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浙教版 华师大版
  • 1、如图所示是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不同情况,能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小灯泡从亮到灭的正确电路是(  )
    A、 B、 C、 D、
  • 2、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Ⅰ是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B、乙图中,若a处是茎的向光侧,则b处一定是茎的背光侧 C、丙图中,曲线表示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户外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 D、丁图中,饭后1﹣2小时内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升高
  • 3、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通过控制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可实现不同方式的连接,以下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S3 , 两灯泡并联 B、只闭合S1S3 , 两灯泡串联 C、只闭合S1S2 , 两灯泡都发光 D、S1S2S3闭合,两灯泡串联
  •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6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C、20℃时,甲溶液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 D、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 5、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如果甲带正电,乙一定带负电 B、如果甲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C、如果甲带负电,乙可能不带电 D、如果甲带负电,丙可能不带电
  • 6、通过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配制 10%的食盐水 B、除去水中的酒精 C、分离粗盐和石头的混合物 D、压入空气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 7、杭州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已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举行。

    (1)本届亚运会全部场馆均使用绿色能源,这是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绿色能源全覆盖。亚运场馆所使用的部分电能来自于浙江沿海的海上风力,其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风能→风车叶轮的能→电能;

    (2)亚运吉祥物之一“莲莲”(图甲),名字源于世界遗产西湖中的莲叶。西湖红莲,叶呈盾状圆形,这一性状是由决定的;

    (3)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图乙)。该火炬采用的燃料是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粪等物质作为原料转化而成的。其主要的成分为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氢气等。该燃气充分燃烧后,产物中一定含有

    (4)如图丙是赛艇比赛的场景,赛艇的浆可看作是杠杆,赛艇的浆属于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 8、燃放烟花时,烟花能升空并产生不同颜色的“花状”火焰,如图甲兴趣小组在研究烟花的过程中,收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一:烟花的内部结构如图乙。其中,引火线是烟花中用来点火、传火、控制时间的结构。根据燃烧速度,可以分为快速引火线和慢速引火线。

    资料二:药杯中装有硝酸钾、硫黄和木炭混合物。点燃后,混合物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资料三:可燃物中含有不同的金属元素,会使火焰呈现不同的颜色。

    (1)点燃快速引线后,药杯中的混合物被点燃,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并产生气体。已知生成中含有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一种温室气体,它们分别是

    (2)利用药杯中产生的高压气体对球壳产生力的作用,使包裹着炸药的球体升空,同时点燃慢速引火线。球体升空体现出力的作用效果为

    (3)在高空,球体中的炸药被引燃后发生爆炸,对装有效果炸药的纸质球壳产生力的作用,最终产生不同颜色的“花状”火焰。试结合图乙与资料三说明形成不同颜色的“花状”火焰的原因

  • 9、某兴趣小组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5.11g,他们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来处理废液。在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过程中,测得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在处理废液过程中,(填字母)点对应的溶液pH=7

    (2)生成CO2的质量是

    (3)求出B点的坐标X0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 10、便携式无线加湿器,让你随时随地实现加湿自由。某品牌便携式无线加湿器,通过旋转开关S接触不同触点,实现高、低两个档位的转换,其简化的工作电路如图所示,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项目

    参数

    工作电压(V)

    20

    低档位功率(W)

    5

    高档位功率(W)

    10

    (1)旋转开关S接触“bc”两触点时,加湿器属于档位;

    (2)加湿器低档位工作时,电路通过的电流多大

    (3)加湿器高档位工作6小时,将消耗多少电能

  • 11、如图所示,有一粗细均匀,重为40N,长为4m的长木板AB,置于支架上,支点为O,且AO=1m,长木板的右端B用绳子系住,绳子另一端固定在C处,当木板AB水平时,绳与水平成30°的夹角,且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N。一个重为50N的体积不计的滑块M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AO之间某处以V=1m/s的速度向B端匀速滑动,求:

    (1)滑块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当滑块匀速运动时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滑块在什么范围内滑动才能使AB保持水平。

  • 12、将一瓶新买来的标有净含量为550mL的矿泉水,先放在水平桌面上(瓶盖未开启),如图甲所示,瓶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3cm2 , 接着把这个水瓶放在水中,瓶子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所示。然后把瓶中水喝完,测得这个空瓶(包含瓶盖)重力为0.2N。(已知矿泉水和水的密度均为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瓶中水受到的重力;

    (2)图甲中未开启过的矿泉水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图乙中瓶浸在水中的体积。

  • 13、太空空间站中大部分氧气是在太空站就地取材制备出来的,其中的一种方法是:收集宇航员生活产生的废水、排出的尿液等,经过净化处理转化成蒸馏水并回收,利用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能,电解蒸馏水产生氧气,原理如图所示。请回答:

    (1)宇航员形成和排出尿液属于新陈代谢中的(选填“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在太空空间站中重力消失,水电解系统中,正极产生的氧气气泡会上浮吗?

