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摸底)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基础性检测试卷
- 江苏省海安、宿迁市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 江苏省常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学会挑选食物,是对抗植物毒素的有效做法。在肯尼亚马萨伊马拉草原上,我们总能看到长颈鹿在悠然地嚼着金合欢的叶子。只要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因为,如果只吃一棵金合欢树的叶子,很容易引起中毒。因为金合欢会“通风报信”。
金合欢含有特殊的化学武器——单宁。在通常情况下,树叶中的单宁含量并不高,毕竟合成单宁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长颈鹿在啃食树叶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这些乙烯被金合欢感应到,接着金合欢就会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过量的单宁会影响到长颈鹿的消化系统,降低它们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所以,聪明的长颈鹿自然会找新的地方进餐了。
说到挑选食物,还有一个出名的例子,那就是在澳大利亚的桉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个动物就是树袋熊(考拉)。桉树叶子是考拉的主要食物,但是并非只要是棵桉树,考拉都会吃。在澳大利亚分布着约 300 种桉树,但是考拉仅仅热衷于吃其中的三种桉树的叶子,分别是小帽桉、细叶桉和赤桉。这种现象其实也发生在大熊猫身上,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挑嘴的大熊猫就只愿意吃冷箭竹,像毛竹、麻竹这样的竹子根本就不入它们的法眼。
考拉如此挑选食物是有原因的。桉树可以说是将化学防御这件事玩到极致的植物之一。中国南方大片的桉树林根本不需要喷洒农药控制虫害,因为几乎没有动物能够解除桉树的防御武器。桉树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桉叶油,桉叶油的主要成分桉叶素有着特别的刺激性气味。虽然稀释过后的桉叶油也可以作为香精添加到人类的食品当中,但在高剂量下,桉叶油仍然有毒。对于食草动物而言,桉树叶是种“只可远观”的能源宝库。相对来说,作为考拉食物的三种桉树中的桉叶油含量远不如柠檬桉、蓝马里桉、辐射桉、丰桉这些应用于精油生产的桉树。
但是,桉树毕竟是桉树,即便是桉叶油含量稍低,但是终归有中毒风险的。为了应对这种高毒性低热量的食物,考拉的应对策略就是少吃多消化。一只成年考拉每天最多会吃下约400克的桉树叶,这仅仅是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吃下的蔬菜总量,但这却是一只考拉一整天的能量来源。
考拉会细嚼慢咽,尽可能地避免快速摄入大量的毒素。所以考拉的进餐时间通常约为 4-6小时,而吃饭快的人可能一天的进餐时间加起来只有十几分钟。考拉吃下去的桉树叶,进入胃肠道之后,其中活跃的微生物不仅能将叶片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考拉可以吸收的营养,更可以分解其中的毒素,避免中毒。而考拉的这种做法显然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节能”,毕竟所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依赖于这半斤八两的桉树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考拉总是懒洋洋的样子,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能量进行剧烈运动,只能选择慢吞吞地生活。
要说到解毒能力,马铃薯甲虫必然是能数得着的狠角色。1824年,科学家首次在美国落基山脉东坡发现了这种甲虫,谁也没想到这种生活在野生杂草刺萼龙葵上的小小甲虫,最终变成了人类农业生产的“噩梦”。1855年,就在被首次发现的30年后,人们发现马铃薯甲虫开始啃食美国科罗拉多州马铃薯,并且它们的胃口出奇的好,所有的马铃薯叶片都是它们嘴巴里的美味,如果叶子被啃食得过于干净,它们还会去啃食马铃薯块茎。所到之处如风卷残云。因为最早的危害发生在科罗拉多,所以这种虫子也被称为“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目前,马铃薯甲虫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的主要马铃薯产区,成为农田一霸。
对于绝大多数动物来说,马铃薯的茎叶绝对不是什么好食物,因为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说这些物质可以让动物闻风丧胆一点都不为过。首先,龙葵素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中毒反应。胆碱酯酶被抑制失活后,乙酰胆碱大量累积,以致胆碱能神经兴奋增强,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中毒症状。再者,龙葵素还能与生物膜上的甾醇类物质结合,导致生物膜穿孔,引起膜结构破裂。当龙葵素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就会随着血液循环破坏胃肠道、肝脏等体内脏器的细胞结构。高剂量的龙葵素由于其表面活性作用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
所以人吃下含有龙葵素多的食物时,轻则出现口腔和喉咙刺痒的症状,严重者表现为体温升高和反复呕吐而致失水、瞳孔散大、呼吸困难、昏迷、抽搐,如果剂量更高则会因为呼吸系统麻痹而死亡。
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马铃薯甲虫体内拥有高效的解毒体系。在马铃薯甲虫体内活跃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这类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这个清除的过程,就像在垃圾焚烧厂焚烧垃圾一样清除有害物质,毕竟燃烧通常也是氧气与有机物剧烈反应的过程,只不过在生物体内这种垃圾处理过程会温和很多。至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就像是点火系统,让马铃薯甲虫拥有了可以熊熊燃烧的抗毒小宇宙。
更重要的是,马铃薯甲虫对多种农药都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到今天人类手中的大多数农药已经无法对抗来势汹汹的甲虫大军。拟除虫菊醋类农药是用量最多的农药之一,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农药几乎已经变成了饮料。就连新型的Bt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类农药在对付马铃薯甲虫的时候也显现出了颓势。
