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外举不避仇”与《屈原列传》中“举贤以自佐”的“举”词义不同。 B、“臣以计事君”与《论语》中“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事”词义不同。 C、“至夫临难必死”与词语“登山临水”“身临其境”中的“临”词义不同。 D、“严刑以威之”与《孟子》中“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威”词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材料一以尧舜禅让传贤不传子和以厨师调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等事例,说明王伯之君 当诛暴而不私。 B、祁黄羊举贤,外不避仇,内不避亲,一心为国,受到孔子的称赞,人臣做事应出于公 心 。 C、明君治国应先公义后私心,这有利于君臣和谐,公义可使官吏廉洁,私义能促进朋友讲 信用。 D、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于君主及臣子要公私分明,国家要法治严明,这是历代君主都应知 晓的道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②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

    (5)、两则材料中对“公私”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3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醒头草

    刘正权

    “由来佳节载南荆, 一浴兰汤万虑清!”

    “兰汤浴?”她微嗔,你当我贪图享受来了?即便是,也没谁跑医馆里来消受的。怪自 己选的日子不对?又不是三月三。

    ①搁古时,三月三上已节这天,官员们会亲领下属,斋戒,兰浴,更衣后隆而重之,拜 天地,祭神灵,敬祖先。

    她不屑这么做。人民公仆,不求医问药,谁有闲暇到医馆来!医馆里面消受,亏他想得 出来!

    老中医对她的微嗔报之一笑:“别一看见流泪的红蜡烛,就认定是抄袭了李商隐的那 根,此一浴兰汤,与你想象的兰汤浴,只怕是大相径庭。”

    果然大相径庭,此浴兰汤纯粹是治病,她对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感到好笑,浅薄了不是 !

    以为跟西安华清池一样,被冠以莲花汤、海棠汤的那种兰花汤。

    老中医所谓的“兰汤”,不过是采用本地最为常见的醒头草配制而成。醒头草是菊科植 物,因芬芳辟邪适合随身佩戴而得名,渌水河两岸遍布。她是不折不扣的本地人,对醒头草 再熟悉不过,自己出生第三天就跟醒头草有过交集。洗三是本城的风俗,每个刚出生三天的 孩子,都会用艾叶和醒头草熬的汤洗个澡,谓之醒身。

    她肯定是醒身最好的孩子,读书聪明,当官有为,四十岁出头就成为分管文化旅游的副 市长,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本地最大的支柱产业。

    她这会儿刚从会议上下来,肚子胀鼓。她吃得极少,可连续半个月的会议,到底让她的 肠胃败下阵来。不用把脉,只问症状老中医就知道,她这是需要醒脾胃了。

    “醒头草可不是只有醒头这一个功能的,醒身,醒头,醒脾胃!”老中医停顿了一下, 很认真地问她,“为啥脾胃放在最后,晓得有什么讲究吗?”

    她摇头,谈文旅产业发展,是她的强项,论中医理论,她是盲人骑瞎马。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盲点,哪怕在你熟悉的领域!”老中医这个感慨发得有点儿莫 名 ,好在,他没信马由缰下去,“一个头脑身心都清醒的人,脾胃是不会胀鼓的。”

    原因很简单,什么该吃进肚子,什么不该吞下喉咙,不会心里没数。

    她心里这会儿是没有数的,在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十四五”规划中,有人大代表在建议 中提到两个关键词:原生态、传统文化。

    原生态、传统文化,都是老生常谈了,有点儿新意行不!当时她只差没冷笑。

    质疑她辖下文旅产业融合得不够?都得到省市两级的表彰了,等同于官方认证呢!

    ②心底的冷笑没能让代表眼里燃烧的光芒冷场…… 有掌声,在代表发言时几度响起。

    地的胃,就是在那时胀鼓起来的,不排除有外因的刺激。

    或许是浴了兰汤,晚上,静坐灯下的她,细嗅老中医赠送的香囊,③把那个代表的发言 进行了一次全面“反刍”。 近几年,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文旅融合”的建设模式,把文化 与景区开发联系在一起,是个好的开端。但文化不应该仅是外在符号,如何作为旅游产品的 灵魂真正渗透到开发理念中,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把文化真正吃透,之后再把文化渗透到旅 游产品与项目的开发中,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上升空间?她若有所思,把香囊递到鼻子下面,这香囊里有醒头草的气息,植物是不会 说话的,它们用散发的气味表达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文化同样不会说话,提升文旅融合的空 间,这其中既有文化从业者对文化的认知问题,还有形成这种产业机制的体制问题。由于更 多时候是政府和商业资本开发旅游产业,真正研究文化的人想要在这样的机制中参与进去,

