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行为。如图所示,质量m=1.0×103kg的汽车以v1=36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m处,驾驶员发现小朋友排着长l=6m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立即刹车,最终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

    (1)、求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
    (2)、若路面宽L=6m , 小朋友行走的速度v0=0.5m/s , 求汽车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全部通过所需的时间;
    (3)、假设驾驶员以v2=54km/h超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m处立即刹车,求汽车到斑马线时的速度。
  • 2、完全相同的三块木板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子弹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刚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正确的是(       )

    A、v1:v2:v3=3:2:1 B、v1:v2:v3= 32:1 C、t1:t2:t3= 32:1 D、t1:t2:t3= 1:23
  • 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v2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图中t1=12t2 , 则在0t2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l时刻,甲的位移是乙的位移的1.5倍 B、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1.5倍 C、在t2时刻,甲与乙相遇 D、在到达t2时刻之前,乙一直在甲的前面
  • 5、列车进站可简化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此过程中用t、x、v和a分别表示列车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v1 , 经过t时间后速度变为v2 , 位移为x,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xt B、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v1+v22 C、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xt D、这段时间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一定是v1+v22
  • 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s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第4s末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8、某战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vt B、 C、2vt D、不能确定
  • 9、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A、0.6m/s2 B、1.4m/s2 C、11m/s2 D、5.0m/s2
  • 10、图中甲、乙、丙是中学物理课本必修1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所用的速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导中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甲图用矩形面积的和表示位移大小比丙图用梯形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更接近真实值 C、这种用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D、若丙图中纵坐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则梯形面积表示加速度的变化量
  • 1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 , 那么在任意1s内(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的初速度大2m/s
  • 12、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 13、物理学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关于物理学上一些事件和科学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种推导位移公式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C、重心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 D、速度v=ΔxΔt和加速度a=ΔvΔt都是利用比值定义法得到的定义式
  • 1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1=v0+at中含有4个物理量,其中v0表示初速度,v1表示末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此关系式中物理量是矢量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5、通过“30m折返跑”的测试成绩可以反应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在平直的跑道上一学生站立在起点线A处,当听到起跑口令后(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跑向正前方30m处的折返线,到达折返线B处时,用手触摸固定在折返线处的标杆,再转身跑回起点线,返程无需减速,到达起点线处时停止计时,全过程所用时间即为折返跑的成绩。学生加速或减速过程均视为匀变速,触摸杆的时间不计,某同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2.5m/s2 , 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5m/s2 , 到达折返线处时速度需减小到零,并且该生全过程中最大速度不超过vm=12m/s。 求:

    (1)该学生返程(B到A过程)最快需多少时间;

    (2)该学生“30m折返跑”的最好成绩。

  • 16、扫地机器人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已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某次清扫过程中,主人在A处启动扫地机器人,在B处完成清扫工作,其规划清扫路线如图所示,完成清扫任务用时180s。数据表明:机器人清扫路线的总长度为36m,A、B两点间的距离为9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36m B、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0.05m/s C、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05m/s D、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2m/s
  • 17、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单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得自由落体加速度。

    (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填字母代号)。

    A.直流电源          B.天平及砝码          C.8V交流电源          D.毫米刻度尺

    (2)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点,则每一个点的时间间隔为s;

    (3)在打下点D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m/s,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2Hz,而计算时仍按f=50Hz处理,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将(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 18、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电源频率为50Hz)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

    A.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C.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同时进行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个点没有标出;

    (3)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 , 试将下表中所计算出的B、C、D、E、F五个计数点对应的纸带的瞬时速度标在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由图像可计算出加速度a约为m/s2

    速度

    vB

    vC

    vD

    vE

    vF

    数值(ms1

    0.400

    0.479

    0.560

    0.640

    0.721

  • 19、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 20、甲、乙两小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往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知(     )

    A、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6s末乙追上了甲 C、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两车的最远距离为10m D、8s末甲、乙两车相遇,且离出发点距离为32m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