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仙人掌,草本植物,茎粗大肥厚,根系发达,叶特化成刺,花明艳,浆果酸甜可食。耐干旱,喜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1787年,有一个叫菲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用于培养胭脂虫,作为生产染料的原料。不料一些仙人掌流失到种植园外。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1925年,它们已演化成了近20个野生品种,并占领了大片土地,严重影响了当地其他生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了它们的繁衍。

    材料二: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要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据专家评估,由于人类的活动,目前地球土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比自然淘汰高达1000倍的速度灭绝。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国际组织确定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

    (1)、澳大利亚生物种类繁多,比如瓶干树、南洋杉、鸭嘴兽、考拉、袋鼠、肺鱼等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
    (2)、到1925年,仙人掌演化成了近20个野生品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
    (3)、仙人掌浆果中酸甜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中。
    (4)、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选填:“不可取”或“可取”)
    (5)、组成袋鼠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 , 它存在于活细胞的细胞质中,主要.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请你为保护地球母亲,保护环境,写出一条可操作的建议:
  • 2、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虽结构简单,但能表现出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下列关于草履虫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B、细胞膜具有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C、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细胞核对细胞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
  •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先后得到如图三个画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绘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涂上黑色 B、三个画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① C、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D、视野最暗的是③
  • 4、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要借助显微镜。在使用双目电光源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视野中的物像也会向左上方移动 B、如果发现镜头上有污物,应立即用水清洗 C、对光时,首先要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要使视野变得明亮,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
  • 5、如图所示,某小组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蜂蜜放在离蚁穴一定距离的地面上,仔细观察,看看是否有一两只蚂蚁接近来侦察食物,并且记住侦察蚁来时的路径。(如图A、B)

    ②接着可观察到大批工蚁出动循着刚才侦察蚁走过的路去搬食物,且在蜂蜜周围越聚越多(如图C.D)。这时,用橡皮擦将这条路随意擦除部分片段(如图E)。

    ③如图F,蚂蚁在到处乱走,只有少数蚂蚁发现了食物,说明侦察蚁刚才在必经之路上留下了痕迹,现在这些痕迹被部分擦除后,蚂蚁就找不到食物了,而这些痕迹就是蚂蚁的气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蚂蚁吃甜食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通过获得的。
    (2)、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分析,针对本实验探究的问题,该实验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3)、根据图中实验结果显示,可得出结论:
    (4)、你认为通讯在蚂蚁的社群行为中有什么意义?
    (5)、你觉得这个实验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试指出一点。
  • 6、我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蛇占有3个不同营养级,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如果该农田误用工厂污水灌溉,有害物质在体内最多。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蛇、鸟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3)、上图中草原生态系统中,当草原鼠类数量由A发展到B时,植物数量会 , 从而限制鼠群数量的继续增长;同时,食鼠动物的数量会 , 使鼠群数量由B变化到C,从而使草原植被逐渐得到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4)、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请你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一个科学的防治措施
  • 7、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请运用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填空。
    (1)、我国已知的哺乳动物有581种、鸟类有1244种、裸子植物约240种……这主要体现了多样性。
    (2)、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_____。
    A、 B、 C、 D、
    (3)、内蒙古北大河林场管护站司炉工倾倒燃烧剩余残渣引起森林火灾,导致当地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迅速减少。可见,保护的多样性,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中国自然观察》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

    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都是

    ②“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动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8、据图回答问题

    (1)、图A中的【④】主要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把两骨联系在一起,使关节具有性;【       】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
    (2)、图B所示为人体屈肘动作,此时,图中【①】处于状态,②处于状态。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动作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
  • 9、分析下面与运动相关的形态结构图,回答问题。

    (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如:①鱼类可依靠尾部的摆动和【     】的协调作用游泳;②昆虫大多依靠翅 , 依靠足爬行,有的还能跳跃;③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     】 , 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援。
    (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如:①多具有发达的 , 能为运动提供动力;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外骨骼,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
  • 10、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该实验不能说明(       )
    A、蟑螂对人类是有害的生物 B、蟑螂的生物钟受光的影响 C、捕杀蟑螂的最佳时间是人造“黑夜” D、蟑螂具有昼夜节律行为
  • 11、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要使E的产量最高,把能量集中引向E的食物链应是(  )

