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哪些行为能彰显“崇正义”的精神(     )

    ①班级评选班干部时,举报某候选人私下拉票行为

    ②因好友参与了打架,向老师隐瞒其破坏公物的事

    ③发现同学在考试中作弊,考试结束后向老师报告了情况

    ④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摔倒,假装没有看到也没上前搀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天雷滚滚,我好怕怕;雷劈下来我笑哈哈,逆天改命我吹喇叭”是热映电影《哪吒2》中的经典台词,这句台词折射出(     )

    ①追求名利、荣耀与自尊并不矛盾

    ②自信乐观能缓解挫折带来的压力

    ③自强不息让人在逆境中得到力量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品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申遗成功。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初中生小蓓收看新闻后,感到十分自豪,更加坚定了民族自信心。小蓓的自豪与自信源自(     )
    A、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 B、在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 C、从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D、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获得的俯视世界的底气
  • 4、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展示了一组漫画。根据漫画寓意,下列做法能实现从漫画一向漫画二转变的关键在于(     )

    A、正视自己,赢得他人的尊重 B、转变观念,相信自己的能力 C、远离自卑,高估自己的能力 D、远离自负,调整既定的目标
  • 5、鲁迅一生屡遭流言诽谤诬陷,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应对原则:一是鄙视,不理不睬;二是适时反击,揭穿谰言。面对谣言侵扰,他内心平和坚韧,持续投身于革命事业。鲁迅(     )

    ①面对诋毁能勇于反击 ②对待谣言保持豁达心态

    ③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 ④醉心于事业,逃避现实,不去面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重庆动物园内,一男子在游览时突然朝大熊猫“兰香”扔出一瓶饮料,导致“兰香”受到惊吓。据了解,涉事男子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以此为论据,可以论证的观点有(     )

    ①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②自我约束,培养美好品德

    ③直面挑战,坚定理想信念     ④合理宣泄,学会调节情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7、以下两位同学的讨论表明,步入青春的我们(     )

    ①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        ②开始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

    ③渐渐独立并勇于挑战自我 ④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为缓解期中备考的紧张压力,小月走出家门感受鸟语花香;小许与朋友倾诉心中烦恼;小叶调整心态进行积极自我暗示。他们调节情绪的方式分别属于(     )
    A、转移注意、合理宣泄、调节认知 B、奉献社会、放松训练、合理宣泄 C、调节认知、消极传导、提升实力 D、坚定目标、转移注意、扬长避短
  • 9、下框是七年级学生小林某日上午的情绪记录表。

    时间

    事件

    情绪感受

    表现及影响

    第一节课

    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

    懊恼

    早读心不在焉

    第二节课

    数学测验得了满分

    兴奋

    上课精神饱满

    第三节课

    体育课1000米跑步比赛

    紧张

    跑步超常发挥

    第四节课

    同学开玩笑没有把握分寸

    愤怒

    跟同学大打出手

    以上情绪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青少年的情绪波动较大,不够稳定

    ②情绪受多种因素影响,我们无法控制

    ③情绪会通过语言、行为等表现出来

    ④情绪多元化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之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理性至上,别让青春期的悸动扰乱了前进的步伐”、“你以为的喜欢,其实只是阅历有限。”这告诉青少年(     )
    A、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不确定的 B、对异性的欣赏就是真正的爱情 C、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D、要理智处理对异性的朦胧情感
  • 11、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别认知,不在于刻板地制造男生与女生,而在于培养女孩细致、温柔的情怀,培养男孩坚毅、勇敢的性格。对性别角色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我们(     )

    ①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

    ②相互取长补短,塑造完美男女生

    ③扩大性别差异,实现男女优势转化

    ④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促进心理健康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2、青春期就像一场奇妙的旅程,充满了未知的变化。面对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可取的做法是(     )
    A、专注自身,拒绝参与集体活动 B、感受成长,凡事依靠自己解决 C、认识自我,努力调节内心矛盾 D、注重对比,远离比我优秀的人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八年级(2)班以“增强宪法意识”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错误指正】以下是两位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发言。

    小枫:“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小晓:“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没有作用。”

    (1)请你指出上述两位同学观点中的错误之处并进行纠正。

    【案例分析】某市居民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写信提出,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赋予行政机关强制公民进行亲子鉴定的权力,不符合亲子鉴定应当遵循的自愿原则,违反公序良俗,突破上位法,与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相抵触,希望对其进行审查。接到市民的审查建议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即启动了备案审查工作。

    相关链接

    根据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亲子关系属于公民个人隐私,如非公民主动申请,或者法律强制性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应强制要求公民进行亲子鉴定,干预亲子关系。

    (2)请你预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审查结果,并说明理由。

    【提纲拟定】针对以上探究内容,该班决定举行以“增强宪法意识”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3)假如你要参加这次演讲比赛,请写出你的演讲提纲。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社区围绕“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举办国家重点成就展览活动,以下是其中两个版块的内容。

    版块一   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

    版块二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宪法为根本依据,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为人权保障提供了法治基础;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把行政权力限制在法治框架之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权、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保障当事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通过“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推动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共同参与、整体推进的宪法宣传教育格局。

    (1)、阅读版块一的内容,谈谈你对“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的理解。
    (2)、结合版块二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某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宪法主题学习和实践活动。

    活动一   漫步宪法走廊

    校园内,学校为同学们打造了“宪法文化走廊”,其中“宪法历史角”展示了以下内容。

    1954年宪法目录(部分)

    1982年宪法目录(部分)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首都

    (1)相比1954年宪法的目录,1982年宪法的目录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理由。

    活动二   感受宪法宣誓

    校园外,同学们走进市人大机关,近距离感受宪法宣誓的庄严与力量。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模拟宪法宣誓仪式,他们面对着鲜艳的国旗和庄严的国徽,右手举拳,神情肃穆,响亮地宣读着宪法宣誓誓词,沉浸式体验宪法宣誓仪式。参观结束后,小梁同学发出感叹:“只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就能保障公权力的规范行使。”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梁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 16、截至2024年12月16日,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专栏的访问量超过28.2亿次,完成在线学习的“宪法卫士”达8343万人。以下属于青少年争当“宪法卫士”的做法有(     )

    ①主动学习宪法,运用宪法精神解决问题

    ②健全监督机制,保障宪法实施

    ③依法行使权力,主动接受监督

    ④遵守宪法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7、2024年5月26日,“尊法爱国文化建设及推动全民尊法宣誓战略研究”论坛在湖南大学举行。该论坛旨在推动尊法爱国文化体系构建,推动法治信仰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和持续发展,创新宪法宣传及实施方式。举行这一论坛(     )

    ①有利于维护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能杜绝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

    ③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尊崇宪法的法治氛围

    ④能够确保公民自觉尊法爱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8、“从呱呱坠地,到朱颜鹤发,从黎明破晓,到甜美梦乡,从日常生活,到劳作生产……守护宪法,就是守护我们的美好生活。”从中我们感受到(     )

    ①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②宪法的地位不断提升

    ③宪法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 ④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在审议《关于在上海设立金融法院的决定(草案)》的过程中,参照设立其他专门法院的实践,提出符合宪法精神的审议意见;对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的法律修改权限和程序是否符合宪法规定,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符合宪法精神的审议意见和处理办法……这(     )
    A、旨在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 B、确认了公民基本权利 C、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D、削弱了地方的立法权
  • 20、在我国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下列行为属于宪法监督的是(     )
    A、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B、市民将《关于设置市场流动摊位的建议》发到政务网“信箱” C、教育部组织全国学生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教育活动 D、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审查纠正地方性法规中违背宪法的内容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