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混合共熔,反应方程式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铁元素被氧化,氮元素被还原 B、每生成 , 转移 C、具有氧化杀菌作用 D、该实验条件下的氧化性:
-
2、已知在酸性溶液中,Co2O3的还原产物是Co2+ , 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氧化成Co2+ B、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Cl2 + 6FeI2=2FeCl3 + 4FeI3 C、FeCl3溶液能将KI溶液中的I-氧化 D、I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Co2+氧化成Co2O3
-
3、鉴别和两种白色固体的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分别配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火焰的颜色 B、分别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浑浊产生 C、分别配成稀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 D、等质量两种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体的量
-
4、已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作还原剂 B、x=7 C、y=3 D、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7
-
5、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和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下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生成CuS的反应为 B、过程②中,作氧化剂 C、过程③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D、回收S的总反应为
-
6、侯氏制碱法制取的原理为。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少量固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 , 再通入 B、向装置Ⅱ洗气瓶中加入饱和溶液以除去中的少量HCl C、装置Ⅲ中用冰水浴冷却试管内溶液有利于析出固体 D、装置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
7、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选项
Ⅰ
Ⅱ
A
溶液与过量溶液混合
溶液与过量溶液混合
B
过量通入溶液中
过量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溶液与稀硝酸混合
与稀硝酸混合
D
溶液与过量溶液混合
溶液与少量溶液混合
A、A B、B C、C D、D -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与少量盐酸反应:+2H+=H2O+CO2↑ B、BaCO3溶于醋酸:BaCO3+2H+=Ba2++H2O+CO2↑ C、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NaHCO3:Ca2++2OH―+2=CaCO3↓+2H2O+ D、将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若Cl2与足量NaOH的溶液反应生成0.1 mol,则生成的数目为0.2NA B、常温常压下,17 g NH3的体积约为22.4L C、1 mol/L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2NA D、在5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氢原子总数为6NA
-
10、已知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7.1g通入水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4.48L和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C、1mol Na与足量反应,生成和的混合物,钠失去电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
11、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CO2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物与氢氧化钠的用量有关 B、反应⑥中2molNa2O2与二氧化碳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NA 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
12、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无色溶液:Ca2+、H+、Fe2+、 B、常温下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Na+、K+、、 C、澄清透明溶液:K+、Cu2+、、 D、加入铁粉放出H2的溶液:K+、Na+、、Fe3+
-
13、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质量相同②碳原子数与氮原子数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④所含质子总数相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观察钾元素的焰色
比较和的稳定性
检验与反应有生成
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A、A B、B C、C D、D -
15、下列有关和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鉴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溶液可以用盐酸 B、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等量酚酞溶液,溶液红色较深 C、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D、除去溶液并混有的少量 , 用加热法
-
16、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B、制备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溶液逐滴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红褐色 C、利用过滤的方法能将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纳米铜”是一种颗粒直径为纳米级的铜材料,属于胶体
-
17、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生成 , 转移电子数为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三种成分的净化
-
18、乙酸环己酯(有机物Ⅰ)主要用于配制苹果、香蕉等果香型香精。Ⅰ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去)。
已知:在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时,如果将碳、氢元素符号省略,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情况和官能团,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有一个碳原子,则得到键线式。如丙烯()可表示为
, 乙醇可表示为
。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2)、由B生成C所用的试剂和反应条件为。(3)、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4)、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5)、G生成H的反应类型为。(6)、化合物H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含有五元碳环;②与H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其中,不含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合成I的类似物I'(),写出相应D'的结构简式。D'分子中有个手性碳原子(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原子)。
-
19、氨是一种良好的低碳储氢载体,“氨能”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我国新能源发展。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工业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填标号)。(2)、时,向体积为的刚性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 , 实验测得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
5
10
15
20
25
30
0.08
0.14
0.18
0.20
0.20
0.20
①5~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②下列情况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的是(填标号)。
a.
b.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3)、我国科学家提出了采用M-LiH(M表示金属)复合催化剂在低温、低压下合成氨的方案,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图所示。①无 , 催化效率最高的金属是。
②有 , 反应速率明显增大。研究表明M-LiH的催化过程可能按以下3个步骤进行,写出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
ⅰ.的表面反应:。
ⅱ.。
ⅲ.。
(4)、氨氧燃料电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5)、液氨储氢技术是一种将氢气以液氨的形式储存的技术,这种技术在氢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液氨储氢技术的优点是。 -
20、某工业废渣的主要成分为 , 还含有少量、、等,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锌制备氯化锌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锌的浸取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任写一种)。(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3)、“转化”中溶液的作用是 , 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可替代的物质是(填物质名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溶液中的可用锌粉回收,“还原”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将分离出氯化锌晶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