(摘编自史军《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风报信”在文中指金合欢在感受到大量乙烯后,就会主动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 B、“只可远观”在文中指食草动物因桉叶油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一般不敢食用桉树叶。 C、“节能”在文中指考拉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以减少食用桉树叶的数量。 D、“噩梦”在文中指马铃薯甲虫因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和抗药能力强对农业影响很大。(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中含有的单宁一旦进入动物的消化系统,就会降低动物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B、考拉采用少吃多消化的进食方式,成功地稀释分解了桉树叶中含有的有毒成分,避免中毒。 C、马铃薯的茎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这种物质能够保护它不被大多数动物啃食。 D、马铃薯甲虫体内的解毒体系,能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长颈鹿、树袋熊等动物采用挑选食物的方式来对抗植物毒素,都能通过稀释毒素来降低中毒的风险。 B、桉树能分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桉叶素来抵御动物的侵害,很多动物都难以解除桉树的这一防御武器。 C、龙葵素既能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中毒症状,也能引起生物膜结构破裂。 D、马铃薯甲虫对各种农药具有强大的农药适应能力,即使新型的Bt蛋白类农药也难以将它彻底杀灭。(4)、科普文和科学论文一样,同样讲求严密的逻辑性,这篇文章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5)、动物世界的解毒办法究竟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2、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难,敢于犯颜直谏;王安石不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杜牧总结秦朝覆亡教训,意在针砭时弊;苏洵探究六国破灭缘由,旨在警示当朝。
古代优秀的士人,尊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信条。在其位,则积极建言献策,以期有补于世用;不在其位,仍能心系朝堂,时时牵挂国事,以各种方式表白心迹。
而北大教授戴锦华也认为,知识分子与知识多少无关,而是一种社会担当。
作为时代青年,你从以上材料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批评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禽兽”理论,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在反驳中所使用的方法是① , 即将墨家的兼爱理论归结为“无父”或“禽兽”的错误结论,从而证明兼爱是不成立的。这里孟子运用的是一个隐藏了结论的三段论推理,而且把小前提前置了,还原一下这个三段论就是:
无父(无君)是禽兽,
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
所以,墨家的兼爱是一种禽兽理论。
那么孟子的这个推断成立吗?当然不成立,因为这个小前提本身就是不真实的。为什么说小前提不真实呢?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这个小前提是如何得出的,便应该清楚了。墨家的兼爱强调无差别,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没有人、己、亲、疏的区别;而儒家的仁爱则强调有差别,② 。孟子因此认定墨家的兼爱是无父,以三段论推理形式可作如下分析:
( ),
( ),
因此,墨家的兼爱是“无父”。
这个推论在结构上没有问题,但是它的大前提换一种表达就是:对待父亲与对待他人有差别就是“有父”。这显然是儒家的观点。孟子批评墨家“兼爱是无父”的观点,却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而非从共识出发,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孟子的整个推论也就不能成立。
墨家和儒家之间,互相批评、相互指责,从而构成了彼此之间长期的思想论争。其实,墨家和儒家,在“爱”的思想上,一个从外到内,一个从内到外,③ , 将有可能产生出更加合理而全面的思想。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2)、参照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三段论推理结构,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处补充完整孟子另一个推断的三段论推理分析。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微型小说大都篇幅短小,但要求结构完整,有____之感。一部作品的开头和中段精彩,如果结尾贫弱,就成了____,令人扼腕。人人皆知的莫泊桑的《项链》的结尾,就有着____的艺术效果。当那个为图一时虚荣,弄丢了项链而付出10年劳苦的玛蒂尔德,听到项链的主人说:“哎哟,我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500法郎……”读者无须沿着故事再往下联想,只要掉过头来回味整个故事,去体会可怜的玛蒂尔德种种偿还债务的艰辛,而对每一个细节的回味都会加深对故事结尾的深入感受。这样,小说在最后一刻把读者放到故事和思想的核心中去,读者才能感到意蕴无穷,余味不已。虽然不是所有好的小说都必定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但长着一个令人____的尾巴的小说,必定是一篇好小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气呵成 画蛇添足 引人入胜 叹为观止 B、一挥而就 狗尾续貂 引人入胜 拍案叫绝 C、一气呵成 狗尾续貂 发人深省 拍案叫绝 D、一挥而就 画蛇添足 发人深省 叹为观止(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请根据语段内容,补写下面三段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所以《项链》是一篇好小说。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了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2)、《春江花月夜》中的“ , ”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思妇内心极度的痛苦。(3)、《将进酒》中的“ , ”两句,表现出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 -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雪夜小饮赠梦得①