    还是很难的。

    文化不应该仅是外在符号!如同她最初对兰汤浴的理解,确实停留在字义上,缺乏真正的认知。

    黄帝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天下万物皆同此理。

    “靠网红打卡带货助力,这种文旅宣传终究会成为过去,该醒醒了!”那个代表的话犹 如当头棒喝,丝毫不顾及她的感受,怎么说她也是大名鼎鼎的网红市长啊。④醒头草、醒身,醒头,醒脾胃!

    草都慢得三配,人自当能够三省。

    原生态、传此文化,追根溯源、不就是米尚古朴?

    她想起来,那个代表,一直玫力于尚朴文旅项目的打造,对文化复灿工程身体力行。

    三省吾身的地念及此,拨通那个代表的电话:“怎样更好地将文旅产业与脱贫攻坚相结 合,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我想组织一班人对这个课题做个深度调研,时间就定在三月 三上巳节这天,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参加?”

    “太好了!旅游业是老百姓可以参与、可以分享到最多利益的一个产业,我一直等者 的,就是您这句话。”代表很兴奋。

    (原载于《金山》2023年第4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文章开篇两句话,内涵颇为丰富,“万虑清”将医身与医心关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智慧。 B、“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暗含女市长对文旅产业未来的发展有了前瞻 性思考。 C、人大代表认为本市文旅产业“靠网红打卡带货助力”的宣传方式缺少文化参与,已经过 时。 D、老中医关于“醒头草”功能的解读,促使女市长开始自我反省并最终决定采纳人大代表 的建议。
    (2)、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句子①运用插叙的方式,介绍了三月三上巳节的传统习俗,为下文写女市长对传统节日 的不屑作铺垫。 B、句子②写人大代表毫不顾及女市长的鄙薄,依然满怀激情地表达他对原生态、传统文化 的认识与思考。 C、句子③中的“反刍”一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市长重新认真思 考人大代表的观点。 D、句子④虽然与之前老中医介绍醒头草功能的话相同,但内涵更丰富;且独立成段,用意 鲜明,发人深省。
    (3)、小说采用双线结构,请指出并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4)、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种场合提出“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小说中的女市长是 如何做到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必然要求。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 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人 民命运与共、唇齿相依。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 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只有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为基础, 才能真正建设符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必然要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它具有鲜明 的时代性、包容性和普适性,与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有本质区别。长期以来,西方国家 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美化成“普世价值”,以此 粉饰他们打着“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预”等幌子干涉发展中国家内部事务的行为。 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宣扬的是西方信奉的宗教、文化及政治制度,具有很强的扩张性、排 他性和利己性,已经沦为西方对外谋求强权利益的口号与工具。谋求把西方价值观强加给广 大发展中国家,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也不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核心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 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指明了正确方

    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 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刻 的国际影响,已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应对共同挑战的现实需要。但必须看到,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绝不会一帆风顺。世界上一切进步的力量应当携起手来,团结合作,致 力于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徐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要求历史必然》)

    材料二:

