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12 月测试综合理科卷-初中化学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考化学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南江学区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2024年甘肃省华亭市皇甫学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测试题(九)
-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中学2024年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 广西桂林市2024年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 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中考模拟冲刺化学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北雅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
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好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前提。
(一)结合如图1所示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序号仪器名称:⑤。⑦ , ⑧。
(2)上述仪器中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填仪器序号,下同),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用图中仪器。
(3)同学们课上做了镁条燃烧实验,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能和能。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填序号)。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放出大量的热 D.固体形状改变
(二)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净化自然水”的活动探究。活动中组长小伟同学发现某组员设计的过滤操作装置如图所示。
(4)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
(5)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 其作用是。
(6)指出图中的错误:(答出一点即可)。
(7)该学生进行过滤操作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仍有浑浊现象,请你帮他找出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
2、下列物质:①部分结冰的水;②液氧;③稀有气体;④过氧化氢溶液;⑤洁净的空气;⑥二氧化锰;⑦碘酒;⑧铁;⑨氯化铵
请将上述物质分类,并按要求空白处:
(1)、属混合物的是(填写序号);(2)、属于单质的是(写出其化学式);(3)、属于化合物的是(写出其化学式)。 -
3、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根据以下符号回答。
①2N2 ②Al3+ ③2H ④ ⑤CH4 (甲烷) ⑥
(1)、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填序号)。(2)、①表示两个。(3)、由②和④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4)、⑤中数字“4”的含义是。(5)、⑥中“+2”的含义是。 -
4、同位素标记可以追踪有关反应中有关原子的去路,16O与18O是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二者互为同位素。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某种植物,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如下实验:第一组 :H218O+C16O2→某种植物→18O2 , 第二组:H216O+C18O2→某种植物→16O2 , 关于该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了得到科学结论,此实验应该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重复多次 B、16O与18O均属于氧元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C、该实验得到的结论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来自于二氧化碳和水 D、从分子结构可推测:C16O2与C18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结合成新的分子,但原子不可再分
-
6、下面四位同学对“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正确的是A、 B、 C、 D、
-
7、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性质,按图示进行实验,并借助传感设备测得U形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氨气极易溶于水)。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X对应的U形管为b B、0~lmin氨气浓度为零是因为微粒静止不动 C、该实验不能证明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氨气,减少氨气对空气的污染
-
8、氢能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诱人的新能源,但目前仍处在研究、实验阶段,还未广泛使用,其主要原因有
①氢气燃烧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尚无定论
②氢气的制备耗能巨大,廉价制氢的技术尚未成熟
③氢气储存、运输等安全问题尚未解决
④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经济效益欠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近十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贡献。关于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 C、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D、锑原子结构示意图中n=6
-
10、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
-
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匮乏,我们要节约用水 B、电解水时,正、负极得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杀毒消菌 D、自来水厂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
1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镁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氯化钠
-
1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核外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质子数 D、中子数
-
1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请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的倾倒 B、称量氯化钠 C、加入锌粒 D、量筒体积读数(2)、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学生面对刻度,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00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如上题图D读数为71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体积为A、等于29mL B、大于29mL C、小于29mL D、无法判断
-
15、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千淘万流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16、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 , A原子的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2.25倍,且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1)、求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求A原子的中子数。(3)、求一个A原子中所含微观粒子的总数。
-
17、某兴趣小组做如图1实验探究粒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已知: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1)、如图1所示,烧杯甲装入浓氨水,乙、丙盛放无色酚酞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说明分子;烧杯丙的作用是。(2)、图2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观察到(填“BA”“BC”)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3)、图2实验与图1实验对比,改进后的优点是。 -
18、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的原因是。(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
19、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中(如图),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炭化(填a、b或c)。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2)、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并翻转烧杯,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是。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 -
20、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我能写出化学仪器名称及主要用途。
写出①②的名称:① , ②;写出④⑤主要用途:④ , ⑤。
(2)、我能写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①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
②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加热时,应先 ,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③在实验室里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则视线。
(3)、我熟悉实验的安全知识,故我能处理和分析实验发生的事故。A.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B.吸入有毒气体,请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C.酒精灯打翻,在桌面上燃起来。
D.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后,标签被腐蚀、字迹模糊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