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土壤渗水性实验中,相同水量下1号渗水最多,说明1号可能是(    )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 2、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去一部分枝叶,主要为了(       )。
    A、减轻重量 B、减少蒸腾作用 C、降低大树温度
  • 3、狂风过后,树枝断了,但树干还牢牢地“站”在地上,这是因为(   )。
    A、风太小 B、根能固定植物 C、树干很结实
  • 4、燕子能在雨中飞行,这表明了羽毛有(       )特点。
    A、很轻 B、不容易粘水 C、中空
  • 5、海龟的四肢变成鳍状,前肢长于后肢,利于(      )。
    A、游泳 B、爬行 C、捕食
  • 6、文中提到水的三态形式,是指什么?再分别举例说明。  (一例即可)

    三态形式: , 比如:

  • 7、在自然界中,水滴的旅行始于太阳,太阳的温暖使地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时,会凝结成微小的水滴或冰晶,形成云。水滴或冰晶聚集变大,当重力无法支撑它们时,就会以雨、雪、冰雹或露水的形式落回地面。当气温在冰点以上时,这些聚集的水滴会以雨的形式降落。如果气温低于冰点,它们则会以雪的形式飘落。在某些情况下,水滴在接近地面时会遇到较冷的空气,但不足以使它们结冰,这时就会形成露,覆盖在植物和地面上。当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表面直接凝结成冰晶时,便形成霜。

    水以三态的形式在大气、陆地、____间循环往复,维持着地球上的水循环。水循环对生态系统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1)、把文中的补充完整。
    (2)、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其动力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 B、反冲力 C、地球引力
    (3)、在自然界中,以下容易形成露的温度是 (    )。
    A、- 15.8℃ B、1℃ C、25℃
    (4)、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
    A、遇冷凝固 B、受热蒸发 C、遇冷凝结
    (5)、小明组要设计24节气卡片,请从节气的时间、特点、天气现象等方面帮他们选一张适合做白露卡片的配图。  (    )。
    A、 B、 C、
  • 8、奇思在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便止步等待。在此过程中,信号是如何传递的?请填写出正确的传递顺序。

    A.奇思停下脚步

    B.传入神经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

    C.传出神经将停止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腿脚

    D.大脑发出“停止”的指令并传递给脊髓

    B.眼睛看到红灯亮起

  • 9、岩浆的发源地是____。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 10、地震主要发生在这一部分,而火山喷发则与的岩浆活动有关。
  • 11、请在下图中填出地球内部结构的名称。

  • 12、模拟雨的形成。

    (1)、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用一个热培养皿盖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培养皿底部,发现(     )。
    A、有一些水珠 B、出现雾 C、没有水珠
    (2)、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发现(     )。
    A、水珠变多了 B、水珠变少了 C、没有变化
    (3)、冰块的作用是使培养皿的温度更 , 这样可使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速度更
    (4)、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雨是高空中的遇冷凝结形成的降落到地面上形成的。
  • 13、脑和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                                  (    )
  • 14、喜马拉雅山脉在远古时期很可能是海洋。                                (    )
  • 15、在真空中不能传递热量。                                               (    )
  • 16、下面不利于保护大脑健康的做法是(     )。
    A、进行体育锻炼 B、玩轮滑戴头盔 C、深夜上网
  • 17、人的大脑分工不同,  (     )分管音乐、绘画、情感、技艺等。
    A、左脑 B、右脑 C、小脑
  • 18、走在树林中,树枝碰到睫毛,我们会迅速闭眼,从科学道理上分析,闭眼的动作属于(   )。
    A、刺激 B、本能反应 C、受大脑控制的反应
  • 19、下列现象不属于凝结的是 (    )。
    A、亮亮买的冰激凌化了 B、煮饭时,打开锅盖冒出雾气 C、洗澡时,玻璃上出现的小水珠
  • 20、明明跟着张博士采集当地的岩石标本,明明采集到成块状结构的岩石,张博士说,这种岩石是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形成的,属于(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