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必修)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河南郑州47中学暨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泛非主义”思潮由美洲黑人在20世纪初最先倡议,核心是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后蔓延至欧洲,二战后转移到非洲本土,发展成为“非洲群众性政治运动”。这一变化得益于( )A、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构建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非洲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D、欧美国家实力日益衰退
-
2、从1950年到1980年,拉美各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生产自己的产品、构建自主工业体系,以期摆脱供应链末端的不利地位。拉美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3%,巴西、墨西哥、智利等国相继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材料说明拉美国家A、建立了完整工业体至 B、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 C、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 D、摆脱了国际贸易依附地位
-
3、20世纪中期,非洲第一代本土历史学家从非洲的断代史或区域史、族体史出发,努力重建非洲的经济生活和非洲历史。其中“非洲中心主义思想”认为古埃及文明是史前唯一文明,是由黑人创造的“黑人-埃及”文明,对人类文明进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做法( )A、还原了非洲历史的本来面貌 B、解决了非洲发展面临的困境 C、适应了非洲独立运动的需要 D、彻底摆脱了殖民主义的影响
-
4、1991年7月初,戈尔巴乔夫带着旨在推动私有化、放弃国家干预、迅速向市场过渡的“哈佛计划”会晤了西方七国首脑,希望西方国家每年向苏联提供300亿美元的无偿经济援助,帮助苏联继续经济改革,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表示,在苏联经济改革成果未明朗之前,拒绝给予其大规模的财政援助。由此可以得出苏联( )A、改革仅限经济体制改革 B、作为主权国家名存实亡 C、将终止私有化改革进程 D、改革出现重大战略失误
-
5、下列属于“20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与变化”这一主题的史实是(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华约”组织的建立、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B、“福利国家”的建立、黑人民权运动的开展、勃列日涅夫改革 C、十月革命的爆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赫鲁晓夫改革、苏联航天技术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6、1960年,新奥尔良6岁的黑人小女孩鲁比·布里奇斯在警察的护送下,入学曾经只允许白人学生就读的学校。她的妈妈说:“她为所有非裔美国人的孩子迈出了这一步。”这反映出( )A、美国的种族隔离政策已结束 B、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取得成效 C、美国已经实现了教育的公平 D、美国人民基本权利得到保障
-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政策调整。其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调整的核心是( )A、放弃市场经济 B、实施计划经济 C、强化国家干预 D、稳定“中间阶层”
-
8、1956年,日本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现代化钢厂的产量与美国钢铁工业持平。1960-1984年,日本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例从1%上升到23%。日本还大力开展对外经济援助,提升自身形象。这表明,日本( )A、与西方的贸易摩擦加剧 B、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C、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D、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
9、1950年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美英法等几个北约成员国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它要求成员国严格控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军事装备、原子能技术和设备以及军民两用的技术和产品。“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成立( )A、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是“杜鲁门主义”的体现 C、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D、直接导致了柏林危机发生
-
10、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7年
24岁的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
1903年
18岁的青年革命家邹容撰写的《革命军》出版。
1919年
30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7年
34岁的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50年
26岁的留美科学家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谢绝师友挽留,毅然回国。
1954年
27岁的鞍钢劳动模范王崇伦倡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1978年
29岁的严宏昌带领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立下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契约。
——摘编整理自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围绕“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地区书院分布统计简表
今地区
唐代
五代
宋代
河北
3
河南
2
2
11
陕西
7
1
江苏
29
浙江
5
159
福建
6
1
85
江西
7
8
224
湖南
8
70
广东
2
1
39
四川
6
31
——摘编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
材料二
宋代书院的发展和兴盛不是偶然的,其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一文中指出,由于唐末五代官学衰落,无暇顾及学校的修建,学生往往苦于没有地方求学,因而一批学者选择了创建书院这种教育组织形式,来满足当时学生读书求学的愿望。宋朝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都为书院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宋王朝建立以后,统治者采取“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朝中要职甚至军务均由文官来掌控。为稳定宋朝统治,争取士人,宋朝统治者开始支持书院的发展,不断有赐书、赐额、赠田、赠屋的举动。
——摘编自张晓荣等《宋代书院发展的背景及其特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书院发展的特征。(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 -
12、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史料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标准,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按其来源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宜侯矢簋宜侯矢(cè)簋(guǐ),于1954年在江苏镇江出土,是西周早期青铜器,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鬯(chàng)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
材料二
里耶秦简里耶秦简是指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秦代简牍。其中有简牍记载“秦始皇二十七年二月,洞庭郡政府下达到所辖各县的政令文书,由各县负责传达到有关官吏与部门,并予以执行……”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2)、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并简述其作用。 -
13、1980年,上海和平饭店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支商业演出乐队“上海老年爵士乐队”。1984年,香港歌手罗文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办演唱会, 门票一票难求。上述现象源于( )A、文艺工作者的努力 B、城市面貌的变化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改革开放的推进
-
14、图2为1953年的一幅政治宣传画。该作品反映了( )
图2
A、经济体制改革有序展开 B、中苏友好助推经济建设 C、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完成 D、工业建设资金来源广泛 -
15、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员把为国家“接收”变成了为个人“劫收”;而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到延安调停期间,听到最多的词就是“人民”。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是(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精良的武器装备 C、国际组织的援助 D、得当的战略战术
-
16、1931年7月1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决定实行新的赋税政策:对工人、雇农、贫民和烈士家属免税;遇意外灾害的纳税群众也予以免收或减收;对中农只征产值税,对地主富农按照政策征收。这一政策( )A、缓和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为反“围剿”提供支撑 D、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
17、1919—1920年间,我国新增刊物达四百多种,在这些刊物中大多都宣传、介绍社会主义思想。正如时人所说:“比如社会主义,近来似觉成了一种口头禅,报章杂志,鼓吹不遗余力”。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C、注重国民素养的提升 D、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18、近代一篇文章写道: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 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篇文章表明( )A、思想文化封闭保守 B、国际交往独立自主 C、政治制度停滞不前 D、社会生活除旧布新
-
19、20世纪初,各种形式的“民变”风起云涌,多达1300多起,如抗捐抗税、反洋教、反饥饿、反户口调查、抗租和抢米风潮等,“几乎无地无之,无时无之”,并且愈演愈烈。这反映了( )A、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B、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深 C、革命党人倡导三民主义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20、李鸿章在一次上奏时说:“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利,故能横行于中国;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据此可知,李鸿章主张( )A、改革封建教育制度 B、开办资本主义企业 C、创立近代军事工业 D、宣传西方民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