白居易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② , 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注】①梦得:刘禹锡的字。②遗老:指年老历练之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题目内容丰富,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赠诗的对象。 B、“同为”拉近了与友人的距离,即便是萧条的雪天,与友人对饮也舒适惬意。 C、“呼作散仙”顶真手法的使用,语气贯通,强调了诗人想要飞升成仙的梦想。 D、尾句化用“沧海桑田”的典故,展现了诗人看淡宦海沉浮、世事变化的阅历。(2)、有人说,这首诗的主调是闲适惬意、乐观豁达,其中也流露出人生失意之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女子必自择丝麻 , 良工必自择完材,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乖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
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
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
文本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B、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C、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D、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麻,丝指蚕丝,是绸缎的原料;麻指麻类植物的茎皮纤维,可制绳索、织布。 B、左右,左边和右边,意思是“身旁,身边”,代指在身边侍候的人,有时指近臣。 C、百姓,这个词语有“庶民,平民”和“百官”等义项,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个。 D、孟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出在上位的人,地位越高就越担心有灾患,这就为后文不要失政的论述提供了依据。 B、“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在提醒君子进行统治的时候千万不要苛刻,而要本着宽容、与人为善的原则处理事务,这两句颇有哲理意义,已成名句。 C、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无论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用正确道理进行教化、忠诚而有信义,都是在上位者应该做到的,这样才会有良好的政局。 D、《孟子》善用譬喻推出结论,文章思路清晰,气势磅礴,对听者有很强的震撼力。(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
②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5)、孟子长于说理,尤其善用排比句,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子分析。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荣军鞋铺
石钟山
老兵姓吴,一只脚是跛的。吴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那只跛脚就是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纪念。
那一年,军营正门口,马路对面,多了一个修鞋铺,起名“荣军鞋铺”,吴老兵便成了这家鞋铺的主人。店内店外就他一个人,戴着一副花镜,低着头,有一缕花白的头发从额头滑下来,认真又执着地修理堆在眼前的鞋。
鞋大都是对面军营里的军官送来的,那些年部队上只有军官才发皮鞋,4年一双,军官们对鞋都很仔细。有时鞋刚发下来,为了防止鞋底磨损,都来他这里钉掌儿。钉了掌儿的皮鞋,穿在脚上,走起路来不仅有声有色,后背也挺得格外直。
荣军鞋铺的窗子上立了块纸壳,纸壳上标明了钉鞋掌的价格,后掌儿两角,前掌儿七角。春夏秋冬,吴老兵把鞋摊摆在门外,身上系了条黑色围裙,低着头、弓着身子,一丝不苟地钉鞋掌。
午休或傍晚,是荣军鞋铺最热闹的时候,三三两两的军人从军营大门里走出来,轻车熟路地来到吴老兵的鞋铺,把鞋放下,亲切地叫一声:“吴师傅,鞋放这了。”这时,吴老兵会半仰起头,交代一句:“把名字写好。”
凡是来过荣军鞋铺的人都知道,吴师傅有个习惯,总会让来人用纸条把钉鞋人的名字写上,放在鞋窠里,这样不会拿乱。
从大院出来的军官们,有时放下鞋并不急着走,而是立在鞋摊前和吴老兵聊一会儿。久了,便知道修鞋的吴师傅是名老兵,而且参过战。聊到兴致处,吴老兵会说几句当年去朝鲜参战的事,他话不多,三言两语后总是适时打住。军官们把吴老兵的故事连缀起来,慢慢地把吴老兵的经历铺展开来——吴老兵叫吴先发,是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参加过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脚就是在第四次战役中受的伤。回国后,他在锅炉厂上班,退休了,就搞起这个鞋摊。
青年军官们连缀起吴老兵的经历后都啧着嘴,眼神里多了崇敬。再称呼吴师傅时,有的叫班长,有的叫老兵,也有人仍称吴师傅。
吴老兵总是在每晚军营响起音乐时收摊。不用问,此时是九点四十,他知道,再过二十分钟,军营的熄灯号就该吹响了。他把摆在门口的工具,还没来得及修的鞋拿到鞋铺里,用一把铁锁把门锁了,推起立在一旁的自行车,跛着脚上车,影子便遁到了暗夜里。有一天吴老兵来到鞋铺门前,像往常一样开门、搬出工具,却猛然发现了异样,抬眼向对面的军营望去,军营安静得出奇。一夜之间,军营里的军人开拔了。那阵子,电视、收音机里天天播放的都是南部战事(对越反击战)。
吴老兵有个收音机,就放在摊位前,他不仅把音量调到最大,还要竖起耳朵来倾听。手里的活儿已经干完了,他并不收摊,仍旧坐在那儿,跟前只有收音机陪伴着他。日子忽悠一下,三个月过去了。他在一天早晨来到鞋摊前,军营突然又热闹起来,又听到了熟悉的军号,还有士兵列队走过的声音。
吴老兵的脸色又活泛起来。这时,军营里有两个军官直奔他的鞋摊而来,报上姓名,他很快在那一排修好的鞋里找到属于他们的鞋,庄重地递过去。
接下来的日子,又有一些军官陆续来取自己的鞋。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从前,他却发现还有十双鞋没人认领。他从鞋窠里把纸条掏出来,姓名清晰,他找了一块比较大的纸壳,依次把这些人的名字写上,立在摊位显眼的地方,希望鞋的主人早点来把它们取走。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那十双鞋仍没人来认领。一天,团长来了,站在纸壳前依次把那些名字看了,叹了口气,说:“吴师傅,他们都成了烈士。”说完弯下身子把纸壳反转过来。团长他认识,当营长时就到他这儿来钉鞋。他死死盯着团长的脸,虽然已有预感,但还是觉得有些突然。团长又看了眼玻璃窗后那十双摆放整齐的鞋,说:“鞋就放这儿吧,权当留个念想。”
团长走了,他的目光久久收不回来。
从此,每天打开鞋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擦拭那十双鞋,然后把它们又庄重地摆到原处,像展览橱窗。更多时候,他的眼睛先是盯着那没人认领的鞋,随后,眼神定在某一处。
偶然的一天,有两个军官在鞋摊前说起要去南方某省新建的烈士陵园参加纪念仪式……后来军官走了,他的心也不在了,眼神飘飘地定在天边的某一个地方。
后来,儿子成了他的徒弟。鞋摊前一老一少,叮叮当当的钉鞋声,像二重奏。儿子三十几岁,胡茬儿硬硬地扎在脸上的样子,很硬朗,但修鞋的动作却很温柔,这是父亲要求的。
又过了些时日,鞋摊前突然少了父亲。