    自古以来和平就是全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周易》早就提出“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从而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崇尚和平的主基调。此后《管子》指出“夫兵事者危物也”,反对不义之战;孟子主张“交邻国有道”,呼吁和平共处;墨子认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倡导“兼爱”“非攻”;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中西和平交流的陆上丝绸之路;唐高祖李 渊认为与邻国交往应“尽抚育之方”“宏仁恕之道”;明太祖朱元璋表示对所有国家都应“一视同仁”;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历程更是激起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与现实诉求。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已经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续武无法带来美好 世界,有和平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未来。因此,中华民族抬终将和平作为根本价值理念。 相较于西方近代以来推行的殖民掠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中华民族历来反对“以力服人”,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对当今解决国际争端、构建和平世界具有重大 启发意义。在当今全球热点与地区争端问题上,中国始终积极劝和、促和、维和,公开倡导 利益各方应以和平、公正、文明的手段解决争端,向世界人民展现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自古就视家为国乃至天下的基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历来信奉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内外和睦,家道已成”“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形成了以和为核心的中华传统家文化。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促进家庭和睦,发扬光大中华 传统家庭美德,是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有效途径。而中华民族的处世智慧远不止 于一家一国,由家庭和噎拓展至社会乃至不同邦族之间的和睦。相较于古代的“天下”.当 前人类面临着更多更为复杂且充满风险与挑战的全球性问题,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 能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全人类才能实现共担全球发展风险、共享全球发展成果,实现真正的“大同社会”。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理念和根本析神。“天人合一”作为人类文化的深层价值观念, 作为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哲学范式,要求我们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把握建立 在对生态平衡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之和谐而非技术性、工具性的关系,从而建 立起“完整的人”的本质和需要同自然之多维价值的全面联系。因此,“天人合一”思想中 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人类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基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永恒使命所内含的一种必然要求。而“治人事者莫若穑”,生存本位促使人类在对自然 进行直观体验与把握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效法自然的思想,和谐理念亦从自然过渡至人事中。因此,中华民族在身心修养上提倡“德莫大于和”“中和常在乎其身”,在人际交往上 推崇“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在国家治理上主张“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和谐 理念贯穿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而和谐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理念,突出体现了对“人”的 发现和反思,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的 美好愿景下,遵照“和而不同”的原则,在涉及人类生存发展重大问题时求同存异,协调自 我与他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因利益分配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正是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以和平、和睦、和谐为内核的“和”理念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基因,其为世界各国共创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绘制了蓝图,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摘编自刁生虎《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和”的重要意义,但材料一主要借此来抨击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普 世价值” B、材料一从多个角度论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也指出了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具体方法。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都 明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弘扬这一价值的必然要求。 D、材料二指出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实现真 正的“大同社会”。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和平,提出了诸多反映这一理念的观点,如“夫兵事者危物也”“交 邻国有道”“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B、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历程昭示我们和平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华民族始终将和平作为根本价 值理念的原因之一。 C、对“人”的发现和反思出现于现代文明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和而不同"原则是中华民族和谐理念的具体体现,可以协调包括自我与他人在内的因利益 分配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三个方 面展开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的论述。 B、材料一最后一段不仅肯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影响力、发展成果,也指出了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C、材料二开篇旁征博引,论证了“自古以来,和平就是全人类最持久的夙愿”的观点,增强了 说服力,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突出了“和”的文化渊源。 D、材料二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第一段将中西方对 待和平的方式、态度进行对比论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和”对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 识。(6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往今来,行走在山水间,文人墨客总有许多遇见。遇见赤壁,苏轼淡泊清醒,超然物外;遇见泰山,姚鼐不畏艰险,勇于超越;遇见地坛,史铁生绝处逢生,凤凰涅槃。他们在各自的风景里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安顿了身心,平和了岁月。

    自然万物,风土人情。因为遇见,我们的生活更值得怀想;因为遇见,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纷呈。

    请以“遇见            ”为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苔痕的意象为中国诗人所钟爱,那湿漉漉的苔痕最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在古城边,在石罅旁,在茵茵的绿草深处,在森森的古树上,在诗人的心中____地蔓延,周邦彦《花犯》词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 旋看飞坠 ,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青苔标志着静寂,那永恒的静寂,只有____的地方才有青苔,青苔显示出永恒的宁静,显示出野趣、古朴和稚拙。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____的消息,诗人们借此执彻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把玩青苔的心理。他们通过对青苔的咀嚼,表达对人生____的思考。把玩青苔,就如同中国诗人喜欢把玩残花的心态一样。诗人顽强的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B、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C、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D、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永恒才是真实的绵延 B、绵延的永恒才是真实 C、永恒才是绵延的真实 D、绵延的真实才是永恒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与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B、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C、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D、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砖黛瓦马头墙,雕楼画栋花格窗。这是浙江衢州廿八都给人的最初印象。

    一条青石小街,依村蜿蜒曲折而过。两排几十幢明清建筑,古香古色。周边关隘林立,大山重围,遗世独立,这是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      ),整条街上,都充满着煮豆腐和蒸铜锣糕的香气。

    这里是历史上有名的挑浦城担的中转驿站,民国时期经仙霞古道的浙闽物流,在清湖和浦城之间流动。挑夫们筚路蓝缕 , 靠着一副强壮有力的臂膀,风餐露宿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 , 这条古道留下了他们不知疲倦的身影。挑夫们的肩上不仅挑去了物资,还从福建带来了燕皮 , 留下了桂花糖。食物因交流而获得最大的传播,或许不只是这些食物,还有人们对家最深沉的牵挂。

