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试卷题库版本:
全部 浙教版 华师大版
  • 1、汽车冷却液能大量吸收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避免发动机温度过高而出现故障。这主要是因为冷却液的( )
    A、溶解性强 B、比热容大 C、导电性弱 D、凝固点高
  • 2、兴趣小组用土豆模拟山峰,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在土豆上绘制的等高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 3、接种流感疫苗是防控流感措施之一,能有效保护易感人群。下列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房间开窗通风 B、加强体育锻炼 C、隔离流感患者 D、消杀密集场所
  • 4、如图是小明利用橡皮泥制作的细胞模型,“细胞壁”的标签已插在相应位置上,则“液泡”的标签应插在位置( )

    A、 B、 C、 D、
  • 5、下图是清明饼制作的几个环节,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榨取菜汁 B、柔和面团 C、炒熟肉馅 D、包裹肉团
  • 6、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1)、粽子是将糯米用粽叶包裹煮制而成的,其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是
    (2)、小启同学了解到,“铜牌”是铜锌合金制成的,为测定某“铜牌”样品中铜的含量:小启称取50.00g样品放入如图装置中,将100.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记录每次反应后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反应后装置内物质总质量/g

    69.98

    89.96

    109.94

    129.92

    149.92

    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3)、如图是运动员在室内进行划桨训练的两个场景,图甲是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绳子系在“船桨”的A端,运动员坐在位置上用力将“船桨”从位置“1”划到位置“2”,重物的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若重物的质量为20千克,“划桨”一次拉过绳子的距离为60厘米。(船桨重、绳重与摩擦均不计)

    图乙是某种耐力练习示意图,保持“船桨”与绳子垂直并静止。若OA为60厘米,AB为20厘米,当一只手握在O端,另一只手握在B点并施加垂直“船桨”的力F。求此时力F的大小?

  • 7、齿肋赤藓能在极端干旱、贫瘠、强风沙的自然条件下,以垫状、丛集或毯状的形式聚集地生长在一起呈休眠状态,似一层灰黑色的“壳”覆盖在沙漠表面。今年7月中国科学家首次系统证明齿肋赤藓能耐受自身98%以上的细胞脱水实现“干而不死”、耐受-196℃超低温速冻实现“冻而不死”、耐受超过5000gy伽马辐射实现“照而不死”,且能够快速实现复苏、变绿并恢复生长,具有非凡的复原力。
    请回答:
    (1)、齿肋赤藓不会产生种子,但通过产生来繁殖后代。
    (2)、通过研究,团队也找到了这种苔藓的独特之处:其叶片重叠,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叶顶端白色的芒尖还能反射强烈的阳光,芒尖实现了“自上而下”吸水模式,这是一种极其高效的从大气中集水-输水的智慧装置;因此它可以适应环境。
    (3)、判断齿肋赤藓处于休眠状态而没有死亡,可以通过检验齿肋赤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4)、网友讨论这类植物有望在火星上种植生长,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
    (火星大气成分为约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气,1.6%氯气,很少的氧气、水汽等,由于大气层很薄,有多种辐射,无法保留很多热,使火星表面日夜温差很大,其温度在-140℃到20℃之间。在通常数情况下火星表面平均温度又很低,即使在其赤道一带也才-50℃,火星某些区域温度极少会在0℃以上,数据来源——郭守敬纪念馆。)
  • 8、冬天有些老师会在办公桌上放置电热桌垫(如图)。小明同学想知道它的电热原理,他查看说明书后发现:该电热桌垫由12V电源供电,R1R2的阻值分别为6Ω、4Ω,该桌垫可通过调温开关控制不同的电功率(不考虑温度的变化对电阻的影响)。

     

    (1)、电路中当S1、S2都闭合时,电热桌垫处于档(选填“关”、“低温”、“高温”)。
    (2)、求低温档时电路的总功率;
    (3)、求此电热桌垫处于高温档时1分钟内消耗的电能;
  • 9、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现代造纸使用NaOH蒸煮捣碎后的造纸原料,腐蚀软化原料中的纤维素制成纸浆,纸浆经过加工烘干后即成纸张。腐蚀软化时,原料中的木质素溶于碱液中,过滤后得到废液。图1是废液产生及处理的流程图,现对废液Ⅱ开展相关探究(假设废液中其他成分不参与相关反应)。 

    (1)、废液Ⅰ经处理后含有Na2CO3 , 据此推测“喷燃”过程中燃烧产物可能含(填化学式)。
    (2)、利用图2装置及药品测定废液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本次实验所取废液Ⅱ样品为100g,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丙质量增加4.4g,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
    (3)、在图1所示流程中,若要更有效地回收利用废液Ⅱ中的主要溶质,可采取的最佳处理方案是
  • 10、“稻鸭共作生态体系”形成了“稻护鸭、鸭吃生物、鸭粪肥田”的稻田生态关系,对稻田有害生物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如图表示“稻鸭共作生态体系”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和害虫之间的关系是关系。
    (2)、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的非生物成分是
    (3)、有同学说害虫和杂草在该生态系统中是没有意义的。

