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第五中学七年级科学3月作业检测试卷(第1章+7上部分)
-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月泉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1.1-2.3)
- 2025年浙教版九下科学第二单元生物和环境拔高培优试卷
-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七下科学期中测试培优训练卷1(新浙教版)
- 浙江省嘉兴市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限时作业 八年级下科学
- 浙江省杭州市保椒塔申花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月质量调研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1.1-2.2)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第1章)
- 初中科学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 质量与密度 同步测试
- 初中科学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 单元测试卷
-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选择题中涉及计算的题型强化训练
-
1、开封后的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还能喝吗?小科查阅资料发现微生物的活动会将乳糖分解为乳酸,当牛奶中的乳酸含量在0.12%~0.18%时为正常,超过0.18%为变质。为探究开封后牛奶变质的影响因素,小科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甲、乙两瓶牛奶,打开。
②将甲瓶牛奶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将乙瓶牛奶放置在4℃的恒温箱中。
③间隔一定时间同时从甲、乙两瓶牛奶中取样,并测量样品中的乳酸含量。
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小时
组别
0
8
16
24
40
80
甲(20℃)
0.15%
0.15%
0.15%
0.15%
0.19%
0.32%
乙(4℃)
0.15%
0.15%
0.15%
0.15%
0.16%
0.22%
(1)本实验中除了用到测量乳酸含量的仪器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开封久置24小时后,甲瓶和乙瓶牛奶中乳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受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3)开封后放置一段时间的牛奶到底能不能喝?请根据表中数据,提供合理建议。
(4)根据以上实验并结合生活经验,下列关于牛奶的储存和饮用习惯合理的是
A.低温储存B.密封保存C.避免微生物污染D.注意保质期
-
2、芯片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其原理如下: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有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膜,经过凸透镜照射下面的硅片,会使硅片上出现清晰缩小的电路图案,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相应的电路图案。
(1)紫外线属于(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
(2)人看到硅片上的电路图案,视觉的形成部位在;
(3)下列关于光刻机工作过程中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C.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D.缩图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
3、“小眼镜”成为全社会的“大关切”,近期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近视低龄化问题。
(1)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调节的曲度实现自动变焦,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2)如图为现流行的全飞秒近视手术,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透镜的形状,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也有一定的后遗症。
-
4、如图甲所示,小科靠近自动玻璃门进入商场,她在玻璃门中看到了自己的像,当她靠近自动门时,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乙所示,当自动门打开时,左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选填“会”或“不会”)随左侧移门一起移动。
-
5、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形成如图甲所示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
(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
(2)在烧杯底和手电筒的聚光圈之间放一块透镜,观察到如图乙和丙所示的现象,其中能说明该透镜为凸透镜的是图。(填“乙”或“丙”)
-
6、如图所示是射水鱼向水面上的昆虫快速喷出水柱击落昆虫获取食物的情景。射水鱼看到的昆虫是光的形成的虚像,下图中能解释虚像形成原理的是。
-
7、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有: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拴五色线等。
(1)裹粽子时用到的糯米,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
(2)能看到五色线中的红色,是因为红线了红光进入人眼。
-
8、汉语言博大精深,有许多成语蕴含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请回答:
(1)“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意思是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说明可以通过声音的这一特性来判断是谁发出的。
(2)“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科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
9、下图为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填序号)
(2)为了大量培植优质水果,果农采用了嫁接的方法,如图②所示。接穗插进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紧贴,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
10、细菌中的乳酸菌、真菌中的酵母菌和青霉菌都属于微生物,它们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1)乳酸菌用于制泡菜、酸奶,酵母菌用于发面、酿酒,这两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小科利用乳酸菌发酵鲜牛奶制成的酸奶略带酒味,猜测酸奶被杂菌污染,于是取样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发现该杂菌结构中含有芽体,由此判断污染酸奶的是菌。
(3)用放大镜观察长有青霉的橘子皮,看到成串青绿色的孢子,孢子的作用是。
-
11、国家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1)在人的各个生长时期中,第二次快速生长时期是 , 该时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2)有些中学生长青春痘是体内的性激素分泌失调,这与图中(填器官名称)的功能有关。
-
12、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小科根据正确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关于“反射角-入射角”的图像,横轴和纵轴单位长度相同,下图中符合科学规律的图像是( )A、
B、
C、
D、
-
13、小科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盒高h=10cm,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个凸透镜,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观察器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B、眼睛观察到昆虫标本的像是实像 C、要使观察到的昆虫的像变大一些,应该降低盒子的高度h D、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
-
14、在学习声音相关知识时,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听到铁块在水中的敲击声,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B、乙:随着空气被抽出,铃声逐渐减弱,说明电铃振动变弱 C、丙:未拉紧棉绳导致听不到声音,说明棉绳不能传播声音 D、丁:伸出桌面的钢尺长度变短,拨动钢尺时音调变高,说明钢尺振动变慢
-
15、小科记录了酵母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当温度由45℃上升到60℃以上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A、先增加后减少 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增加
-
16、绘制概念图是构建知识网络的一种学习方法,以下是小科学习笔记中概念图的一部分,其中不合理的是( )A、
B、
C、
D、
-
17、如图为某湖面上桥在水中的倒影,若河水深为2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影是倒立的实像 B、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倒影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D、倒影离水面一定为2米
-
18、下列实验或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
A、甲、乙、丁 B、甲、乙、丙 C、乙、丙、丁 D、甲、丙、丁 -
19、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若要进一步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应选用的字母模型是( )A、
B、
C、
D、
-
20、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根据右图中耳的结构图,听觉的形成与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有关。下列能正确表示听觉形成的是( )A、①→④→⑤→②→③→⑥ B、①→③→④→⑤→②→⑥ C、①→④→⑤→③→②→⑥ D、①→②→④→⑤→③→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