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因此,我们要( )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
③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
④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我国2024年GDP突破130万亿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8%,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2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个国际机构依然持续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预测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0%。这表明( )A、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国家 B、近年来,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C、中国倡导互利共赢,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起决定性作用 D、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领导力量
-
3、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厝”线上展播。大型历史题材舞剧《张骞》和歌剧《鉴真东渡》在会上亮相,还有芭营舞剧、中外画家交流展……一场文化交流盛宴展开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精彩画卷。上述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相互相融,走向统一
②提高我国文化地位,主导世界文化发展
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④促进自身文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A、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
4、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策部署,根据宪法,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该举措能够( )
①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③彻底改变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④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5、“一封书信,成就一条名巷”。安徽桐城六尺巷故事传递了( )
①遇事退却、委曲求全的品格
②“和合共生”的价值追求
③源远流长的中华“和”文化
④“以和为贵”的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下面两则时事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2024年广交会共有25.3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首次突破25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头部跨国(处于领先地位)企业采购首次突破300家。◇2024年11月26﹣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办,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A、合作共享,互利共赢 B、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C、对话协商,贡献智慧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7、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圈粉无数。它以中国经典名著《西游记》为蓝本,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不仅将中华文化符号融入游戏设计,而且通过数字技术进行还原与创新,成功打造了独特的数字美学场景。该游戏火爆出圈的密码是( )
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②通过先进技术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8、自2023年4月起,广州全面推进“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一年多来,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编号赋码,通过联络站二维码共收集6000多件群众诉求,办结率为99.2%。这项活动( )
①有利于更广泛地收集社情民意
②丰富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
③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9、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下举措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举措
要求
①
国家公园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收到2979人提出的14997条意见,收到来信11封。
科学立法
②
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以鲜明的句法态度回应学生霸凌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统一类案裁判尺度。
公正司法
③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首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全面系统规范。
严格执法
④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2024年“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方案》。各地落实方案要求,开展相关活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全民守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0、2024年5月,广州市制定印发《广州市高效办好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推动“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助力企业加快修复进程。该做法( )
①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②有利于建设法治服务型政府,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③体现了法治政府共创共建,法治成果人人共享
④扩大了政府行政权力,优化机构职能配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1、“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离娄上》)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②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③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唯一方式
④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2、2024年11月1日,《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是全国首部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地方性立法,明确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的相关责任。这表明广州市( )
①把心理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
②以立法保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③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④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初中生小王发现学校附近有一家非法经营的游戏厅,一些学生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于是,小王拨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这一情况。不久,这家游戏厅被依法取缔了。小王同学( )
①有序参与民主生活
②破坏营商环境,损害了他人利益
③依法进行民主监督
④行使国家权力,与不良行为斗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广州现有1145个行政村和1707个社区居委会,全市村(居)100%建成居民议事厅,累计开展协商议事28.67万次,形成决议32.96万件,推动解决社区问题20.52万件。这反映了( )
①发展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②在我国,村(居)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5、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建成教育强国的动员令,为我们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指明了方向。建设教育强国是因为教育( )
①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④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可见(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了中国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我国宪法是①和②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论断。《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出将其充实进宪法总纲第一条第二款,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宪法完善发展的重要举措。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请将材料一中①②处补充完整。(2)、宪法总纲第一条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3)、材料二中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坚持了党的领导,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
18、我国是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大国。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电动自行车已成为群众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的标准和安全等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小秦认为,全国人大应把这一问题写入宪法。针对这一建议,正确的态度是( )A、赞成,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赞成,因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不赞成,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D、不赞成,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
19、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这要求我们( )
①认真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
②宣传宪法,增强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
③不断修改宪法,保持宪法的新颖性
④认同宪法,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和要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20、备案审查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宪法法律监督制度。在备案审查工作中应注重审查有关规范性文件是否存在不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的内容,及时督促纠正与宪法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由此可见,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 )A、描绘法治蓝图 B、保障宪法法律实施 C、确认公民权利 D、解决各种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