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摸底)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基础性检测试卷
- 江苏省海安、宿迁市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 江苏省常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梨香院),一见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时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
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巧茶果来留他们吃茶。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薛姨妈便命人去灌了最上等的酒来。宝玉见酒来,抢来欲喝。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呢。”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两声罢了。
(节选《红楼梦》第八回之《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1)、惯用语是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的惯常使用的固定词组。如文中“耳旁风”指听到后不放在心上的话。下列句中加点的惯用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黛玉看到宝玉与宝钗相会,半瓶醋打翻了。 B、宝玉听了黛玉的话,知是被奚落,却无半句回复,没给黛玉吃宽心丸。 C、薛宝钗滴翠亭扑蝶,无意中听到红玉谈话,躲不及就让林黛玉背黑锅。 D、探春理家时,贾府仆妇认为探春素日平和恬淡,因此他们办事总磨洋工。(2)、在交际语境中,代词有时会承载说话者“言外之意”。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子“你”“他”的表达效果。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整个医学最本质的内涵是医方与患方的关系。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更加扩充了这一概念:( 甲 ):“患方”也由单纯的求医者扩展为与求医者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
我们都有患病的经历,患病期间既有肉体的痛苦,更有精神方面的无助。于是治疗的过程,( 乙 )。这其中集中体现了人文关怀,从希波克拉底的“医学体现着美和真理”,到孙思邈的“善于用意,即为良医”,人文关怀一直伴随着医学的产生、完善、发展。群众能否在就医过程中获得幸福的就医体验,与医务人员精湛的医学技术和温暖的人文关怀息息相关。而当前的医学模式还主要是生物医学模式,如何真正实现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是所有医疗机构应该解决的问题。
但同时我们必须接受“医学并非万能”的观念。从科学的角度考量,医学发展的过程与人类进步的形态一样,依然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而从哲学的角度看,无论人类社会发达到何等程度,( 丙 )。即便死亡也许可以被医学无限期推后,但精神层面的焦虑不会随之消失。只有当所有人更加重视医学知识的价值,更加尊重生命的意义,更增添一份相互理解与信任时,我们便可能拥有更加理想、健康的医患关系。
(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2)、文中第二段画横线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病句类型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语病类型:。可修改为
语病类型:。可修改为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划波浪线处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明知人家在这河里洗衣洗菜,却毫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自制的地方——这种小河是公家的。 C、(格里高尔)没有想到他的话有可能——甚至极有可能再次不被理解。 D、“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
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论史常用假设之法,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设想秦能延续长存的做法。(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在诗歌中运用“云”这一意象,如“ , 。”(3)、《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 , ”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宿龟山①夜登秋汉亭
宋·王以宁
归来峰下霜如水。明月三千里。幽人独立瞰长淮。谁棹扁舟一叶、趁潮来。
洞庭湖②上银涛观。忆我烟蓑伴。此身天地一浮萍。去国十年华发、欲星星。
【注】①龟山:在江苏盱眙县,作者此时仕宦于淮南。②洞庭湖:地处湖南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以南,诗人家近洞庭湖。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夜晚登上秋汉亭,纵目远眺,借明月三千里、长淮水滔滔等景象营造出空阔旷远的境界。 B、古诗词中“幽人”多指幽隐之人,词人以此自称,既合此夜情景,也隐隐寄寓其孤独无争、高洁自许之意。 C、本词与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相同,都以“扁舟一叶”的渺小表达宦游生涯的孤独之感。 D、本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虚实结合,可谓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思索。(2)、本首词与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同样都写到“洞庭”,请分析两词创设的洞庭时空的不同意味。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帝时,赵高有罪,蒙毅案之,当死,始皇赦而用之。长子扶苏好直谏,上怒,使北监蒙恬兵于上郡。始皇东游会稽,并海走琅琊,少子胡亥、李斯、蒙毅、赵高从。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而上崩。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卒以亡秦。
始皇制天下轻重之势,使内外相形以禁奸备乱者,可谓密矣。蒙恬将三十万人,威振北方,扶苏监其军,而蒙毅侍帷幄为谋臣,虽有大奸贼,敢睥睨其间哉?不幸道病祷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谋。始皇之遣毅,毅见始皇病,太子未立而去左右,皆不可以言智。然天之亡人国,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