    人们的脚步,一直在远行,但食物让我们内心安宁,让我们的牵挂变得别样的暖。

    (1)、文段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蜿蜒曲折 B、古香古色 C、筚路蓝缕 D、风餐露宿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街两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由古朴造就,最知名的小吃莫过于“风炉仔炖豆腐”和“铜锣糕” B、古朴造就了小街两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最知名的小吃莫过于“风炉仔炖豆腐”和“铜锣糕” C、最知名的小吃莫过于“风炉仔炖豆腐”和“铜锣糕”,小街两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由古朴造就 D、古朴造就了小街两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最知名的小吃莫过于“铜锣糕”和“风炉仔炖豆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从一个山头、村寨到另一个山头、村寨。”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项脊轩志》中,描写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
    (2)、《项脊轩志》中起到承上启下,使行文思路陡转的过渡句是“”。
    (3)、《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的句子是“”。
  • 12、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白。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其与己无以异也。则君子注错①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节选自《荀子·荣辱》)

    [注]①注错:措置,安排处置。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好荣A恶辱B好C利恶害D是君子小人之所E同也F若其所以求之G之道则H异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可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文中指前者。 B、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与成语“何足挂齿”中的“挂齿”的意思不同。 C、疾,极力、尽力,与《劝学》中“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中的“疾”的意思相同。 D、弥,更加、越发的意思,与成语“欲盖弥彰”“欲盖弥著”中的“弥”的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针对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行的现状,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从师学习的态度和结果,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韩愈认为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人,并不是传道解惑的老师;只请教断句这些小问题,而忽视大问题的人是不明智的。 C、荀子认为小人的智慧用在说荒诞的话、欺诈或做出禽兽的行为上,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其结果也一定会遇到他所厌恶的。 D、荀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资质、智慧差不多,但他们的做法并不相同,采取正常途径的君子比采取怪僻途径的小人更容易出现危险。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

    (5)、两则材料都说到了“君子”,韩愈和荀子对“君子”的态度有何不同?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舒

    茹志鹃

    天暖了,花开了,树上已抽出新枝条,地面上绿茸茸的一片,一切都在向上窜向上冒。在庄稼还是“苗”的时候,就要给它移植,添水,加肥,锄草。“苗壮五分熟”,半年的收成,一半就看这时候的功夫。在这里,人过得紧张、热烈,有点辛苦,而生命的意味却更加深长。我正默想着,阿舒进来了。

    “讲故事。”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接着就伏在我肩膀上,纠缠不歇。我朝她那张娃娃脸看看,便决定给她讲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民的生活和斗争。我答应讲了,阿舒倒又提出了条件:“苦不苦?苦得我不要听。我要听有趣的。”

    她不要苦的,她要喜剧,要大团圆,而我却偏偏觉得她需要的,不应该只是那些“有趣”的。

    于是,从这天起,我每天晚上要给她讲两个故事,一个是“有趣”的,一个则是不那么“有趣”的。她听故事的态度认真极了,不插嘴也不大笑,嘴巴微微张着;眼睛睁得大大的,带着惊讶、欢喜,坦率地看着人。

    每晚必来的,还有一位,就是小队长阿舒娘,来和我谈白天的生产。娘来了,阿舒就着急。“唉!不懂人事不知愁啊!”阿舒娘又是这句老话。

    说阿舒不懂人事不知愁,我同意;但是老支书说的“要她愁什么呢”,我也觉得有理。我总想在以上两种说法当中,挑选一个,但是每天都决定不下。“十七”这个年龄,真是个奇妙的年龄。

    阿舒小学毕业了,稻子也黄了。

    村边金色的稻子在沙沙作响,透过厚厚的稻穗,前面一块后季晚稻试验田里有灯光在摇晃,这是有人在诱蛾子呢!

    “是伯伯!”阿舒眼睛尖。

    “今年单季稻长得不错。”我说了一句,老支书立即抬起头来,眼梢的皱纹像扇子似的舒展开来,“嗨嗨,不错是不错,不过……你倒估估看?”别人的估产,对老支书已是一种极大的快慰。

    “错不了,少了七百五十斤你来问我。”田根公公说得斩钉截铁。

    老支书连连摇头:“不行,赶不上啊!”我看他肚里一定还有一个什么指标。“伯伯,我们跟哪个队挑战比赛了?”