南方某省的烈士陵园来了一个老人,背着包袱,不时停下来,从鞋窠里拿出纸条在碑上查对着名字,终于对上一个,他把鞋摆放在烈士墓前,冲着那墓说:李大生排长,鞋给你送来了。穿上鞋,脚不冷。
十双鞋,他找了三处墓地,终于都找到了它们的主人,一双双摆好,敬礼。两个月后,他又回到鞋摊前,儿子修鞋的手艺已经很熟练了,他能腾出空来发呆了。他经常抬起眼,望着远处的天际,一望就是半晌,嘴里一遍遍唠叨着:把鞋穿好……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老兵在军营正门口对面开鞋铺,“认真又执着地修理堆在眼前的鞋”,表现吴老兵的军人情结。 B、军官们将刚发的皮鞋交给吴老兵钉上鞋掌,表现军人对鞋子的爱惜,体现军人的勤俭节约作风。 C、吴师傅让修鞋人用纸条写上名字放在鞋窠里的习惯,既体现人物性格特点,也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 D、吴老兵修鞋的时候就竖起耳朵来倾听收音机,忙完了活,仍然坐着听,这说明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简要介绍吴老兵,既写出了吴老兵身体特征和人生经历,确立了其大致形象,也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吴老兵听到军营的音乐就收摊,“跛脚上车”“遁到暗夜里”,写出了他的凄惨孤独。 C、小说通过设置“团长”这个人物,来揭开“那十双鞋仍没人来认领”的谜底,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D、小说借助“吴老兵修鞋”这一核心事件,巧妙地将其过去与现在一系列经历串联起来,使结构浑然一体,主题鲜明且意蕴丰富。(3)、小说开头简介了吴老兵的经历,却又在后文让“青年军官们连缀起吴老兵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小说中三处画线语句描写了吴老兵的神态,它们各有不同的含意,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有的逻辑推理,目的只有一个,即找出事物的真相。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因为真相往往是难以捉摸的。但不探寻真相是荒谬的,那种真相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同样是荒谬的,它否定了我们所有的努力,使真相沦落为妄想。
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所谓本体真相,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某个事物被认定是本体真相,那么它必然存在于某处。桌上有一盏灯,这是本体真相,因为它确实是在那里,而不是幻象。逻辑真相是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自动呈现出来的真相。肯定一个命题意味着已判断它为真,反之亦然。一个命题如果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那么它就为真。例如一个命题说一艘船泊在码头上,如果这里确实有一艘船,确实有一个码头,而这艘船确实泊在码头上,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判断一个真命题的过程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将大脑中的观念(主观事实)与相应事物的真实状态(客观事实)联结起来。上例中,如果那个命题所说的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则命题就是假的。
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对真相的确认都要去检查别人认定或推测所得的真相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依据,即确认真相就是要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里我们所要关注的焦点是事物的客观情况。如果不能判断一个命题如“狗在车库里”的真假,那么仅仅在大脑中思考狗、车库或者其他相关概念是无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得亲自到车库去看看。从这一点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为什么我们说本体真相更为基础。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客观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
当人们撒谎时,他很清楚现实世界中真相是什么,而在表述时却有意欺瞒篡改,他知道“A是B”,但他说出来的却是“A不是B”,逻辑真相反映的就是命题内容符合客观事实,即符合论。另一理论——融贯说,则从属于符合论,“融贯说”指如果一个命题与某个已经得到证明的理论或思想学说一致(相融贯),那它就是真的。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例,如果说某个关于物质世界的特殊命题是真的,那是因为它与相对论是一致的。使这个命题逻辑上正确的正是相对论本身,因为相对论被认为是真实地反映了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理论,它与真实的物质世界是相符合的。由此可以看出,融贯说如果想成立,必须依靠符合论,因为符合论更为基础。
我们应该注意到,依据融贯说得出来的结论可能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它所依赖的基础并非客观事实,而是某种理论或思想学说。而任何理论或者思想学说都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已经过时,与现实世界并不相符。
(摘编自D·Q·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真相》,赵明燕译)
材料二:
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必须以看到它的本质、揭示它的真相为前提,即人的思想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但是,人们揭示了事物的真相,并不等于对事物获得了真理性认识。揭示了真相,我们的认识仍处在对事物现象的感知阶段,并没有上升到理性阶段,还不能证明我们已经获得了真理性认识。
其实,搞清楚事物的真相,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客观世界中,真相与假象是常常混淆着的,以至于人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真假难分;在实际生活中,甚至可能出现真假颠倒的情况;有的时候,真相与假象常常是并存着的情况——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更增加了人们分辨真假的难度。在对人本身的认识上,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很难,这主要因为人性极端复杂多变。正如一个西方谚语说:“人是什么?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揭示事物的真相有难度,除了自然原因之外,还有社会原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一些人认为是利害相关的问题上,把问题的真相宣示出来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人们为了揭示事物的真相,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或者刁难,有时,还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哥白尼提出日心说,遭到了当时罗马教廷的强烈反对,认为这一理论违背了圣经的教义。哥白尼坚持自己的观点,被判处火刑,不过,科学已经证明,真理是在哥白尼这一边。可见,在寻找真理的这一步中,即为了充分地揭示出事物的真相,必须要拿出勇气,甚至还要有一种个人牺牲精神。