呜呼,秦之失道,有自来矣,岂独始皇之罪?自商鞅变法,以诛死为轻典,以参夷①为常法,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复请!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禁无不止,鞅自以为轶尧、舜而驾汤、武矣。及其出亡而无所舍,然后知为法之弊。
(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赵高李斯》)
材料二: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②《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而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
(节选自姚鼐《李斯论》)
【注】①参夷:古代诛灭三族的酷刑。②燔:焚烧。
(1)、材料一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不幸A道病B祷祠山川C尚有人也D而遣蒙毅E故高F斯得成其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皇制天下轻重之势”,“制”,控制,和《谏逐客书》中“包九夷,制鄢郢”的“制”意思相同。 B、“及其出亡而无所舍”中“其”的用法和《与妻书》中“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中“其”用法相同。 C、“因秦国地形便利”,“因”,凭借,和《鸿门宴》中“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的“因”意思不同。 D、“一用商鞅成法而已”,“一”,全、都,和《阿房宫赋》中“六王毕,四海一”的“一”意思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始皇钳制天下各种形势,使中央与地方相互配合,防范奸人造反,苏轼认为在政策举措上,可以说做得很完备了。 B、苏轼认为秦朝覆灭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提倡严刑峻法,大臣们害怕畏惧,都不敢有不同政见来阻止变法。 C、李斯非常认同商鞅从秦孝公时代开始推行的严刑峻法,正是他的支持,使得秦始皇承袭了商鞅的法令,从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D、姚鼐认为李斯是一个善于趋奉现实的人,他并没有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只是满足了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是很可怕的。(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禁无不止,鞅自以为轶尧、舜而驾汤、武矣。
②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5)、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认为,要不是李斯“不务明政”,“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李斯“不务明政”的具体做法。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山前该有一棵树
张者
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
树不知道跑哪去了,草也难觅踪迹,花儿那些娇惯的美丽都躲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这是一个矿区,属于天山深处的神秘所在,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可是,由于找到了一种神秘的石头,兵团突然从三个建制团中抽调了近千人,集结到了这里,并起名506矿。506矿到底有什么矿?我第一次听到它的传说是在晚上熄灯后,我那刚上一年级的弟弟从被窝那边爬到我这头,然后对我耳语道:“你知道506矿是什么矿吗?”我问什么矿?他神秘地说:“是铀矿。”铀矿是什么矿呢?弟弟又降低声音回答:“铀矿是造原子弹的。”
原子弹的赫赫威名谁不知道,于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有了一种神秘色彩,哪怕是喝着苦泉水也不觉得苦了,因为我们的父母正干着一件天大的事情。
父母被调入矿山后,我们这些孩子就跟随着父母上了山,这样,一个简陋的学校就在山前用石头搭建了起来,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每天的上课铃声让正在开矿的父母们十分安心,只是他们开山的炮声却让我们十分惊恐。在炮声隆隆中上课,飞石砸在房顶上,如天神的战鼓。
胡老师正领读课文《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听到房顶的咚咚声,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就会心一笑。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同学们就哄堂大笑,疲惫的午后课堂突然就活泼了一下。胡老师是一个大学教授,右派,发配到新疆就成了我们的小学老师。我们这些在绿洲出生的新疆兵团人的二代,通过胡老师了解到外面的大千世界。他坚持让我们每周写一篇作文,比方:《苦泉水》《戈壁滩》等。当他望着远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头让我们写《树》时,我们不干了,因为我们的眼前根本没有绿色,更别说树了。
有同学就喊,胡老师,我们山上连一棵树都没有,怎么写?胡老师就说,眼前没树,心中难道没有树吗?回家问问父母吧。
于是,同学们就写了很多不一样的树。有村口的大榕树,有门前的大槐树。我爹给我讲了老家的大桑树。他边讲边咽着口水,说起了小时候吃桑葚的故事,那些黑紫的甜蜜安慰了他童年的饥饿和贫困。父母们都是有故乡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屯垦戍边来到了新疆。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一种树都寄托着他们的乡愁。比方:写大槐树的父母是北京人,写大榕树的老家是福建人……我爹是河南人,他给我讲了门前大桑树的故事。
可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兵二代”,眼前连一棵树都没有。我们望着窗外所有的石头,喊:“山前该有一棵树!”
我们是从山下绿洲来的,那里就有树。有沙枣树、白杨树……还有一棵最茁壮的胡杨树,就生长在胜利渠边上。水罐车从胜利渠给我们拉淡水,会从那棵孤独的胡杨树边路过。
那棵茂密的胡杨树孤独地生长着,在夏季它给我们带来一片巨大的绿荫,到了秋天,它那金黄的叶子展开来照亮了荒原。它是那么茁壮,又是那么孤独,美得却让人震撼。
那次关于树的作文课,让我们想起了那棵胡杨树,大家就齐声喊,把那棵胡杨树移到我们山前吧,让我们回家能找到路。
胡老师说:“山上没有水,树不能活。”
同学们喊:“山上没有树,人不能活。”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可以喝山上的苦泉水,用山下拉来的甜水浇灌。胡老师被我们打动了,眼眶有些红,下课时他没有和我们告别,就独自走了。
没想到,我们的无理要求有了结果。矿长派出了东方红拖拉机,拉着爬犁子,还派了一辆水罐车,要去为我们移那棵胡杨树了。胡老师让同学们坐上了水罐车,下山去看移树的过程,让同学们好好观察,要写作文。
