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我们要一起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下列古语与上述观点相一致的是(     )

    ①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②扶正祛邪,扬公抑私

    ③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④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无法割断我们的血脉亲情,谁也不能阻挡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这要求两岸同胞(     )

    ①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治基础

    ②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向同时富裕

    ④要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区域发展协同联动、积厚成势,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融合、同频共振。……”这表明我国(     )
    A、坚持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城乡平衡发展 B、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建设科技强国 C、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D、促进依法治港治澳,构建全面开放格局
  • 4、材料一   75年接续奋斗,科技创新亮点频现。“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从“上九天”到“下五洋”,中国科技实现了全方位跨越发展,中国也正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

    材料二   2024年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先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和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颁发奖章、证书。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材料一指出,中国科技实现了全方位跨越发展,中国也正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说明了什么?
    (2)、青少年应该怎样向李德仁、薛其坤等优秀科技工作者学习,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 5、材料一   令人振奋的瞬间:中国人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奋斗者”号万米极限深潜,港珠澳大桥联通三地……国家作出重大战略抉择,为发展蓄势赋能。截至2023年后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01.5万件。

    材料二   尽管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科学知识生产方面:我国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较小,国际科学论文产出比例仅占世界的4.38%;我国科技人才方面:“质量”偏低,缺乏拔尖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在很多关键领域和产业核心技术方面:依赖进口,如高端芯片、操作系统、高端光刻机、高档数控机床、高端仪器装备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取得令人振奋的瞬间得益于实施哪些战略?
    (2)、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着怎样的国情?
  • 6、 我国之所以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鼓励科技创新,是因为

    ①我国当代科学技术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②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③我国非常重视科技工作,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科学技术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 7、2024年9月25日,中国火箭军成功发射洲际导弹,创下新的世界记录,射程达到12000公里左右,令世界瞩目。近年来,多个国家在洲际导弹发射中遭遇失败,包括美国、英国和俄罗斯,此次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人倍感自豪,也为国家的安全提供了巨大保障,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增强,进入创新强国行列 B、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注重国防科技,维护国家安全 C、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国防科技离不开创新 D、生活处处可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禀赋
  • 8、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深刻认识教育强国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战略思维,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之所以要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
    A、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B、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C、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教育公平取得进展
  • 9、 2050年前,我国将继续研制大约50颗空间科学卫星,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国际月球科研站、火星和木星深空探测等一批空间科学任务正在有序推进。这样做是基于(     )

    ①空间科学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谋未来就要谋创新

    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10、 
    (1)、 2024年11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习近平指出,要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建设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以绿色丝绸之路引领,为数字丝绸之路赋能。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描述一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样的?

    (2)、 莘莘学子,因为相知,千山万水只等闲,四海宾朋齐相聚; 为了共赢,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国不懈前行。中国积极践行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世界好,中国才能好; 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作为新时代中国少年,我们应该怎样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 11、【共促发展愿景】同学们通过搜集新闻了解到:2024年11月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元首外交引领下,我们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为世界注入正能量。
    (1)、元首外交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你认为我国为世界注入了哪些正能量?
    (2)、【携手共进展担当】从率先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内核准,到越扩越大的进博会“朋友圈”、越装越满的服贸会“购物车”,再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无比坚定,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担当从未缺席。

    小秦同学阅读完上述材料后写了一篇新闻稿,下面是其中一部分内容:

    大国形象大国担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始终高举①的旗帜,为推动建设②的新型国际关系做着不懈的努力。同时,遵循③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请你将新闻稿中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 12、 中国倡导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意义在于(  )
    A、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B、为解决亚太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提供了中国方案 C、亚太地区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D、亚太地区各国一致行动,各国人民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 13、2024年7月23日、第八届中国一南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开幕。本届南博会有8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参展企业达2000多家其中近一半是境外企业,涵盖了南亚、东南亚所有国家。这(   )

    ①表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②说明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③彰显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④体现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资料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使低收入国家GDP增加3.4%。这主要说明我国(    )
    A、引领全球化的进程,造就多极化格局 B、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C、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D、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动力源
  • 15、我国提出并共建“一带一路”10多年来,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肯尼亚有了第一条现代化铁路,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从创立时的57个增长到100多个;“欢乐春节”“艺汇丝路”等品牌活动启动实施......由此可见,我国(   )
    A、​ 放弃自身利益,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 B、​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C、​ 更加主动有为,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 D、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6、2024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表重要讲话,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聆听中国声音、借鉴中国方案、采纳中国意见。这体现了(     )

    ①我国日益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②我国已经进入了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③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④我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贡献中国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7、 2024年一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国家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大多双边活动。这表明(     )

    ①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须加强与世界各国交往

    ②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③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领导世界的发展

    ④中国重视与世界各国合作,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2024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希望各方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深化减贫、粮食安全、工业化、发展筹资等领域合作,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让各国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中国(       )
    A、正在寻求自身的发展优势 B、是世界和平发展的主导力量 C、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D、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
  • 19、2024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传递出我国的几点主张。这表明(     )

    ①我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③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和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

    ④世界各国要增强风险意识和机遇意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20、 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等系列国际活动、提出中国方案。这表明中国(   )

    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②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③已经成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

    ④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