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浙”里先行,拥抱时代。请你参与议题式学习,完成议学任务。
总议题:探寻“浙”里幸福密码
子议题一 “浙”里发展,为何“浙”示范?
注:2024年GDP全国排行第4;农村居民人均连续39年居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至1.86倍,是主要经济大省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
(1)根据材料,概括浙江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理由。
子议题二 “浙”里乡村,何以“绿富美”
奔走在新时代希望的田野上,一幅幅“绿富美”的美丽画卷在浙江乡村徐徐展开。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提炼浙江建设“绿富美”乡村的成功经验。
绿
安吉余村关停了矿山,复垦复绿、治理水库、改造村容村貌,关停的水泥厂旧址变成五彩田园,美丽生态成为余村发展的新引擎。
富
淳安县打造多村振兴联合体模式,将全县92个“强村”与82个“弱村”联动发展,6500余名先富群体与1.1万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
美
温岭市方山村深入挖掘历史名人谢铎文化基因,兴建谢铎文化园;文化礼堂里村民们唱村歌、排村戏、演村晚……文化活动红红火火。
子议题三 “浙”里治理,因何“民心齐”?
自2022年以来,浙江省持续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为群众、企业服务的“浙里办”(浙江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平台),实现网上一站办,让政务服务更贴心;依托数字技术推动政府与民众开展监督、建议等一系列“法治政府”交互式活动,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化解,为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浙江样本”
(3)结合“浙江在线”新闻,以“浙江之治”为主题,撰写一则新闻简评。
子议题四 “浙”里有我,如何“向未来”?
2025年春节,位于杭州的Deep Seek公司火爆“出圈”,1985年出生的创始人梁文峰的那句“中国AI不可能永远处在跟随的位置”,提振了国人的信心。“AI必将改变世界,而且速度比绝大多数人想象中的还要快!”
(4)远方不远,未来已来。根据材料,请浙江少年为自己做一份简要的人生规划。
-
2、在联合国“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上,中方再次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政治解决发声。多年来,中国一直以积极的、建设性姿态推动巴以局势缓和,向国际社会清晰阐述了中国对当前巴以局势的看法,为实现地区持久和平而努力。这( )A、有利于中国持续推进新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B、折射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已过时 C、坚持中国主导世界,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的生动写照 D、展现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努力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
3、2024年12月5日,以“汉字文化搭桥,书写两岸民意”为宗旨的海峡汉字节评选“争”字为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该字寓示两岸关系要在“竞争”中求发展,在“不争”中寻共识。下面对两岸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②国家安全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③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
④我国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方针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4、《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北京中轴线保护区域内的居民对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北京中轴线保护机构应当建立与保护区域内居民的日常沟通机制,听取对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实在国家社会生活中
②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具体表现
③拓宽了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途径
④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国士永在!2025年2月10日,送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30年隐姓埋名,他弯了脊梁,挺直了国人的腰杆。年过九旬依然心系科研,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他表示“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 )
①爱国敬业的价值追求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情怀
③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④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浙江省红色资源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经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条例》的出台有利于( )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②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推进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④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2025年春运返程高峰现严重堵车,车主纷纷吐槽高速公路排长龙,这体现了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8、建设创新强国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9、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祖国大地上涌现出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形成了伟大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2月,在校园法治宣传月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八年级学生扎实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以下是本次活动的部分环节:
【制作法律展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第1条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4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1)上述展板左右两侧的法律规定分别说明了什么?(2)有同学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可以不遵守宪法。请运用宪法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会上法治活动】
市长信箱
尊敬的市长,您好!
关于我市前进路与人民路十字路口的交通拥堵问题,现向您反映如下:
……
(3)根据以上法治活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学生,谈谈应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
11、【规则为翼,自由于行】
材料一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0条:“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材料二 八年级学生小吴是一名无人机摄影爱好者,寒假出游时他计划携带新购置的无人机进行航拍。他在搜索适合的无人机航拍地点时,看到了以下一则新闻:
2024年5月27日第·05版
※法律链接
5月21日晚,全州南站执勤民警在站前广场北侧发现一名男子在操控无人机。民警上前制止并将男子带至派出所进行调查。
经查,唐某操控无人机进入铁路线路500米空域范围内,涉嫌违规飞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铁路警方依法给予唐某罚款200元的处罚。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操控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飞行,或者操控模型航空器在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划定的空域外飞行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飞行,可以处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1)、生活时时处处有规则,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维系。上述材料中体现了哪些社会规则?(2)、结合法律链接,运用自由与规则关系的知识对唐某的行为进行点评。(3)、根据材料,说说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遵章守法的好公民? -
12、2024年6月,叶某在北京地铁10号线上强行要求一乘客为其让座,遭拒后还对该乘客进行辱骂与侵扰。面对叶某的辱骂与侵扰,该乘客应对的办法有( )
①委曲求全,避免遭到报复
②保留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③冷静处理,以免冲突加剧
④先忍一时,事后人肉搜索再反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
【柴米油盐,能源命脉】
材料一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排在第一位的“柴”就是能源。能源是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能源法(草案)》经过了三次修改和完善及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以法护航”分析《能源法》出台的理论依据。材料二 2024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在我国北京举行,有4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中提到,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和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前20年相比,全球油气供需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得益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中国在能源转型中取得领先地位;得益于成熟的页岩气开发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网设施,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被其他国家产量替代;能源转型面临“多维平衡”的严峻挑战。
(2)假如你是一名参会的学者,面对上述全球能源格局变革,请你说说我国将如何应对? -
14、
【凝聚力量,共圆梦想】
中国人自信地走在一条追求梦想、实干兴邦的康庄大道上。看中国少年,风华正茂,与祖国共成长。某校九年级学生以“圆梦大舞台”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并列了班会提纲。
(1)请你完善该份提纲。
【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乡村振兴,要坚持党管农村,加强乡村振兴组织领导,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大力整治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坚持发展本地特色,“一村一品”,各美其美,实现“差异化布局、互补化发展”;坚持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引进资本合作多元化经济增加集体经济年收入;规划农村房屋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为村民购买医疗保险、农业保险等,提升了全村居民的幸福指数,谱写了美丽乡村新乐章,绘就和美宜居幸福景。
(2)结合材料请你介绍怎样实现乡村振兴,谱写了美丽乡村新乐章?
-
15、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和国家第八次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也是首次由国务院表彰调整为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核心要义和本质内涵,深入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党的民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力量。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处理民族问题,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
1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寄望:“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这铿锵的话语,启发我们为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我们需要( )A、心系祖国、胸怀天下 B、立足当下、迈向未来 C、完善自我、提升素质 D、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
17、“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经典名言。下列古诗句反映的文化思想与其一致的有( )
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近期,一句语调魔性的“city不city”走红网络,掀起“China Travel”热浪,让更多外国友人看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中国,也让我们对祖国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做自信的中国人,我们青少年应当( )
①为中国能够领导世界感到骄傲 ②科学决策部署,协调战略布局
③对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 ④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有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全国两会的热词。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下列能够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的是( )
①2024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在京召开
②2024年7月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超煤炭发电
③2024年7月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了5%稳中有进
④2024年8月高效低排放的双燃料冰级滚装船交付使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以下情境体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①2024年10月30日,我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②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有待解决
③小政调查发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2024年前三季度,湖南省实现旅游总收入8465.11亿元,同比增长9.47%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