    “比赛?我跟谁比赛?……不过,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老支书站起来,把灯挂在架子上。立即,①老支书的身影映在厚厚的稻子上,灯晃动着,巨大的人影晃动着。老支书在说话:

    “人人都有一辈子,有人一辈子做的事,硬是有些人活几辈子也赶不上的,这是什么缘故?”他看着远处,好像在问自己,又好像在问那高高的天,问那无垠的土地和大片的庄稼。

    “这叫什么,”田根公公含着旱烟嘴,稳稳地说道,“这叫有人活得像一条龙,有人活得像条虫。”

    他们这么谈着,阿舒迷惘了,忽然笑道:“做条龙有什么好处?”

    “你不懂。”老支书爱护地朝她看了一眼,说道,“上半年的小麦,就算它一亩少收九十斤,全大队一千七百亩,算算看……”

    阿舒用最快的速度,把答数算了出来。老支书说:“看,国家要少收入十五万三千斤的粮食。”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我听见阿舒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好像刚刚干了一件重活儿一样。

    第二天去公社开会。会议上,老支书站起来了,说道:“我们上半年小麦歉收,我要负责任。半年的收获,不够我们队吃三个月的,我们自己是种粮食的人,可现在吃的粮是乘了几天几夜的火车,从别处运来的……”阿舒不安地转动着,把辫梢一圈紧似一圈地绕在手指上。

    “……好多人都说我们水稻不错,可是我们全年的产量跟人家比起来,我们还是要吃人家的,穿人家的,我们……”老支书说到这里,拿着旱烟的手都颤颤的了。我看着阿舒,②她一动不动地挺坐着,两只手捏着那只精心打起来的蝴蝶结,放在嘴里咬,把绸带上的丝都咬下来了。

    “阿舒,你在干什么?”我碰了碰她,她茫然地朝我看看,像什么也没听见,仍咬着蝴蝶结,绿色的绸丝,一缕一缕地飘落下来。

    有谁知道这位姑娘的思想凝住在哪一点上?

    “伯伯是一条龙。”阿舒忽然没头没脑地说,“田根公公说的那条‘龙’是什么意思,我懂了。”

    “我懂了,我懂了。”风在吹,云在移动,太阳渐渐西下,上弦月已经挂在当空,一天快要结束了。③这一天里,在南方,在北方,多少小生命出生了,多少铁变成了钢,多少棉花变成了布匹,多少粮食收进了仓。在这里,十七岁的阿舒说“我懂了”。我发现“十七”这个年龄,不仅仅是奇妙,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年岁。

    第二天一早,我刚起身,忽听窗外有人说话:

    “一层河泥,一层这玩意,倒是肥的呀。”

    我推门一看,是老支书和阿舒娘朝外站在窗边议论,前面,那条河边上,阿舒带着她那个小组的全体成员——五个姑娘,正在河边捞菱藤。

    “她们在玩什么呀?”我问阿舒娘,阿舒娘不以为然地说:“在积肥呀!”我忍住笑,出来拉了阿舒娘朝河边走去,一边朝阿舒叫道:“阿舒,你们在干什么呀?”

    “④我们给土地老爷下寿面呢!”阿舒嚷道。姑娘们都是裤脚卷到大腿上,手里一式拿着两根长竹竿,嘻嘻哈哈地用竹竿夹住那些菱藤,真像下面似的,把藤绞在竹竿上,然后拖上岸来。阿舒娘一看她们这半身的泥水,不禁又笑着感叹道:

    “唉!阿舒,你真是……”阿舒娘说到这,忽然来了个急刹车,下面那句“不懂人事不知愁”竟破例留在喉咙里面。

    河边,菱藤已堆成了几个小山。几个幼儿园的孩子乐极了,在旁边转来转去,忙着采藤上的残菱。

    “开心吧?”我问那些围兜袋里塞满了菱的小孩子。

    “开心,”阿舒大声回答道,“这才真叫开心呢,你看!”阿舒朝岸上指了指。

    那头岸上,竖着一块大黑板,黑板上写着她们积肥的指标数和已完成数,上面总的题额是极大极醒目的四个大字:“努力!争取!”

