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以下是该法制定过程的相关信息,请你按照合理的顺序排列以下信息(     )

    ①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颁布法令

    ②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防教育,部署国防教育立法工作

    ③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

    ④十四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公众意见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②-③ D、②-③-⑤-④-①
  • 2、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刘明坤,作为永胜村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他践行着“务实做事、诚信做人”的理念,以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为主导,带动永胜村集体增收,共同致富。这反映刘明坤(     )

    ①真诚待人,热衷公益事业②勇担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

    ③尊重他人,懂得换位思考④践行诚信原则,带来良好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在校园篮球赛中,某班篮球队员密切配合,相互鼓励;啦啦队员们口号洪亮有力;全体同学齐心协力,奋勇争先;经历一轮轮比赛后,该班最终获得冠军。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集体成员为了共同目标而团结协作 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矛盾 C、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又相互谦让的 D、集体生活可以涵养品格和发展个性
  • 4、林军回顾了自己进入青春期后发生的变化,同学们做了微点评,其中正确的是(     )

    微变化

    微点评

    A

    被同学误会时,暴跳如雷,破口大骂

    情绪表达的正确方式

    B

    怕被说“早恋”,不再和异性同学有正常的交往

    重视他人想法,变理智了

    C

    对于数学老师讲授的最佳解题方法敢提出不同思路

    敢于质疑,有批判精神

    D

    与父母发生矛盾后,拒绝沟通,不搭理父母

    变独立,亲子关系正常变化

    A、A B、B C、C D、D
  • 5、下边漫画启示我们对待老师应(     )

    ①卑躬屈膝②完全顺从③心怀感恩④尊重关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下列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的某个环节:

    议题:深深浅浅话友谊

    情境:小刚和小轩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彼此分享,互帮互助。有一次,小刚因病住院,小轩每天放学后去医院陪小刚补齐笔记,复习功课,两人共同进步。

    活动:阅读情境,小组讨论交流。

    任务:从情境中获得的对友谊的正确认识。

    同学们的发言要点: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只有共患难才能建立深厚的友谊;③友谊只需要一方不计代价的付出;④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

    以上同学们的发言要点符合任务要求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新学期伊始,中考复习进入冲刺阶段,小德却倍感迷茫,他常因担心考试失利而焦虑,甚至影响正常的睡眠。就小德目前的状态,你可以建议他(     )
    A、结合实际立志向,主动求助讲方法 B、立下目标向前冲,埋头苦干不吭声 C、努力学习不分心,烦恼不快埋心底 D、自我认识定位准,重点高中必须进
  • 8、材料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道德情操,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在中华民族血脉中流淌。清明时节,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通过多种形式,致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材料二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将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用法律守护拳拳爱国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爱国是公民应具有的情感,加强道德建设就可以了,没必要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约束。

  • 9、材料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道:“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我们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系列主场外交迎来五洲宾朋。我也访问了一些国家,出席了一些国际会议,会晤了不少老朋友、新伙伴,分享中国主张,深化彼此共识。世事变迁,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1)、从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中体会到,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怎样的国际形象?
    (2)、承担大国责任首先要发展自己,促进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做?
  • 10、2023年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仔细观察图一、图二,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上述两幅图表概括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写出三点即可)
    (2)、你从图一中看出我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为此我国应采取哪些对策?
  • 11、2023年8月17日,由中央媒体、河南媒体、网络大V、留学生等近40人组成的采风团走进安阳,开展采访体验活动,探寻甲骨文的前世今生,实地感受殷商文化。看着殷墟博物馆里的文物,来自伊拉克的留学生阿尔沙蒂说:“我第一次来安阳,看到了殷墟甲骨文,很有趣。我会推荐朋友来安阳看古老的汉字,在这里了解中国文化。”上述材料启迪我们(     )
    A、中华文明是扎根世界各国而产生的文明 B、其他文明汲取中华文明营养而更加丰富 C、要努力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D、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 12、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正在加速显现,气候变化形势日趋紧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气候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     )
    A、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B、倡导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C、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局面 D、坚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 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支持香港、澳门发挥自身优势,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这告诉我们(     )
    A、要坚定不移贯彻“和平统一”的方针 B、要坚持落实港澳“完全自治”的原则 C、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D、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 14、2024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7月17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启动。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主题是(     )
    A、“共筑新生态,善建新未来” B、“统一大市场,公平竞未来” C、“文旅惠民乐民,共享美好生活” D、“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主要罪名分布情况

    材料二   从2024年4月起至2024年12月底,丽江市在全市开展打击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始终保持“零容忍”,坚持有案必查、有罪必惩,依法从严从重打击。

    材料三   2024年10月30日晚,一场以“魅力青春,健康护航”为主题的防性侵青春期讲座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第二中学成功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提升青少年对性侵害的认知与防范能力,为青春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1)、结合材料一,说说材料二中丽江市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有何意义(列出两点即可)。
    (2)、结合材料三,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分析未成年人怎样做才能远离性骚扰和性侵害。
  • 16、【青春的活力】

    学习了“人须有自尊”的内容之后,七年级(1)班同学准备共同制作一期主题板报。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对此,同学们对学习和生活中一些“耻”的行为展开了讨论。

    (1)、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补充一个“耻”的行为。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 17、小凯个子比较小,有点胖,因此同学们经常捉弄他。小凯非常难过,慢慢地和同学们疏远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面对他人的捉弄,小凯应当予以回击

    ②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我们应该学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④每个人都无法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8、在“自尊自爱,绽放光彩”的主题班会中,同学们纷纷发言。以下是小海的分享:“我是个热心肠的人,生活中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为此,我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志愿者社团,去敬老院、去社区……用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去美好。”小海的分享说明(     )

    ①自尊的人能肯定自己的价值

    ②自尊的人能扬长避短

    ③自尊的人能积极地表现自己

    ④自尊的人能正确看待自我

    A、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 19、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下列行为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张某在工作之余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积极服务社会 B、小梁经常通宵玩手机,还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网络消息 C、小青本想把纸屑随手扔掉,但最终还是将其扔进了垃圾桶 D、看到环卫工人在旁边扫地,小丽捂住口鼻嫌弃地走过去
  • 20、七年级某班开展了“寻找红色记忆,立志报效祖国”的研学活动,在参观了太原解放纪念馆后,同学们被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暗下决心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更强大的祖国打下坚实基础。这说明(     )

    ①情感是比情绪更为深刻、稳定的内心体验

    ②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选择,促使我们作出行动

    ③情感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

    ④我们可以通过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获得积极情感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