虽然揭示真相是有难度的,但是真相毕竟会被揭示。真相之所以必然会被揭示,是因为人们通过揭示事物的真相,进而认识真理。这个过程中,认识主体即人的素质起决定作用。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真实的自我。所谓真实的自我就是能够勇于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本来面目。只有那些勇于正视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揭示真实的客观世界,才能够真正把握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我们还应该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勇于说真话,把揭示真相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
(摘编自宋惠昌《求真的哲学:真相与真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物的真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找出某个事物的真相是个艰巨的任务。 B、融贯说属于符合论,以符合论为基础,融贯说如果要成立,必须依靠符合论。 C、“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说明人性极端复杂,要看清人的真面目难度很大。 D、人作为揭示真相、认识真理的主体,既要勇于正视自我,又要怀着纯真的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一艘船泊在码头上”这一命题是假的,那说明现实中只有一个空空的码头存在,而没有一艘船停泊在那里。 B、本体真相反映事物的客观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本体真相比逻辑真相更可靠。 C、现实生活中揭示真相常会遇到阻碍,甚至要付出惨痛代价,但只有勇敢地揭示真相,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真理性认识。 D、虽然揭示真相有难度,但终会被揭示,因为我们把揭示事物的真相看作是理所当然的,需要通过揭示真相来认识真理。(3)、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作为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A、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在一天内的变化很小,而《两小儿辩日》中,一孩童却认为太阳初升时离地球近而正午时离地球远。 B、杨贵妃很美吗?在唐朝时期的审美观下,人们认为杨贵妃很美,但是在当代人的审美观下,我们也许不再认为她是美的。 C、叶尾壁虎有着枯叶一样的条纹和叶状的尾巴,能够将自己完美地融入周围环境中,乍看上去就像一片在秋风中枯萎的树叶。 D、在许多人眼中,“新闻”一度成为“事实”的同义代名词,然而实际上,“虚假新闻”一直困扰着我们。(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两则材料认为了解真相是困难的原因。(5)、阅读下面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的情节,简要分析这一情节印证了上述材料中的哪些观点。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
10、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手机的普及,我们能够轻易地获取各种新鲜资讯和有趣的视频节目,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无聊的时候会越来越少?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处于巨大压力之中,常常会(①),感到茫然失措时间长了压力还会改变大脑的生理状态根据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持续性压力会改造大脑的化学和物理特性。简单来说,就像电脑后台运行着一个很耗能的软件,眼前的窗口就只能慢慢吞吞地加载,一直转圈圈。压力越大,(1)____,这会使得工作效率越来越低,内耗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2)____。很多人越累越忍不住熬夜,但熬夜让人错过了身体自我调节的最佳时机,大脑需要定期放空,就像我们需要定期收拾房间一样、而睡觉对大脑放空具有(②)的功效。同时,在累这种感觉转化为焦虑之前,我们需要来一次彻底放松,如果你想拥有放松的心态,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使其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的能力其实,放松疗法和古今中外很多修身养性的方法大同小异,当身体放松下来,呼吸恢复平静,(3)____。“累点”变低是(③)的,需要定期清理身体的疲惫感。学会放空大脑、放松自己,我们才更能感受到生活给予我们的幸福感。
(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这不叫“内卷”,这叫悄悄的学习,然后惊艳所有人!
B.这句话里的“书”,并不是指书本,而是指书法。
C.“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解了大伙的燃眉之急。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5)、请仿照“就像我们需要定期收拾房间一样”写两个句子,表达同样的意思。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论语>十二章》中的“ , ”也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2)、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给出建议“ , ”,告诫人们,凡事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谨慎对待,才能取得成功。(3)、唐代诗人杜牧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在《阿房宫赋》中提出了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 , 。”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点火樱桃
【宋】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①、荼蘼②如雪。春正好,见龙孙③穿破,紫苔苍壁④。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释:
①一架:荼蘼枝细长而攀缘,立架以扶,故称一架。②荼蘼: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白花。③龙孙:竹笋的俗称。④紫苔苍壁:长满青紫色苔藓的土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表现出词人敏锐的艺术触觉:“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两句,犹如彩色影片的特写镜头,描写了灿烂的春景。 B、上片中,词人既欣赏江南之春的美好,又痛惜江南之春的不长久。乳燕引幼雏飞翔时力气渐弱,流莺呼朋唤友时歌声不畅啼声畏怯,正是词人伤春心理的外化。 C、下片中,词人登高望远,无奈千重万叠的春山遮断了望眼,茫茫无边的烟波阻隔了归路。此处的“山”与《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句中“山”的内涵相似。 D、词人即景伤春,表达了其因春归而思家之情,融入了身世家国之悲。全词直抒心事,悲壮之怀,慷慨直陈。(2)、本词中,作者的情感深沉悲切,并借助丰富的意象加以抒发。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词人情感抒发的层次。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嘉靖三十九年六月,忽有诏安山贼迤逦从西北来,大举袭入潮阳① , 自号为兵,是时邑无长史久,潮州府通判翁公梦鲤适备倭而督兵行县,与守备陈学翦、指挥亦孔昭俱。贼初不知公之在内也,乃夜缒城上,鼓噪而入。时守者皆偃甲卧,贼众两千人号万人猝至,出其不意、惊起、莫知所为、多奔走投城下。贼因环啸城上,城中闻之大恐,以为倭寇入也。于是公即勒兵戒严,而自骑往见贼,问贼何来状,贼中相顾愕然,窃惊怪之,顾贼业已入城,即不下公乃部署吏士分布诸要路,而调守备军于郊,贼亦分队焚烧边城庐舍,城中愈益恐,咸奔依公所 , 男女以万计。公为感泣,露祷:“愿身先士卒,受矢石,为百姓请命。”父老无不流涕。
时有上书者,倡发帑金悬赏壮士以御贼,公从其计。于是益调诸路援兵,兵自远近至者盖数千人。得所捕者,公辄手斩之以徇,贼气遂沮。而邑人刘应望等皆以诸生起兵属公,城中军威大振,斩首二十三级,捕虏一十三人。会天大雨,贼兵愈益溃乱,自相蹂踏。而守备、指挥等军,复进攻西南路,与公兵合,因央击之,斩首一十五级,捕虏二十三人,获伪倭首一人,夺回虏中男女二十人。于是贼自度力不支,因北退保城隅,进退无路。而城外四面皆我兵,往往奋喊邀战,从雉堞中掩击之,矢石入城中如雨,所击杀又数十人。贼人大败窘甚,我兵犹殊死战。相持至暮,有逾城遁者,城外兵多窃伏道旁、伺贼出则坑杀于城壕中 , 后者莫敢出。贼乃蒲伏号泣求生,愿以残虏退。城中父老亦以为言,公亦言曰:“是贼也,非倭也。”因传令,北开城门放逐之。贼投戈袖手裹疮驰从间道去于是城中案堵如故公因抚其众而还。
(选自《潮阳县志》,有删改)
【注】①潮阳:今广东潮阳,时属潮州府。
(1)、材料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答案标号涂黑。贼投戈袖手A裹疮驰B从间道去C于是城中案堵如D故E公因抚F其众而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贼初不知公之在内也”与“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两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 B、“咸奔依公所”与“所击杀又数十人”,两个“所”字意义用法不一样。 C、“顾贼业已入城”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两句中的“顾”字含义一样。 D、生,指在书院学习的读书人。古代未通过县、府、院考试者统称“童生”:已通过县、府、院考试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称是守城士兵的贼人大规模袭入潮阳,却不知道潮州府通判翁梦鲤住在城内。 B、城中百姓听到城上呼啸声,以为是倭寇入城。而翁梦鲤独自骑马见贼人,反而使贼人既惊且怪。 C、双方坚持不下时,有人上书,建议拿出公家钱银悬赏壮士来抵御贼人,此计得到翁梦鲤的采纳。 D、在守备、指挥率领的军队与翁公带领的士兵共同夹击下,终于捕获倭寇首领一名,且解救被抓男女二十人。(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出其不意,惊起,莫知所为,多奔走投城下。
②城外兵多窃伏道旁,伺贼出则坑杀于城壕中。
(5)、请概括战胜入城山贼原因。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油烙饼
汪曾祺
萧胜满七岁进八岁了。他爸妈在很远的外地工作。奶奶一个人在家乡,说是冷清得很。他三岁那年,就被送回老家来了。
奶奶不怎么管他。奶奶有事。她老是找出一些零碎料子给他接衣裳,接裤子。他的衣服都是接成一道一道的,一道青,一道蓝。倒是挺干净的。奶奶还给他做鞋。再就是给他做吃的。玉米面饼子,小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奶奶把饭做好了,就在门口嚷:“胜儿!回来吃饭咧……!”
后来办了公社食堂。还是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可小米面饼子里有糠,玉米面饼子里有玉米核磨出的碰子,拉嗓子。掺假的饼子不好吃,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他饿,奶奶吃得不香。她从食堂打回饭来,掰半块饼子,嚼半天。其余的,都归了萧胜。
奶奶的身体原来就不好。她有个气喘的病。每年冬天都犯。萧胜躺在炕上,听奶奶呼喽呼喽地喘。睡醒了,还听她在呼喽呼喽。他想,奶奶可能呼喽了一夜。可是奶奶还是起来了,呼喽呼喽着给他到食堂去打早饭。
爸爸冬天回来看过奶奶。爸爸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爸爸说,黄油是牛奶炼的,很有“营养”,叫奶奶抹饼子吃,奶奶叫爸爸拿回去:“你们吃吧,这么贵重的东西!”爸爸还是给奶奶留下。奶奶把黄油放在躺柜上,时不时地拿抹布擦擦。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她从前从食堂打回饼子,能一气走到家。现在不行了,走到歪脖柳树那儿就得歇一会。第二年春天,奶奶就不行了,她浑身浮肿。用手指按一按,老大一个坑,半天不起来。她求人写信叫儿子回来。爸爸赶回来,奶奶已经咽了气了。爸爸求木业社把奶奶屋里的柜子改成一口棺材,把奶奶埋了。晚上,坐在奶奶的炕上流了一夜眼泪。萧胜第一次经验什么是“死”。他知道“死”就是“没有”了。他没有奶奶了。他躺在枕头上,枕头上还有奶奶的头发的气味。他哭了。眼泪淌湿了枕头。
爸爸拜望了村里的长辈,把家里的东西收拾收拾,把一些能用的锅碗瓢盆都装在一个大网篮里。爸爸把奶奶给萧胜做的两双鞋也装在网篮里,把两瓶动都没有动过的黄油也装在网篮里。锁了门,就带着萧胜上路了。
萧胜就要住在这里了,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奶奶要是一起来,多好。
萧胜的爸爸是学农业的,每天戴个草帽下地跟工人一起去干活,锄山药。有时查资料,看书。妈妈是学画画的,一早起来到地里掐一把山药花,一大把叶子,回来插在瓶子里,聚精会神地对着它看,一笔一笔地画。奶奶做的两双新鞋还没有上脚,妈把鞋和两瓶黄油都锁在柜子里。
白天没有事,他就到处去玩,去瞎跑。他到草地里去看牛、看马、看羊。他采了很多蘑菇。他一边用线穿蘑菇,一边流出了眼泪。他想起奶奶,他要给奶奶送两串蘑菇去。他现在知道,奶奶是饿死的。人不是一下子饿死的,是慢慢地饿死的。
食堂的红高粱饼子越来越不好吃,因为掺了糠。甜菜叶子汤也越来越不好喝;因为一点油也不放了。他恨这种掺糠的红高粱饼子,恨这种不放油的甜菜叶子汤!