那棵美丽的胡杨树将移到我们的山前,成为我们的故乡树。从此,我们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树了,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那棵树都会存在。无论我们走多远,那棵树都会在山前指引着我们回家。那棵胡杨树还没有生叶,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芽。但我们知道它会有枝繁叶茂的那一天。大人们沿着胡杨树四周挖了一个大圆圈,然后那圆圈越挖越深,挖了一个很大的坑。树根终于露了出来,大人们就用稻草绳把带土的根部绑成了一个大圆球,再然后用撬杠和拖拉机拉动大圆球,让它滚上大爬犁。
它实在太高大了,树根那个大圆球和树干被捆在爬犁子上,有一半树枝还拖在地上。拖拉机拉着爬犁在前,累得直冒黑烟。装满了甜水的水罐车跟在后面,整个队伍开始向山上移动,远远望去像一个送亲的队伍。
胡杨树被运上山后,就栽在我们小学校操场中央。如果你上山,很远就能看见它。它高高地,耸立着,成了上山者的路标。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也能看到它伟岸而又粗壮的树干,这让我们安心,给我们带来希望。栽树的时候全矿的人都来了,那简直就是一个节日。人们眼巴巴地望着从水罐车内放出的甜水浇灌它,用舌头舔着自己干裂的嘴唇。人们都来看栽树,因为不仅是孩子,成年人同样需要一棵树,这是人们对崇高精神的共同追求。
一口水只能解一时之渴,一棵树却能带来永远的绿荫。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们提出要移植胡杨树,胡老师虽然很感动,但要不要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令他很为难,于是他只能先离开了。 B、文中第三段中关于原子弹的描写,体现出我们内心为父母的工作感到由衷的自豪,这也慢慢冲淡了荒凉环境、艰苦条件带来的苦涩味道。 C、孩子们提议将胜利渠边上的胡杨树移到山上,等到胡杨树被成功移到山上后,立刻枝繁叶茂,成为了山上的绿洲。 D、文中“兵二代”是一群跟随着父母来到矿区,过着艰苦但充满希望的生活,他们是兵团培养的接班人,未来将继承父母的事业。(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先以口语化的问句起笔,再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矿区的自然环境,渲染氛围,为后文移植胡杨树做铺垫。 B、小说开头“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表明此处是一个光秃秃的了无生趣的地方,与标题照应,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C、小说描写胡老师领读《曹刿论战》的情节,看似闲笔,却由开山炮声自然地引出了孩子们的课堂,延缓了文章的叙事节奏。 D、文中的“我”,主要作为线索人物而存在,“我”亲历并讲述了胡杨树移植的全过程,为故事构建了清晰的脉络和紧凑的情节:同时,叙述中穿插多处抒情、议论,凸显作品主题。(3)、胡杨树是小说中的重要物象,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其多重意蕴。(4)、本文胡老师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明的起源不是“众星拱月”,而是“满天星斗”。在这一理念下中原文明不再是唯一的、中心的中华文明源头。把巴蜀文明看作与中原文明平行发展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的一元,才能看到二者的差异和特色。
中国经历过一个辉煌的青铜时代,三星堆和殷墟两个考古遗址分别代表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青铜时代的辉煌期,但三星堆代表的巴蜀文明和殷墟代表的中原文明经历的却不一样。
殷墟青铜器的主要造型是青铜“物”器,即用青铜器制作的各种物品,最为常见的有鼎、尊等,纹饰大多是动物,鲜有单独的人形纹样。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则拥有大量的“人”形,如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金杖上和兽形器上刻着的小人,青铜神坛上所铸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13个人像等等。
中原文明出土的青铜器大部分发掘于家族墓葬之中,作为陪葬的明器,象征着财富和政治权力。西周早期的毛公鼎的铭文中多次出现“父、王、家”等字样,内容清晰地表达了王权在家族内的传承。这说明,此时权力已被家族私有化,是一种“家天下”的形式。巴蜀文明的青铜器则多用于大型祭祀。从祭祀坑的规模、大小和发掘出来的青铜器数量来看,祭祀仪典具有相当宏大的规模,必定是国家级的重要仪典。因此,三星堆的青铜器基本是公共器物,是国家礼器,不是专为某个家族和个人订制的。
是什么造成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首先在于两种文明所代表的权力模式存在差异。考古学家李伯谦把“古国”分为“崇尚神权”和“崇尚王权”两类。近几年三星堆最吸引人的文物就是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的青铜神坛,专家认为它的奇特造型生动地诠释了正在进行的一次神巫仪式。而中原文明里几乎所有已知的主要兵器都能找到青铜制造品,甲骨文中“王”字是青铜兵器“钺”的象形字,是“内行刀锯,外用甲兵”的国王形象演化而来的。《左传》有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把“祀”与“戎”分开来论,在宣扬和巩固国家权力方面,巴蜀文明注重的是祭祀,而中原文明更看重战争。
青铜时代是一个记录英雄的时代。中原文明的首领都有过领导本氏族战胜自然灾害的功绩,大禹治水,商汤试图投火祛灾,后稷教人种植菽、黍、粟等农作物。但人们初次见到三星堆“人”形青铜器时几乎都震惊于它的“大”,体量“大”,高度“大”。这种“大”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就是崇高感、神秘感和震撼力,这是神灵能够带给人的崇高感和威严感。以青铜纵目面具为例,它虽然有可能是氏族英雄蚕丛演化而来的,但体量大大超越了人面的实际尺寸,具备宗教意义上神的力量。
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来源不止于此。中原文明区域地势平坦,湿润多雨,交通便利,农业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中原文明形成了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既重视生存发展和物质实利,也重视沟通的文化基因。对巴蜀文明而言,雄伟的横断山脉造成四川东西地貌的巨大反差,川西高原耸立、雪山巍峨,川东盆地则地势平坦,河流纵横。高原和盆地之间是一道降雨带,形成中国的雨雾之极,多种奇花异卉和珍禽异兽终日笼罩其中。这很容易让巴蜀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并刺激了巴蜀人的想象力,由此形成神秘的宗教情结和对艺术的迷狂。这是三星堆文化发展为神权古国的自然生态原因,也是巴蜀文明独自向内发展形成的文化成果。
巴蜀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并没有随着古蜀国的灭亡而湮灭,而是成为中华文化系统中的文化基因之一 , 展现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摘编自裴争《青铜时代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差异初探》)
