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必修)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河南郑州47中学暨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公元前451年, 为应对平民斗争,罗马贵族和平民各5人组成编订法典委员会。委员们被派赴希腊考察法制,同年归国,制定法律十表,由民众大会决议通过,次年又制定两表,作为前十表的补充,从而形成《十二铜表法》。这反映出
①希腊法对罗马法的制定产生影响 ②平民斗争使罗马走向法制的道路
③平民的权益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④罗马法律充分保障了自由和人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到了战国时期,随着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朝典型的宗法制度逐渐解体,官无世禄,独重嫡长的宗子制逐渐被多子均分的继承制所取代。这表明,宗法制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失去存在的意义 B、宗族内部向心力弱化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中央集权理论的提出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上图中选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信息,以历史的进步为主题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中外关联,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4、拉丁美洲是现代化的“实验室”。在第三世界中,拉美国家是最早开始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国家,阿根廷是重要代表之一。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材料 阿根廷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时间
主要大事件
1816年7月
“拉普拉塔联合省”正式宣布独立。
1853年5月
制订了以美国宪法为蓝本的宪法, 成立了新的联邦共和国。
1862年10月
米特雷当选为联邦总统, 先后平息了两次叛乱, 结束了独立后的长期动乱和分裂的局面。
19世纪70年代
阿根廷现代化进程启动, 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 带来“这种增长的关键因素就是农牧产品的出口”。
19世纪90年代
小麦、玉米、蓖麻等农作物的出口迅速发展, 初级产品出口部门
的发展还推动了早期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食品加工工业。
20世纪30年代
进入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
1946-1955年
先后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 国家基本掌握了钢铁、石油、公共交
通等关键部门。
20世纪
70年代到90年代
随着国内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剧, 政府以私有化、美元化、贸易自由化等为基本内容进行全面经济改革。通过了《国家改革法》。
——摘编自钱乘旦、韩琦《世界现代化历程·拉美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根廷现代化进程启动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根廷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并指出阻碍阿根廷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亨利三世时期,律师已开始形成一个强大的团体,他们在普通诉讼法庭中拥有独占的出庭发言权。1310年前后,英国王室开始任命自己的律师。随着普通诉讼法庭固定于威斯敏斯特宫之后,法律执业者开始集聚于伦敦城与威斯敏斯特宫之间。英国历史中最为重要的出庭律师培训组织律师学院开始出现。在爱德华三世统治期间(1327—1377年),四大律师学院基本成型。四大律师学院拥有授予法律文凭和出庭执业资格的垄断权力。至亨利六世时期(1422—1461年),四大律师学院都保持着各家200人左右的学徒规模,对入学者还有着严格的血统要求,非绅士出身者不得入学律师学院,因而入学者非富即贵。
——摘编自王涛《英国律师的早期史——兼论中国律师分类改革的启示》
材料二 1950年,新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部长史良明确提出“建立与推行新的人民的律师工作与公证工作”,并把它作为“当前的主要工作”中的一项工作。1954年宪法第七十六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后来,在党的八大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发言指出:“律师制度是审判工作中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可缺少的一项制度……应该逐步建立起来。”随后,中国建立起来的律师制度,以当时的苏联为仿效对象,把律师纳入国家公职范围,统一领导,统一工作。除了少数是刚从法律院校毕业出来的担任学习律师外,大多数律师是从公、检、法系统调来的。律师制度建立后,有的当事人为了请到律师,天未亮就到法律顾问处门口排队等候挂号。
——摘编自汪文庆、文世芳《新中国律师制度从建立、中断到恢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英国出庭律师制度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世纪英国出庭律师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律师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律师制度建立的意义。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皇权至高无上,然而皇帝精力和能力也有限,需要官僚机构来执行。中央政府的官僚首领就是“宰相”,其权限有大有小,其名目各式各样。但这个职能及官职始终是存在的,因为这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必需的。汉武帝即位后,开始抑制丞相权力,主要是采用选拔内朝官来与外朝的丞相及其政府相抗衡乃至取代其权力。到隋唐时,原来掌管文书的内朝官员尚书已经完全成了外朝官,成了集体宰相。到了宋代,原来内朝司军政的枢密使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称二府,又成了外朝官。明朝废掉丞相,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但实际皇帝身边的近臣又少不了,于是皇帝身边的大学士又承担了议政及宣达的职司,形成所谓内阁。清代,大学士又被皇帝身边掌握军事机要并在皇帝指挥下办理军务的军机处所代替,军机大臣成了实际上的宰相。但同过去宰相权柄相比要小多了。
——摘编自宁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改革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主要手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秦到清朝皇权与相权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
