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过程中只有化学变化 B、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C、图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是为了验证燃烧后的某种产物 D、图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一种新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
2、小明的化学笔记中记录了以下内容,其中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B、用100毫升量筒量取18mL水 C、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硬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
3、某同学做完“给固体加热”实验后,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便开始加热 D、实验完毕,试管没冷却至室温后再洗刷
-
4、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河水后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破损 B、沉淀、过滤、吸附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 C、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消毒属于化学变化 D、在净水方法中,煮沸是最高程度的净化方法
-
5、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 D、③④ -
6、“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选项
A
B
C
D
操作
给液体加热
点燃酒精灯
闻气味
塞橡皮塞
A、A B、B C、C D、D -
7、下列有关甲醇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B、有酒精气味 C、容易被点燃 D、容易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溶解
-
8、小伟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库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降低库水的硬度 B、可以将库水变成蒸馏水 C、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9、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是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的,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是A、小组合作 B、提出问题 C、收集证据 D、交流反思
-
10、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阅读以下相关主题科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神舟十三号载3名宇航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长180天,空间站中常用水气整合系统实现CO2的清除和O2的再生(简易流程如下图),科学家通过填密计算,为了提供3名宇航员在太空生活所需的 , 至少需从地球带486kg的水进行电解。
材料二:我国探月工程实现“六战六捷”。未来还将探索在月球建设基地的可能,其中一个前提就是在月球上大规模制造O2 , 在月球上可以电解熔融月壤(含SiO2、FeO、CaO、A2O3等)制造氧气。
(1)、分析材料一流程可知,可循环利用的化合物有(填物质的化学式),航天员呼吸属于缓慢过程。(2)、请计算电解486kg水能产生氧气的质量(填写具体计算过程)。(3)、理论上,电解等质量的下列氧化物,产生氧气最多的是______。A、SiO2 B、FeO C、CaO -
11、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C、F都是无色气体。A、B、C、D、E.F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1)、B的化学式为 , C的化学式为。(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3)、在上述反应中A,F都具有性,写出F的一种用途:。(4)、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填“相同”或“不同”)。
-
12、
报据《全国中草药汇编》中的记载:鸡蛋壳能够治“小儿软骨病”。某兴趣小组首先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1)儿童易患软骨病是因为缺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取一些鸡蛋壳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2)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可溶性的含钙化合物被吸收,从而起到补钙的作用。
该兴趣小组还对鸡蛋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实验二:探究鸡蛋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阅资料】化学反应的快慢常与反应物的浓度、固体表面积以及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实验操作】
(3)如图所示,所用盐酸均足量。
【实验分析】
①若要探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实验对照。
②若要探究固体表面积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实验对照。
③通过实验甲与丁对照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将丁实验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Ⅰ , Ⅱ。
【收集证据】
(4)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三个不同的装置来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如下图所示:
①可用于实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填字母编号)。植物油的作用是。
②若要比较反应速率,可通过测量来进行比较。
-
13、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填字母),若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图A试管口还缺少。(3)、在A-E装置中,可选择装置(填字母)制取并收集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验满的方法是。(4)、上图B、C装置都能用于固液反应制气体,C装置相比于B装置,它的优点是:。(5)、若在F装置中装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则气体应从管口(填“a”或“b”)进入。
-
1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加工成蜂窝煤,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目的是。(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4)、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在上图方框中把上述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补画完整。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有(填化学式),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不变。
-
15、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大量跨学科知识。(1)、语文: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诗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说明(从分子的角度解释)。(2)、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物理中气压变化的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一”所示,向外拉注射器时,如果观察到 , 说明气密性良好。(3)、地理:喀斯特地貌溶洞中有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其形成原因是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及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白色碳酸钙沉积下来(4)、生物:
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碳循环”中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②猕猴桃被称为水果中的“维C之王”,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 , 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填最简比)。假设一个猕猴桃100g,每100g猕猴桃能补充300mg的维生素C,如图为某维生素C咀嚼片说明书的一部分,如果每天以吃猕猴桃代替维生素C咀嚼片,则成人每天最多吃个。
-
1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氧化物是都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都是氧化物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前要验纯,所以点燃其他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
17、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CO的可燃性
B.探究MnO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D.净化水,并降低水的硬度
A、A B、B C、C D、D -
18、铷(Rb)原子钟被称作北斗卫星的“心脏”,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铷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37 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 D、该元素排在第四周期
-
1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钾元素:K B、氧化铁:FeO C、60个碳原子:C60 D、2个镁离子:2Mg+2
-
20、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塞橡皮塞 B、加热固体 C、加稀盐酸 D、移开蒸发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