    该同学的说法是否合理,并请说明理由

  • 11、氢能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制氢技术一直是开发氢能的研究热点。

    甲烷化学链制氢:以Fe2O3为载氧体,CH4、水蒸气、空气为原料,主要工艺如图1所示。

    (1)、“燃料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4+4Fe2O3  =高温  8Fe+3CO2+6H2O,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2)、“蒸气反应器”中,高温条件下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为。如图2是采用不同载氧体制氢时H2产量和纯度对比图,对比Fe2O3 , 能同时提高H2产量和纯度的载氧体是(填字母)。

    A.Fe2O3﹣Ni          B.Fe2O3﹣Ce       C.Fe2O3﹣Zn         D.Fe2O3﹣Cu

    (3)、“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 12、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所用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欧)。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小明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表指针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如果故障发生在灯泡上,则可能为(填“断路”或“短路”);
    (3)、某次实验中,小明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1.8V,要使灯泡L正常发光,写出他接下来应进行的具体操作
    (4)、当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 13、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选填“a”或“b”)通入。
    (2)、图一中,与装置A相比,选用装置B进行实验室二氧化碳制取的优点是。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观察到试纸Ⅰ不变色而试纸Ⅱ变红,试管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但饱和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其可能原因是
  • 14、质量重达千吨的上海慧眼阻尼器是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里最亮眼的设置之一(如甲)。阻尼器是一种提供运动阻力消耗运动能量的装备,其主要作用是减振和耗能,帮助超高层建筑保持楼体稳定和安全。小明想通过模拟实验研究阻尼器抗震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木板上用乐高搭建高楼模型,并在上端放置挂钩,如图乙中a;

    ②在左侧用一定大小和频率的力来回抽拉模型下的木板(制造晃动效果),将刻度尺横放于模型顶部后方,读出最大摆动距离L0

    ③将一个钩码(用钩码模拟阻尼器)挂在挂钩上(如图乙中b),用相同大小和频率的力抽拉木板,将刻度尺横放于模型顶部后方,读出最大摆动距离L1

    ④逐个增加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得到最大摆动距离L2 , L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阻尼器抗震效果与的关系;
    (2)、小明设计a实验的目的是
    (3)、小明将实验数据制作成表格如下,请根据表格数据帮助小明总结他的研究结果:

    (4)、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加可靠,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15、有同学在野外考察中发现了一些现象,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木本植物,多数体表颜色较深,如叶为墨绿色,茎或枝条为黑褐色;而生活在炎热地带的木本植物,往往体表颜色较浅,如叶为浅绿色,茎或枝条为浅绿色。有些学者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在寒冷环境下,深色体表的植物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酶的活性。
    (1)、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以验证学者们的解释是否正确,请帮助完善实验方案:

    ①实验材料或器材的选择预处理:

    A.两种生长状况类似且体表颜色的灌木。

    B.所有植物根植于相同条件的土壤中。

    ②选定合理便捷的监测指标:植物体表的温度。

    ③实验处理和过程:仿照寒冷地带的自然光照条件,将两组材料置于低温条件下,每次光照5小时。记录处理前后指标的量值。实验重复3次。

    ④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实验结论:若 , 则学者们的说法成立,否则无法成立。

    (2)、上述实验环节中,选定此监测指标的理由是:ⅰ , ⅱ监测便捷。
    (3)、基于本实验,为了让引种的耐寒性较弱的树木安全越冬,可采取的合理有效措施有(答出1点即可)
  • 16、在家用电器调查活动中,小明让电热水器单独工作2min,测得家中如图所示的电能表的转盘转了70r,热水器的实际功率为;若不计能量损失,这段时间内热水器中50L的水可升温℃。由于热水器的功率远大于冰箱,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热水器的电源线比冰箱的要(选填“粗”或“细”)。[已知ρ=1.0×103kg/m3 , c=4.2×103J(kg·℃)]

  • 17、在学完运动和力相关知识后,请你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小李和小明分别为1.5m/s和2m/s的速度一前一后在行走,以小李为参照物,小明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李的前脚跟刚着地时(如图),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选填“向前”或“向后”)。

                          

    (2)、小王将弹簧秤(弹簧秤重力不计)连接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之间,用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整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牛。
  • 18、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合适的选材有利于实验的成功。
    (1)、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结构时,选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其中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2)、为观察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选择小鱼尾鳍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首先要在视野里找到(填血管名称)
  • 19、质量为m的物块静置于斜面上B点,此时物块具有的重力势能为Ep。放手后,物块沿斜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滑行至A点停下,如图所示:

    (1)、物块从B点运动到A点整个过程中始终对物块做的力是
    (2)、物块从B点滑到A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内能的效率为η,则物块到达A点时的温度升高了。(比热用C表示)。
    (3)、若将物体从A点刚推回至B点,需要做的功至少
  • 20、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如图是海水晒盐的流程图。

    (1)、实验室提纯粗盐时,蒸发过程中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2)、母液是氯化钠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氯化钠溶液100g,要将其稀释成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上选种,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结果精确到0.1g)。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