材料二: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关于古蜀国的历史源头目前并无确切记载。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慨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诗中的蚕丛和鱼凫,便是传说中的两位蜀王。《华阳国志·蜀志》里说蚕丛“其目纵”,这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眼睛与脸呈90度垂直的青铜人正好能对应上。《蜀王本纪》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清代陈登龙的《蜀水考》记载岷江“南过蚕陵山,古蚕丛氏之国也”。三星堆出土的一件玉璋上,刻有古代蜀人祭祀神山的情景,这里的神山指的就是陈登龙笔下的蚕陵山。鱼凫王朝时期,古蜀国日渐强盛,宏大的三星堆古城就是在这一时期建成。三星堆作为鱼凫王朝的都城,是古蜀王国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其他不同层级和边缘地区的各级次中心是这个中心在各地实施统治的坚强基础和有力支柱,这种情况与三星堆青铜雕像群所呈现的层级结构完全一致。
蜀王更迭都发生在蜀族内部部落之间,所以古蜀文化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在2000年时间里,随着国力的强盛,古蜀国通过武力征伐,开疆拓土,三星堆文化展示出了“强烈的扩张性和辐射性”。渝东、鄂西及云贵区域,面对已经高度发展的古蜀文明,基本上没有抵抗力。从鄂西出土的鸟头柄来看,此地有可能是古蜀王国镇抚其东界的官员驻节之地;云南、贵州出土的青铜人物,也表明了西南夷各族从属于古蜀王国的事实。
由于古蜀国掌控着西南地区,中原商王朝面对自己急需的一些战略物资,如冶铜所需的矿产,只能选择向古蜀国购买。在这一贸易过程中,中原商王朝的文化渐渐传入古蜀国。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基本都是以模范法来铸造,这是商周时期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铸造方法。此外,其中部分青铜尊和罍,形制上与中原商文化同类铜器大体一致。但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类似中原的青铜器只占少数,更多的是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全面罩、头像、神树、大型青铜人等。不仅改变了今人对中国古代青铜器以殷墟青铜器为代表的认知,也在事实上重构了中华文明中青铜知识的图谱。
受古代“内诸夏而外夷狄”观念影响,人们也在很长时期都将中原文明视作唯一的文明中心。如果不是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人们恐怕很难想象,在4000年前的西南边陲,曾存在一个与中原文明同样璀璨的古蜀文明。
(摘编自《三星堆文化对中华文明意味着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星堆古城建成于古蜀鱼凫王朝,是巴蜀文明的代表性考古遗址,从中出土的青铜器是对中国青铜时代辉煌历史的有力证明。 B、虽然同为礼器,中原文明中青铜器彰显的是家族的地位与权力,体现了权力的私有化;而巴蜀文明则多用于大型祭祀,是公共器物。 C、三星堆发掘的青铜器特色显著,许多物件与神巫形象、仪式有关,具备丰富的宗教元素,彰显了巴蜀文明对神权的崇尚。 D、在古蜀国与中原商王朝的经贸过程中,两种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但影响有限,各自的本土文化特色依然鲜明。(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论是在巴蜀文明还是在中原文明中,青铜器的作用都单一且纯粹,这以青铜器为支点研究两种文明的特征提供了便利。 B、殷墟和三星堆两个考古遗址体现了中原文明和巴蜀文明不同的审美特点,前者的主要青铜造型是“物”器,后者的青铜造型多见“人”形。 C、在传统观念中,中原文明是中华文明唯一的、中心的源头,巴蜀文明与之内外有别,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巴蜀文明的价值。 D、四川东西地貌反差巨大,物种丰富,大自然的奇异使人敬畏并能激发想象力,这让诞生于此的巴蜀文明具有浪漫主义色彩。(3)、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相关论证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首句“众星拱月”“满天星斗”等词,使用比喻,形象地指出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两种认知,作者借此明确表达取舍态度。 B、材料一第六段对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中的英雄形象进行比较,并以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为例,来印证巴蜀文明中的神权崇拜。 C、材料二第二段以鄂西、云南、贵州等地出土的青铜文物为例,论证了三星堆文明展示出的“强烈的扩张性和辐射性”。 D、两则材料对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论述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于两种文化在青铜时代的差异,材料二主要通过文献考据,论述了古蜀文明的璀璨。(4)、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补写下列图表中的空缺信息。研究主题: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在青铜时代的差异
研究前提:①
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
青铜器的用途
②
差异原因
权力模式
生态环境
巴蜀文明
国家礼器
“人”形
神权
③
中原文明
陪葬明器
“物”形
王权
地势平坦湿润多雨
(5)、为什么说巴蜀文明是“中华文化系统中的文化基因之一”,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先走宽广的大路,路上人越多越好。等你觉得自己有一定能力了,再去走一走“窄门”,走一走崎岖的山路。 ——余华谈人生中的“窄门”
读了上述名言,正在成长中的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红楼梦》这座 A 的艺术殿堂里,人物的服饰美不胜收,熠熠闪光。曹雪芹为他笔下人物设计的服饰,不管是在形制上,还是在款式、色彩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透过那多姿多彩的服饰,可以看到这部不朽巨著的艺术成就的又一个方面。 曹雪芹是一个服饰审美大师,这与其出身B ,他出生于祖辈连任“织造”的家庭,饱读诗书、知识广博,这使他在服饰文化方面有着精深的造诣,而他对笔下人物服饰的描写也 C ,如对王熙凤、贾宝玉等人出场时服饰的描写就十分注重细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贾宝玉的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颜色以红色为主,而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红色容易联想到热烈的本性和感情力量,是最能体现贾宝玉热情奔放性格的服饰颜色。其次,红色体现了他尊重女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常是女性的代名词,贾宝玉着红色服饰岂不正是他为怡悦红颜的绝妙注解?最后,红色是他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贾宝玉多着艳丽华贵的服饰,体现了“宝二爷”热情奔放的性情。