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学习宪法知识时,小凯讨论时提出,应该建议全国人大把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写进宪法。对这一提法,你的态度是( )A、赞成,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可以让全体公民都重视这一问题 B、不赞成,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C、赞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可以严惩这一领域的违法犯罪 D、不赞成,宪法是母法,已经包含了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
-
2、在“宪法晨读”活动中,大家一起诵读了宪法部分章节。下列不属于宪法规定内容的是( )A、我国的国家性质 B、公民的所有权利和义务 C、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D、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
3、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A、领导负责制 B、民主集中制 C、民主监督制 D、法律监督制
-
4、2024年5月1日2时10分许,某市高速一路段发生塌方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做好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妥善做好善后处置等工作。要抓紧抢修受损道路,尽快恢复交通秩序。这体现了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B、尊重和保障人权 C、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D、民主集中制原则
-
5、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新的国家安全法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和职责,国家安全制度,国家安全保障,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力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的国家安全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②新的国家安全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新的国家安全法的制定,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6、2024年3月5日,李强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6600多万纳税人受益。这表明( )
①我国人权保护的对象只是我国公民,不包括外国人
②我国政府造福人民,努力实现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③我国政府致力于维护人民幸福生活这一最大的人权
④我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怎么办?我没脸见人了!”小萌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伤心极了。原来,小箱的脸上长了许多青春痘,她的身材也交胖了一些。
(1)假如你是小萌的好朋友,你会用悦纳生理变化的哪些知识来开导始?
材料二 青春蕴含着创造力,青春期大脑快速发育,青少年思维更加活跌,认知能力提高,有充沛的精力和创造的冲动,《中国学生发展被心素养》中也提出,要善于发现、提出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热情。我们要具有创客意识。
(2)根据材料,青少年应怎样做一名具有创客意识的人?
材料三 2021年河北省“新时代好少年”邸嘉莹,是邯郸市一名五年级学生。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用演讲、书画、期诵、歌唱等形式歌颂党和祖国,2019年,她成为一名小小先锋宣讲员,认真讲好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救事。她还经常到社区、广场、街头讲身边好人、“草根”模范的故事,传递新风正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协助老师利用网上课堂领读课文,帮助小区物业做好人员登记,提醒过往行人佩戴口罩,等等。
(3)用“止于至善”的知识,谈谈向“新时代好少年”邸嘉莹学习,我们应该怎样做。
-
8、青春是人生最华美篇章。某校七年级某班同学围绕青春展开了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 青春飞扬】青春就像在天空飞翔的风筝,而自信就是掌控风筝的线;如果你有自信,你的风筝就会飞得比别人高。
【活动二 青春有格】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一天,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几块天竺石走,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如同贪污,玷污了名声。于是写下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孛。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1)、活动一体现自信对探索青春有什么意义?(2)、结合活动二,简要谈谈作为中学生,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
9、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社会现象,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下列古语体现出独立思考的是( )A、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D、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
10、几名“熊孩子”破坏景区公厕门,被现场管理人员发现后批评教育,一名“熊孩子”却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罚几个钱吗,我给家里打电话,让我爸来修,你让我走……”丝毫没有懊悔之意,让人十分吃惊。这类“熊孩子”应该意识到( )
①要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真诚面对自我,勇于改正
③树立底线意识,不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
④自己的行为有不足之处是在所难免的,不必在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古希腊思想家欧里庇得斯认为,“人最可贵的品质是能明智地意识到什么不该相信”。这启示我们应( )A、不懈努力,追求真理 B、自尊自信,自强不息 C、学贵有疑,敢于批判 D、勇于创造,大胆实践
-
12、下列两幅图片体现了青春期学生 的矛盾心理。( )A、反抗与依赖 B、闭锁与开放 C、顺从与叛逆 D、勇敢与怯懦
-
13、下列对校园生活中“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小鹏总是模仿自己偶像的穿着打扮
拥有独到的见解
②
小静委婉地指出爸爸讲解题目时的错误
具有批判性思维
③
小华不断改进自己用来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作品
能够开发创造潜力
④
小红为了展现自己的不一样,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懂得发展个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慎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严守道德准则的体现。下列名言诗句中蕴含“慎独”的有( )
①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②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③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④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5、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了以“宪法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展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整理并展出的内容。
知识窗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请在材料中找出能体现宪法地位的一句话。
图片展
(2)任选一幅图片,运用宪法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其内容的理解。
拓展境
2024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6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截至目前,中国现行有效法律达305件。
(3)阅读材料后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至少写出两点)
-
16、【维护宪法权威 增强宪法意识】
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九年级(3)班以“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召开班会,活动环节如下:
一、观看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仪式的视频。
二、讲宪法知识。
三、活动小结。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增强了宪法意识。
(1)为什么说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主题班会结束后,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到心中有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
17、小刘在某商场丢了手机,他怀疑在商场柜台逗留时间较长的小王偷了自己的手机,但并无确凿的证据。朋友建议小刘在网络上发布有小王照片及手机丢失情形的图文信息,发动网友一起寻找手机。为此,朋友给出的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
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采用一切手段
②在网络上发布小王照片会侵犯其隐私权
③要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习近平主席强调:“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告诉我们(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要树立并增强宪法意识
③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④要理解并认同宪法价值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9、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表明( )
①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②宪法的落实需要通过各种法律制度来完成
③我国加强对人权的保护 ④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之所以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宪法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唯一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