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电动汽车通常使用锂电池,如图1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及有关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锂原子和元素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周期的依据是。(2)、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是(填字母序号);C表示的微观粒子的符号为。
-
2、按要求用符号回答下面问题:(1)、水溶液呈浅绿色的含氯化合物。(2)、一种常温下易分解的酸。(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4)、氯酸钾溶液中的阴离子。
-
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 B、 C、 D、
-
4、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石灰石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浓盐酸
-
5、打开一瓶可乐,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可乐中只有二氧化碳一种溶质 B、打开瓶盖时,可乐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C、喝剩余的可乐中不含二氧化碳 D、升高温度可乐变为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
-
6、一定条件下,和可发生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水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D、反应中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
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表示2个氧原子 B、2Al:表示2个铝元素 C、:表示7个二氧化硫 D、:表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
8、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氢氧化钠溶液存放
D、测定溶液的
-
9、观看足球比赛时,经常会看到绿茵场上运动员因拼抢摔倒受伤,医生向受伤部位喷射氯乙烷(CH3CH2Cl),并用药棉不断揉搓,运动员疼痛很快消除,重新投入比赛.
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氯乙烷中C、H、Cl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氯乙烷中C、H、Cl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
10、为验证碱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1)、【探究一】小组同学分别新配制了一瓶和溶液,由于没及时贴上标签,实验时无法直接区分。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取样,分别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b.取样,分别通入少量;
c.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
【讨论交流】同学们一致认为只有一个方案可行,该方案是(填序号)。其它两个方案不可行,理由是(任选一个方案作答)。
经讨论,同学们又设计了更简洁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1】小组同学分别取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各加入少量溶液(如图1所示)。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出现白色沉淀,试管②中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试管②中的溶液是溶液。
(2)、【探究二】探究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易溶于水;、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2】取少量稀盐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液(如图2所示),边加边振荡。
【现象与结论】当观察到什么现象时,说明中和反应已发生。
-
11、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制取及性质,请结合图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 与B装置相比,选用F作为氧气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4)、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选用装置G,则G中应装入的药品是 , 气体应从端(选填b或c)通入。
-
12、公交车上备有灭火毯,灭火毯在无破损的情况下能重复使用。若车内起火,在起火初期快速取出灭火毯,抖开后覆盖在火焰上,直至扑灭。(1)、灭火毯的灭火原理是。(2)、这种灭火毯我们家庭中也可以备用。若家里的电器起火,使用灭火毯前应先。(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烧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
13、如图请按要求填空:(1)、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 推测氮化镓中镓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为。(2)、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硅的重要氧化物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与相差很大(如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与类似(如均可与溶液反应)。写出二氧化硅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要做好自我保护和自我健康监控,其中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口罩,专家建议:不同人群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口罩。(1)、戴口罩与下列过程的原理相似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吸附 B、过滤 C、蒸发 D、沉降(2)、活性炭口罩中的活性炭成分,具有很强的性,能防止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液体或杂质进入人体,但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起作用。(3)、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填空。(1)、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2)、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3)、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高铁酸钠由Na+和构成,则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
-
16、用溶液与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开始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像表明是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c段溶液颜色逐渐变浅,d点溶液为无色 C、d点溶液钠元素质量分数大于b点溶液钠元素质量分数 D、ac段溶液升温明显高于cd段,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
17、下列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钾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向滴有酚酞试液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B、取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C、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D、向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测定混合溶液的pH
-
18、下列参与的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B、 C、 D、
-
19、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氨气、氯化钾、高锰酸钾溶液 B、冰、氧化铁、人呼出的气体 C、铁、四氧化三铁、空气 D、碳、过氧化氢、冰水混合物
-
20、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液态氮气的沸点低,可以用作制冷剂 B、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以做燃料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的保护气 D、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多种颜色的光,可以用作特殊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