食堂外面忽然热闹起来。这是要干啥呢?爸爸说,要开会。会开了三天,参加会议的人在食堂的包间里吃了三天大餐。萧胜每天去打饭,闻到包间里飘出的各种香味。羊肉、米饭,他倒不稀罕:他见过,也吃过。黄油烙饼的奇妙香味他连闻都没闻过。
回家,吃着红高粱饼子,他问爸爸:“他们为什么吃黄油烙饼?”“他们开会。”“开会干嘛吃黄油烙饼?”“哎呀!你问得太多了!吃你的红高粱饼子吧!”
正在咽着红饼子的萧胜的妈忽然站起来,把缸里的一点白面倒出来,从柜子里取出一瓶黄油,启开瓶盖,挖了一大块、抓了一把白糖,擀了两张黄油面饼。烙熟了的黄油烙饼发出的香味,和食堂里的一模一样。妈妈把黄油烙饼放在萧胜面前,说:“吃吧,儿子。”
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大哭起来,边哭边高叫了一声:“奶奶!”他的眼泪流进了嘴里。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胜接成一道一道的衣服和各种食物,都是奶奶亲手所作,可见奶奶对孙儿的疼爱,也可看出此时虽然物质匮乏,但祖孙尚可度日。 B、“呼喽呼喽”,一个拟声词,可见奶奶的病情,“呼喽呼喽着”“到食堂去打早饭”,表现了奶奶带病坚持照顾孙儿的坚韧。 C、奶奶“时不时地拿抹布擦擦”放在躺柜上的两瓶黄油,可见她对黄油的珍视,舍不得吃黄油也反映了奶奶的小气。 D、锁在柜子里的黄油,在身为普通劳动者的父母眼中,也格外珍贵。他们舍得孝敬奶奶,却舍不得自己享用。(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采用了儿童视角,通过萧胜童稚的眼睛展示时代的沧桑变化,但小说的叙述人称仍是第三人称,它和单纯的第一人称,即儿童直抒胸臆的叙述语气明显不同。 B、本文故事情节集中完整,内容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和情感关联,行云流水,娓娓道来。 C、文章结尾萧胜终于吃到了渴盼的黄油烙饼,他吃了两口,“忽然咧开嘴大哭起来”,“高叫了一声:‘奶奶’”,这是全篇小说积聚起来的情感的总爆发,有力表现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D、作者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把对人的深切关爱与同情渗透在人物的一言一行和文章的遣词造句中,表现了冷峻的历史反思和对普通百姓的同情、悲悯。(3)、结合本文分析“奶奶”这一人物形象。(4)、用食物来展现世事人心的手法几乎贯穿了汪曾祺一生的小说创作,本文为何要以“黄油烙饼"为题,请简要分析。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节选)
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就是探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什么是天道?就是讨论天地的来源和自然的法则。还有人道,人道就是人自身的和人类社会的道理.朋友们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探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那你为什么不提一下就是“天人合一”呢?我的看法是,“天人合一”只是天道和人道关系的一种看法,一种很有价值的看法,但不能用“天人合.”来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主题,因为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古代除了讲“天人合一”以外还有“天人相分”,天和人既相分又统一。这种观点也有很深刻的理论思维的意义,我不赞成用“天人合一”,在座的朋友们都很熟悉,西汉时期,董仲舒适应当时大一统国家的需要,提出天人感应说,我的老师侯外庐先生一直都认为这是神学的命题,它也是“天人合一”中一种观点,一种理论体系。不去区别“天人合一”这一理论里的不同情况,认为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我觉得有些不妥当,也有些不全面,所以我的看法是天道和人道的关系是传统文化的主题政治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等都和这个主题有关系,它的涵盖面很宽,把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概括进来。
②紧接着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主题,而不是其他的主题。和古希腊比较起来,它就不是这样一个主题,它的主题很可能就是恩格斯所讲的存在和思维的关系主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的主题套用在中国文化上就有点套不进去了。要从各自民族的具体历史事实出发,这是由中国的历史所决定的,而且是由中国历史跨进文明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由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我们这条路的走法,它的特点和希腊的不一样,有我们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我想稍微列举一两条。中国有很长的农耕的历史。现在考古学里有一个分支,叫作“农业考古”,农业考古告诉我们,距离今天7000年,在江南某些地区就有稻米了。农业考古不是凭想象的,要看地下发现的东西,要看有没有稻米、稻谷的种子。实际的东西,是历史的直接见证人。在今天的浙江省余姚,有一个河姆渡村,在河姆渡村的东北发现了一个遗址,1973年开始发掘,后来考古学家给了一个名字,就叫河姆渡文化。在考古学上是一种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实际上也属于仰韶文化。考古学家认为,在河姆渡发现的遗址距离现在7000年左右,已经发现这里适合种植稻子。在座的同志估计都到这古城西安,到西安以后,有一个地方大家是必要看的,就是半坡遗址,距离今天西安城东面不是很远,半坡遗址整个的规模、当时我们的先民住的什么房子、用的什么陶器,大家看得一清二楚,距离今天6000年。遗址中发现了几斗谷子,我们北方人叫谷子,谷子磨过以后,把谷子的皮去掉,就成了我们今天的小米。我们还可以看到,半坡遗址的很多土颜色发黑,为什么发黑呢?考古学家研究,当时种小米用烧荒的办法,烧荒以后土壤比较松软,便于种谷子。例子不止以上两个。考古学得出一个结论,距离今天6000年到7000年,南稻北粟的农业基本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原始农业靠天吃饭,因此要解决一个天和人的关系,要研究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天道和人道成为传统文化的主题不是偶然的,是由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农耕历史所决定的。
③《周易》这部古籍里这样说:君子必须懂得两门学问,一门学问是天文,了解时间的变化、季节的变化,把农业生产搞好。与此相称的,还要了解人文。“人文”这个词并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首先出在《周易》这本书里。懂得人文,“以化成天下”,是说懂得社会制度、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做一个文明的人,就必须懂得人文,提得很好。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主张学天文,这和农业生产有关;学人文,人自身的道理、社会制度的道理,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尚书·尧典》里就有“文明”一词。文明指什么呢?文明就是指治国者的道德品质、才能就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叫作“文明”。文明是和野蛮对称的,文明多一分,野蛮就少一分,文明进一尺,野蛮就少一寸。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大的论争,论争“文野之分”,要把文明和野蛮区别开来,当时的先进人物都打着文明的旗号来反对野蛮。荀子说:“不敬文,谓之野;不敬文,谓之瘠,君子贱野而羞瘠。”(《荀子·礼论》)什么是历史?我想给历史做这样一个界说,恐怕大家是赞同的。今天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就是人类创造文明的历程。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创造文明的漫长历程。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人们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文明的经验和教训就叫作“文化”。人们在历史过程中要创造文明、建立文明、推进文明,在这个方面积累的经验我们就叫文化,这是正面的。但是文化里也有糟粕,也有教训,那种神秘主义,那种和时代不协调的东西,如迷信、愚昧等等,就是文化中的糟粕。所以文化离开文明这个总的目标就说不清楚了。总之,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可以这样去表述:讨论天道和人道的关系。