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句子中的“可以”与文中加点的“可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写得真不错,很可以读一读。 B、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C、他家的新房我去看了,地理位置、整体装修都还可以。 D、“九成熟十成收”,小麦达到九成熟时就可以收割了。(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看。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儿,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儿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花瓣儿,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花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来的正好,你把这些花瓣儿都扫起来,撂在那水里去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 , 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 , 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儿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埋在那里,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1)、下列句子中的“不过”与文中加点的“不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网络玄幻想象力丰富,不过其负载的社会价值有待提升。 B、只要我们愿意去努力,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C、追求荣誉固然重要,但再高的荣誉也高不过祖国的需要。 D、经过一段治疗,病人的精神有所改观,不过胃口不大好。(2)、上面语段出自某版本《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将画线句子修改为“有人的地方儿什么没有?”,请问你认为哪种版本更好呢?为什么?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里用“ , ”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 , ”是写远望中的江和山:长江在金陵城外流过,像一匹白绢;远山青翠可爱,围绕着主峰聚集起来。(3)、《登岳阳楼》中“ , ”写出了杜甫对时局动荡的忧思,并为之登楼感伤。(4)、《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帝王是承受上天使命的两句是“ ,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消除弟子们的顾虑,让弟子们畅所欲言的句子是“ , ”。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
钱谦益①
海角崖山②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③?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注]①钱谦益(1582—1664),明末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后降清,为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②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大规模海战,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陨落,元军最终统一整个中国。③槎,竹筏,船只。
(1)、下列关于本诗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地点暗示南明败亡的历史事件,以宋元鼎革指代明清易代,调子极为沉痛。 B、颔联“无”“有”相对,委婉道出了诗人的艰难处境以及降与不降的矛盾心情。 C、颈联巧用析字法,将“明”字巧妙拆分为“日月”,既借“日、月”之宏大景象传情,又借“明”隐含故国之思,一语双关。 D、尾联用典,借嫦娥想要回来却无处可回,只能孤零零地在月轮上伴着桂花哭泣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无限凄楚。(2)、首联中的“从今也不属中华”虽平白无华,却意蕴深沉,又统领全篇。请结合该句对全诗结构内容与情感进行赏析。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即大恸,陨绝于地。既释,复故官。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 B、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 C、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 D、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主持,考生来自全国各地。 B、宦官也称太监,是古代宫中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C、晏驾是帝王死去的委婉说法,“晏”义为早,晏驾指帝王车驾未能按时发出。 D、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又指执掌国家大权的重臣,还可作为高级官员的通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生活俭朴,时时关心国事。他担任淳安知县时,布衣粗食,老仆种菜;任职户部时,见皇上深居西苑,不亲理朝政,又独自上奏劝谏。 B、海瑞劝谏皇上,不惧以死报国。皇上得疏大怒,命令火速处死他,不要让他逃遁,但得知海瑞待罪于朝不会逃跑后,又细读疏文,并感动叹息。 C、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属房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海瑞屡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都)以好言挽留,不准辞职。 D、海瑞为人刚直,身后穷困窘迫。他生平以刚为主,虽然一心为民,但行事却有偏颇;他一生清廉自律,家境贫寒,死后竟至靠人凑钱殓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
(5)、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亮剑(节选)
都梁
李云龙突围后,带领残存的30多人撤往二营驻地桃树沟。
对于独立团来说,这次亏吃大了,政委赵刚负了重伤,人已经奄奄一息了。李云龙派出一个排的兵力护送赵刚去总部医院治伤,他对昏迷中的赵刚说:“老赵,你去安心养伤,你千万要挺住呀,你答应过我,不把鬼子赶跑,咱俩谁也不许死,你听见没有?你他娘的别装熊,想一撒手就走了?门也没有,这太不够朋友了,告诉你,你生是独立团的人,死是独立团的鬼,躲到哪儿也要把你抓回来。想当逃兵?绝对不行,只许你活着,不许你死,你听见没有?求你啦,老赵……”
李云龙哭了,眼泪成串地滚落在胸前。
送走了赵刚,李云龙把自己关在屋里,整整一天谁也不许进门,饭不吃,水也不喝,叶子烟卷的大炮一支接一支地抽,半开的窗户像个正在生火的大烟囱,突突地往外冒烟。