    (2)我国科学家对Sabatier系统中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在15MPa,催化剂质量相同,气体流速为20mLmin1时,研究温度对两种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到CO2的转化率(%),如下表:

    实验分组

    第1组

    第2组

    催化剂

    Co4N/Al2O3

    Co/Al2O3

    温度/℃

    300

    320

    340

    360

    300

    320

    340

    360

    CO2转化率(%)

    84.4

    85.3

    86.8

    90.1

    37.6

    48.8

    54.9

    59.8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催化剂(选填“Co4N/Al2O3”或“Co/Al2O3”)的催化性能更好。

    (3)另一种循环利用方案是用Bosch反应代替Sabatier反应。Bosch反应中CO2和H2生成了C和H2O,从原子利用率的角度来看,相比Sabatier反应,Bosch反应的优点是

  • 14、小金尝试将电流表改装成可直接测电阻的表,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在M、N中可接待测电阻,已知电流表量程为0~0.6安,电源电压为12伏,请回答: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端(选填“A”或“B”);

    (2)先将M、N直接用导线连接,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满偏,电流表0.6安的刻度上标定的电阻值为欧,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欧;

    (3)电流表0.2安刻度处,标定的电阻值为欧;

    (4)改装后可直接测电阻的表,其表盘刻度(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 15、小金在实验室利用蜡烛和茶色玻璃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过程和结论:

    ①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记下A与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

    ②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③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蜡烛A的像.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与结论中,能说明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的实验现象是:.

    (3)若把上述实验中的玻璃板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A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移动光屏可承接倒立、的实像.

  • 16、某小组开展“牙膏摩擦剂组成探究”项目化学习,活动主要分为以下两个任务。查阅资料:某牙膏摩擦剂可能有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氢氧化铝不溶于水,但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酸,但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牙膏中除了摩擦剂外,其它均不与酸、碱反应)。

    任务一:验证牙膏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铝、碳酸钙、二氧化硅。实验设计如图甲。

    (1)用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10%稀盐酸,需要水克。

    (2)若沉淀B、沉淀E、沉淀G的质量关系:a>b>c , 则说明含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的质量为克。(用a、b、c表示)

    任务二:进一步证明氢氧化铝存在。取与上述等质量牙膏样品,实验设计如图乙。

    (3)若adbc , 则说明含氢氧化铝。(填“=”、“>”或“<”)

  • 17、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其中一种方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某探究小组将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利用传感器实时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溶液的pH,装置如图甲所示。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且pH等于11.6时溶液处于饱和状态。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①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Na2CO3+CO2+H2O=2NaHCO3

    ②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3;

    ③该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根据以上现象和信息,小组同学展开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的产物是什么?

    【建立假设】假设1:只有碳酸钠;假设2:碳酸钠、碳酸氢钠:假设3:只有碳酸氢钠;假设4:…

    小敏根据图乙曲线判断假设1不成立,理由是

    【实验过程】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丙。

    【实验结论】小敏根据图丙曲线认为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最终产物是

    【交流评价】

    (1)小金认为该曲线还不能确定最终产物。因为pH可能还未呈稳定状态,接下去的操作是

    (2)小兴受小金的启发,猜测最后溶液可能呈酸性,他猜想的依据是 , 所以建议小组同学继续展开探究。

  • 18、某研究小组对种子的萌发和大棚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进行相关研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研究小组对种子消毒杀菌后,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几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现明显浑浊现象的装置是(选填“A”、“B”或“C”)。

    (2)如图乙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来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 19、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是由NaOHCaCO3K2SO4CuSO4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

    (1)由色固体a的成分是

    (2)固体样品中一定没有

  • 20、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100N , C、D滑轮重均为15N。物体B重为60N , 它恰好能拉着A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绳重和摩擦。

    (1)滑轮C在此次提升重物过程中的作用是

    (2)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A上,使物体B匀速上升,则拉力F的大小为N。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