    努力什么,争取什么,没有写出,可是我明白,她们要争取的,绝对不仅仅是完成积肥的指标。

    太阳升起了,新的一天已经开始。这新的一天里,生活继续着,比赛继续着,看谁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比赛的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许多十七岁的青年,当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就叫阿舒。

    (选自《茹志鹃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春暖花开,植物冒出新芽,烘托出当时蓬勃向上的时代氛围。 B、文中强调“十七岁”奇妙且重要,是因为十七岁既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又是一个自认为成熟的年龄。 C、从把“不懂人事不知愁”的话挂在嘴边,到“破例留在喉咙里面”,阿舒娘的变化,侧面表现出阿舒的成长。 D、黑板上的四个大字“努力!争取!”不仅表达了阿舒她们完成指标的决心,更展现了她们昂扬的精神风貌。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借老支书映在稻子上的巨大身影凸显他形象的高大,赞美其高尚的精神境界。 B、句子②通过“挺坐”“捏”“咬”等动作描写表明阿舒听到老支书话后变得迷茫。 C、句子③通过一连串排比句增强了抒情意味,将阿舒的成长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 D、句子④中阿舒用“给土地老爷下寿面”做比喻,让人感受到她从劳动中获得了快乐。
    (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阿舒的成长历程。
    (4)、茹志鹃在《追求更高的境界》一文中强调,小说创作要有“更高的艺术表现力”以再现优美的典型。请谈谈本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这一创作追求的。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拥有3 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二: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骛、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摘编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摘编自新浪网)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 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做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品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3 000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仅仅在技术上,而且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骛,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3)、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
  • 15、同学们交流登山成功的经验。

    有同学说:“想要放弃的时候,望望山顶,提醒自己山顶越来越近,就能找回希望。”有同学说:“特别疲惫时,回头看看,发现自己已经登了这么高,便会重振精神。”有同学说:“这时候也可以停一停,喝口水,调整调整,再继续走。”有同学说:“不怕慢,就怕站,这时候不能停,要坚持一步一步往前走。”……

    老师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这些登山成功的经验,其实也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密码。”

    请以“我的成功密码”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请回避

    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1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表格。

    初三毕业前夕,初三1班要制定“时光”纪念册,设置了“时光剪影”板块,策划小组选了迟子建的文章放入纪念册,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完成表格填写。

    暮色中的炊烟

    迟子建

    ①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缥缈。

    ②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是天空最为熟悉的了。但也有的时候气压过于低,炊烟徘徊在屋顶,我们就会嗅到它的气息。那是一种草木灰的气息,有点微微的涩,涩中又有一股苦香,很耐人寻味。这缕涩中杂糅着苦香的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的老女人的命运。

    ③在北极村的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从东窗,还能看见一座木刻楞房屋,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

    ④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的,她嫁了一个中国农民,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续。秋生不像他的父母很少登老太太的门,他三天两头就来看望他的奶奶。除了他,老太太那里再没别人去了。

    ⑤那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苏联的巡逻机常常嗡嗡地叫着在低空盘旋,我方的巡逻艇也常在黑龙江上徘徊。不过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侧的江面上有小船驶过,而那船头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向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向他们招手。

    ⑥那时村中的人很忌讳和她来往,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她也不喜欢与村中人交往,从不离开院门,只呆在家里和菜园中。她个子很高,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一点也不驼背。她喜欢穿一条黑色的曳地长裙,戴一条古铜色三角巾,她脸上的皮肤非常白皙,眼帘深深凹陷,那双碧蓝的眼睛看人时非常清澈。我姥姥不喜欢我和她说话,但有两次隔着栅栏她吆喝我去她家玩,我就跃过栅栏,跟着她去了。我至今记得她的居室非常整洁,北墙上悬挂着一个挂钟,挂钟下面是一张紫檀色长条桌,桌上喜欢摆着两个碟子,一个装着蚕豆,一个装着葵花籽,此外还有一个茶壶,一个茶盅和一副扑克牌。这桌子上的东西展现了她家居生活的情态,喝茶,吃蚕豆,嗑瓜子,摆扑克牌。她把我领到家后,喜欢把我抱起,放在一把椅子上。我端端正正地坐着的时候,她就为我抓吃的去了。蚕豆、瓜子是最常吃的,有时也会有一块糖。与她熟了以后,她就教我跳舞,她喜欢站在屋子中央,扬起胳膊,口中哼唱着什么,原地旋转着。