这次团部被袭,牺牲了五十多人,警卫排几乎全部阵亡,团部人员阵亡了一半,连断后掩护的炊事员老王都牺牲了,一想起这事,李云龙的心就在痛苦地抽搐,他在反省自己。李云龙的怒火在胸中翻腾,娘的,这次团部差点儿让人连锅端了,政委负了重伤,老子连老婆都让人抓了。这次不能就这么算了,要当了缩头乌龟,以后就别在这一带混了。什么他娘的特种部队?莫非是三头六臂?不是爹妈生的血肉之躯?就算他山本特工队是钢打的核桃,老子也要把你砸碎吞了。你小子不知死,竟逃进了平安县城,这晋西北是这么容易来的吗?既然来了就别想走了。
傍晚时分,李云龙猛地推开房门,大吼一声:“通讯班集合!”李云龙把几个通讯员全部派出去,命令各营、连、排迅速归建,有重要作战任务。两天以后,独立团集结完毕。
独立团要攻打县城,它开辟的根据地和游击区内的地方武装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就轰轰烈烈地干起来。而县城的日本守军一遭到攻击,各地的守军就要来增援,而周边的几个游击区都有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国民党军的地方部队,都有人数庞大的县大队、区小队、民兵等地方武装。虽然八路军和国民党军之间根本没有协同作战的命令,八路军内部的通讯能力很差,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之间的联络也很差,周边游击区的各部根本不知道这里有个李云龙要攻击县城。但只要日军从自己眼前的据点里出来,就不能让他痛痛快快地走路,见了便宜能不占吗?于是,晋西北的八路军各部,国民党军各部,各地区的抗日武装,包括啸聚山林的土匪山大王全都卷了进去,晋西北真乱套了。
攻打县城的战斗先在北门打响,顷刻之间,其他三个方向也传来爆豆般的枪声。城上城下轻重机枪对射打得飞沙走石,几个梯次的爆破组冒着弹雨前仆后继,伤亡一开始就很大。爆破手们不断地中弹倒下,新的爆破手又不顾死活地冲上去,这是场硬碰硬的战斗,双方都玩儿了命。一个爆破手拖着被重机枪打断的双腿,艰难地爬近城墙根,守军慌了,成串的手榴弹落下来,负伤的爆破手没等手榴弹爆炸就拉着了导火索……“轰”地一声巨大的爆炸,城墙出现一个巨大的V字型缺口,攻击部队潮水般地冲上去,又一片片地倒下……
此时,以平安县城为中心,方圆几百里内打成了一锅粥。
楚云飞得到情报,太原日军一个联队已前来增援平安县城。楚云飞吃了一惊,日军一个联队的兵力增援,说明平安县城遭到攻击,守军已经吃不住了,是哪支部队吃了豹子胆?就这么不管不顾干上了?
楚云飞心想,肯定是李云龙,这小子够楞的,居然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这么自顾自地干了起来,就你那一个团,兵力够用吗?楚云飞心里有些不满,这小子简直目中无人,虽说双方时有摩擦,好歹算是友军吧?这不是看不起我楚某吗?他不是个心胸狭隘的人,不满归不满,忙还是要帮的,何况鬼子要从他的地盘上过,总得留下点买路钱吧?
“鬼子既然送上门来,咱们设伏干他一仗如何?”楚云飞对参谋长林志强说。
“团座,咱们一个团对付鬼子一个联队[注] , 这不是闹着玩的,兵力对比是1:1呀,赔本儿的买卖可不能干,请团座三思。”林志强不同意。
“当然,我也不打算赔本儿,咱们来个梯次配置,分段阻击,给李云龙那小子赢得点儿时间。”
林志强说:“团座,咱和八路军井水不犯河水,帮他的忙干什么?”
“这李云龙还算条汉子,中国军队要是多几个李云龙这样的军官,这场战争就好打多了,准备战斗吧。”楚云飞下了决心。
国民党军358团刚刚进入阵地,前面就打响了。李云龙派出的打援部队和日军接上火了。这是独立团一连和县大队、区小队组成的阻击部队,人数只有几百人,而日军却是整整一个联队,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激战。
整整四个小时,八路军的阻击部队死战不退,日军的重炮把阵地炸成一片火海,以大队为单位轮番攻击,战士们从被炸塌的工事中钻出来,用机枪、步枪、集束手榴弹顽强阻击。负责阻击的八路军指挥员拒绝了358团的换防建议,声称他们奉命阻击8个小时,只有到时间才能撤退,除非他们全部阵亡。
这支八路军小部队最后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楚云飞在望远镜中看到最后的几个战士拉响了集束手榴弹和冲上阵地的日军士兵同归于尽,他感慨万端,一想到有朝一日要和这样的部队在战场上刀兵相见,他不由得暗暗心惊。
(节选自《亮剑》第七章,有删改)
[注释]抗战时期,日军一个标准联队约3800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刚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李云龙哭得眼泪成串滚落,体现了李赵二人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 B、独立团要攻打县城,它开辟的根据地和游击区内的地方武装都跟着一起进攻、阻击,说明八路军深得人心。 C、八路军内部的通讯能力很差,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之间的联络也很差,这说明了八路军的抗战很艰难。 D、楚云飞看到八路军部队为完成阻击任务死战不退,他既感慨八路军的英勇,又痛恨国民党部队的懦弱。(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后就别在这一带混了”“什么他娘的特种部队”等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主人公李云龙鲜明的人物形象。 B、“一个爆破手拖着被重机枪打断的双腿,艰难地爬近城墙根”这处细节描写,既表现了战士们的英勇,也表现了战斗的惨烈。 C、林志强认为已方伏击增援的日军是“赔本儿的买卖”,这也从侧面说明了358团战斗力不如敌人,打起来会输给对方。 D、文中李云龙是一个“圆形人物”,他既有面对战友身负重伤时的铁汉柔情,也有面对强大敌人时敢于“亮剑”的英勇无畏。(3)、虽然楚云飞在文中笔墨不多,但他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请简析楚云飞的人物形象。(4)、“面对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亮剑”精神在小说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着眼于考察集体性文学观念。若说研究个体文学理论是求异,研究集体认同则是求同。集体认同不是代表个别人,而是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各阶层的观念,是一个时代甚至一种文化的集体特质。“认同”是中国文学集体认同命题的一个关键词。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一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重复的话题、习语,所反映的不是个人或某一时段的观点,而是一种历代积淀的集体意识。认同形式是与理论形态相对而言的,两者虽无法截然分开,但又有明显差异。如果说理论是理性的,那么认同则是感性的。认同往往是一种话题,表达或清晰或含混的感觉或观念。
集体认同不是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而是对众多事实所作的有倾向性的选择。选择的可能是事实,不过是选择者所喜欢的部分事实。有些集体认同甚至可以改写历史与事实。简言之,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要表达的并非事实,不是这样推理,也可能没有体系性、理论性。它表达的是中国人所宗奉和追求的文学信仰,是中国古人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是集体的文化记忆。
