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象征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 2、1887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漠河金矿成功筹办,并制定了相应的公司章程。如:在财政管理上,规定主厂者不可兼管钱财,每日所得金沙须由主管刊刻清册,分送各股东审阅核实;在分配制度上,实施“四六分金”,即企业得四成而矿丁得六成,若有盈余,则在厂之人“均沾酌赏”。由此可知,漠河金矿(     )
    A、经营理念具有一定近代化特征 B、已摆脱封建化的商业管理模式 C、属于半殖民地性质的民族工业 D、标志民用股份制企业开始出现
  • 3、如表主要内容出自近代中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条款

    主要内容

    第二款

    (一)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

    (二)将诸国人民遭遇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第六款

    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系照海关银两市价易为金款

    第七款

    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 4、据历史学家研究,18世纪末,清朝1/10以上的谷物,1/4以上的生棉,超过9/10的生丝,以及几乎所有的茶叶,都是为了在市场上贩卖而生产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现象 B、重农抑商政策彻底废除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 5、他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他”是(     )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守仁
  • 6、宋代州设置通判的员数,分情况制定:文臣为知州的州,一般设通判一员,不及万户的州不设通判;武臣知州的州,无论大小一律设置通判一员或者二员。宋代通判的设置(     )
    A、提高了各州行政效率 B、意在提升地方上的军事实力 C、保障了国家决策正确 D、凸显出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
  • 7、西晋时,南方冶铸业并不发达,到东晋时,扬州发展成为冶铸的中心,建康有左右二冶,荆益二州的冶铸业也有相当规模。除官府冶铁作坊之外,民间鼓铸也有发展,冶炼技术还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南方冶铸业的发展得益于(     )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古代经济重心的转变 C、小农经济的衰退 D、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
  • 8、科举制开创于隋,以封闭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能使一般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是隋唐以后中国古代社会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入仕途径。下列有关隋唐科举制表述正确的是(     )
    A、隋文帝在位时设立进士科 B、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C、武则天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D、唐玄宗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 9、如表为中国新石器时期主要文化遗存简表(部分)。此表反映了当时(     )

    时间

    文化遗存

    主要区域

    表现

    距今约7000—5000年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彩绘陶器,栽培粟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陶器,玉器,种植粟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养蚕缓丝

    A、农业发展迅速 B、早期国家形成 C、手工技术领先 D、文化多元共生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魏国人,中国古代科学家。马钧为博士时,生活贫困,改进了旧式织绫机,使其可以随心所欲地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为给事中时,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认为指南车不曾存在,马钧却认为“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并制成了指南车。马钧住在京师,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无水灌溉,于是他就改进了翻车。马钧见诸葛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他曾经试验用一个车轮挂上几十块砖头瓦块,可以将弩抛射到几百步远的地方去。傅玄评价其说,古代的公输般、墨翟、近代汉朝的张衡都不及马钧,“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但马钧“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实在可惜。

    ——摘编自裴松之《三国志·杜夔传》注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钧成为发明家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钧“巧无益于世”的原因。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缅甸战役是中、美、英三国结成军事同盟后的第一场共同军事行动。早在1939年春,国民政府就向英国提出了进行军事合作的建议,但直到1941年英国才邀请中国共商保卫缅甸的军事计划。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两国代表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正式结成军事同盟。1942年2月,“中缅印军事考察团”编成《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制定了中英缅共同防御计划草案。然而,在军事指挥权的问题上,蒋介石极力反对由英国人指挥中国远征军,在作战战略上,虽然当时英国已经将战略重心由新加坡转移到了缅甸,但是英国最终的着眼点却还在印度,这些严重的分歧最终导致了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败。

    ——摘编自方伟《试论中美英三国在第一次缅甸战役期间的合作与分歧》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入缅作战前国民政府为争取中英军事合作所作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中英分歧导致的结果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后,醇亲王裁泮根据慈禧授权主持军事改革。1901年,清政府决定在全国各地编练新军以取代旧式军队;1904年,练兵处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的规模,又给各省分配了具体的编练指标和完成期限,但由于各省财政困难,到1907年仅完成部分任务。1906年,以裁沣为首的皇族们又逼迫袁世凯交出部分北洋兵权,决心以德国为样本将全国分散的军事权力集中到皇族手中。鉴于军事留学生良莠不齐,1908年,载沣着手严格筛选派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的学生资格,以确保军事改革的人才质量。1910年,载沣决定正式设立海军部和军港,发展近代海军,但海军军费的摊派却遭到了地方强烈抵制。晚清军事改革的成效不但未能达到改革者的初衷,反而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和社会民族矛盾。