    她旋转的时候那条黑色的裙子就鼓胀起来了,犹如一朵盛开的牵牛花。北极村的很多老太太都缠过足,走路扭扭摆摆的,且都是小碎步;而这位老太太却是个大脚片子,她走起路来又稳又快。我那时把她爱跳舞归结于她拥有一双自由的脚,并不知道一双脚的灵魂其实是在心上。⑧那些不上她家串门的邻居,其实对老太太也是关心的。他们从两个途径关心着她:一个是秋生,一个就是炊烟了。人们见了秋生会问他:秋生,你奶奶身体好吗?秋生嘿嘿地笑,人们就知道老太太是硬朗的。而我姥姥更喜欢从老太太家的烟囱观察她的生活状况,那炊烟总是按时按晌地从屋顶升起,说明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规律。大家也就很放心。

    ⑨老太太在冬季时静悄悄地死了,她是孤独地离开这个冰雪世界的。那几天秋生没过来,人们是通过她家的烟囱感觉她出了事的。住在她家后面的人家,每天早晚抱柴生火时,总是习惯性地看一眼老太太的烟囱,结果她连续几天都没有发现那烟囱冒出的一缕炊烟,知道老太太大事不好了。于是喊来她的家人,进屋一看,老太太果然已经僵直在炕上了。

    ⑩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暮色苍茫的时分看到过那幢房屋飘出炊烟,尽管村子里其他房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

    研读角度

    研读提示

    研读内容

    研读结果

    拟题

    “题好一半文",一个好题目能给你的创作添色。

    结合全文内容,阐述“暮色中的炊烟"这一标题的妙处,并探究散文标题的拟题方法(至少2条)。

    语言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写作中的细节描写可使人物有血有肉。

    结合以下两个句子,赏析细节描写的作用。①她把我领到家后,喜欢把我抱起,放在一把椅子上。我端端正正地坐着的时候,她就为我抓吃的去了。②她旋转的时候那条黑色的裙子就鼓胀起来了,犹如一朵盛开的牵牛花。

    含义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在遣词用语上要生动而有意蕴。        

    结尾部分“尽管村子里其他房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一句,有何意蕴?

    感悟

    有生活有感悟,才能开出写作之花,结出写作之果。

    老太太是作者心中最美的“一缕炊烟”,她的美好品质、悲苦结局成为作心中无法抹去的“时光记忆”。从教材推荐名著中选择两个人物,参照示例,结合人物的经历、品质、结局,写下他们留在你心中的美好记忆。

    ⑷[示例]孙悟空经历了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懂得了坚定地承担自己的使命,实现了从“石猴”到“美猴"的超越。

  • 1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材料一        媒介素养

    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媒介素养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那么,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拥有的听、说、读、写诸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等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电脑、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广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

     (摘自“百度知乎")

    材料二        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暑假是青少年与电子设备“亲密接触”的高峰期,这让许多家长担心孩子沉迷游戏,或受到网络“三俗"的不良影响。家长们的担心并不多余,青少年媒介使用技术娴熟,但媒介素养有待提升,容易受到网络"三俗"侵蚀。

    媒介素养在新媒体海量信息时代尤为重要。要提高青少年网民的媒介素养,需要“政府一学校-家庭--媒体--社会”立体参与,其中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点:价值观引领是首位。媒介素养强调的是分辨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那么以什么尺度去分辨和解读呢?先进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度量信息的尺子。有的青少年容易受到“三俗”影响,其根源在于心中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要帮助青少年明是非、辨善恶、知良莠,使他们拥有度量信息的尺子。要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用他们喜欢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就像《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那样,在潜移默化中讲述党的初心和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怀。

    人文教育是奠基石。如果人文精神缺失,一些年轻人就容易陷入空虚和迷茫,让网络“三俗”钻了空子。无论教育处于哪一个阶段,哪一种模式,都应该充分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学科,仅从实用和技术层面来谈人文学科是目光短浅的。人文学科的独特价值,正是在于塑造青少年的心灵和人格,培养其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能力,而这正是良好媒介素养的必备根基。