“认同”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所以,对于中国古代的集体认同,更重要的是把它们放到当时的文化语境里去理解,而非简单判断其真假对错。举例而言,“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在中国古代是同时存在、各有事实依据的诗学论题,都具有真实性与合理性,但在长期的诗学接受史上,多数人还是选择“诗能穷人”“穷而后工”之说,而相对立的表达则被渐渐遗忘或遮蔽。对于“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的选择与接受,是一种基于传统诗学观念与价值判断之上的集体认同。韩愈有“不平则鸣”说,后人往往以“不平”为处于逆境或不公平待遇,其实不平所指甚广。钱钟书说过:“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不平则鸣”是指处于不平常、不平静之境,总会出现一些“善鸣”的人。但历来对于“不平则鸣”往往是一种有所偏重的接受,即倾向把“不平”理解为不公平或逆境。这种选择性的接受是一种集体认同。它与倾向于选择“穷而后工”“诗能穷人”的认同是出于相同的集体心理,都认为好作品是反映悲苦生活的,而写作者则应经过困苦和磨难才能成为杰出诗人。这些当然也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这种集体认同,反映出中国古人对诗歌与诗人的集体理想,对诗人的想象与期待及对诗歌的价值判断:诗是一种承载苦难、超越功利的高尚的精神寄托。
在古代中国,“诗人”是一个被赋予悲剧色彩的崇高名称,它必须面对苦难和命运的挑战,承受生活与心灵的双重痛苦,须有所担当和牺牲。这正是基于中国古人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而建构的诗人的“宿命”,其本质正是古人对于文学使命的一种积极期待。集体认同包括“反向认同”,即在批评某事物背后寄寓其正面理想。对于文人的贬责也是中国文学集体“反向认同”的典例。在中国古代语境中,“诗人”与“文人”既有关联又有差别。“诗人”往往带有悲剧性,受到同情和尊重,而“文人”则普遍受到贬责和卑视。诸如“文人无行”“文人相轻”等就是这类代代相传的集体话语。文人自身也对“文人”持否定态度,南朝范晔“常耻作文士”,而且也“无意于文名”。但古代也有很多为“文人”辩护的情况。如刘勰就对“文人无行”之说予以反驳。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既列“文人相轻”之目,又列“文人相推”之典。但在长期的接受过程中,对文人群体污名化的倾向邦公到中国古人的替语认间,甚至成为至今流行的成语俗话。在“文人”话题中所表现出的焦虑,誉威了古人的社会价值观与文学价值观。所有对文人的批评或文人的自我否定都是基于一个参照系,一个隐在的标准和理想。古代文人是从早期士人发展、分化而来的,“士”在古代是一个有崇高意义的词语。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传统“士人”就是“文人”的参照系,古人以士人为理想人格,用士人的标准来衡量文人和作出自我期许。但古人对于文人及其文章的批评并非仅是世俗的蔑视,其实还包含对文人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人格的期待,以及对文人积极用世、对文章经世致用的期待。古人对于文人的批判其实是出于理想而对文人表达一种期待和文人对于建功立业的自我期待,这是一种将殊的“反向认同”。
集体认同是对诸多事实的选择与取舍,集体认同所表达的,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不是统计学上的真实,而是一种对于“诗人”与“文人”的期待,表达的是一种文学信仰与理想。
(摘编自吴承学《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是古人对中国文学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的表达,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中国古代有许多文学批评并不具备形成系统理论的条件和基础,而是以群体性文化记忆的形式存在。 C、“这些当然也是事实”中的“这些”,指好作品反映悲苦生活,作者必须经过苦难才能成为杰出诗人。 D、集体认同不是基于完全事实的逻辑推理,因而得出的并非科学结论,只是主观层面上的一种价值判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某些观点或评价一旦成为时代、社会的主流观念,它就有可能会改变人们的历史认知、事实认定。 B、古人因为喜好而作出的选择即“部分事实”,它具有更多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因而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中选择了前者。 C、文人的污名化倾向受到中国古人的认同,如“文人相轻”等贬义成语甚至流传至今,这说明人们有些观念的形成是基于沿袭。 D、以反向认同的形式,把“士人”作为参照要求“文人”体现了古人对文人的期待以及文人自我期许方面积极的价值取向。(3)、下列选项的内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的韩愈“不平则鸣”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报任安书》) B、“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朱熹《诗集传序》) C、“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钟嵘《诗品序》) D、“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郑燮《题画》)(4)、2023年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反响热烈,但影片中可爱萌化的少年杜甫形象也引起了部分观众的非议,电影中的小杜甫可爱、开朗又好动,与传统文学中的杜甫形象差异较大。请结合材料对引发非议的原因做简要分析。(5)、假如要编写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读物供青少年学生阅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 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或 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还会穿上他的老皮鞋— —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 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 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 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 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 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 坏脾气。 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耍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 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 )的,别人怎么看也 就无所谓了。他( )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 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1)、将下列成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A、义正词严 心安理得 B、理直气壮 心安理得 C、义正词严 问心无愧 D、理直气壮 问心无愧(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有时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破折号是怎样增强语言表现力的?请简要说明。(3)、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署、中症中署和重症中暑四个阶段组成。②先兆中暑主 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③轻症中暑阶段会发生体温升高、发热 等症状,④如此时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⑤可达40℃至42℃左右的高热,⑥并伴有 四肢抽搐、意识障碍,⑦此时则进入了中症中暑、重症中暑阶段。⑧最严重的中暑是重症中 暑,⑨即热射病。