(张岂之新世界出版社《中国高层讲座》2006年7月第1版,有删改)
材料二:
从科学发展看环境法的使命(节选)
首先,( )如果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为矛盾双方,那么,由发展引发的“人——天”矛盾实际上包含经济建设与自然的矛盾、社会建设与自然的矛盾、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矛盾三类矛盾。仅从矛盾的复杂性上看,反映“人——天”矛盾的发展不可持续问题就比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不协调问题更难解决。其次,(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瓶颈”不是可能出现的瓶颈,而是已经出现的瓶颈,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已近极限。情势如此严峻是因为,“发达国家两百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凸显”。最后,( )在“人——天”关系中,人是被决定的,在本质上是被支配的。比如,环境承载力是由自然决定的,而不是人决定的。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承载力,却无法对环境承载力产生决定性影响。人类面对资源环境瓶颈,不能根本改变资源潜力,只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容量。如果说人类可以用创造更多劳动产品的方式化解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可以用创立新的收益分配制度的方式解决低收入阶层与富有阶层之间的矛盾,那么,( )如果一定要用创造这个概念的话,那就是创造更能适应环境要求的生产技术、消费方式等,即适应性造。
(徐祥民《从科学发展看环境法的使命》,《新华文摘》2016年第17期)
(1)、材料一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是“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和“天道和人道关系”的内涵不同。 B、“天人合一”只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看法,但不适合现代。 C、“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是不同的认识。 D、关于“天道和人道关系”不能简单地用“天人合一”来概括。(2)、以下事实或观点属于材料一作者所讲的“文化中的糟粕”的是( )A、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 B、半坡村遗址的很多土颜色发黑,是因为用了烧荒的办法。 C、原始农业靠天吃饭,因此要解决一个天和人的关系。 D、《周易》指出君子必须懂得两门学问:天文和人文。(3)、请在材料二文中括号内补充句子,依次填与句子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①“人——天”矛盾在发展的论题下具有多重性。
②在“人——天”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不是取得支配地位的方面。
③由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天”矛盾的化解具有明显的紧迫性。
④在“人——天”矛盾面前,人类化解矛盾的基本选择只能是“适应”,而不是“创造”
A、③②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4)、梳理材料一的论证结构。(5)、联系材料一具体事例,谈谈你对中国人在“人——天”矛盾中“适应性创造”的认识。 -
17、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迁怒,不贰过(不会犯同样错误)。”——《论语·雍也》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孙子兵法》
那些花了好久才想明白的事,总是会被失控的情绪全部推翻。——钱钟书
毋庸置疑,情绪对人的观察、思考、判断、行动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古文明发祥地的中国,“礼”的基因世代相承。近年来,一系列失“礼”少“德”的行为和现象,不时冲击着人们对于国民素质的认知。
A , 部分国人的素质提升没有与时代进步同频,导致不文明行为或者说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但是,一些社会成员并没有摆好权利和义务的天平。高铁吸烟、抢夺方向盘、共享单车被破坏私用等消息仍 B , 无不体现出这种权利与义务错配的自私与任性。
与物质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媲美,我们的精神文明同样“水涨船高”。近些年,①我们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②推动一系列文明风尚,③不断洗涤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
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推崇文明礼仪的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新时代美好生活图景 C 的一个标识就是“礼仪之邦”。
(1)、依次在文中横线空格ABC处,填入三个较为恰当的四字词语。(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发展的时代、富足的生活、进步的法治,是彰显和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坚实基础 B、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富足、法治的进步,彰显和维护了个人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富足、法治的进步,为彰显和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时代在发展、生活在富足、法治在进步,奠定了彰显和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坚实基础(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长征这条征途上,年轻的共产党人以对国家的深刻忧患、 ① , 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世界军事史的惊人奇迹, ② 。从东南到西北,从红土地到黄土地,每一步都是创造中国革命历史的脚注。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修身的前提条件是“”。(2)、《〈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3)、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其中阐述“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