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制备物质和探究物质的性质是初中学习化学的重要实验内容。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1)、仪器①的名称是。(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填“a”或“b”)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应选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并将产生的气体从D装置的c端进入,观察到的现象是。(4)、用图E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完成了燃烧条件的探究。
已知:红磷着火点为240℃,白磷着火点为40℃。
①燃烧条件的探究: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现象是。
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待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烧杯中的水进入封闭的W形玻璃管。若该实验测定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写一条)。
-
2、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与资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2)、化学与健康: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有益于青少年的生长和发育。这里的“钙”是指(选填“钙元素”或“钙原子”)。(3)、化学与材料:造型奇特的建筑物的基本材料不外乎砖、木、钢材、铝材、塑料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4)、化学与能源: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成煤气等有用的物质。该过程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5)、化学与环境:蓝天、碧水、净土是我国三大保卫战,请写出保护环境的一条措施。
-
3、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先后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和稀硫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一定为蓝色 B、加入试剂总质量为100g时,溶液中一定存在NaOH和Na2SO4 C、c点时溶液中CuSO4的量与最初烧杯中CuSO4的量一样多 D、c点时溶液中溶质种类仅有1种
-
4、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方法
A
分离碳粉和铁粉
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B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气体,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C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含有的氢氧化钠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D
鉴别硝酸钾和氢氧化钙
常温下,准备两份100mL的水,分别向其中加入两种物质直至其不再溶解,加入质量较大的为硝酸钾
A、A B、B C、C D、D -
5、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路。对于反应 ,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从反应物看:红磷具有可燃性 B、从生成物看:P2O5是氧化物 C、从反应类型看:是化合反应 D、从能量来看:是吸热反应
-
6、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组成: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 B、物质的结构: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灭火 D、物质的转化:碳单质不能转化为二氧化碳
-
7、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常规治疗中,可用于轻型、普通型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其主要成分连翘苷(C27H34O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连翘苷由72个原子构成 B、连翘苷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连翘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34 D、连翘苷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8、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处理废弃药品
B、测溶液pH
C、检查气密性
D、读取液体体积
-
9、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下列行为符合创建美好环境需求的是A、大量使用一次性筷 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过度施用农药、化肥 D、生活生产废水任意排放
-
10、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甲同学从图中选择B、E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收集气体前,应将集气瓶装满水并盖上。收集氧气还可选用的装置是。
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
(3)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 , 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拓展延伸]
(4)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
[实验反思]
(5)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实验室制取氧气”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
11、某化学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部分装置已略去)探究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1)、若X是一氧化碳,Y是氧化铜粉末。打开K,先缓缓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加热硬质玻璃管甲,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甲冷却,防止生成的物质再被氧化。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装置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甲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乙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上述操作中,打开K后,若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后果是;装置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是。(3)、若Y是由氧化铜和足量木炭粉组成的混合物,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对收集到的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收集到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探究】
①关闭K,加热甲至一定温度使反应发生。
②在a导管口处连接排水法气体收集装置,可用图2中的(填序号)装置收集气体。
③除去收集到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后,再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Y为氧化铜粉末。打开K,先缓缓通入氮气(氮气不参与反应),一段时间后通入收集到的气体,加热硬质玻璃管甲。
【实验现象及结论】当观察到乙和丙中的现象为时,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拓展】
①通过上述实验总结CO和的性质:CO;。
②分析实验中产生CO的原因。
-
12、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从A~E中选择),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是: , 使用该套发生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H装置的作用是: , 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 c→d→e→f
B c→d→f→e
C e→f→c→d
D f→e→c→d
-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肼又叫联氨,化学式为 , 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剧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制备肼的原料易得,可以通过氨或尿素与次氯酸反应制备肼。肼具有很高的燃烧热,将火星探测器送入万里高空的燃料就是肼。
火星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是各航天大国深空探测任务的最主要目标之一。国内外专家提出开展火星原位资源利用研究,即通过利用火星当地资源生产火星探测所需原料和能源,以减少成本。
火星大气和矿物是火星原位资源利用的主要研究对象。目前,探测出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如图1所示,火星土壤不同位置处矿物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如表所示:
成分样品种类
二氧化硅()
氧化铝()
氧化镁()
氧化亚铁()
第一表层土壤
勃朗峰土壤
利用与地球上相似的冶炼原理,可以从火星土壤中获得多种金属单质,部分金属可以在中燃烧,此反应可成为火星探测所需能量的来源之一。研究人员以火箭发动机为背景,分析了不同金属与反应时,氧燃比(与金属的质量比)对比冲的影响,比冲越高,发动机效率越高,结果如图2所示。目前,火星原位资源利用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火星原位资源利用是指 , 将火星探测器送入万里高空的燃料的物理性质是。(2)、由图1可知,火星大气中体积分数占比最高的气体是。地球大气中体积分数占比最高的气体是 , 其用途有。(3)、火星第一表层土壤中二氧化硅的的化合价是。(4)、图2中,以为燃料时,比冲与氧燃比的关系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A、火星原位资源利用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火星大气和矿物 B、由表1可知,火星土壤中至少含有3种金属元素 C、肼能支持燃烧,在发射火箭时,常用肼作为燃料 D、火星原位资源利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6)、已知肼在金属铂()的催化作用下,常温即可分解产生氢气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想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和 , 这是燃烧的个条件之一、(2)、“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多选,填字母序号)。
a、水分子受热分解 b、水分子不断运动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数目减少
(3)、我国研制的“天问一号”飞船载着“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的乌托邦平原,标志着中国航天探索再创里程碑。①火星车采用钛合金、铝合金、复合记忆纤维等材料制造,其中属于金属材料。
②工业制钛过程中的一个反应: , X的化学式为。
③下图是工业制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硅片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请说明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写出一点即可)。
(4)、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5)、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D.高温加热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
A、A B、B C、C D、D -
16、一定条件下,物质A(
)与B(
)反应生成C(
),下图是其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A、A物质与C物质是化合物,B物质是单质 B、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中,参与反应的A、B、C的个数之比为2:3:2 -
17、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超细玄武岩纤维是制作月面国旗的重要材料,其含有的不属于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纯净物
-
18、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那么X、Y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3Y6 B、X6Y3 C、X2Y3 D、X3Y2
-
19、古籍《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镕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松木发火说明松木具有可燃性 B、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C、“发烛”中的松木燃烧,必须达到自身着火点 D、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的催化剂
-
20、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错误的是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