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浙教版 华师大版
  • 1、黄金是一种金黄色的贵金属,24K黄金纯度约为99.9%。市面上常可能掺有铜、银、锡金属(其中一种或多种)的低纯度黄金,甚至有铜锌合金冒充黄金。结合以上信息对市面上“黄金”的鉴定方法和判定结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定方法

    判定结果

    A

    仔细观察“黄金”颜色。

    若外观为金黄色,一定为24K黄金。

    D

    用磁铁吸引“黄金”。

    若不能被吸引,一定为24K黄金。

    C

    取少量“黄金”样品于盛有足量稀盐酸的试管中,振荡。

    若没有气泡产生,一定为24K黄金。

    D

    取少量“黄金”样品进行较长时间的高温加热。

    若金属不变色,一定为24K黄金。

    A、A B、B C、C D、D
  • 2、某农场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如图。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观点的是(      )

    A、从曲线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B、农药的使用,促使害虫逐渐产生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 C、不耐药的害虫在农药的作用下,逐渐获得耐药性 D、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不定向选择的结果
  • 3、室温下,向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测得溶液温度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Δt为溶液实时温度与初始温度差),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盐酸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变化Δt/℃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12.9

    A、滴加盐酸的全过程中,持续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 B、滴加盐酸的过程中,溶液PH逐渐增大 C、滴加盐酸的全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D、加入盐酸体积为10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4、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选择尾鳍色素多的小鱼 B、将盖玻片盖在小鱼的尾鳍上 C、必须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D、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 5、2024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急诊科接诊一名因车祸导致的危重伤患者,在抢救过程中,为患者输注O型血制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伤流血时,红细胞能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的凝固 B、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有抗A凝集素与抗B凝集素 C、不得已进行异型血输血前必须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一定会影响健康
  • 6、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山东青岛、潍坊和浙江温州三地进行海水稻产量测评,测评结果从亩产320公斤到739公斤不等。至此,10万亩海水稻完成测产,产量喜人。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为了促进水稻生长有时需要施加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CO3 B、KNO3 C、K2SO4 D、CO(NH)2
  • 7、安全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 8、在学校创新比赛中,小龙设计了一个多挡位电热水器。其工作电路图如图甲所示,R1和R2是两根电热丝,旋转开关如图乙所示,内有一块绝缘圆盘,圆盘的边缘共有10个金属触点(触点编号与电路图对应,编号相同的触点用导线连接)。可以绕中心轴转动的开关旋钮两端各有一个金属滑片,可以将相邻的触点连接。当旋钮上的箭头指向图中位置D,金属滑片将1、2两触点接通,同时另一端也将3、4两触点接通。旋钮上的箭头指向A、B、C、D不同位置时,可以实现四挡的加热功率。他设计的四挡加热功率如表所示:

    温度挡位

    高温

    中温1

    中温2

    低温

    加热功率/W

    1100

    660

    (1)、旋钮上的箭头指向D位置时,电热水器处于高温挡,两根电热丝。(选填“串联”或“并联”)
    (2)、若四挡加热功率依次递增,计算电热丝R1和R2的阻值各是多少?
    (3)、该电热水器低温挡时的加热功率是多少?
  • 9、小科用过量的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得到了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为了探究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00g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240g碳酸钠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相关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40

    每次产生气体的质量/g

    4.4

    4.4

    2.2

    0

    0

    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5

    m

    10

    0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m的数值为
    (2)、求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3)、图甲表示原混合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数量,请在图乙中画出第3次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的相关离子数量柱状图。

  • 10、人们通过对细菌的研究,拓展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1)、细菌与植物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
    (2)、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在酸性环境中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硫酸盐。二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3)、绿色硫细菌能在厌氧的环境下,利用光能将H2S和CO2转化为有机物。从同化作用方式来判断,绿色硫细菌属于型细菌(选填“自养”或“异养”)。
    (4)、近年来,人们设计出一种利用细菌发电的电池。电池里的细菌能分解糖类来发电,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 11、福田湿地公园总占地面积为67公顷,其中湖体水域面积达到10.9公顷。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其中以“飞鸟精灵”白鹭为名,白鹭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也会吃虾、蟹、蝌蚪和水生昆虫等。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湿地公园内土壤中的微生物属于
    (2)、湿地公园以白鹭出名,这里所有的白鹭共同构成了一个
    (3)、湿地公园内生物种类多,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能力。
  • 12、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常见的按压式圆珠笔。小明利用圆珠笔开展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研究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钩码质量(g)

    弹簧压缩量x(mm)

    弹簧弹力F(N)

    弹簧的劲度系数(?)