7、针对下图所示问题,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应采取的应对策略是( )A、实行金本位制度 B、加速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搞好与美国关系 D、加快货币体系多元化步伐
-
8、有人这样描绘19世纪末欧洲出现的“一日游者”:许多市民利用铁路来到海边浏览胜地——以前只有富人才可以去的地方。四处喧嚷着,就是为了吸上一口新鲜空气。他们三两成群,男人总是穿着黑外套,抱着孩子,毫无生气;他的妻子瘦弱苍白,看得出来还尽量打扮了一番,手里提着一篮子吃的,旁边总还跟着一个小孩子。以上材料表明工业革命后( )A、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 B、工人虽生活改善但仍被歧视 C、铁路是主要出行方式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9、近代英国常任文官严格按照文化水平的高低分为不同等级,低级文官不能直接升任高级文官。英国的政务官和高级文官的绝大多数来自学费昂贵、师资雄厚和教学条件优越的贵族学校——公学或文法中学以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这体现了近代英国文官制度( )A、强化职业道德 B、实行分权管理 C、贵族色彩浓厚 D、违背公平原则
-
10、1750年,法国东部的一位总督对他的继任者说:“这个地方的贵族非常贫穷。同他们过去的境遇相比,他们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一位法国贵族成员在1755年不禁感叹:“贵族每天都在破产、消亡,第三等级却占有越来越多的财富。”材料可用于说明( )A、早期殖民活动迟滞了法国发展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C、法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加快 D、经济发展引起法国社会结构变化
-
11、下图是二战期间苏联的一幅海报,海报展示了手持步枪的美国、英国和苏联士兵形象。该海报的设计意图最有可能是( )A、宣传美英苏大国之间的合作 B、号召苏联青年积极参加卫国战争 C、宣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强调美英认可苏联超级大国身份
-
12、下表呈现的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的思想观点。由此可知,这些启蒙思想家( )
思想家
观点
孟德斯鸠
由世袭贵族、在职贵族、纳税人团、民选议会组成的中间权力机构来治理国家,基于中间权力机构全体成员的荣誉感的君主政体才是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制度。
伏尔泰等
驯服君主制的最好方式不是划分权力或保护传统特权,而是使政府现代化,从而使它们运作得更有理性、更有效率。
A、主张限制君主的专制权力 B、借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 C、强调用分权原则治理国家 D、支持建立现代政府以捍卫君权 -
13、“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万佐成和熊庚香是来自江西南昌的一对平凡夫妻,他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开了一家“爱心厨房”(如图),18年如一日,为众多病患家庭提供锅灶炒菜,象征性收一块钱成本费,全年365天忙碌无休、执着坚守,只为让病人吃上热气腾腾的“家的味道”。他们的事迹( )A、弘扬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B、彰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面貌 C、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响应了“五讲四美”的时代口号
-
14、1978年4月,习仲勋主持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工作。1978年6月30日,他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理论要与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要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又丰富这个理论,离开实践,理论一文不值。马列读得多,但不同实践结合,那有什么用处呢?”该讲话的意义在于( )A、引领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指导土地制度调整的方向 C、探索适合省情的工业建设道路 D、开启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
15、1926年10月,黄克在广东《清远农民运动报告》中写到:“一般农友皆以依赖政府之心而起……不一月而组织甚众”,后“革命军大部分离粤北伐,随后又传来在长沙受挫的消息,农民因之恐惧,农会也大为动摇”。据此可知( )A、政治局势影响农运状况 B、农运重心伴随北伐转移 C、通讯报道干扰农会活动 D、国民革命重视农民力量
-
16、1912年,《申报》刊载随笔《做上海人安得不穷》,文中称:“从前家中陈设,不过榆木器具,及瓷瓶铜盆,已觉十分体面。今上海人红木房间觉得寻常之极。一定要铁床皮椅电灯风扇才觉得适意,做上海人安得不穷。”该变化旨在说明( )A、家居变革提升生活品质 B、倡用国货迎合时代潮流 C、城市生活助长奢靡之风 D、消费能力增强身份认同
-
17、1877年,华北地区发生特大旱灾饥荒,受灾人口达1.08亿。郑观应、唐廷枢等江南地区的士绅商贾迅速行动起来,开展义赈救灾活动。《申报》也发表社论,倡导人们踊跃捐款,类似的劝募文章更是层出不穷。这一现象反映出此时( )A、经济转型遭遇严重阻碍 B、士绅阶层主导社会舆论 C、社会责任意识得到增强 D、早期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
18、1751年,乾隆皇帝命沿边总督、巡抚将所辖境内不同民族及与清王朝有交往的国家的民族衣冠状貌,绘为图像,上报朝廷,后由此编绘而成《皇清职贡图》,其中共有图像600幅,每幅图皆以汉、满两种文字简要说明不同民族的历史沿革、社会生产等。《皇清职贡图》的编绘意在( )A、促进满汉民族交融 B、展现帝国开放形象 C、应对北方边疆危机 D、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
19、在宋代榷场贸易中,茶叶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在金国,茶叶已经成为百姓待客的必备物品,百姓婚嫁也以茶叶为聘礼,表示对婚姻的坚贞不渝。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互市贸易促进文化交融 B、生产发展推动习俗变更 C、政权并立带动文化传播 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
20、《唐律疏议》第一篇《名例律》中的“八议”完全是照抄《周礼·秋官·小司寇》的“八辟”,第四篇《户婚律》中的“七出三不去”则是《大戴礼记·本命》中“七去三不去”的翻版。这( )A、传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具有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 C、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征 D、彰显了古代法律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