    父母是第一影响人。如果年轻父母没有节制地玩手机、刷视频,很难想象孩子能养成好的媒介使用习惯。由于父母的引导方式不同,使得孩子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产生了很大差异,有的偏向学习信息,有的偏向娱乐消遣。一样的屏幕和键盘,由于父母媒介素养的不同,让孩子走进了两个不同的世界。父母的爱和陪伴、父母的正确引导和以身示范,能使网络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社会团体可为助力者。社会团体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过程中可起着重要作用,鼓励和提倡社会团体举办丰富多彩的媒介素养实践活动,以游戏、竞技、趣味的方式来训练和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使之成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有益补充。

    总之,随着我国青少年触网年龄的不断降低,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已是当务之急。《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就指出,加强全社会网络法治和网络素养教育,制定网络素养教育指南;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引导青少年理性上网。只要政府与学校、家庭与社会团体携起手来,就一定能让青少年在面对网络信息的海洋时明辨是非,健康成长。

    (选自《人民日报精读》)

    (1)、我们即将告别初中三年的生活,很多同学喜欢在朋友圈发表自己的感言,请你阅读上述材料,说一说媒介素养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
    A、媒介素养的三个层面,能力模式侧重对于信息的传播,知识模式侧重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理解模式侧重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B、社会团体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过程中可起着重要作用,以游戏、竟技、趣味的方式来训练和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学校媒介素养教育。 C、网络给青少年们提供了便捷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更需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在评判别人时要有所敬畏。 D、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会在网络上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件或人物作出评价,参与网络讨论,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老师和家长不必过多干预。
    (3)、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教育部出台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带入校园的规定,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这一规定的看法。
    (4)、小语妈妈担心使用互联网会影响小语的学习,不允许他使用互联网。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生活实际,从“提高媒介素养”的角度,写一段劝说语来打消小语妈妈的顾虑。
  • 1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游虎丘以望后五日

    [明]王士性

    虎丘者,吴王阖闾葬以扁诸之剑,白虎之气腾上,而见怪于秦皇也。墓今不知其处,或曰浮图①下,又云剑池下,剑池两崖如裂,侧立十仞,盖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窦②而停滀焉。墓不当在其下,意浮图者近之。

    自阊门买舟,五里即达寺门。初入,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再入,则清泉白石,龂腭③益奇。钜坂④如砥,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石咬水处,为白莲池。近池而灌葬塞焉者,为清远道士放鹤涧,循涧上,登大雄阁,右行过剑池石粱,望浮图而息焉。既畅,复下可中亭,观生公点头石。复右上而尝陆羽泉,石窦似慧山,而味劣之。

    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千人石古株轮囷,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⑥垂垂。固恍如乘槎⑦泛斗牛⑧渚也。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选自《王士性集》,有删减)

    【注释】①浮图:佛塔。②窦:洞。③龂腭(yín è):像露齿的样子。④钜坂:坚硬的坡石。⑤轮囷(qūn):盘绕高大。⑥碧落:天空。⑦槎:木筏。⑧斗牛:天上的星宿名。

    (1)、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方法提示解释
    曰浮图下 [语境分析法]上一句为墓今不知其处
    墓不在其下[课内迁移法]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龂腭 [成语关联法]精益求精
    要以秋月为[查阅词典法]①经得住;②胜利;③美好、美景;④超过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B、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C、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D、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3)、把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

    ②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4)、不同人望月有不同的感受。结合《游虎丘以望后五日》中相关句子与链接材料,简述望月这一行为会给人带来哪些感悟或收获。

    [链接材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1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下题。

    黄泥山①

    张謇

    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曛。

    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

    轩②槛诗龛敞,蔬苔庙祝③耘。

    便期肩一䦆④,种药与锄云。

    [注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②轩:即新绿轩,当地人大多在此读书。③庙祝:寺庙里主持祭礼的人。④䦆(jué):一种农具。

    (1)、颔联“寺从山侧见”中的“见”,小南同学读作“jiàn”,小通同学读作“xiàn”,你认为哪种读音更贴合诗意?请将你的理解与同学分享。
    (2)、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 20、诗以言志,文以传情。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抒发了自己为国御敌的抱负。
    (2)、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坚守气节,不能改变志向,正如孔子所说;“。”(《<论语>十二章》)
    (3)、请写出两句表达豪情壮志的唐诗:“。”
    (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之精神境界一致的句子是:
    (5)、《大道之行也》中表明我国古代政治上最高的理想就是: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