轻度的中暑一般发烧38℃以上,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会出现抽风、意识 不清、各脏器的衰竭。一旦发生中暑情况,应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立即远离高温 环境,但(1) , 适宜的温度为22℃~25℃。要迅速用凉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用冷水 擦身时,(2) ,过冷的水可使皮肤神经末梢因突然受到冷刺激后,造成血管收缩而不易 于散热,且过于寒冷的刺激还可能导致患者虚脱。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 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代诗歌中的“云”,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唐诗宋词中含有“云”的诗句很多,如: , ”。(2)、在“荷香清韵”诗会上,小刚准备改编含有“芙蓉”的诗词来串烧歌曲,他可以引用 古人的名句“ , 。”(3)、习近平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指出,国家的前 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中国当代青年必须承担的重任,他引用《论语》中“ , ”两句勉励中国当代青年。
-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解连环 ·孤雁
张炎①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 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②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③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 转。暮雨相呼,怕基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①张炎:早年为贵族公子,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父死家散,浪迹天涯。②因循:沿用旧习不改,此处指孤雁因为离群而耽搁。③谩:同“漫”,徒然。长门:汉武帝时陈皇 后被弃置幽居的冷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境界暗淡、空阔、寂寥,把雁置于空旷中,反衬雁之“孤”“小”,且为全词定下了低沉的基调。 B、从“自顾影”到“相思一点”,描绘出孤雁自怜、迟疑的神态和离群失伴、无法成字的境况。 C、借“残毡拥雪”“锦筝弹怨”两个典故中被幽囚的苏武和被废黜的陈皇后表达对雁群的怨恨。 D、全词注重描写孤雁内心情感的变化,由“怅”到“怨”,由“怨”到“呼”,再到 “怕”,于自然流转之中包含着起伏跌宕。(2)、“以小见大”就是“随拈一事而诸事皆在其中”,古诗词中常常运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世 事变幻,时代兴衰。请结合本词简要赏析。 -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投岸;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 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 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 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 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去私》)
材料二:
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 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 故公私有分。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则人臣去私心行公义;乱主在上,则人臣去公 义行私心。故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行也。至夫临难必死,尽智竭力,为法为之。故先王明赏以劝之,严刑以威之。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刑赏不察则民无功而求得有罪而幸免则兵弱主卑。故先王贤佐尽力竭智。故曰: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先王知之矣。
(节选自《韩非子 ·饰邪》)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刑赏A 不察B 则民C 无功D 而求E 得 F 有罪G 而幸免H 则兵弱I 主卑。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外举不避仇”与《屈原列传》中“举贤以自佐”的“举”词义不同。 B、“臣以计事君”与《论语》中“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事”词义不同。 C、“至夫临难必死”与词语“登山临水”“身临其境”中的“临”词义不同。 D、“严刑以威之”与《孟子》中“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威”词义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材料一以尧舜禅让传贤不传子和以厨师调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等事例,说明王伯之君 当诛暴而不私。 B、祁黄羊举贤,外不避仇,内不避亲,一心为国,受到孔子的称赞,人臣做事应出于公 心 。 C、明君治国应先公义后私心,这有利于君臣和谐,公义可使官吏廉洁,私义能促进朋友讲 信用。 D、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于君主及臣子要公私分明,国家要法治严明,这是历代君主都应知 晓的道理。(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②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
(5)、两则材料中对“公私”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3分)