    A、A→B→C→E B、A→B→E C、A→D D、A→B→C
  • 12、有关人体骨骼、关节、骨骼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B、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和骨的长粗有关,骺端软骨层和骨的长长有关 C、骨髓腔中的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D、人体的关节都只能在一个平面上转动
  • 13、“莽山烙铁头”是一种毒蛇,它的毒性很大,有时也会攻击人类。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
    A、保护“莽山烙铁头”有利于保护动物多样性 B、“莽山烙铁头”的大量死亡,会影响它周围的其他生物 C、“莽山烙铁头”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成分 D、应该多捕杀这种蛇,以免对人类造成危害
  • 14、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的本能行为,对于缺乏亲代抚育的动物来说,可有可无 B、后天学习行为可以通过训练进行强化 C、把母鸡正在孵化的蛋换成假鸡蛋,母鸡仍继续孵化,这体现了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 D、动物越高等,后天学习行为所占比例越大,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 15、下列不是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
    A、青蛙冬眠 B、心脏跳动 C、大雁南飞 D、老马识途
  • 16、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对不同生活环境的适应 B、动物在不同的运动方式中,如行走、奔跑、飞行等,消耗的能量都一样多 C、鸟类飞行所需的能量来自肌细胞的呼吸作用 D、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青蛙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 17、

    小辉同学在完成“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探究实验后,想再探究光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他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10只黄粉虫、纸盒、纸板、玻璃板。

    (1)实验步骤:①以纸盒的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营造出明亮与阴暗的环境,进行实验。②在两侧中央放入10只黄粉虫,静置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黄粉虫在明亮处和阴暗处的数目,统计10次。

    实验结果:

    次数

    黄粉虫(只)

    环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

    5

    6

    4

    4

    3

    2

    2

    1

    0

    0

    黑暗

    5

    4

    6

    6

    7

    8

    8

    9

    10

    10

    请你和小辉同学共同完成下列实验分析:

    (2)对上述实验结果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取值方法是:求出值。根据实验结果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中用10只黄粉虫而不是1只,目的是

    深入探究:小辉在饲养黄粉虫的过程中发现,用于装黄粉虫的塑料袋被咬破了很多大小不一的洞,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

    (4)小辉作出的假设是
    (5)小辉根据假设进行了如下实验,把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只喂麦麸和菜叶,乙组加喂塑料餐盒片,进行观察。实验证实黄粉虫真的是在吃塑料,这将给我们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什么问题带来启示?
  • 18、玉米是四川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之一,适度多食玉米对人体健康颇为有利。如图为人体和玉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A]
    (2)、图1中,细胞A经过①过程形成B,①过程叫 , 该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B经过②过程形成C1、C2、C3、C4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②过程叫细胞分化,②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
    (3)、根据图2中各种细胞的形态可以推测,B2属于组织,此组织有运输的作用。
    (4)、图2中,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与人体相比,玉米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没有
    (5)、图2中,若D表示植物个体,根、茎、叶属于它的器官,花、种子、果实属于它的生殖器官。
  • 19、如图是一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所示器具A-H,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有(填字母)。
    (2)、图2为实验操作步骤,①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图1中的(均填字母)。
    (3)、在用低倍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3所示,甲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盖玻片下出现;乙同学想要看到细胞内的结构应该转动 , 切换到高倍物镜;丙同学在移动目镜和玻片标本发现污点不移动,故最终确定污点在;丁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图2中的(填序号)操作不当导致的。
  • 20、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写数字序号)。

    (1)、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的是图(选填“甲”或“乙”),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具有(填两种结构名称)。
    (2)、图中,细胞遗传信息库是[]。在细胞分裂中,遗传物质先加倍,再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1个体细胞经过5次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有对染色体。
    (3)、切洋葱会有辛辣物质挥发出来使人流眼泪,辛辣物质存在于图甲结构[]中。
    (4)、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其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