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晚上的明亮的月亮也是光源的一种。 ( )
-
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协调指挥人体各系统分工配合,究究同学用自制的“反应速度尺”来测爸爸的反应速度,究究用手捏住反应尺的上端,爸爸的手在反应尺的下端,当究究松开手中的尺子时,爸爸开始抓尺子。(1)、图中这种测试方法中,爸爸抓到的数字越小,说明____(填字母序号)。A、爸爸的反应越快 B、爸爸的反应越慢 C、究究的反应越快(2)、在测试时,没有用到的身体部位是____(填字母序号)。A、鼻子 B、眼睛 C、手(3)、当爸爸没有喝酒时,究究测得爸爸抓到了6,如果在爸爸喝酒后再次进行测试,爸爸最有可能会抓到____(填字母序号)。A、2 B、6 C、10(4)、经常玩这样的测试,可以____(填字母序号)。A、强健体魄 B、提高睡眠质量 C、加快反应能力(5)、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脑呢?请举例说明:、。
-
3、模拟雨的形成。
实验名称:模拟雨的形成。
实验器材:陶土网、酒精灯、三脚架、烧杯、火柴、培养皿、冰块、水。
实验步骤:
①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
②将培养皿放入热水中,取出后擦干底部,再盖住烧杯,观察培养皿底部有什么现象。
③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有什么现象。
实验分析:
(1)、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会在烧杯上方观察到“白雾”,这是态水凝结成的。(2)、当放上热的培养皿时,培养皿底部(选填“会”或“不会”)聚集大量水珠。(3)、在培养皿中加冰块,此时培养皿的温度会快速(选填“升高”或“降低”),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 , 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起时就会掉下来,这就是模拟的形成。(4)、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 就成了雨。 -
4、探究岩层褶皱和地震的形成。(1)、上面三张图中的实验均为(选填“模拟”或“对比”)实验。(2)、图1中把多层海绵平放在桌上,把手放在海绵上,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海绵的中间会形成。(3)、图2中掰断木片,体验的是“岩层”的感觉。(4)、图3中用力挤压挨在一起的泡沫板,泡沫板会;泡沫板模拟的是。(5)、从该实验可以分析地震产生的原因:当地壳深处的岩石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 , 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6)、当我们遇到地震时,哪些方法可以保护我们自己?请写出两条:、。
-
5、如图所示,小辰同学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一端加热,观察传热的现象。(1)、点燃酒精灯时不可以用____(填字母序号)。A、燃着的小木条 B、火柴 C、另一个点燃的酒精灯(2)、实验中选用蜡粘火柴的主要原因是____(填字母序号)。A、蜡遇火不会燃烧 B、蜡是热的不良导体 C、蜡遇热会熔化(3)、这个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火柴掉落的现象是____(填字母序号)。A、同时掉下来 B、离酒精灯最近的先掉下来 C、离酒精灯最远的先掉下来(4)、实验结束时,应先再。(均选填“熄灭酒精灯”或“拿下铁丝”)(5)、熄灭酒精灯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填字母序号)。A、用嘴吹灭 B、用灯罩盖灭 C、用手掐灭(6)、这个实验说明: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的地方传到温度的地方。(7)、下列不属于应用热传导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风的形成 B、烧锅炒菜 C、电烙铁作画
-
6、将大脑的分工连一连。
音乐
数学 左脑
书写
绘画 右脑
情感
-
7、请把下面的光源与它所属的类型进行连线。
太阳
萤火虫 自然光源
绽放的烟花
闪电 人造光源
点燃的蜡烛
-
8、大脑越用越发达,因此我们要经常熬夜学习,成绩才会提高。 ( )
-
9、我们的大脑表面十分光滑。 ( )
-
10、霜降为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 ( )
-
11、地震带来的危害很多,如房屋倒塌、引发海啸冲毁港口等。 ( )
-
12、地震和火山主要发生在地壳板块的边缘。 ( )
-
13、冬季我们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使自己的身体热起来,这样的传热方式属于热辐射。( )
-
14、羽绒服产生的热量比较多,所以冬天大家都穿羽绒服。 ( )
-
15、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因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 )
-
16、工程实践活动的六个环节包括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和展示交流。 ( )
-
17、冬天要把取暖器安装在房屋的高处。 ( )
-
18、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鱼龙、菊石类等化石,可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是海洋。 ( )
-
19、我们的大脑是淡粉色的,表面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 ( )
-
20、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高空中的水晶下落在物体表面就成了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