    ——摘编自刘晨《载沣与晚清军事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后晚清军事改革的措施及阻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甲午中日战争后晚清军事改革。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67年,英国航海家德雷克第一次探险航行,横越大西洋到达加勒比海;1569年,第二次探险航行,从加勒比海再往前到达中美洲;1577年,第三次探险航行,抵达南美洲东海岸。

    新航路开辟以来,在海外探险和殖民掠夺的推动下,近代海外贸易不断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推动因素,这些因素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存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指出一条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并加以阐释。(要求:体现“发展动力”,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是国家对地方进行管制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无疑可以左右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统治者在乡村治理方面一直坚持“官民共治”的基本政策,即王权与族权的相互融合及博弈。国家依托乡村内部宗族,培养出一批委托管理人员并依此将“国家行政力量”深入农村。中国古代社会是通过强化宗法观念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的,通过税收集中乡村社会资源,通过科举制将国家和乡村联结起来,使封建正统理论在教化中占绝对地位。

    近代以来,传统乡村中的宗族势力开始衰弱,乡村绅士不断变化,村庄以往的风俗习惯难以应付愈加复杂的社会关系,国家势力开始广泛渗入村庄,知识分子也力求乡村重建,村庄被各种外来价值裹挟,逐渐形成嵌入性的乡村治理。以往基于村民生产生活形成的风俗习惯,难以在嵌入性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而国家力量及知识分子对村庄重建的个人理念在乡村治理中则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初,共有600多个学术团体和教育组织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建立了1000多个乡村试验区,梁漱溟、黄炎培等都是当时的典型代表。

    ——摘编自刘昂《中国乡村治理的三个阶段及其伦理特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乡村治理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说明近代乡村建设试验的历史作用。
  • 15、1974年,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行动纲领》等文件。联合国正式为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采取行动。此后,联合国在协调止战、维护和平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联合国的这些做法(     )
    A、消除了地区间的武力冲突 B、推动了中国维和事业发展 C、促进了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D、凸显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 16、1929年,苏联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议有10项,到1931年增加到124项价值8300万卢布。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别为1910人和10655人。这表明这一时期苏联(     )
    A、继续延续新经济政策 B、把握机遇解决技术问题 C、冲破了西方国家封锁 D、致力改善国内工业布局
  • 17、14、15世纪,意大利的部分知识精英强调政治参与对作为人的公民发展的内在价值,把政治参与和城邦(自治城市)的内在价值用作自我实现的手段,认为政治参与是美好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一认识(     )
    A、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B、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 C、借鉴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就 D、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性
  • 18、如图所示是某位学者关于罗马法的论述。该学者的论述(     )

    罗马法由最初的城邦法即市民法(公民法),发展为调整帝国境内各民族成员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它与罗马由一个城邦向地中海世界霸主的转变息息相关。罗马法适应了罗马对被征服地区进行政治统治的需要,与罗马对于新征服地区所采取的治理方式相辅相成。

    A、凸显了罗马对新征服民族的管控 B、剖析了罗马法律演变的基本规律 C、肯定了罗马国家管理的务实理念 D、说明了罗马法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 19、如图是2021年邯郸新闻网上发表的一幅宣传画,名为《硕果累累》。该作品意在表达我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三权分置改善农业经营模式 C、现代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明显调整 D、农村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 20、1939年初,晋察冀边区决定开展农村戏剧运动。贾克的《拥护抗日军》、朱星南的《坚强》及方冰的《自首前后》等好剧本多次在各地演出,“多少壮丁,由于看了一出戏,而自觉地、坚决地参加了抗日部队。不少顽固分子因受到戏剧的感动而悔过自新”。据此可知,这一运动(     )
    A、宣扬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B、有助于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 C、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反映出革命文艺载体的变迁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