    1

    50

    2

    0.5

    0.25

    2

    100

    4

    1

    0.25

    实验二:先将笔倒立向下按压然后放手,笔将向上弹起一定的高度。弹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见位置a)。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弹簧恢复到原长(见位置b)。

    ③笔继续上升到离桌面2cm的最高处(见位置c)开始下落。

    (1)、实验一表中的“?”应该填入的是:
    (2)、为使得到的实验结论更可靠,需进行
    (3)、笔在上升过程中,笔的外壳的最大速度处于位置之间。(选填“ab”或“bc”)
    (4)、若不计一切摩擦,请说明从a到b到c位置笔的内芯的机械能变化情况
  • 13、在学习了酶的催化作用相关知识后,小明和小红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麦芽糖能够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遇淀粉则不会反应。

    /

    (1)、小龙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
    (2)、小湾觉得水浴温度应设为37℃,同时还需增设一个对照组,则对照组的试管中应放入的物质为2mL淀粉溶液和
    (3)、如果改变试剂添加的顺序,即先将淀粉溶液和唾液充分混合,再分别加入NaOH和HCl,结果两组都出现了砖红色沉淀,原因可能是
    (4)、麦芽糖是淀粉分解的产物,本实验用检验产物的方法来检测淀粉是否被分解。下列哪个实验的检验思路与它相同?

    A 用酸碱指示剂验证NaOH和HCl是否发生反应  B 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C 用燃烧的蜡烛验证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 14、小明在参考书上看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的两种实验装置:图1用酒精灯(火焰温度400℃﹣500℃左右)加热,图2用酒精喷灯(火焰温度可达800℃以上)加热。小明产生了疑惑: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有什么不同呢?他猜想: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得到产物的成分可能不同。于是他按图组装装置并检查好气密性,进行探究:

    ①在硬质玻璃管中,分别装入等量氧化铁粉末,连接装置,开始实验。当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时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过程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②小明把两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分别倒在白纸上,用磁铁靠近,发现黑色粉末均能被磁铁吸引。根据已有知识他判断黑色粉末可能为Fe、Fe3O4中的一种或两种。

    ③为进一步确定成分,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Fe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Fe3O4不能。于是他分别取等量黑色粉末装入两支试管,加入等量同浓度稀硫酸,产生气泡的情况如下表:

    实验记录表

    粉末来源

    产生气泡的情况

    图1装置

    未观察到气泡

    图2装置

    大量气泡

    由此,小明确定两装置中产物的成分不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1)、在①中开始实验时,应该先 , 再分别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过程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说明都有气体生成。
    (2)、在②中小明是利用物质的(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来进行判别的。
    (3)、结合①②③实验结果,小明判断图1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无机盐。同学们想了解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完全营养液、缺氮营养液、浓度适宜的溶液、蒸馏水、同种青菜幼苗若干、相同规格的玻璃器皿若干。各小组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第一小组的方案如下:①选20株长势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备用。②取2只玻璃器皿,编号甲乙。甲组加入适量完全营养液,乙组加入____,将幼苗随机均分栽入其中。③将装置放在温暖有光通风的环境,并适时给根部通入空气。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高度、叶片颜色等生长指标。⑤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请回答:
    (1)、步骤①中选取幼苗20株的目的是
    (2)、步骤②中乙组加入
    (3)、针对第一小组的方案,第二小组认为可以用浓度适宜的NH4NO3溶液和等量的蒸馏水做对照,这样也满足氮元素的变量控制。但遭到大家的反对,理由是
  • 1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OH、Na2CO3、BaCl2、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操作Ⅰ是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17、如图所示,OAB是杠杆,OA与BA垂直,在OA的中点挂一个20N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F1始终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

    (1)、当F1竖直向上时,F1的大小为N;
    (2)、当F1由竖直向上的位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的转到水平向左的位置时,动力F1的大小变化是(选填“变小”、“变大”、“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
  • 18、如图为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的温度自动报警器部分电路示意图,当温度上升至设定值t0时,通过电路中指示灯闪烁起到报警功能。(线圈、衔铁和温度计中水银的电阻均忽略不计)

    (1)、为了实现报警功能,应将指示灯串联在电路中点。(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2)、若电路中干电池电压为1.5伏,电池的容量为3安·时,可供规格为“1.5伏,1瓦”指示灯正常发光小时。
  • 19、为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在锌粉、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1)、反应后微观模型中的“?”处应填写的数值是
    (2)、由该反应微观模型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填字母)。

    A Zn>Cu  B Cu>Fe  C Zn>Fe

    (3)、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添加过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结束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 20、学习了弹簧秤的使用后,小敏完成了下列实验(弹簧秤重力不计)。

    (1)、小敏将弹簧秤挂钩连在墙上,在拉环处施加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弹簧秤水平静止(图甲),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牛。
    (2)、小敏取下弹簧秤,连接在两个相同木块之间(图乙),用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整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的读数(选填“>”、“=”或“<”)图甲中的读数,木块A所受到的摩擦力为牛。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